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病例介绍李某某,男,57岁,以头昏乏力3年,加重1月之主诉于1982年11月收住我院。住院号2447。患者于3年前不明原因感头昏、乏力,下肢轻度浮肿,在某医院以“脾功能亢进”作脾切除术,术后症状缓解。半年后头昏乏力又出现,有时皮肤出现少许红点,近1月来上述症状加重,四肢轻度浮肿。外院查血常规:RBC1.8×10~(12)/L,Hb35g/L,WBC25×10~(9)/L,PC260×10~9/L,外周血中可见有核红细胞及幼粒细胞,以“贫血原因待查”“慢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2.
溶血性贫血是多种多样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在极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溶血现象却实属罕见,对其原因和及时的诊断抢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血液科收治的一例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李某,女,26岁,已婚,农民.于1994年3月3日收入院.住院号:558054.入院前1月出现头晕,乏力,牙龈肿痛,未诊治.10天前牙龈肿痛加重,到当地医院诊治,查血常规:Hb93g/L,RBC3.46×10~(12)/L,Hct 0.33L/L,WBC 11×10~9/L,BPC 80×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为0.75,淋巴为0.25.诊为“牙龈炎”,给予青霉素80万”,肌注,每日两次,共3天,无好转,再次就诊,查血常规用Hb100g/L,RBC 2.84×10~(12)/L,Hct 0.311/L、WBC 47.9×10~9/L,分类不明原始细胞占 0.88,中性杆状核为0.05,淋巴为0.07,继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血常规:Hb 85g/L、BPC113×10~9/L,WBC 36.6×10~9/L,中性分叶核0.04,原始单核细胞0.48,幼单核细胞0.40,单核细胞0.01,淋巴0.07,骨髓穿刺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单核系细胞占0.90,其中原单占0.40,幼单占0.50.胞体异常不规则,核折叠凹陷,核染色质细致,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_(5b)型”.骨髓组化POX原始白细胞阴性1.00,AKP阳性5/5、积分15.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收入住院.既往体健,无黄疸及解酱油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静脉瘘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该病的麻醉处理至今未见报告,我院曾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5岁,体重68kg,主因胸闷,气短,伴头晕2年,加重10天,就诊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口唇紫绀,四肢杵头指(趾),右侧腋前线第七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粗糙杂音,较局限,肺通气未见异常,胸片示右肺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提示:右肺静脉扩张(右肺动静脉瘘),血常规:Hb:90g/L,RBC:6.5×10~(12)/L,WBC:88×10~9/L,N:67%,L:33%,红细胞压积:70%,ECG:左前分支阻滞.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9岁。因右腰部绞痛伴全程肉眼血尿10天入院。有食未煮熟的鱼史。体检:贫血貌,心肺阴性,肝脾未扪及,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血常规;血红蛋白52.5g/L,红细胞18.1×10~(12)/L,白细胞18.6×10~9/L  相似文献   

