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近30年来经临床验证治疗银屑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90首,分析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在90首复方所涉及的146种中药中,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较高.结论 目前中医治疗银屑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祛风为主要治则,所使用的药物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为主.  相似文献   

2.
271首治疗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鲁  周晓芳  付超  王倩 《新中医》2004,36(11):40-4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271首,建立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以及对临床典型症状治疗的用药特点。结果:在所使用的221种中药中,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以益气养阴清热为主,佐以祛瘀;常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  相似文献   

3.
226首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董玉睿 《陕西中医》2007,28(6):687-68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226首,建立了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规律,以及对临床典型症状治疗的用药特点。结果:在所用的189种中药中,补虚药、清热凉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提示: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治则以益气补血、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常用药以补虚药、清热凉血药为主,随病情需要可配以安神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近十余年来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250首,建立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并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以及不同证型中的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所使用的242种中药中,平肝熄风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提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平肝活血、扶正祛邪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孟凡珍  王凡  陈慧素 《中成药》2010,32(12):2195-2196
探索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收集整理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200首,中药143味,共1 753味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补虚药和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次之。中医治疗高血压是以补虚扶正、平肝息风为主,兼顾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常用药以补虚药和平肝息风药为主,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次之。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珍  王凡  宋琪 《四川中医》2008,26(1):19-20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161首,中药137味,共1476味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活血化瘀药和补气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化痰止咳平喘药和理气药次之.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以益气活血为主,佐以化痰、理气;常用药以活血化瘀药和补气药为主.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鲁  傅超  谢紫薇 《陕西中医》2004,25(12):1136-1137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整理了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复方 2 5 7首 ,建立了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 ,分析了中医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 ,及用药特点。结果 :在所使用的 2 77种中药中清热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 ,这表明银屑病的临床治疗中多以清热解毒 ,攻补兼施 ,祛风止痒与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胆囊息肉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89~2011年期间国内主要学术期刊所载的经临床验证、治疗胆囊息肉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分析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用药规律。结果在复方所涉及的155种中药中,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和清热药使用频率较高。结论目前中医治疗胆囊息肉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清热利湿、扶正为基本治法,所使用的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和清热药为主;正气不足是胆囊息肉发生发展病机的重要方面,扶正亦是胆囊息肉治疗的重要治则。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鲁  宋航  曾琳琳  贾波 《四川中医》2004,22(12):23-24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来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326首,建立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结果:基于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以及对各种典型症状临床治疗中的用药特点。结论:研究表明,在所使用的286种中药中祛风湿药、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其次虫类药物的使用也是组方中的一大特点。这表明祛风湿药为主,辅以活血、补益药是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配伍规律,使用虫蚁类药物和有毒药物是其重要的增效配伍。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鲁  黄煦  付超  宋航  周晓芳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2):64-64,F003
为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收集整理近十余年来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357首,建立了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基于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以及对各种典型症状临床治疗中的用药特点。研究表明,在所使用的250种中药中,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这显示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各医家运用了治标止痛与治本补虚并重的治则,扶正与祛邪兼施的治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古今名医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中各医家治疗消渴病的经验方,其中共选取复方156首,将156首复方中涉及到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03建立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对用药规律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研究分析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结果:156首复方中,共涉及药物175味,用药频次达1702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50次的分别为黄芪、山药、茯苓、生地黄、麦冬、天花粉。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最多的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揭示中医治疗消渴病的药物组方规律,如知母配石膏,麦冬配天花粉等。结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利水渗湿药对于消渴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治疗消渴病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能发现组方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文献的处方用药,探索现代临床中药外用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的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99—2009年发表于国内医学期刊中有关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复方,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究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癌性疼痛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复方52首,涉及中药110味,共计439味次。频数分析发现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常用药为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及化痰药等。结论:通过现代文献分析可知,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多遵循"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原则,以治标为主,常用活血化瘀、芳香走窜、散结解毒之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内服治疗癌性疼痛文献的处方用药,探索现代临床中药内服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的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95—2009年间发表于国内医学期刊中有关中药内服治疗癌性疼痛的复方,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究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癌性疼痛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复方40首,涉及中药101味,共计210味次。频数分析发现中药内服治疗癌性疼痛常用药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理气药及化痰药等。结论:通过现代文献分析可知,中药内服治疗癌性疼痛多遵循"不荣则痛,荣则不痛"的原则,遣方用药多以补益之品为主,同时结合兼证,辅以活血化瘀、行气解郁、温经通络、化痰散结等功效的药物,以达标本兼治之功,而重在治本。  相似文献   

