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人在感到疲劳时,常打几个哈欠,哈欠的深呼吸作用增加了氧气的吸入,可使人的疲劳暂时减轻。可是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频频打哈欠,有可能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应提高警惕。大约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的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有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在感到疲劳时,常打几个哈欠。由于哈欠的深呼吸作用,增加了氧气的吸入,可使人的疲劳暂时减轻。但中老年人,尤其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频频出现哈欠,则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应提高警惕。 大约有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哈欠现象。原因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血管壁弹性降低,致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少;而大脑对氧气十分敏感,仅占体重2%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在感到疲劳时,常打几个哈欠。哈欠的深呼吸作用增加了氧气的吸入,可使人的疲劳暂时减轻。可是,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频频打哈欠,有可能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在劳累里或睡眠不足,常会打几个哈欠,因哈欠的深呼吸作用,增加了氧的吸入量,可使人困倦暂时减轻,可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频频出现哈欠,应警惕其为缺血性中风可能即将发生的先兆征象。 大量病例观察发现,有70%~80%的缺血性中风病  相似文献   

5.
通常人们总是把中风和高血压联系起来,但是也常可见到一些老年人,血压并不高,却突然发生了中风,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溢血、珠网膜下腔出血等,这是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破裂而造成。这类中风约占中风的40%左右。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是由于脑部血管本身硬化、狭窄,逐渐发展为阻塞,从而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脑组织缺氧或坏死。这类中风约占中风的60~70%。缺血性中风既可发生在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的病人身上,也可发生在仅  相似文献   

6.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大多数都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但如果降压药使用不当,也会诱发缺血性中风。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之一,而高血压脑出血则是造成中老年人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预后不佳,因此常令人谈虎色变.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其实,凡事的发生都有前因后果,高血压脑出血也是一样.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和脑动脉硬化,是其病理基础.高血压控制不良,导致脑动脉的硬化,而严重的脑动脉硬化,使脑部血管脆...  相似文献   

8.
静怡 《医药与保健》2008,16(7):63-63
缺血性中风,尤其是脑血栓形成多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产生。有效的脑动脉硬化防治大大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适当的饮食调整可延缓脑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9.
腔隙性脑梗塞(腔梗,LI)系由持续性高血压引起的脑深穿支动脉硬化闭塞产生的微栓塞,累及的病变血管直径为100um~400um左右,腔隙病灶直径小于20mm。随着人口老龄化及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LI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目前国内外统计LI占缺血性中风的20%,本文按照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第3次修订的诊断要点对120例LI  相似文献   

10.
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患者中80%左右为缺血性中风,20%左方为出血性中风。中风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成为扼杀人类健康的元凶。引起中风的罪魁祸首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情绪波动更能推波助澜,助纣为虐。因此,预防中风,首先一条是治疗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有心血管病或有中风家族史的人,应及时治疗。平时要注重自我保健,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防患  相似文献   

11.
《大众健康》2022,(4):56-57
中风 中风即脑卒中(Cerebral Stroke),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三种状况要当心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或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12.
降压与中风     
人们都知道高血压可以引起中风,殊不知血压过低也同样可引起中风。医院里经常可看见由于降压药使用不当,造成降压过度而引起的中风。中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出血,称为出血性中风,如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另一类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中风,称缺血性中风,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高血压病人,一方面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另一方面血管内壁逐渐有类脂质和胆固醇沉积,久而久之,形成血管内壁粥样硬化和斑块。在这种情况下,若服用降压药剂量过大,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则会影响大脑血液供应,脑部血流过缓,血粘度增加,血液中的血小  相似文献   

13.
一、患脑部疾病有哪些危害? 据统计70%以上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它是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的根本原因;高血压是导致中风,冠心病的罪魁祸首,75%以上中风由高血压引起,脑中风发病后死亡率较高;脑萎缩、老年痴呆症一旦发展到晚期,病人仅能存活5-10年;长期头痛、失眠者细胞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3倍、死亡率比正常人高1.8倍……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可见中风对人类的危害之大。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它是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脑梗死是最多见的疾病之一。众所周知,中风是老年人的疾病,常常是在老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不仅使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发病率增高,中风的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5.
高血脂是高血压的危险伙伴之一.它悄悄地损害着人们的心、脑、肾和血管,最终导致中风.心、脑、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常与高血脂并存.高血压肥胖者血脂异常占23%.而吸烟者则可高达23%。为什么高血脂是高血压的危险伙伴呢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与高血脂的发病率呈平行直线双双上升的趋势,它们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它们平时都无明显症状,无声无息,悄悄地损害着人们的心、脑、肾和血管.最终导致发生中风.心、脑、肾功能衰竭。为了早期预防动脉硬化的发展.降压、降脂需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16.
打呵欠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而出现频繁呵欠,要警惕脑中风的发生。 临床上有70%~8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的几天内出现频繁打呵欠现象。而有的家属由于缺乏医学知识,误认为是患者疲劳未好好休息的缘故,殊不知是大  相似文献   

17.
中老年人视网膜动脉硬化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视网膜动脉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脑或肾血管系统方面的同样情况,是脑动脉及周身动脉硬化的指征,为了解中老年人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发病情况,在体检中,我们对561人的视网膜动脉硬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汪涛 《健康生活》2007,(1):21-21
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统称为“脑卒中”或“脑中风”。又根据中风的性质,是血管栓塞还是血管破裂,还是两者皆有之,又称之为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或混合性中风。  相似文献   

19.
中风一般是指脑血管意外,即脑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或为脑血管栓塞导致缺血。殊不知在脑以外的某些部位也可发生中风。 眼中风 眼中风多发生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在1‰左右。脑力劳动者患此类疾病的相应多些。这些患者多患有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20.
中风辨     
什么叫中风 中风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基础上,由于血压的急剧波动,使脑子里的血管发生破裂或阻塞,致使患者半身瘫痪、不会说话、头痛或眩晕等的一种重症,其突出的表现是昏迷和偏瘫。由于它的发生是脑血管突然地意外地发生的毛病,所以也叫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