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梦洁  陈罡  代恒茂 《医疗装备》2023,(17):107-109+113
目的 探讨预见性主动保温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9月于医院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主动保温护理。比较两组麻醉诱导1 h、手术结束时、出复苏室时的鼻咽温度,术前、出复苏室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术中低体温、寒战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1 h、手术结束时、出复苏室时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复苏室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同组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复苏室时,两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主动保温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维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7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并发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肌酶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VEF、FS、SV、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酶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超长心肺复苏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心肺复苏术,观察组给予心肺复苏机复苏。比较两组有效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复苏有效率、出院率为35.0%、2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3.0±6.4)mm Hg(1 mm Hg=0.133 k Pa)和(91.3±7.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6.5)mm Hg和(77.5±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能保证恒定、连续、力量不变的按压,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循环支持效率,提高心肺复苏有效率以及出院率,此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观察组应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对照组应用标准心肺复苏机,药物应用完全相同.比较两组在抢救中的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方面的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31.5%、存活率72.6%明显高于对照组20.5%、3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收缩压(91.6±6.2)mmHg、血氧饱和度(98.2±7.3)%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医院8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n=40)采取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两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状况、麻醉效果和术后不同时间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00%)更低,与对照组(2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药物总剂量、麻醉操作时间及苏醒时间方面,观察组更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2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 h、术后8 h及术后12 h,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TⅡ及Cor方面,两组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序贯性气道开放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05例拟行心肺复苏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气囊组、口咽通管组和喉罩组,各35例,分别实施面罩吸氧通气、口咽通气复苏心跳和置入喉罩通气复苏心跳,均待心跳稳定后行气管插管。对比三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复苏后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气道开放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 05);三组成功复苏后2 h、5 h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与复苏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 05);面罩气囊组、口咽通管组成功复苏后2 h、5 h的血液酸碱度与复苏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 05),口咽通管组与喉罩组成功复苏后2 h、5 h的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复苏前(P0. 05),喉罩组复苏后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面罩气囊组、口咽通管组(P0. 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置入喉罩气囊行序贯性气道开放是更为有效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有效通气,缩短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维持血液酸碱度稳定,促进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升高,降低复苏后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USCOM)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PICCO)监测,观察组行USCOM。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总剂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时间。结果 复苏1 h,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6 h、 12 h,观察组的心率(HR)、乳酸(Lac)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总剂量高于对照组,E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USCOM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过程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更利于液体复苏,避免盲目补液,从而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缩短E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CPR)后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CPR成功患者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醒脑静复苏组10例和常规复苏组8例.常规复苏组给予常规复苏药物治疗,醒脑静复苏组在常规复苏组基础上联用醒脑静注射液.两组均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12、24、48 h检测脑氧代谢指标[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量(ERO2)和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复苏组和醒脑静复苏组的SjvO2在ROSC后1、12 h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ROSC后24、48 h则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Ca-jvO2和ERO2在ROSC后1、12h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ROSC后24h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醒脑静复苏组SjvO2在ROSC后24、48 h低于常规复苏组(P<0.05),ERO2和Ca-jvO2在ROSC后24、48 h则高于常规复苏组(P<0.05),其中在ROSC后48h,醒脑静复苏组ERO2[ (27.06±3.91)%]和Ca-jvO2[ (46.17±4.41) ml/L]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6.88±2.65)%、(45.42±4.67) m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能减轻CPR患者的脑损伤,有利于CPR患者的脑复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中的监护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70例心肺复苏患者,同时依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使用心肺复苏机的为观察组,实行徒手心肺复苏的为参照组,观察其监护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其心跳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68.57%)以及存活率(94.29%)均高于参照组(34.29%,65.7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跳恢复以及自主呼吸时间、提高患者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以及存活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危重患者膝关节手术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化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膝关节手术治疗的86例高龄危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43例为对照组,后43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本文从麻醉前(T1)、穿刺用药5min(T2)、穿刺用药30 min(T3)、术毕(T4),四个时段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手术后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角度来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T3、T4时段每分钟心率值低于对照组,在T2、T4时段血氧饱和度值高于对照组,在T2、T3、T4时段平均动脉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危重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膝关节手术,能够提高麻醉用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降低术后疼痛感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对败血症患儿液体复苏的指导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的败血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以PVI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以平均动脉压(MAP)指导液体复苏。