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五年内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辩证、用药、结果等方面了解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情况.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工具,以"骨质疏松"为主题词,选择中医、中药、临床研究为副主题词进行扩展,排除动物实验、综述以及发病机制探讨类文献,从临床研究文献的基本要素:文献质量(随机、双盲、对照等)、文献内容(辩证、治疗方法、方药等)以及文献计量学(年度分布、地区分布、期刊分布等)评估研究的质量,总结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概况.结果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逐年上升,治疗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大多制成方便服用的中成药制剂,疗效较好.研究的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尚无此类报导.质量好的临床研究较少.结论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为主,关于中医药对骨质疏松发病机理的作用、疗效特点等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大、深入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科学知识图谱方式显示近20年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方法 检索近20年CNKI中所有关于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中文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关键词频数、中心性、聚类、突现等分析。结果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热点包括雌激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研究前沿是表观遗传调控和基因转录调控网络。治疗上西医常用药物有钙剂、阿仑膦酸钠、降钙素等;中药治疗以补肾为主,涉及淫羊藿、左归丸等多种单味药、方剂,补肾壮骨、健脾、活血等多种治法等。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骨质疏松领域的发展趋势,尤其体现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及伴有骨折、糖尿病等方面的治疗中;中药干预骨质疏松的表观遗传调控和基因转录调控网络层面的探索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近10余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研究特点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Web of Science(WOS)、PubMed数据库,使用CiteSpace5.8.R3软件对近10余年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文献进行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内容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文文献2577篇,英文文献851篇,显示近10余年来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表相关文献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而中心性最大的是日本;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献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郑洪新和JiakeXu;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细胞分化、骨密度等。结论 基因差异表达、中药活性成分、信号通路、中西医结合将成为未来研究OP的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及其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今,男性OP日益引起社会重视,但现代医学仍无较多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应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归纳总结了男性OP的辨证论治、病因病机、症状表现、药物治疗。同时针对老年男性OP特点,对其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股骨颈骨折,提出并探讨了中医药防治措施。并根据老年男性OP生物力学要求,探讨了手术方式的选择,介绍了中西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史光华  李鹏翠  卫小春 《中国骨伤》2013,26(10):878-882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被认为是老年人生命健康开始衰退的前兆,因此积极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手术方法,如椎板切除内固定术,其创伤大、失血多而失败率高;保守治疗不能早期减轻疼痛症状及改善功能状态,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及严重骨化,形成陈旧性OVCF,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开展为椎体骨折的治疗开拓了新的途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PKP)成为治疗OVCF的常用方法,其具有止痛效果快速又显著、椎体高度恢复理想、可早期负重活动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OVCF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恰当而有效的康复锻炼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2012–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对骨质疏松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并探讨中医药干预骨质疏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梅斯医学、科研Z库、MedPeer数据库,获取2012–2022年NSFC资助骨质疏松相关的研究项目,提取其项目经费、中(英)文关键词、摘要和项目类型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2年NSFC共资助骨质疏松相关项目 1 290 项(总金额57 320万元),其中以研究骨质疏松性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的病理机制和防治措施的项目居多;研究对象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中医药抗骨质疏松常用治法有补肾活血法、补肾填精法、健脾补肾法等;常用临床中药方剂及单味药有补肾活血方、二仙汤、二至丸、青娥丸等及淫羊藿、女贞子等,研究机制多集中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OPG/RANKL/RANK)、自噬、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等方面。结论 对临床上有效的抗骨质疏松中医药的治则、治法和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有助于深刻揭示中医药干预骨质疏松的科学内涵,并为研发具有创新性的抗骨质疏松中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朱斌  郭华  郝喜娟  傅骞  胡素敏 《中国骨伤》2012,25(7):611-616
太空中由于重力消失,体液分布紊乱,会导致承重骨的肌肉发生进行性萎缩,骨骼所受到的应力刺激减少或消失,成骨细胞增殖障碍,从而导致了失重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其他骨质疏松不同的是该类型的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部位选择性,且返回地面后恢复比较困难。常规干预措施如药物、体育锻炼、机械刺激等虽然对缓解骨丢失起到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着一定弊端。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主张从肾论治,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在地面实验中,研究人员也发现采用补肾中药可以有效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从而对抗模拟失重所造成的骨量丢失。因此本文拟对失重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及中医药在对抗失重骨质疏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近20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位和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对文献中涉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位、处方进行筛选、整理后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5.4软件,对病位经行频次分析,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国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为不断促进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分类研究。