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与缺血性卒中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1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 FFA浓度与缺血性卒中各个亚型之间的关系。【结果】715例患者中,血清 FFA浓度在心源性(cardioembolic ,CE)卒中(1194.68±806.45 Eq/L)和非CE卒中组(793.73±611.87 Eq/L)之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所有合并心房颤动(AF)的卒中患者 FFA浓度(1297.48±818.48 Eq/L)明显高于无AF卒中患者(776.50±596.00 Eq/L),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合并 AF 的 CE卒中患者的FFA浓度(1311.53±830.61 Eq/L)明显高于合并AF的非CE卒中患者(894.77±663.20 Eq/L),且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空腹血浆 FFA浓度与 CE卒中相关,FFA浓度升高,合并 AF可作为CE卒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在 Stroke 2 0 0 0年第 3 1卷中 ,有几个研究报告证实了血清 Vit C水平与卒中关系密切。日本流行病学家 Yokoyam a的研究证实 ,对 2 12 1例 (男 880例 ,女 12 4 1例 )年龄≥ 4 0岁的受试者进行 2 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 :共发生各类卒中 196例 ( 10 9例脑梗死 ,5 4例脑出血 ) ;试验初期的血浆 Vit C浓度与总的卒中发生率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将总体血浆 Vit C水平等分为 4段观察 ,结果示随血浆 Vit C水平的增加 ,发生卒中的危险比 ( hazard rations)逐渐降低 ,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危险比都呈现出相同的趋势。经血压、血清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STEMI患者116例,分为急诊PCI组45例、择期 PCI组37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34例,检测入院即刻、出院前2 ~ 3 d血浆NT-proBNP浓度并进行比较;入院后1周和1个月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1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前急诊PCI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择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P < 0.05).急诊PCI组患者1周和1个月时的LVEF较择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所有患者出院前血浆NT-proBNP 水平与1个月时LVEF呈明显负相关(P < 0.05).急诊PCI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发生的MACE较择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显著减少(P < 0.05).结论:急诊PCI能够减少STEMI患者血浆NT-proBNP的释放,提高患者的LVEF,减少MACE的发生,联合NT-proBNP和LVEF水平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早期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头颅MRI确诊的228例AIS患者临床资料。入院7 d内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多次评估,任意1次NIHSS总分增加≥2分或运动功能评分增加≥1分定义为END,并将全部AIS患者分成非END组和END组。通过比较两组间各变量差异和构建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血浆Hcy水平和END的相关性。结果 TOAST脑卒中分型在血浆Hcy水平正常组和高Hcy血症组之间分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浆Hcy水平正常组相比,高Hcy血症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患者比例相对增多,而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患者比例相对减少。与非END组相比,EN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水平的血浆Hcy是A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AIS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DAMTS-7)水平及其与AIS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1例AIS患者,检测治疗前、治疗第2天、治疗第4天及治疗第8天血浆ADAMTS-7水平。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按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浆ADAMTS-7水平诊断AIS患者预后的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IS预后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树评价预后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年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发病-治疗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第4天、治疗第8天的血浆ADAMTS-7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同时间点(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血浆ADAMTS-7水平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预后不良组血浆ADAMTS-7水平的降低程度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第8天的血浆ADAMTS-7水平判断AIS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高于治疗前(0.636)、治疗第2天(0.572)及治疗第4天(0.66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NIHSS评分、发病-治疗时间及治疗第8天血浆ADAMTS-7水平是AI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1.801、1.707、8.531和1.17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评估模型评价AIS患者预后的AUC为0.963,最佳临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96.43%和91.78%。结论 AIS患者治疗第8天的血浆ADAMTS-7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基于治疗第8天血浆ADAMTS-7水平构建的预后评估模型对AIS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卒中后24小时内超早期、密集下床活动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行走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改善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卒中单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密集下床活动和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观察卒中患者独立行走50米所需中位天数及治疗前、治疗7天、14天、3月末的Barthel指数和治疗前、治疗14天、3月末的肢体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结果:2组至能够行走50米所需的中位天数比较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快的恢复独立行走。2组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和更密集的下床活动结合针刺治疗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独立行走的快速方法,并可能改善日常生活功能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早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及其与发病90 d预后的关系。方法:AIS患者64例纳入AIS组,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比较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和Th17/Treg比值。根据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37例及预后不良组27例。比较不同预后组患者的临床资料;Spearman分析Th17/Treg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AIS患者90 d预后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入院时Th17/Treg水平对AIS患者进行预后的评估效率。结果:AIS组外周血Th17比例增高,Treg比例降低,Th17/Treg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时外周血Th17/Treg、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梗死灶体积和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1)。IL-6、NIHSS及梗死体积与Th17/Treg正相关(P<0.001)。梗死灶体积和Th1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至2 0 1 5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 2 6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入院2 4 h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基线资料,并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组204例,血纤维蛋白原正常组222例,发病后180 d通过门诊、电话随访的方式,对两组患者长期预后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采用改良的Ranking量表(m RS)评价预后效果,以m RS评分≤2分代表长期预后良好,以m RS评分2分代表长期预后不良。