记录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前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及乳酸清除率。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及总补液量。结果观察组死亡3例(10.00%),对照组死亡7例(23.33%),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均达到复苏标准。观察组治疗后PaO_2/FiO_2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vO_2、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补液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I用于指导败血症患儿液体复苏能达到满意容量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吴静  张颖  惠艳红  韩冬瑞 《医疗装备》2023,(18):142-145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联合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在成人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67例心脏骤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急诊护理联合人工徒手心肺复苏干预,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联合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干预。比较两组复苏效果、血气相关指标[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2、SaO2高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MB、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分析人工心肺复苏球囊面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来天津市急救中心治疗心脏骤停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气管插管的方发进行抢救,观察组使用球囊面罩人工心肺复苏方式,分析比较两组各项功能恢复情况、建立人工通气所需时间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建立通气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自主循坏恢复、存活24 h及康复出院方面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气管插管方法,结合使用人工心肺复苏球囊面罩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心肺骤停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各项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2000年5月至2003年12月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复苏中患者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以复苏开始5~10min时的数据作为统计资料)、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住院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OSC率及住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4%、40%与25%、21%).P<0.05.两组复苏期间主要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萨勃心肺复苏机克服了徒手心肺复苏中因为医护人员或患者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使心肺复苏更趋标准有效.萨勃心肺复苏机能提高血液灌注压,增加每搏输出量,提高心脑的血氧供应,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模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与观察组(31例,压力调节平均容积控制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治疗6h后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等血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h后,血氧饱和度为(95.23±2.27)%、动脉血氧分压为(75.26±3.25)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90.35±2.28)%(70.36±3.26)mmHg,而在动脉二氧化碳方面,治疗6h后观察组为(57.28±2.44)mmHg,低于对照组的(60.18±2.46)mmHg,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h后心率(128.28±2.45)次/min、平静动脉压(124.28±2.42)mmHg以及治疗24h后心率(126.48±2.25)次/min、平静动脉压(121.24±2.23)mmHg,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下输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液体复苏量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PICCO监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应用PICCO监测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根据心率、血压等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T1)、48 h(T2)、72 h(T3)的液体复苏总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乳酸、腹内压、心脏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病房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2和T3时间点液体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CVP和MA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1和T2时间点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血乳酸和腹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心脏指数和GEDV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EVLW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28 d病死率均为1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心功能、心脏前后负荷及血管外肺水状态,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联合早期集束化方案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6hEGDT)达标率、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4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集束化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h、24h、48h的心率(Heartrate,HR)、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血清乳酸清除率;同时比较两组每小时平均尿量、住院时间、6hEGDT达标率、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6h、24h、48h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AP、CVP、Scv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6h、24h血清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每小时平均尿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6hEGD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在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集束化方案治疗的效果较好,提高6hEGDT达标率,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于我院接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异丙酚和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的血氧饱和度与心率在诱导期及插管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插管期的平均动脉压高于诱导期,P0.05,观察组插管后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诱导期及插管期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腹腔镜手术中,用七氟醚诱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术后苏醒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许少辉  周朝虹  曾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68-4569
目的 在超长心肺复苏中,比较使用心肺复苏仪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的疗效与优势.方法 113例超长心肺复苏分为心肺复苏仪组、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组,比较两组复苏成效以及收缩压与血氧饱和度.结果 心肺复苏仪组在复苏失败、复苏有效、复苏成功三方面较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苏失败率较后者低而复苏有效率和复苏成功率较后者高(P< 0.01),收缩压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组(P<O.01).结论 在超长心肺复苏中,使用心肺复苏仪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复苏成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生活质量的干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急诊科经心肺脑复苏抢救的116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心肺脑复苏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及复苏后24 h存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的差异。结果:经山莨菪碱药物干预治疗后,复苏后24 h存活率明显提高至32.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79%(P〈0.05),而ROSC率稍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方面,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累积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物质生活累积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干预治疗可改善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的存活状况、神经功能情况及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相关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