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 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行TPN +EN的阶梯性营养支持 (实验组 ) ,并与 2 2例行胃肠外营养支持 (对照组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 (4 0 5± 2 0 2 )d ,平均医疗费用 (1 8± 0 2 )万元 ;对照组住院时间 (62 4± 2 1 1)d ,平均医疗费用 (2 6± 0 2 )万元。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十分重要 ,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和肠内与肠外相结合营养支持(实验组)两组,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脂等生化指标,每天观察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少。结论:肠内与肠外结合的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对SAP患者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患者施行肠内肠外阶段性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实施营养支持的ASP患者资料,包括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时间、体质量变化、血清清蛋白、住院天数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结果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1.7%。其余119例行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时间(25.6±5.1)d,其中83例体质量增加,38例体质量无明显变化;97例血清清蛋白提高,24例无明显变化。119例ASP患者均逐渐达到正氮平衡,并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31.5±17.1)d。发生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12例,其中消化不良9例,高渗性利尿3例,均治愈。结论在ASP患者营养支持的治疗和护理中,做好营养支持工作是治愈ASP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2004年至2006年收治的2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及个体化阶段性营养组(个体化组)各12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个体化组总并发症、导管并发症、二重感染、肝功损害、腹腔感染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TPN组(P<0.05);个体化组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PN组(P<0.05)。结论: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状况,且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点,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02年7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在入院后即安置空肠螺旋管,待到达空肠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疾病转归。结果:2例病人置管后48小时、10例病人置管后3天、5例病人置管4天后到达空肠,3例病人6天后仍未到达空肠,在胃镜辅助下置入空肠。所有病人对早期肠内营养能耐受,无胰腺炎复发,肠内营养开始后1~2周营养状况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明显好转,3例(3/19)继发胰周及全身感染,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降低胰周及全身感染率,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状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评估最佳营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西青医院2008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PN+EN)组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组,每组15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淀粉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状况、住院时间等。结果 PN+EN组较TPN组患者血、尿淀粉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降低明显增快,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更缩短了患者的自然病程,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结合肠外营养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自然病程,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疗效优于TPN。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有无差异。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13例)和早期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对照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N组早期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行空肠营养,TPN组早期行静脉高糖氨基酸治疗,对照组早期未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分别在治疗1、2、3周后比较三组总胆红素、WBC、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蛋白变化情况,于出院时比较感染并发症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2周时,EN组及TPN组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3周时.EN组和TPN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N组及TPN组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N组更优,但TPN组肠胀气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EN组及对照组,尤其是较高龄人群。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病程、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不同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患者施行肠内肠外阶段性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实施营养支持的ASP患者资料,包括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时间、体质量变化、血清清蛋白、住院天数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结果 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1.7%.其余119例行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时间(25.6±5.1)d,其中83例体质量增加,38例体质量无明显变化;97例血清清蛋白提高,24例无明显变化.119例ASP患者均逐渐达到正氮平衡,并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31.5±17.1)d.发生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12例,其中消化不良9例,高渗性利尿3例,均治愈.结论 在ASP患者营养支持的治疗和护理中,做好营养支持工作是治愈ASP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常规治疗;治疗1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治疗2组采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治疗3组采用胃肠外营养→过度到肠内营养→肠内营养(PN→PN EN→EN)支持治疗。观察4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血清AKP及GPT等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1、2、3组治疗后第10、20、30天血清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水平(P<0.05,P<0.01);治疗2、3组治疗后第10天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及治疗1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发症发生率:治疗2、3、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0%(4/10)、40.0%(4/10),50.0%(5/10)、60.0%(6/10),治疗2、3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1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率:治疗2、3、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0%(3/10)、30.0%(3/10)、40.0%(4/10)、60.0%(6/10),治疗2、3组感染率与治疗1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3组平均住院时间较治疗1组及对照组显著缩短[(33.64±21.74)d、(31.64±25.8)d vs(39.24±28.91)d、(42.31±26.31)d,P均<0.05];病死率:治疗1、2、3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0%(2/10)、20.0%(2/10)、20.0%(2/10)、40.0%(4/10),治疗1、2、3组病死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施用营养支持治疗安全、可靠,EN及PN→PN EN→EN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合理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治疗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比较相关营养指标,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和病死率分别为16.3%和11.