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两种给药方式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 4 0例健康足月产妇 ,随机分为A、B两组 (各 2 0例 )。A组 (实验组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针尖斜面向足方 ,给予 1 33%利多卡因与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5mL ,针尖斜面再转向头置管。平卧观察 5min后给予相同麻醉药 10mL。B组 (对照组 )则按传统方式给予相同麻醉药 15mL。观察麻醉过程指标。结果 :A、B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神经节段数、术中牵拉程度有明显差异。结论 :A组给药方式不仅能缩短麻醉诱导时间 ,减少用药总量 ,同时镇痛效果与牵拉反应也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注药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产术2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针尖斜面向尾端注入1.7%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然后针尖斜面转向头端,观察3~5 min无全脊髓麻醉等异常情况再注入1.7%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之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改平卧位后继续注入1.7%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对照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按传统教学方法给药。记录两组产妇阻滞平面、术中疼痛强度及胎儿娩出时间,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平面为(14.43±1.21)、术中疼痛评分(1.61±0.92)分、胎儿娩出时间(1.8±0.6) min,均优于对照组( t=12.76、13.07、12.86,均P<0.05);两组间MAP、HR、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4.32、2.73、3.54、3.06,均P>0.05);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向硬膜外腔两端注药方法用于剖宫产术比传统给药方法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有剖宫产指征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观察指标包括: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分钟的血压、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胎儿娩出后1分、5分钟Apgarl评分,术中辅助镇捅药情况,术后头痛统计,结果:A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胎儿娩出后5分钟A、B两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A组麻醉起交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Apsae评分无差异,P〉0.05。B组有26%由于镇痛不全辅助镇痛药,A、B两组均无麻醉头痛并发症,结论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列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硬膜外两间隙麻醉对兰尾炎手术脐部牵涉痛的抑制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兰尾炎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间隙麻醉(A组)和-间隙麻醉(B组)两组,每组30例。A组与T12~L1和T9~T10分别给予1.8%的利多卡因18ml和1%的利多卡因8ml。B组与T12~L1给予1.8%的利多卡因20ml,麻药中加入1:20万的肾上腺素。术中吸氧,监测MAP、HR、RR、SPO2;观察脐部牵涉痛(VAS)程度,麻醉范围(T~L)以及辅助镇痛药等情况。结果两组MAP、HR、RR、SPO2无显著变化;A组脐部牵涉痛(VAS)评分(2.8±0.8)与B组(6.6±1.6)比较,P〈0.05。麻醉范围A组(T5~L2)与B组(T8~L2)比较,P〈0.05。辅用镇痛药A组【4例(13.3%)】与B组【14例(46.6%)】比较,P〈0.05。结论硬膜外两间隙麻醉使麻醉阻滞范围扩大,从而有效减轻了阑尾炎手术时脐部牵涉痛的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用于抑制硬膜外麻醉下的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硬膜外阻滞下的胃肠、肝胆手术患者按给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患者进腹前给予氟芬合剂0.07mL/kg,B组患者进腹前给予氯胺酮0.6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有无牵拉痛及鼓肠等。结果 B组对抗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在抑制硬膜外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效果优于小剂量的氟芬合剂。  相似文献   

6.
不同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次硬膜外麻醉、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D-CSEA)组的麻醉效果,通过分析、比较,探讨出较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急诊手术1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70例,A组为单次硬膜外麻醉,B组为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注意观察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将麻醉效果和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记录下来。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效果最好,满意率为97.14%。B组起效时间、局部麻醉药用量较A组差。B组只有低血压2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而A组有低血压5例,恶心、呕吐3例,术后头痛2例,心率减慢1例。两组患者均无全脊髓麻醉发生。结论: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是最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布托啡诺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实用性。方法选取60例行硬膜外麻醉下经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麻醉后分别给予咪唑安定复合布托啡诺或异丙嗪复合哌替啶静脉注入。记录BP、HR、SpO2及镇静情况、术中牵拉反应、遗忘作用等。结果A组对呼吸循环有轻度抑制,但术中镇静、抗牵拉及遗忘作用[A组完全遗忘20例(74%),B组为15例(45%)]好,不良反应小。结论只要加强术中监测,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作为硬膜外麻醉的辅助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复合药物。  相似文献   

8.
