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心负压吸引器是临床护理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装置。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吸痰等操作时,首先需打开中心负压吸引器,将负压表调至适当的压力后接上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完毕后再关闭负压表。在遇到短时间内需要对同一个患者反复吸痰时,重复进行上述操作不仅会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紧急情况时也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为此,我们设计了中心负压吸引器接头塞,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颖  胡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6):4416-4416
吸痰是解除危重、昏迷及麻醉等患者呼吸道痰阻塞的操作之一,其目的是吸出气管内的痰液及误吸之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患者气管阻塞,预防肺部感染。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负压瓶直接立在床旁或悬挂在床上。负压瓶立在床旁容易被打翻且不固定,  相似文献   

3.
李洁 《护理研究》2004,18(9):840
电动吸引器是抢救危重病人最常用的设备,也是手术室常用的仪器。在抢救病人过程中,如果病人痰液黏稠、过多或者在手术过程中病人出血较多,吸引器吸出的痰液、血液残留在管腔内,易造成管道部分或完全堵塞,使负压吸力减少。由于电动吸引器原构造中吸引器连接管多采用橡胶管,橡胶管质地较硬、不透明,难以挤压,又看不清楚,致使痰液或积血不易清除,不利于提高抢救效率,抢救器械合格率也难以保证。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一次性吸引连接管取代橡胶管,作为吸引器各管道的连接管,使用效果非常满意。1 方法  选取苏州新区华盛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规格为F3…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监护中心,而吸痰则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抢救技术,我科现采用中央负压吸引器,结构简单,主要包括:负压表、吸引贮液瓶、中心连接管和吸痰连接管,使用方便,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长期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有弊端。现将中心吸引器使用中的弊端和改进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的设计及材料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负压吸引装置便携方式的研究一直是急救医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它能够极大地促进急救成功率.文章基于这种需要,研制了一套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并根据实际应用效果,选择优化的制造材料.研制的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主要由特殊设计的储液罐及罐盖、负压产生装置、过渡接头等部分组成,关键部件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完全能满足临床抢救及治疗的需要.作为一种急救中必不可少的器械,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在急救伤病员运输、转运,家庭急救,及无动力源环境等情况下,对于抢救患者及提高救治效果,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减轻清醒患者吸痰不适及促进排痰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将吸痰管插入气道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清醒患者,在常规的吸痰操作中,大部分患者会发生一系列不适反应,如呛咳、憋气、心率加快、血压升高、SpO2下降、呼吸暂停等.为此,我们对减轻清醒患者吸痰时出现的不适及促进有效排痰的护理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945-3945
吸痰是临床常见操作之一,北京协和医院使用墙壁负压吸引控制板接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表头、吸引连接管、负压吸引瓶、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操作。每次吸痰操作后弃去一次性吸痰管,应用生理盐水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清洁吸引连接管,将附着于管内的痰液等冲刷至负压吸引瓶中。  相似文献   

8.
临床留取痰培养标本时,清醒的患者护士可指导其将痰咳至标本容器中,而昏迷或气管切开的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通常采用负压吸痰器吸引,这样痰液直接进人负压瓶或粘附于吸引管道内,护士很难留取痰标本或者留取的痰标本已被污染.自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取痰培养标本,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留取痰标本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的适宜吸引负压.方法 以颅脑外伤后器官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3例.按照适时吸痰指征,根据患者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吸引负压.Ⅰ度痰液:负压为13.3kPa、16.0kPa、20.0kPa和24.0kPa.Ⅱ度痰液:负压为20.0kPa、24.0kPa、26.7kPa和29.3kPa.Ⅲ度痰液:负压为26.7kPa、29.3kPa、33.3kPa和37.2kPa.测量每例患者吸痰前、吸痰后Imin、3min、5min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每次吸痰时间和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Ⅰ度痰液在13.3-16.0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患者的SpO2下降幅度小,而且痰液吸净时间控制在25s左右;Ⅱ度痰液在24.0-26.7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患者的SpO2下降幅度小,而且痰液吸净时间控制在24-29s;Ⅲ度痰液在33.3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既可控制SpO2无显著下降,又保证痰液吸净时间在30s左右.结论 根据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负压吸痰,推荐Ⅰ度、Ⅱ度和Ⅲ度痰液分别使用13.3-16.0kPa、24.0-26.7kPa和33.3kPa.临床护士应根据痰液黏稠度不同,选择适宜的吸痰负压,做到同时控制SpO2的下降幅度和吸痰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气道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0.
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病人呼吸道阻塞、抢救窒息的重要措施.但在病人外出检查或转运途中等无负压吸引装置的特殊环境下,进行吸痰就成为一大难题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们在病人外出检查和转运途中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管吸痰,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负压吸引装置是医院临床应用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我院现使用的是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系统管路由中心吸引站主管道、分支管道分布至各科室,管道较长,负压损失较大,各种原因容易导致管道堵塞,一旦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并且维修时间较长,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虽然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医院都安装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吸痰的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一种吸痰装置连接新方法,经临床验证,取得满意的吸痰效果.现报告如下. 方法:本方法使用于中心管道吸痰的患者.取一次性头皮针一个,先用无菌剪刀剪去针头部分,并把该端系于床头或床头桌侧,另一端连接于处于工作状态的负压吸引器的玻璃接管上.吸痰时从头皮针端取下玻璃接管连接一次性吸痰管后直接进行吸痰.  相似文献   