5.
例1:谷某某,男,45岁。发烧、咳嗽,黄痰2日;既往右中叶肺癌切除2年。查体:KT38℃,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血常规 WBC6.59×10~9/L、RBC4.32×10~(12)/L、HB14.6g、PLT 190×10~9/L。诊断:右肺癌中叶切除术后,支气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1岁。因刺伤左侧上、下腹部3h,于1988年10月9日急诊入院。T36.4℃,P100次/min,R25次/min,BP14.6/9.3kPa。腹平坦,左季肋部及左髂棘内上方分别可见约1cm×1cm的外伤口,全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右下腹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血常规:Hb112g/L,RBC3.6×10~(12)/L,WBC27.2×10~9/L,N0.84,L0.16。腹透左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左侧腹壁可见两处穿透伤。分别作缝合止血,腹腔内积血约500ml,探查左下腹膜后可见一约8cm×8cm×8cm的血肿,未见活动性渗出血,其他脏器未见损伤关腹。术后一周患者觉腹胀腹痛伴不规则发热,腹痛渐重伴右下肢疼痛,右侧腹部见22cm×16cm×14cm大小肿块,界线欠清,有压痛,无移动性,未闻及杂音。复查血常规:Hb45g/L,RBC2.1×10~(12)/L,WBC4.1×10~9/L,N0.75,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女,36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伴黑便于1998年2月14日入院。实验室检查:Hb 70g/L,WBC 9.4×10~9/L,N 0.89,Plt 9.0×10~9/L。给予制酸、止血、输血、3次输注机采血小板、激素等治疗。患者入院后未见明显的呕血及便血,但贫血症状进行性加重。查血象:Hb 44g/L,Plt 9.0×10~9/L,网织红细胞增高(3.5%)。外周血象可见晚幼粒、幼核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13.4g/L,3P试验阳性,总胆红素61.6μmol/L,以间接胆红素为主,乳酸脱氢酶增高,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为主。患者临床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81岁,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1个月入院。无排尿困难及不适,10年前行前列腺切除。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08g/L,WBC6.3×10~9/L;尿常规,RBC+~+++,尿脱落细胞检查3次阴性。膀胱镜检:右侧壁有一憩室,内有菜花状肿物,憩室口约1.0×1.0cm。B超:膀胱右后壁4.1×2.6cm较低回声区,呈憩室状,其内可见不均匀较强回声光斑及亮点,从憩室口凸出膀胱壁。CT:膀胱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4岁。因发热10天,双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失禁7天入院。3月前摔倒头皮挫伤, 颅骨线状骨折。经治疗后常感头痛并发现贫血,骨髓检查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体检:体温37.7℃,脉搏110次,呼吸32次,体重15kg。神清,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腹璧反射消失。感觉:右C_3以下、左C_7以下痛觉消失。双膝反射减弱。肌力:双下肢0度,右上肢Ⅰ度,左上肢Ⅲ度。病理反射未引出。RBC3.4×10~(12)/L,Hb70g/L,WBC4.6×10~9/L,N0.34,幼稚细胞0.41。CSF色黄微混,蛋白8g/L,有核细胞0.098×10~9/L,氯化物112mmol/L,SGPT200u。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0岁,农民,门诊号 16240。以腹胀下肢浮肿2个月,10天来加重伴眼黄、尿黄为主诉,于1987年6月14日就诊。既往史:五年前曾患肝炎,住院两个月痊愈出院。以后未曾复发。余无特殊记载。体检:T 37℃,P100/min,BP 18.66/9.33kpa(140/70mmHg)。面色灰暗,慢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前胸部可见蜘蛛痣,无腹壁静脉曲张。心肺异常,腹部膨隆,腹水征(+++),肝脾触诊不满意,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明显浮肿。阴囊肿大约20×24×10~(-2)m,表面有少量渗出,透光试验(-)。血常规:Hb107g/L(10.7 g),WBC4.8×10~9/L(4800),N0.77(77%),L0.23(23%),PBC75×10~9/L。尿胆红质  相似文献   

11.
患者戴××,男,30岁,住院号:171086。因右下腹及脐周疼痛不适4天,加重7小时于95年6月2日11LAm急诊入院,入院查:神清,急性痛苦病容,腹膨胀,脐周及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轻度肌紧张,肠鸣音低钝,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WBC6.8×10~9/L,N78%,L22%。  相似文献   

12.
胆总管神经鞘瘤较为罕见,我院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3岁,无痛性黄疸,伴腹胀,纳差,乏力,消瘦,无寒战高热,尿深茶色,陶木便,1个月。2次B超均示“胆管癌”,黄疸进行性加重。以梗阻性黄疸,胆管癌入院。检查:T36.5°~37℃,消瘦,全身皮肤及巩膜深黄染,腹软平坦,肝脾胆囊均未触及,墨非氏征:阴性,肠鸣音正常。化验检查:Hb 90克/L RBC 3.84×10~(12)/L,WBC:7.3×10~9/L,BPC 186×10~9/L,肝功 TTT 5u,GPT 正常,  相似文献   

13.
李某,男,55岁,住院号:125525。患者69年元月起乏力,多汗,纳差,左上腹胀满。脾大肋下1cm。Hb108×10~9/L,WBC150×10~9/L,见早幼粒4.5%,中幼粒8.5%,晚幼粒4%,有核红1%。Bpc4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12.6/1,粒系91%(其中中幼粒36%)。Ph′染色体阴性。69年3月11日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马利兰每天4~6mg治疗48天,WBC降至9.2×10~9/L,改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  患者 ,女 ,4 7岁。 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右侧肢体麻木、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查体 :BP 16 /10kPa ,颜面及双手掌充血 ,心肺正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 ;颈软 ,克氏征阴性 ,右鼻唇沟变浅 ,伸舌右偏 ,右握力差、右下肢轻瘫 ,右侧偏身感觉减退 ,右巴氏征阴性 ,查达克征阳性 ,右上肢霍夫曼征阴性。CT示左基底节处多发性低密度灶 ,CT值 18~ 2 2Hu ,血常规复查 :RBC 6 .5× 10 12 /L ,Hb 186 g/L ,WBC13.8× 10 9/L ,PC 316× 10 9/L ,血流变学检查示高粘血症。经改善微循环 ,营养神经细胞等常规…  相似文献   