吴龙玉  卢广娟  韩俐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35-1536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及硬膜外麻醉(CEA)两种方法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术(TUEVAP)中的效果比较。方法:30例施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老年患者,ASA1Ⅰ~Ⅲ级,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硬膜外组(CEA组,n=15)和腰-硬联合组(CSEA组,n=15)。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血流动力学、SpO2、麻醉效果、局麻药及辅助用药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A组有4例(27%)麻醉阻滞不全,需静脉辅助镇痛药、镇静药及肌松药维持麻醉,B组所有病例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麻醉诱导后的15、30、60、90min4个时间点,两组的SBP和DBP均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1),下降幅度在15%~22%。两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起效快、麻醉用药量少、能很好的预防闭孔神经反射,与硬膜外麻醉相比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张忠慧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45-746
目的:观察对比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常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年龄65~84岁择期耻区以下手术患者50例,其中股骨头置换术16例,股骨颈骨折DHS内固定术6例,下肢骨折内固定23例,前列腺电切术3例,双下肢大隐静脉剥脱术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用0.75%罗哌卡因1mL+芬太尼0.5mL(25μg)+10%葡萄糖1mL;B组25例,用0.75%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1mL。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后麻醉效果不满意时,硬膜外腔追加0.75%盐酸罗哌卡因完善麻醉。观察两组用药后血压、心率、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镇痛完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B组慢(P〈0.01),A组痛觉维持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比B组快(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剖宫产手术时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自愿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观察组A组的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B组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术中监测BP、HR、SPO2、ECG,观察两组麻醉方式的麻醉起效时间,产妇术中的镇痛效果,两组产妇有无牵拉反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率情况,两组产妇术中肌松情况。结果观察组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B组,A组手术中使用辅助性镇痛药明显少于对照组B组,镇痛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产妇在手术中A组的牵拉反射明显少于B组,且A组的肌松效果好,神经组织完全。故观察组A组产妇的麻醉效果优于B组。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平均分为三组,A、C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B组单独给予罗哌卡因麻醉,对比分析A、B两组产妇术中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疼痛程度、腹肌松弛程度以及牵拉反应程度,在术后A、B、C三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芬太尼、吗啡联合地塞米松和布比卡因用于镇痛,观察术后8、16、24、36、48h各时间段三组产妇的疼痛、镇静、情绪、睡眠评分、镇痛药使用量及患者自控镇痛泵(PCA)的次数,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A组患者感觉阻滞以及牵拉反应程度较B组患者具有更显著的效果(P〈O.05),术后A组产妇在8、16h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评分显著低于B、C两组(F=42.16;P〈0.05),镇痛药使用量在16h明显低于B、C组(F=31.24;P〈0.05),同时实际PCA按压次数在16h也明显低于B、C组(F=22.16;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7.5%明显高于A(10%)、B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镇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共200例,上述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麻醉。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为(49.3±6.9)S,对照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为(211±34)s,观察组麻醉显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麻醉效果好共81例,麻醉效果一般共16例,麻醉效果差共3例;对照组产妇中麻醉效果好共67例,麻醉效果一般共22例,麻醉效果差共11例;观察组麻醉效果好和麻醉效果一般所占比例(97%)高于对照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患者术中血压的作用与影响。方法60例子宫全切术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RC组(0.75%罗哌卡因19ml+可乐定150μg)为观察组,R组(0.75%罗哌卡因19ml+生理盐水1m1)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硬膜外麻醉后牵拉疼发生率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RC组牵拉疼痛发生率(10%)明显低于R组(73.3%)。RC组麻醉后及手术中血压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平稳。而R组术中血压波动较大。结论 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可稳定术中血压,加强麻醉效果,降低高血压患者麻醉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查树雄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13-1815