13.
临床留取痰培养标本时,清醒的患者护士可指导其将痰咳至标本容器中,而昏迷或气管切开的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通常采用负压吸痰器吸引,这样痰液直接进入负压瓶或粘附于吸引管道内,护士很难留取痰标本或者留取的痰标本已被污染。自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一次性1ml注射器取痰培养标本,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留取痰标本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骨科很多病人术后患肢需放置引流管,把关节腔内的淤血吸出。现临床使用的引流装置有两种:一种是球式引流管,缺点是容量小需反复倾倒,使用繁琐,操作不当易污染;一种是负压引流瓶,缺点是不能倾倒,为一次性消耗材料,价格昂贵。临床中发现,用中心吸痰器代替引流管,效果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负压吸痰装置1套,吸痰连接管1套,外用盐1瓶。2方法安装好中心吸痰装置,负压吸引瓶中加入外用盐500 mL,(以便计量)吸痰管一端连接中心吸痰器,另一端连接术区引流管。打开负压调节开关调整负压值,早期负压值调至0.08 MPa持续吸引1 d,后期负压调至0.04 MPa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对无中心负压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中原有吸痰装置的创新改进,以期对其他工作者在疫情期间面对类似工作难点时有所借鉴和帮助.方法 利用一次性痰液收集装置对电动吸痰器进行改造重组,同时联合密闭式吸痰管,改开放式吸痰为密闭式吸痰.结果 2020年2月10日至3月22日期间,参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的64名医护人员无一人发生感染;吸痰装置及方式的改进简化了吸痰及痰液处理流程,但增加了经济成本.结论 改进后的吸痰装置及吸痰方式有效避免了护理人员在吸痰、痰液倾倒及清洗过程中与患者飞沫或分泌物的近距离接触,极大降低了其工作中的感染风险,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在整形患者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对180例整形患者术后进行负压引流.结果180例患者术后通过负压引流,提高了患者皮片成活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自制负压引流装置较传统的中心管道负压装置更能满足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负压引流装置是医院抢救患时的重要辅助设备,同时广泛使用于手术室清除手术野的积血、积液,可充分保持解剖结构清晰,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缺少防倒吸功能,如果引流瓶更换不及时,引流液易被吸人医院中心吸引管道或电动吸引器内,久而久之造成负压吸引管道阻塞,影响负吸效果。有鉴于此,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防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经常遇到长期吸痰的患者,这些患者床头必备负压吸引器1套及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实际工作中,负压吸引管及吸痰管的放置位置是困扰护士的难题.在病房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次性吸痰管散放在患者床头小桌上.中心负压吸引管连接吸痰管一端的接口处包裹一次性手套,压于床垫下,或者放入用别针固定在床头的布兜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现有吸痰管吸痰过程中不能准确计量的缺陷,笔者研制了一种更方便计量的医用负压吸痰装置.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包括透明的具有刻度柱状量筒和收集杯体,该柱状量筒与收集杯体通过连接阀门相互连通.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吸痰处理,而且非常方便医务人员读取和观察吸出痰液量、色及性状,提高了医疗操作安全性,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痰装置由中心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吸痰护理盘2个分散独立体组成,存在许多弊端,护士抢救患者吸痰时,物品不能一次到位,工作效率低,费力费时,摆放混乱.为方便抢救患者,减少吸痰用物往返取放的时间,我科于2004年8月自行研制出一种多功能中心吸痰护理车,弥补了以上不足.经3年临床试用,效果满意,并在全院范围推广使用,深受广大护理人员欢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