结果:1)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组与血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的年龄、卒中程度、心力衰竭、复发性脑梗死、脑梗死分型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纤维原水平3.8 g/L与m RS评分呈明显相关性(r=0.2483,P=0.0000);3)多元回归分析可见,血纤维蛋白原每升高1 g/L,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风险比为1.2836(95%CI:1.0604~1.5517)。结论:入院24 h内血纤维蛋白原属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miR-21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miR-219与AIS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认知功能评价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另选取体检健康者1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miR-219水平,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9水平对AIS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185例AIS患者中,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95例,无认知功能障碍9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AIS患者血清miR-219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血清miR-219水平高是AIS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19水平预测AIS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最佳截断值为1.34.结论 miR-219在AIS患者血清中明显高表达,是影响AIS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其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近两年来,我们对11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以碘离子导入,间断直流电刺激和医疗体育进行综合性早期康复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观察组中,男72例,女38例,年龄32-83岁,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形成106例,脑栓塞4例。发病后1-7天住院。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偏瘫,大多伴中枢性面瘫和舌瘫,有的伴失语或构音障碍。根据病情并参照有关资料,将患者分为三组:轻型,神志清楚,言语清晰,肢体肌力在3级以上者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偏头痛尤其是先兆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存在关联,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一些常见的血管危险因素可能会增加偏头痛患者卒中风险。本文主要针对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关联的可能机制进行简单综述,旨在提高对偏头痛相关卒中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1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测定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并依据血浆Hcy水平分为观察组(血浆Hcy15μmol/L)75例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5~15μmol/L)85例,比较2组TG、TC、HDL-C、LDL-C水平及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G[(3.0±2.0)mmol/L]、TC[(4.7±1.8)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4.6±2.4)、(5.5±2.9)mmol/L](P0.05),HDL-C[(1.1±0.5)mmol/L]、LDL-C[(2.8±1.3)mmol/L]与对照组[(1.3±1.0)、(2.9±1.6)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25.3%、48.0%)低于对照组(64.7%、65.9%)(P0.05)。结论高血浆Hcy水平可能与急性胰腺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应用兴奋性氨基酸(EAAS)受体拮抗剂Mg^++,以阻止急性脑梗死造成的半暗区内神经细胞毒性物质对神经元的进一步损伤,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入发病在24h以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提示:治疗时间窗内超早期应用Mg^++可有效地减轻脑缺血及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n=54)、心源性脑栓塞组(n=23)和腔隙性脑梗死组(n=29),同时选取同期该院门诊体检正常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脂联素水平及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结果:(1)病例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7±1.8)mg/Lvs(8.8±2.4)mg/L,P<0.05]。(2)卒中亚型不同,脂联素水平不同,心源性脑栓塞组水平最高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水平最低[(8.0±2.2)mg/Lvs(5.5±1.6)mg/L,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居中[(6.7±1.4)mg/L]。(3)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血浆脂联素水平较其他缺血性脑卒中亚型低。  相似文献   

16.
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一旦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将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CIS)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病灶分型与病因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急性CIS患者461例,分别进行DWI影像学病灶分型与韩国改良TOAST(M-TOAST)分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CIS的DWI影像学病灶分型与M-TOAST分型相关(rs=-1.87,P=0.000)。其中21例大穿通支梗死(x2=6.189,P=0.013)、6例小穿通支梗死(x2=102.869,P=0.000)、33例幕下单发梗死(x2=4.420,P=0.036)、21例前循环散发梗死(x2=11.376,P=0.001)、13例后循环散发梗死(x2=7.937,P=0.005)、29例单侧前循环多发梗死(x2=10.725,P=0.001)、21例后循环多发梗死(x2=67.984,P=0.005)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有关,11例皮质-皮质下单发梗死(x2=27.285,P=0.000)、6例双侧前循环多发梗死(x2=5.292,P=0.021)、9例后循环多发梗死(x2=4.478,P=0.034)、5例双侧前-后循环多发梗死(x2=7.979,P=0.005)与心源性栓塞有关,120例小的穿通支梗死(x2=268.027,P=0.000)与小血管病变有关。结论:急性CIS发病初期可能可以通过病灶的DWI病灶分型推测病因。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血性卒中 (AIS)是美国第三大致死因素 ,每年约有 5 0万人新发或复发卒中。在所有卒中者中 80 %是缺血性 ,而及时的预防和早期处理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类型  AIS可分为血栓性和栓塞性。血栓性占 75 % ,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发展的结果 ,血栓导致动脉狭窄和闭塞、阻碍血流 ,结果引发局部缺血的体征和症状。这些体征和症状通常在低血压时期(如清晨 )出现。暂时性局部缺血发作(TIAs)即为血栓性缺血 ,其典型的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其中至少 10 %的人会发展为血栓性卒中。栓塞性 AIS是由干扰脑部血流的栓子引起的 ,…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临床特点,探讨HCY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经头颅MRI中DWI和ADC序列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 055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HCY水平,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方法比较组间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HCY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 0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28~98岁,平均(66.4±11.7)岁。HCY水平为3.7~115.5 μmol/L,平均(20.1±13.0) μmol/L。按性别分层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显著大于男性,而其HCY水平显著低于男性(均P<0.05)。按性别和年龄分层后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中不同年龄组间HC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女性中不同年龄组间HCY水平不等,年龄>80岁人群HCY水平显著高于年龄<50岁及7180岁人群(均P<0.05)。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及2型糖尿病是HCY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中男性、高龄和2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较高,在这类人群的二级预防中降低HCY水平可能使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