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7%和2.3%。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上不同的营养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EN)、肠外营养组(PN)和EN+PN组。分别观察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3 d、7 d、14 d后的血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WBC等生化指标,并比较了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病死率等。结果给予营养支持后观察发现:PN+EN组在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WBC、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病死率均较其余两组低(P<0.05);3组间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Binder合并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全胃肠外营养对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肠内营养支持组(空肠置管组)35例和肠外营养支持组(常规胃管组)35例。其中空肠置管组在发病48h后实施空肠置管,使用营养液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常规胃管置入,使用氨基酸、脂肪乳及葡萄糖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根据病情需要禁食7—15d。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率。结果空肠置管组术后排便时间为(2.11±1.80)d,住院时间为(10.37±3.54)d;肠外营养支持组分别为(4.23±1.66)d,(18.14±6.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9,4.242;P〈0.05)。空肠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感染率为11.43%;肠外营养支持组分别为48.57%,3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76,2.961;P〈O.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空肠营养管置入提供营养支持可缩短患者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早期肠内营养在胰 -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支持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3 1例胰 -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按随机表分别进入肠内 (EN)或肠外 (PN )营养组 ,术后分别接受肠内外营养 ,观察两种营养方式对病人基础营养状况、内脏合成蛋白能力、胃肠功能、氮平衡、细胞免疫功能和经济消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两种营养方式均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肠内营养在恢复氮平衡 ,刺激肠道蠕动 ,减少经济消耗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建议临床中对此类病人可选用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
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综合治疗措施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近两年我科收治的5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EN分成EN组(27例)和常规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主要治疗经过及临床转归,以及APACHEⅡ评分和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52例患者全部治愈,除6例(11.5%)并发假性囊肿外,无其他并发症。EN组患者于入院后5d左右开始实施EN,均能较好耐受,其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变化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EN具有安全、可行、易操作等特点。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SAP机体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A组早期同时给予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B组单纯PN,且PN时间超过2周;C组早期单纯给予EN。比较3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A组2周时血糖及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B与C组(P<0.05),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P<0.05),预后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联合进行EN和PN是临床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 39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肠内营养(TEN)组和PN加EN组,每组13例.结果 检测手术前后3组人体测量学指标及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氮平衡变化并进行人体测量学指标和Alb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1,4,7天PN加EN组氮平衡改善较TEN组明显(P<0.01).TEN组术后早期(8~12 h)经鼻肠导管营养液滴注后,6例出现腹胀,其中4例伴腹泻,而PN加EN组采用术后48~72 h或听诊可闻及肠鸣音(每分钟3次以上)后方开始输注EN液,则可以较好地耐受.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EN时间应适当延长至48~72h或听诊闻及肠鸣音(每分钟3次以上)开始为宜.在EN支持前可辅以经周围静脉的P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要素营养(early enteral elemental nutrition,E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阶段性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临床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早期肠内营养(EEN)和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其血清白蛋白、淀粉酶水平、胃肠功能,比较其并发症、感染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和淀粉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肠道蠕动恢复较早,且并发症、感染率、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阶段性营养支持组(P<0.05).结论:在SAP的治疗中,72 h之内行EEN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早期肠内营养的优点。方法 3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期为10d。结果 EN组氮平衡、血清蛋白浓度高于TPN组,机械通气时间、临床费用低于TPN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感染性和营养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能耐受适量的EN,EN可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更好地提供营养,减少细菌和内毒素易位,有助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且临床费用较TPN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3种营养支持方式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由各种病因所致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住院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肠内外联合营养(CEPN)支持。检测机械通气第1天、第7天所有患者的营养指标(氮平衡、白蛋白)、免疫指标(IgA、IgG)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并观察早期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90例患者早期成功脱离呼吸机57例,死亡25例,出现并发症32例。在机械通气第7天,CEPN组及EN组各项观察指标(氮平衡、自蛋白、IgA、IgG、内毒素水平、并发症例数、脱机数)均优于PN组。PN组:(2.3±1.2)g/d,(30.6±2.7),(1.4±0.5),(7.8±2.1)g/L,(37.1±6.3)Pg/ml,17例,13例;EN组:(4.2±0.5)g/d,(33.5±1.8),(2.5±0.3),(13.6±1.5)g/L,(49.7±7.3)pg/ml,9例,21例;CEPN组:(5.8±0.8)g/d,(35.8±1.7),(2.5±0.2),(13.9±1.7)g/L,(50.3±7.1)pg/ml,6例,2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N组与PN组比较t值分别为-5.158,-2.308,-7.113,-5.031,-2.259;x^2值分别为4.800,6.533;p均〈0.05;CEPN组与PN组比较t值分别为-8.473,-4.201,-6.570,-5.852,-3.141;X^2值分别为9.966,12.448;P均〈0.05);CEPN组与EN组在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65,-1.169;x^2=4.172;P均〈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早期在尽可能实施EN的基础上,联合适当的PN是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综合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