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48例急诊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5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0%,对照组17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73.9%,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抢救流程,实验组则对抢救流程加以优化,在患者病情危急或加重的情况下实施优化重组抢救方案,观察两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并完善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流程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应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92.3%,对照组成功率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能大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病患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护理操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两组心理状态;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急诊抢救成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急诊抢救成功率96.7%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43.86±4.17)分、(49.24±1.33)分]低于对照组[(51.77±4.66)分、(56.46±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的合理应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研究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 0,P<0.05)。结论为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抢救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抢救急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期望找到高效的护理方法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5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抢救护理,对照组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对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意义重大,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同时降低恢复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20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顾强萍 《工企医刊》2014,27(4):925-926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急诊危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林晓敏 《药物与人》2014,(7):197-197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病患者,将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50例,观察组50例,治疗组进行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抢救,观察组就采取常规性的抢救流程进行抢救,随后,总结和分析治疗组和观察组的病患的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再将两组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满意程度比观察组的高,并且治疗组的抢救成功率也远远高于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的明显,开展全程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高患者护士的满意程度,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和治疗危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诊创伤患者应用绿色通道联合精细化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绿色通道管理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联合精细化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缩短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急诊科实施急诊抢救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00%,低于观察组的94.00%;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平均为(32.98±11.34)min,短于对照组的(49.36±13.58) min;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8.36±12.64)分,高于观察组的(46.52±11.68)分;对照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66.37±15.84)分,高于观察组的(43.51±12.6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00%,低于观察组的9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应用效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探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16年1月开始实行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选取2016年1-12月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后的4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于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前仅采取常规急救流程的2015年1-12月选取4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诊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5.00%(34/40),低于观察组的97.50%(3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因抢救失败死亡率为15.00%(6/40),高于观察组的2.5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应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急诊患者抢救中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16例,依照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连两组抢救各项指标、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指标中:接收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8%高于对照组82.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显著高于对照组81.0%,数据优势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抢救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有效提升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有效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应用风险管理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74例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策略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急诊停留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缩短急诊停留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危重患者106例,依照护理方式分为全程组与常规组,每组53例,分别在抢救中给予全程护理、常规护理,观察抢救成功率,评价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全程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后,可提升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与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危重患者3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150例,对照组患者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抢救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抢救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相比对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较高.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两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程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抢救,救治效果良好,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220例危重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抢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救治与护理。分析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调查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实施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理念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ICU收治的59例患者以及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ICU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59例患者为对照组,后5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86.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84.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在ICU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倒,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抢救事件、抢救预后、急诊护理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预后、急诊护理满意度、患者发生意外情况及并发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能有效缩短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送至天津市第四医院急诊的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至急诊后采用一般护理救治,观察组患者送至急诊后采用护理路径。比较内容包括时间(评估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比率(抢救成功率、康复率、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3个方面。结果在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比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入急诊后,采用护理路径可缩短就诊时间、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的同时缩短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效率和康复率;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