目的:比较三种常用剖官产术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剖宫产产妇90例.分为3组(L,B,C).每组30例。L组用2%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C组用3%氰普鲁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用0.2%布比卡困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每组产妇的血压、心率的变化.腰1、胸8痛觉消失时间,最高阻滞平面,镇痛、肌松效果评定,液体和麻黄碱使用量.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B组起效、完善时间最快,镇痛、肌松效果最好,液体和麻黄碱用量最大,与L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组镇痛、肌松效果虽然不如B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血压远低于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血压下降幅度无B组大,也易于恢复,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术麻醉方法中0.2%布比卡凼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最佳.但血压下降显著.术中需要加强管理。2%利多乍因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一般.但简便、经济。3%氯普鲁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类似于联合麻醉.且血压下降减少.是剖宫产术比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戴铁军  李海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72-1773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药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0.5%罗哌卡因麻醉,B组30例采用0.5%布比卡因麻醉,监测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压、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13组比较,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7、4.528,x2=3.834、6.429,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麻醉,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椎管内相同剂量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平面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适合行椎管内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三组,0.75%罗哌卡因2ml(15mg),A组注药速度10s,B组注药速度20s,C组注药速度30s,并记录麻醉阻滞平面达T10时间;腰麻最高平面时间;腰麻后30min平均动脉压(MAP);需追加硬膜外用药例数。结果B组麻醉效果最佳,阻滞平面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无需追加硬膜外用药。结论0.75%罗哌卡因2ml椎管内联合麻醉注药速度以20s为宜。  相似文献   

17.
李诚女  范丽英 《海峡药学》2010,22(4):107-108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诱导期预充血容量对剖宫产病人平均动脉血压(MBP)的影响,以维护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证产前胎儿氧供需平衡。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病人入手术室实施Ⅰ级监测.设定每3min测血压1次。产妇取右侧卧位,选择第二、三腰椎间隙硬膜外麻醉穿刺、头向置管成功,改平卧位、手术台向左倾斜20°.开放静脉以20mL·kg^-1的速度预充输液:A组选择胶体液:羟乙基淀粉注射液.B组选择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氏。同时.硬膜外腔按规范分次注入诱导剂量的局麻药12mL(包括试验量):1%利多卡因+0.2%丁卡因复合液(含肾上腺素1:20万单位)。麻醉平面控制在L~L4。记录实施麻醉前3次平均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和注入试验量局麻药3分钟至麻醉平面达T6~L4MBP的平均值。比较两组麻醉平面达T6~L4并保持稳定期间MBP的下降率。结果两组MBP变化比较结果:A组MBP:轻度下降率58%;中度下降率32%;重度下降率10%。B组MBP:轻度下降率14%;中度下降率68%;重度下降率18%。经X^2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诱导期应用胶体液预充血容量,更有助于保持剖宫产病人麻醉诱导期MBP的稳定.维护母体血流动力学平穗.保证产前胎儿的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8.
脊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100例有剖宫产指征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观察指标包括: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min的血压,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胎儿娩出后1分、5minApgarl评分,术中辅助镇痛药情况,术后头痛统计。结果A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胎儿娩出后5minA、B两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minApsar评分无差异(P〉0.05)。B组有26%由于镇痛不全辅助镇痛药,A、B两组均无麻醉头痛并发症。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汉中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需要剖宫产的孕妇,按麻醉方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CEA);观察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时效、不良反情况、母婴健康状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时效、术中出血量、Bromage评分以及药物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MAP及Apgar评分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为13.33%,两组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CSEA具备用药少、起效快、麻醉效果优、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小等优势,可作为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患者,给予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全麻诱导前给予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B组单纯使用全麻.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麻醉药物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全麻开始至全麻清醒,A组时间少于B组,拔除气管套管后患者躁动、疼痛发生1组少于B组.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明显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联合麻醉较单纯全麻术中循环的波动范围小,麻醉使用药物用药量减少,术后患者迅速苏醒,更早拔除气管插管,在术后镇痛时间长,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