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6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及特点,并总结了相应的护理干预与防范处理措施。总结分析认为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知力缺乏,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治疗;受精神症状的控制;药物副作用;住院环境的影响及医护人员言语因素等,住院初期、男性、文化程度低、生活压力大的患者更易发生暴力行为。研究认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与干预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暴力行为处理技巧与能力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31例发生暴力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生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以首次住院的青壮年为主,傍晚16时30分~21时是暴力行为的高发期,精神症状是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工作人员是暴力攻击的首要对象。结论改善病房住院环境、熟练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加强暴力高发期的护理力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激能力是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6月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3病区收治的有暴力行为男性精神病患者80例,将2012年1~3月有暴力行为男性精神病患者未实施预见性护理的40例为对照组,将2012年4~6月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有暴力行为男性精神病患者4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患者精神科常规护理,即了解病史、遵医嘱用药、四防护理、根据病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直至患者出院。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主要是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资料,依据临床表现,尤其是暴力表现及原因、心理状态等实施预见性护理,制定预见性的护理防范措施和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至患者出院。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比较暴力行为发生次数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将暴力行为的危害降到最低,保证患者和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时有突发性冲动、伤人等暴力行为的发生,常导致严重伤害。有关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在精神病中很高。医务人员受伤的次数逐渐增多。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医疗护理的安全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护理学报》2016,23(3):39-42
综述了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精神症状的支配、主观拒绝住院、被动失去自由及医患沟通不到位等。针对此,当前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药物护理,预测暴力行为风险,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做好心理、行为干预等。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针对每例患者做好个案管理,以减少和防范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预测患者危机状态发生.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计算机诊断系统,对307例住院精神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测试.结果:自杀自伤、暴力行为的风险倾向高的患者年龄分布在20~40岁之间,疾病类型以情感性精神障碍最为明显.结论:对住院精神患者进行MMPI测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自杀自伤、暴力行为等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谭菜军  黄美莲 《全科护理》2016,(34):3635-3637
[目的]分析女性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制定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暴力行为的39例女性住院精神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类型、原因从4个分类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暴力行为的39例女性精神病病人均包含系统、个人、环境等多个原因所致,其发生的可能性会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分析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根本原因,加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管理,才能减少女性住院精神病病人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护士产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的51起对护士进行伤害的患者、护士及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暴力行为主要与其性别、年龄、精神症状、人院方式、护士服务态度、处理方式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采取多种措施防止或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护士的暴力伤害。  相似文献   

9.
精神科暴力行为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精神科暴力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引起严重暴力行为事件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病人26例,占83.9%,女性病人5例,占16.1%;住院1个月以内的21例,占67.7%,住院1个月以上的10例,占32.3%。结论男性精神病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女性,入院初期暴力行为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预测患者危机状态发生。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计算机诊断系统,对307例住院精神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测试。结果:自杀自伤、暴力行为的风险倾向高的患者年龄分布在20~40岁之间,疾病类型以情感性精神障碍最为明显。结论:对住院精神患者进行MMPI测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自杀自伤、暴力行为等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的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针对自身和他人的暴力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不但给病房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进行有效的干预,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76例发生暴力行为的患者,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心理行为干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特征、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杭州某居民区内有过暴力行为的37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自编《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量表》的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严重影响其家人及相关居民的生活质量。暴力行为多发生在家中,青壮年男性为主,中、下午是高发时段。不同的精神病种类、疾病的稳定状态、药物治疗及与社区工疗站的关系、不良的人格特点及人际关系、较差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诱发因素、既往暴力行为史均与社区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有关。部分暴力行为实施前往往有先兆。在场人员的及时制止有利于防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或升级。结论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多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可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3.
暴力行为通常是指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的攻击行为。精神病人在病情发作时精神活动不受意志支配更易出现暴力冲动行为,是精神科常见的危急状态。本文对2006年6月~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精神病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男性精神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有不同程度暴力行为,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工疗情况、讲究卫生、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关心和兴趣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有暴力行为男性精神病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其预后,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常产生冲动暴力行为,患者的暴力冲动行为具有突发性、冲动性、盲目性等特点,严重地影响了周围环境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1,2].为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提高精神科安全管理质量,为制定科学的护理防范措施提供依据,作者对我院产生冲动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22例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为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62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发生过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4.0%(22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多见(40.9%).跌倒原因内在因素占50.0%,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36.3%)。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200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发生过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5.0%(10例)。结论精神科护士应加强责任心和观察能力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并做到早预见、早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卫生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和攻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挑战,分为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两种[1].暴力行为是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经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和病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威胁,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为了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本次研究将8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长期住院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钧 《当代护士》2008,(12):51-52
总结30例长期住院的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与住院时间、年龄、性别、病程、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社会家庭支持有关。认为应对年龄较轻,长期住院,病程长的男性患者的暴力行为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对我院2001-01/2003—03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突发事件种类的原因、时间等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常见的突发事件 1.1冲动、伤人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支配下产生攻击行为,危害极大。也有一些患者自知力差,不愿住院治疗,医护人员在为其检查、治疗时发生攻击行为。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多集中在入院前10d。常在工作人员看护不严或无防备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