15.
患女,9岁,汉族,因右下肢肿胀,疼痛伴发热3~ d,活动障碍2d入院。查体:心肺腹(一),右大腿肿胀明显,上延至下腹、会阴、下延至踝部,以右大腿上段为甚,皮肤发红、张力高,远端足背动脉搏动弱,感觉正常。RBC 16.6×10~(12)/L,WBC 30.2×10~9/L,N 0.93,L0.07,BT 1min,CT 2min,BPC 90×10~9/L,诊断为右侧肌筋膜炎。在外科积极抗感染、作术前准备,复查BPC逐渐增高分别为:64.9×10~9/L、803×10~9/L、902×10~9/L、1210×10~9/L,故转儿科治疗,骨髓示:骨髓巨核明显增  相似文献   

16.
红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2岁。因患急性肾盂肾炎入院。入院时血常规Hb140g/L, WBC9.2×10~9/L,N0.8%,L 0.2%。患者住院后即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每日剂量1.5g,分两组输入。第四天作血常规检查,结果WBC2.8×10~9/L,N0.68, L0.32,Hb150g/L。于次日停用红霉素。改为吡哌酸加碳酸氢钠口服治疗。第七天复查血常规WBC5.7×10~9/L,N0.59,L0.4,Hb150g/L。患者经住院治疗3日后尿道刺激征消失,体温降至正常。继之观察血及尿常规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红霉素毒副作用多为肝脏损害、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等。该病例在使用红霉素治疗4天(总量为6.0g)后,出现显著白细胞  相似文献   

17.
<正> 急性白血病的肾脏声象图所见,国内报告较少,遇到3例报告如下。 [例1] 男24岁,头痛头晕20天加重4天入院。起病急,周身乏力。体检: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肝未触及,脾轻度肿大。血像:RBC2.68×10~(12)/L,Hb79g/L,WBC1.8×10~9/L:分类Ly40%。骨髓像:有  相似文献   

18.
<正> 例1.男,10岁。因咳嗽50余天,头痛呕吐1天入院。患儿50余天前出现咳嗽伴发热,曾在当地医院反复用过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及中医治疗,病情无好转,咳嗽仍较多。入院7天前曾来我院门诊摄胸片提示右下支气管肺炎。入院检查:神清,气促,无紫绀及三凹征。叩诊右下肺实音,听诊两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心、腹无特殊,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llog/L,RBC4×10~(12)/L,WBC11×10~9/L,N0.68,L0.32。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1∶2000OT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0岁。因右侧偏瘫3天于1994年9月入院。3天前晨起时发现右侧肢体瘫痪,不伴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无头痛及呕吐。曾在一中医院行针灸按摩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前1天右侧肢体无力加重。入院查体:BP14/9kPa,P92次/分。甲状腺未扪及肿大,双瞳孔等大圆形,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无面瘫征。肌力:右上肢0级,右下肢级,左侧肢体级,肌张力稍减退,无感觉障碍,病理征未引出。化验:血常规Hb90g/L,WBC6.1×109/L,N0.75,电解质钠及氯化物正常,钾稍低。血脂正常,脑CT示未发现异常。既往患者无风心病及动脉炎等相关病史,当时虽无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20.
<正> 例1,女,32岁。以乏力及反复出现双下肢瘀斑、瘀点半年。门诊拟“血小板减少症”,予服中药无效入院。体检仅见贫血貌及双下肢陈旧不一瘀斑、瘀点。化验:Hb 50g/L,RBC 1.40×10~(12)/L,WBC 2.8×10~9/L,BPL 70×10~9/L,ESR 180mm/h,IgG130g/L(正常6—16g/L),血清蛋白电泳(醋纤腔法)SPE示r 0.40(正常0.09—0.18),r区见M成份。骨髓像浆细胞.比例0.42,其中原幼浆细胞占0.10,予M_2方案两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CR)。 例2,男,30岁。以左肋疼痛5个月,腰痛2个月收住院。5个月前无诱因感左肋钝痛,多次就诊当地医院,拟肋间神经痛,经治无好转并感腰及骨盆疼痛。体检:左第6—11肋、右第6~7肋、胸骨压痛。化验:Hb 98g/L,RBC 2.9×10~(12)/L,WBC 5.4×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