14.
关怿 《河南中医》2013,33(6):981-982
目的:研究中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收集整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建立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结果: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生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葛根;按中药学分类统计,居于前列的为清热药、益气药、活血化瘀药、养阴药;从药物性味归经来看,以甘寒、苦寒之品,归肾、肺、脾胃经为多见.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以清热益气养阴及活血化瘀为法,应用甘寒、苦寒之药从肾、肺、脾胃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周鲁  付超  屈于平  周晓芳 《陕西中医》2005,26(2):163-165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了 1 980~ 2 0 0 4年间有关治疗心律失常的 1 5 0 4首中药复方 ,建立了治疗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复方Access数据库 ,基于数据库运用 Access、Excel结合 VB编程对中药复方的用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在治疗心律失常的 1 5 0 4首中药复方共用药 41 2种 ,共用药 1 4761次 ,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 ,由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组成的药对和药组出现频率也很高。复方以治疗心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心阳虚型心律失常为主 ,治法以益气温阳和养心安神为主。  相似文献   

16.
治疗高血压常用中药复方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鲁  付超  蔡鑫 《中医杂志》2005,46(5):351-35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启示和帮助.方法:查阅了1980~2003年间有关治疗高血压的文献1 102篇,收集了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1 191个,建立了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Access数据库,基于数据库以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统计分析了关于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结果:1 191个中药复方中总共用药394味,共用药11 371次,其中以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药对有192对,其中传统的中药药对有21对,运用中医配伍理论分析了前10对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对的配伍原理.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药组有30组,运用中医组方理论分析了前10组使用次数最高的药组的组方原理.结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数据统计,是寻找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用药规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文献探究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相关文献,建立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中所含中药复方104首,中药129味,药物种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和收涩药为主;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药性多为寒、平;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4个聚类组合,另外对所涉及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规则17条,药组(3味药、4味药)规则36条。结论: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归肝肾两经,核心单味药为黄芪、丹参、生地黄等,临床治疗方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单味中药在痛经治疗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20年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196首,建立中药数据库,并用逐步回归统计学方法对单味中药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在所使用的196首复方中,共涉及195味中药,其中活血化瘀、理气和温经散寒这3类中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临床疗效也最好。结论在痛经的治疗中,活血化瘀、理气、温经散寒这3类为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治疗心绞痛的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1980~2003年间有关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复方1 253首,建立了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运用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研究了中药复方治疗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统计表明中药复方治疗心绞痛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使用为主;统计了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药对和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药组,并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了高频率使用的味药和药对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复方为数据来源,筛选后运用Office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再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Cytoscape 3.7.1、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用药频数及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复杂网络图构建、熵层次聚类等。结果:纳入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复方专利共97首。高频药物有黄芪(48次,49.48%)、大黄(36次,37.11%)、茯苓(27次,27.84%)、白术(25次,25.77%)、丹参(25次,25.77%)等;功效以补虚类、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多甘、苦、辛;归经以肝、脾、肺为主;关联分析共获得32组药对组合;因子分析共得到13个公因子;熵层次聚类算法发现候选处方4首。结论:专利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肾衰竭重在补虚,以温阳利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多选择利水渗湿、补气、清热、活血化瘀、补阳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