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8例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实性,界限清楚,肿瘤细胞呈巢、索状或弥漫性分布,细胞大,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泡沫状或嗜酸性颗粒状,部分肿瘤内含丰富毛细血管网和血窦。免疫组化,所有病例calretinin、CD99和vimentin(+),CK灶状(+),部分病例inhibin和melan-A(+)。诊断时需与妊娠黄体瘤、黄素化的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及透明细胞癌、血管性肿瘤、腺癌等鉴别。结论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肿瘤,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组织学形态显示,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质较宽,嗜酸性颗粒状或透明空泡状,肿瘤内薄壁窦状血管较为丰富。免疫组化:瘤细胞特征性α-inhibin、calretinin、CK-pan和CD99(+)。特殊染色显示苏丹Ⅲ(+),PAS(-)。结论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是一种极少见的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瘤的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收集2例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肿瘤多发生于育龄妇女,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渐进性男性化,切面从浅黄色到棕红色,分叶状,界限清楚,质软,组织学上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质较丰富,嗜酸性颗粒状或透明空泡状,肿瘤间质为丰富窦状薄壁血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α-inhibin、Calretinin、MelanA、CD99(+)。此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肿瘤大小、核异性程度、核分裂象多少、出血、坏死等有关。结论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是少见的性索间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4.
化生性胸腺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化生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2例化生性胸腺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化生性胸腺瘤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2岁和46岁.镜下肿瘤显示双相分化特点,上皮细胞与梭形细胞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呈岛状排列并相互吻合,细胞轻度异型,可见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梭形细胞形态温和,呈束状排列;两种类型细胞中均偶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上皮细胞AE1/AE3强(+),EMA灶状(+),vimentin和CD20(-),Ki-67为3%~4%;梭形细胞vimentin弥漫(+),EMA和CgA弱(+),CD20(-);间质淋巴细胞CD3(+),TdT(-).患者均无重症肌无力.术后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化生性胸腺瘤是一类罕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胸腺肿瘤,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例睾丸支持细胞瘤,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对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8例支持细胞瘤患者中7例为男性,1例为假两性畸形;年龄10~54岁,中位年龄28.5岁;肿瘤直径1~6.5 cm,平均3.1 cm。6例为正常下降的睾丸,1例为合并假两性畸形的睾丸,1例为隐睾;1例合并乳腺发育,余7例无明显内分泌症状。镜下,7例为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肿瘤细胞呈小梁状、实性巢状、中空小管状排列,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部分胞质内有空泡,轻度异性,可见核沟及核仁,偶见核分裂象。部分病例可见纤维玻璃样变背景中相互吻合的小管和条索。1例为大细胞钙化性支持细胞瘤,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片状,肿瘤内及管状结构内均可见大片状不规则颗粒状钙化灶,灶状区域间质疏松黏液样变,淋巴细胞浸润;局部可见灶状坏死,周围曲细精管内可见原位支持细胞砂砾体样钙化的证据。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alretinin、α-inhibin、vimentin、WT-1(+),AE1/AE3灶状(+),PLAP、EMA、SMA、CD117、AR、CD56、SALL、CK8/18、D2-40、CK5/6、SALL4、Oct3/4(-),钙化性大细胞支持细胞瘤S-100(+)。6例获得随访,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支持细胞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交界性肿瘤,应与间质细胞瘤、精原细胞瘤、间皮瘤、腺瘤样瘤、隐睾中的支持细胞结节、支持细胞增生等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ALL4、CD30、D2-40和glypican-3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OGCTs)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En Vision法)检测SALL4、CD30、D2-40和glypican-3蛋白在55例原发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包括16例无性细胞瘤、10例胚胎性癌、12例卵黄囊瘤、1例绒毛膜癌、16例畸胎瘤(其中6例为未成熟性,10例为成熟性)。另选取1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作为对照。结果SALL4在无性细胞瘤(16/16)、胚胎性癌(10/10)和卵黄囊瘤(12/12)中均呈弥漫强(+),在绒毛膜癌(1/1)、未成熟畸胎瘤(3/6)和成熟性畸胎瘤中(2/10)局灶(+)。CD30在胚胎性癌(8/10)中(+),在无性细胞瘤、绒毛膜癌、卵黄囊瘤和畸胎瘤中均(-)。D2-40在无性细胞瘤(16/16)呈弥漫强(+),在胚胎性癌(3/10)中局灶(+),在卵黄囊瘤、绒毛膜癌和畸胎瘤中均(-)。glypican-3在卵黄囊瘤(11/12)中弥漫(+),在绒毛膜癌(1/1)和胚胎性癌(2/10)局灶(+),在无性细胞瘤和畸胎瘤中均(-)。10例正常卵巢组织和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均未见SALL4、CD30、D2-40和glypican-3的表达。