结果 共检索得到2013—2017年中国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文献23410篇,主要为期刊论文、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国内及国际会议论文以及报纸类型的文献,数量分别为18081篇、2750篇、2193篇以及311篇,构成比分别为77.24%、11.75%、9.37%以及1.33%。不同科技期刊、学位授予机构、学术团体、报纸等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的规模和影响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在推动骨质疏松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国研究者应更加注重高水平、高质量骨质疏松研究平台与科研载体培育和建设,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孕育高质量的科技产出,为实现中国骨质疏松相关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其发病率位居男性肿瘤第1位[1],而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死亡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列为泌尿系肿瘤的第3位[2,3].由于其组织浸润性强、易早期转移,临床诊断时许多已处在进展期.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病因单独或综合引起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 退化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近年来,中药在对骨质疏松治疗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且也取得 了一定进展。本文挑选了一些常用的中药骨碎补,淫羊藿,补骨脂,续断,杜仲,黄芪,巴戟天,鹿茸,丹 参,附子。从传统的功能主治方面和现代的有效成分对成骨细胞的促进,破骨细胞的抑制,抑制骨矿 的溶解和丢失,产生雄激素样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把近年来中药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作用和机 制多方位的实验研究结果做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主要因绝经后妇女的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生成和骨吸收的代谢失衡。其特征是全身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和骨折风险增加。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其疼痛症状,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主要分为单味中药的实验研究和复方中药的临床研究。通过对近5年国内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治疗进行相关回顾,在单味中药方面,根据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机特点和用药频次,主要从骨测量指标、细胞因子变化、基因水平等方面综述了淫羊藿、杜仲、骨碎补3种常用中药的实验研究进展;在复方中药方面,普遍认为肾虚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病机,此外与肝脾不足、血瘀痰浊等密切相关,主要论述了补肾法在临床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并探讨未来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传统中药历史悠久,药效确切且毒性较小,因此多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不过中药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学科概念网络药理学的兴起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将网络药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中药药理研究,在分子网络调控的背景下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是进一步推动骨质疏松防治工作发展的主要途径。本文将就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受到全球医学界的重视,WHO将其列为三大老年病之一.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医药在拥有大量临床实践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己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另一条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属中医学 “骨痿”、“骨痹”等范畴。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有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基于近年来的文献研究,结合“从肾论治”、“从脾论治”、“瘀血论”等中医理论,着重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灸疗法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症,近年来,中医中药在对骨质疏松治疗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复方制剂的研究和外用方法的治疗,目前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补肾添精,生髓强骨法,能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使破骨细胞的活动减弱;或直接促成成骨细胞的增殖或分化,使成骨活动增强。健脾益气,生髓强骨法使骨密度和骨矿含量明显升高。活血祛瘀,补肾通络法可以降低骨代谢异常旺盛水平,防止骨量流失。外用擦剂、针灸、推拿、热敏灸等是无任何毒副作用,舒适而无痛苦的方法。这几种内治外治不同偏重点阐述了中医药对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和药理研究。论述了中医药的独特性和博大的系统理论,并通过临床疗效显现出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临床从脾、肾论治多获良效,其机制研究也逐渐开展。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基础,益气健脾法以“资四肢形骸、丰肌肉筋骨”为旨,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平衡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愈来愈多的基础研究表明,益气健脾法可通过调节内分泌、神经、运动、消化、循环等系统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为进一步挖掘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与科学内涵,笔者从中医经典理论、临床研究与基础实验方面综述益气健脾法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可能机制,以期拓宽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的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易于导致骨折发生的代谢性骨病,随着近年来老龄化的发展和发病率的上升,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在中医称为"骨痹"、"骨萎",利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骨质疏松发生的机理逐渐明了,诸多研究者发现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潜力巨大,且临床使用疗效良好。因此本文从古典医籍中治疗骨质疏松的经典中药淫羊藿为入手点,通过文献筛选来总结近年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三种富含胶原蛋白的中药复方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Science Direct、Research Gate、Springer Link和Taylor and Francis Online资料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0年8月。在数据库中筛选以富含胶原蛋白的成分为君药的临床常用中药复方治疗OP的研究论文,分别为龟鹿补肾丸(口服液)、龟鹿二仙胶、阿胶黄芪口服液,并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获取文献253篇,最终纳入Meta分析共15篇。所纳入文献通过Jadad评分,得分均不大于2分。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中药复方单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基础治疗[OR=3.40,95% CI (1.77,6.53),P=0.000 2],且其联合基础治疗效果也优于基础治疗[OR=3.63,95%?CI (2.11,6.24),P<0.000 1]。结论 富含胶原蛋白成分的中药复方在治疗中能有效改善OP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骨密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