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正> 经血管心内膜心肌活体组织检查(EMB)是晚近开展起来的一项活体心脏病理诊断技术。是诊断心内膜心肌疾病较为确实可靠的一种方法,特别对心肌炎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且检出率较高。国外已将其列为常规检查,国内也渐趋普及。我院自1990年3月~1991年11月对25例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以及心电图ST—T异常等患者进行了此项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6例高原病EMCB光镜观察,均见到不等程度缺氧性心肌损害,心肌间质水肿,肌原纤维水肿,肌纤维轻度变性及毛细血管扩张,瘀血等。心肌损害的程度慢性高原组最重,次之为肺水肿组,健康组中也有少数见到轻微的水肿及变性。分析心肌损害的程度与缺氧时间,缺氧程度及心脏负荷大小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曲乃路  许广沅 《天津医药》1991,19(4):205-208
我们对有较明显心脏症状及 ECG 异常而临床无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病人采用了心内膜心肌活检(EMB),部分病例的病理组织形态学所见结合临床资料可支持扩张型心肌病(DCM),这些病人应属于 DCM 早期阶段。本文提示 EMB 对 DCM 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辅助价值。鉴于 DCM 晚期预后不良,因此早期发现对改善 DCM 预后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右室心内膜心肌纤维化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ndomycardial Fibrosis,EMF)在非洲湿热地区是一种较常见的、获得性限制性心肌病,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报道文献极少.本文报告4例经X线检查与手术病理证实为右心室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其中1例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并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UCG)、核磁共振成像(MRI)、心血管造影(ACG)及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MF)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对7例临床确诊为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MF)的患者行UCG、MRI、ACG、EMB检查。结果UCG、MRI、ACG、EMB对心内膜心肌纤维化正确诊断的例数分别为5/7、1/3、4/6、4/4。结论UCG、MRI、ACG、EMB对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UCG可作为首选检查,MRI具有相当的特征性,ACG仍是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吴翔  陈洞 《江苏医药》1991,17(3):139-140
对3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显示:受检者97%有心肌病理形态学异常,其中经病理证实的心肌炎占7%。对临床疑诊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者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易检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文中对心肌炎检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阎兴治  蔡运昌 《贵州医药》1998,22(5):327-329
目的:探讨性研究用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室心内膜心肌纤维化(RVEMF)。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性研究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室心内腹心肌纤维化(BVEMF)。方法:4例病理和外科手术检查结果同术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图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RVEMF右房均极度扩大并伴附壁血栓形成。(2)三尖瓣有关闭不全及收缩期重度返流。(3)右室尖呈纤维化闭塞和右室心内膜反射回声增强。(4)右室舒张期血流充盈受限。(5)三尖瓣隔瓣可表现向右室下移,其空间隔附着点可表现比二尖瓣低1.0-3.0cm,但二尖瓣-心尖距高/三尖瓣-心尖距离低于1.80。(6)室间隔矛盾运动。本文对RVEMF与Ebstein畸形、缩窄心包炎、右房粘液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指心内膜存在弥漫的弹力纤维组织,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又称海绵状心肌,是一种罕见的心内膜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先天性畸形。EFE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心肌病,但合并NVM在儿童则非常少见,国内仅有少  相似文献   

13.
心肌活检对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和某些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而将活组织进行电镜、组织化学(包括酶学)、免疫学以及病毒学研究则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更有意义.我们应用的长套管引入  相似文献   

14.
贾译清  王宏德 《江苏医药》1990,16(8):420-421
本文介绍了32例B 超引导下肺穿活检的方法,采用3.0MHZ 扇形探头,佩戴穿刺附加器外罩消毒避孕套,在超声穿刺引导线的指引下,所有病例均能命中。选用18G(12号)穿刺针可获得细胞学及病理学标本,其阳性检出率为90.6%,仅1例发生中度气胸。  相似文献   

15.
16.
经静脉心内膜心肌活检术(简称 TEB)是使用活体组织钳通过心导管途径取得心内膜心肌组织。在国内首先由孙济川于1981年应用于临床,随后王璞、饶邦复等相继作了临床报告。我们于1983年12月开始对5例病人应用本法进行检查,共取心内膜心肌组织15块,经光镜和电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内膜对大鼠肥厚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乳头肌标本,化学去内膜法. 结果: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肥厚乳头状肌等长收缩静息张力、发展张力与假手术组相似,±dT/dt_(max)降低, dT/dt_(max)及—dT/dt_(max)时程、收缩峰值时间及半数舒张时间延长.去除心内膜心肌标本收缩峰值时间及半数舒张时间显著缩短,—d7/dt_(max)显著升高而 dTdt_(max)无改变,因而两者比值显著下降. 结论:心内膜主要影响心肌舒张反应及舒张早期充盈,在心肌肥厚代偿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早期的收缩功能。方法 3组检测对象分别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各3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常规参数及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室短轴整体及心内膜下心肌不同水平各节段二维应变值,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 3组间的常规参数比较,糖尿病组E/A比值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的不同水平节段二维应变值比较,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左室短轴整体心肌部分节段二维应变有所减低(P<0.01);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大部分节段二维应变均减低(P<0.01),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心内膜下心肌部分节段比单纯糖尿病组更低(P<0.01)。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早期发现局部心肌功能的改变,可以作为监测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个月。因腹泻2d到本地私人诊所就医,按“肠炎”予“庆大霉素”颗粒治疗1d,次日患儿哭闹不安,精神萎靡,拒乳,该诊所仍按肠炎治疗,后因病情加重,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呻吟,急来我院。查体:发育稍差,心率186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心界左侧在乳线外4cm,右侧在胸骨右侧2.5cm,双肺散在大量细湿罗音;腹软,肝肋下约2cm。母孕期无明显感染病史及服药史,非近亲婚配,否认接触过有毒化学物品及放射线,原生一女孩在3月龄时亦因“急性心力衰竭”病死。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面ST-T异常。初诊…  相似文献   

20.
李官印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91-1291
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抢救的根本措施是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 ,安置心脏起搏器通常须在X线烛屏监视下操作 ,无X线烛屏监视条件的基层医院往往束手无策。我院自 1998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 ,试用带气囊的漂浮电极 ,利用球囊电极的漂浮原理 ,以及心内起搏电图、单极心内膜电图定位技术 ,在无X线烛屏监视条件下 ,在病人床旁成功地为 17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安置了心内膜临时起搏器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技术指标1 1 病例选择 选自我院 1998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期间的住院病人 ,入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