结论 SALL4是诊断OGCTs较好的抗体,CD30、D2-40和glypican-3分别是诊断胚胎性癌、无性细胞瘤及卵黄囊瘤较好的抗体,特别有助于与透明细胞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乳腺分泌性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5例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乳腺分泌型癌发病平均年龄44.8岁,主要表现为乳腺内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大体上肿物多边界清,质硬;镜下瘤细胞呈实性、小囊状和导管性排列,胞质丰富,含有嗜酸性颗粒。瘤细胞胞质内外有大量均质的嗜伊红PAS阳性的分泌物。例4腋下淋巴结见转移癌(1/10)。免疫组化:CK、CEA和S-100均呈(+),ER均(-),GCDFP-15和c-erbB-2(-)或仅灶性(+),仅1例PR(+)(阳性细胞为20%),1例部分细胞p53、Ki-67和cyclinD1(+)(阳性细胞25%~30%),另4例仅少数细胞阳性(阳性细胞为5%~8%)。尽管ER、PR(-)或仅局灶(+),但预后影响因素c-erbB-2、p53、cyclinD1和Ki-67增殖指数低,提示该病生长方式相对惰性。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好的肿瘤,确诊需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喉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喉LGMS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59岁.临床表现为声嘶、呼吸困难及吞咽疼痛.肿瘤位于喉室左侧黏膜下,组织学显示呈束状、旋涡状或不规则形排列;瘤细胞呈胖梭形,胞质界限不清、淡嗜酸性,核两端逐渐变尖,多形性明显;部分区域血管丰富并见灶性坏死.免疫组化示SMA、calponin和desmin (+),而CK、S-100和h-caldesmon(-).结论 发生于喉的LGMS极为罕见,其形态学诊断易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如肉瘤样癌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相混淆.本瘤易复发但很少转移,治疗以手术为主,应注意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皮质嗜酸性腺瘤病理分析:附7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病理分析肾上腺皮质嗜酸性腺瘤(AOA)的诊断标准、Weiss评估系统的意义以及AOA的鉴别诊断。方法:根据7例AOA光镜﹑免疫组化、2例电镜观察和随访结果并结合文献,提出AOA良恶性评估标准。结果:光镜下观察到肿瘤主要由嗜酸性上皮细胞组成,呈弥漫排列,仅局灶区域可见腺泡状﹑管状或梁状结构。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阳性率高,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部分弱阳性,其余标记广谱细胞角蛋白(AE1/3)﹑黑素细胞相关蛋白A(melan-A)﹑抑制素-α(inhibin-α)﹑CD10﹑P53以阴性为主,MIB-1阳性率均5个/50HPF、有不典型核分裂象或静脉侵犯),即为恶性;如肿瘤显示1条或几条其他次要标准(体积>10cm3、质量>200g和有坏死、包膜或血窦侵犯),即为恶性潜能不明(交界性);如缺乏所有主要及次要标准即诊断为良性。本组7例肿瘤均符合AOA的诊断标准,随访至今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组织学上,AOA应与肾上腺嗜酸性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癌伴灶性嗜酸性变、肾细胞癌伴嗜酸细胞特征或嗜酸细胞变异的嫌色细胞癌累及肾上腺及肝细胞肝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3例发生在心脏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结果 2例患者为女性,1例为男性,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岁;均发生在左心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表现为胸闷、心慌、气促和呼吸困难。镜下瘤组织主要由梭形、卵圆形细胞构成,呈束状、席纹状或不规则排列,并有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及少量炎症细胞,坏死多见。免疫组化:3例vimentin(+)、CD68局灶(+),1例SMA局灶(+)。结论心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非常罕见,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S-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通过HE切片、免疫组化观察1例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主要病理学形态表现为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或巢状分布,瘤细胞圆形或略呈梭形、多角形,胞质嗜酸性,胞质内可见空泡或血管腔形成。免疫组化示CK、vimentin、FLI-1和CD31均(+),而CD34和FⅧ(-)。结论 ES-H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具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潜能,诊断需要依赖免疫组化,治疗及预后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S-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通过HE切片、免疫组化观察1例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主要病理学形态表现为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或巢状分布,瘤细胞圆形或略呈梭形、多角形,胞质嗜酸性,胞质内可见空泡或血管腔形成。免疫组化示CK、vimentin、FLI-1和CD31均(+),而CD34和FⅧ(-)。结论 ES-H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具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潜能,诊断需要依赖免疫组化,治疗及预后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超微结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2例蝶鞍区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电镜超微结构,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分别44岁和64岁,临床表现均为视力下降。MRI提示鞍区占位。组织学见肿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或旋涡状排列,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散在或灶性分布多少不等的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之间存在移行过渡。免疫组化:2例肿瘤细胞均vimentin、S-100、EMA、TTF-1和gelactin 3(+),CK、GFAP、INI1、Syn、Cg A和垂体激素等标记(-)。电镜见中间连接和少量桥粒以及灶性分布的束状中间丝。结论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是罕见的鞍区肿瘤,具有复发倾向。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下形态等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5例MB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为鳞状细胞癌,均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以腋窝肿物首诊,3例均以乳腺肿物就诊,1例病理诊断为梭形细胞癌(部分高核级)),1例为低分化梭形细胞癌伴有低级别腺鳞癌,1例为肌上皮癌,免疫组化ER、PR、HER-2(-),AE1/AE3(+),p63、CK5/6腺上皮(+),Calponin、SMMHC、CK8/18、CD117、S-100局灶(+),Ki-67阳性指数15%~30%。结论 MBC较少见,诊断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形态温和、分化较好时容易误诊或漏诊,需建立正确的诊断思路,严格掌握MBC的诊断指征,并辅助以免疫组化染色,预后主要根据分化方向、分化程度及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OSCCHT)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1例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组织进行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成片或呈岛状、梁状和条索状分布,部分形成滤泡样腔隙,内含嗜酸性液体,核分裂象常见.免疫组化:vimentin、EMA、CD99、CK(AE1/AE3)、Syn和CD56均(+),Ki-67增殖指数为60%,α-inhibin、TTF-1、TdT和CD45均(-).结论 OSCCHT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包括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卵巢肺型小细胞癌、转移性小细胞癌、卵巢原发性类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无性细胞瘤等.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多药物联合化疗及放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告7例乳腺颗粒细胞瘤并进行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由实性巢团或条索状排列的圆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胞质粗颗粒状、嗜酸性,细胞边界清楚或不清,核仁明显。D-PAS染色(+)。免疫组化S-100、CD68和PGP9.5(+),CK、CgA、Syn和HMB45(-)。结论乳腺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通常为良性,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良好,切除不完整可复发,但也有极少数恶性病例报道,可有淋巴结转移。GCT需与乳腺大汗腺癌、嗜酸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的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5例,年龄57~77岁,平均65岁。肿瘤直径1~8 cm,平均5 cm;5例位于左足,3例位于右足。2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由纤维肉瘤样密集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胞质丰富、淡染,核大、梭形;免疫组化:S-100、p53和vimentin(+),AE1/AE3、HMB-45和p16(-)。3例黑色素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由梭形上皮样细胞组成,胞质较少、嗜酸性,细胞核有较明显的多形性及异染性;免疫组化:HMB45、melan-A、S-100和p53(+),AE1/AE3(-)。3例鳞状细胞癌细胞弥漫排列,由多角形上皮样细胞组成,胞质丰富、呈嗜酸性,细胞核增大、呈泡状,核仁明显;免疫组化:AE1/AE3、CK5/6、CK14、p53和p63(+),collagenⅣ(-)。8例均有皮肤破溃及感染。结论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肿瘤非常罕见,恶性程度高,常误诊为糖尿病足坏疽而漏诊,必要时活检行病理检查以期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具有实体结构的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具有实体结构的OPRCC进行临床、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另外选取10例经典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和10例嗜酸细胞瘤作为对照.结果 3例OPRCC均为老年女性,年龄78~79岁.临床上均因体检发现.巨检:瘤组织边界清楚,2例可见包膜,切面灰褐色或棕色.镜检:瘤组织主要呈弥漫实性生长,局部可见管状、裂隙样结构和发育不全的乳头状结构;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强嗜酸性颗粒状,核圆形或不规则,核分裂象罕见或无.2例可见局灶性坏死,1例可见泡沫状巨噬细胞,2例可见砂砾体.免疫组化:瘤细胞均呈vimentin和AMACR弥漫强(+);表达CD10和CK18不同程度(+),CK7、RCC和E-cadherin各有1例(+);所有肿瘤CD117和EMA均(-).结论 具有实体结构的OPRC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细胞癌,形态学上与嗜酸细胞瘤有重叠,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骶尾部先天性尾肠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尾肠囊肿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相关文献复习。对恶变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例临床表现均为多房囊性结节,由不同类型的上皮组织(腺上皮、移行上皮、鳞状上皮及纤毛柱状上皮)构成囊腔。其中1例中年女性患者由尾肠囊肿演变为腺癌。免疫组化:瘤细胞AE1/AE3、CEA均呈弥漫强(+),CDX-2(+),p53灶(+),Ki-67阳性率为20%;S-100(-)。结论尾肠囊肿罕见。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需与骶尾部原发或转移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颗粒细胞瘤(GCT)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复习1例乳腺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1例GCT无特殊临床症状及体征,细胞境界清楚,胞体宽大,胞浆丰富,充满大的嗜酸性颗粒,浸润性生长,瘤细胞S-100(+),PAS(+),VIM(+),CEA(-).结论 乳腺颗粒细胞瘤少见,临床、细胞学及冰冻快速病理检查均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应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扩大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