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性卵巢癌为染色体显性遗传,本文着重探讨家族性卵巢的筛查,癌症遗传综合征,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及卵巢癌的防护作用,预防性手术等。  相似文献   

2.
许多研究表明,部分卵巢癌病例呈家族性传递现象,即家族性或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familial or 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 syndrome,FOCS or HOCS).属于此类家系的妇女患卵巢癌的机会相当高,对于她们的筛查、诊断、咨询及预防性处理是当前妇科肿瘤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1970年以前,在英文文献中仅有5例家族性卵巢癌报导,在其后10年间又有26例报导,仅在1980~1982年间就报导了15例。在过去10年中,各种类型的家族性癌的报导均有增加。由于在因癌瘤死亡的妇女中,卵巢癌仅次于乳癌,结肠癌和肺癌,卵巢癌病因学方面的任何发现都是有益的,特别是在患有家族性卵巢癌的家庭中的遗传因素。本文是登记处对94个家族性卵巢癌的家庭的201例卵巢癌作首次报导。材料和方法资料包括:诊断的年份、诊断时的年龄、种族、宗教、职业、孕、产次、族谱、FIGO  相似文献   

4.
对133例卵巢癌手术患者行家族史调查,家族性卵巢癌占3.8%(5/133),家族性卵巢癌的诊断标准为:①患者同代或第2代近亲中有2人以上患卵巢癌;②患者同代或第二代有3人以上患乳癌及卵巢癌;③患者并有特异性重复大肠癌(同时存在的原发癌),同代近亲中有2人以上患大肠癌。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采末梢血查淋巴细胞的DNA有无BRCAI生发线(germ-line)突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家族性卵巢癌综合征(FOCS)的研究进展,利用MEDLINE等检索复习近5年国外相关英文文献.FOCS患者由于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种系突变卵巢癌发生率很高,BRCA是最多见的突变基因.家族性卵巢癌以浆液性癌为主.目前治疗方法首推预防性卵巢切除(BPO),但临床效果尚无最终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建议对FOCS患者应行BPO,术后应用激素替代治疗,随访早期发现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对不愿接受该术者更应密切随访,定期卵巢癌筛查.  相似文献   

6.
家族性卵巢癌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家族性卵巢癌综合征(FOCS)的研究进展,利用MEDLNE等检索复习近5年国外相关英文文献。FOCS患者由于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种系突变卵巢癌发生率很高,BRCA是最多见的突变基因。家族性卵巢癌以浆液性癌为主。目前治疗方法首推预防性卵巢切除(BP0),但临床效果尚无最终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建议对FOCS患者应行BP0,术后应用激素替代治疗,随访早期发现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对不愿接受该术者更应密切随访,定期卵巢癌筛查。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卵巢癌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莉  张国楠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11):693-693,I043
家族性卵巢癌三例报告彭莉张国楠孙维纲宋水勤徐世强陈毅男1927年,有关学者即提出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现象[1]。至70年代,家族性卵巢癌(FOC)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1,2]。其临床与遗传学特征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目前,有关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取得进展。本...  相似文献   

8.
文献曾报告28个家族患有卵巢癌,在19个家族,每家族都有2个以上成员患卵巢癌,另外有5个家族是两代以上患过卵巢癌.在这些高危家族中妇女患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可能性比普通人群高17倍(1∶6对1∶100).本文报告8个家族中有22例卵巢  相似文献   

9.
溶血磷脂酸(LPA)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密切相关。磷脂磷酸水解酶(LPP)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限制溶血磷脂酸信号系统,终止受体介导的溶血磷脂酸及相关复合物所引起的传递功能。磷脂磷酸水解酶通过影响溶血磷脂酸的代谢,或干扰溶血磷脂酸信号传导系统,显示出高度的降低胞外溶血磷脂酸的倾向性,有望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溶血磷脂酸(LPA)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密切相关.磷脂磷酸水解酶(LPP)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限制溶血磷脂酸信号系统,终止受体介导的溶血磷脂酸及相关复合物所引起的传递功能.磷脂磷酸水解酶通过影响溶血磷脂酸的代谢,或干扰溶血磷脂酸信号传导系统,显示出高度的降低胞外溶血磷脂酸的倾向性,有望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上皮性卵巢癌是威胁女性生命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极易发生侵袭转移。上皮-间质转化是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其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家族是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重要转录因子。ZEB家族能在转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抑制上皮性-钙黏蛋白等黏附蛋白和一系列极性蛋白的表达,促进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化。研究ZEB家族在上皮性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将为阻断上皮性卵巢癌侵袭转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人激肽释放酶(hK)家族是当前研究较热的卵巢癌生物学标志物之一.目前已知该家族包含15个成员,其中hK 4,5,6,7,8,9,10,14,13,14和15与卵巢癌有关.hK 6,10和11有希望成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hK基因(KLK)家族中8,9,11,13和14的高表达提示卵巢癌的预后良好;而KLK家族中4,5,6,7,10和15的高表达则提示卵巢癌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存在于正常卵巢中,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IGF家族参与包括卵巢癌在内的众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对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IGF家族开展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IGF家族可能在卵巢癌的转化和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抑制其受体信号通路可能为卵巢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  相似文献   

14.
人激肽释放酶家族与卵巢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激肽释放酶(hK)家族是当前研究较热的卵巢癌生物学标志物之一。目前已知该家族包含15个成员,其中hK 4,5,6,7,8,9,10,11,13,14和15与卵巢癌有关。hK 6,10和11有希望成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hK基因(KLK)家族中8,9,11,13和14的高表达提示卵巢癌的预后良好;而KLK家族中4,5,6,7,10和15的高表达则提示卵巢癌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正>家族性复发性葡萄胎(familial recurrent hydatidiform mole,FRM)是指在一个家系中两个或以上的家族成员反复发生葡萄胎,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约有30个家系。研究发现,所有FRM组织均为两组染色体分别来自双亲的完全性葡萄胎(bi-  相似文献   

16.
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5年生存率仅25%~30%左右.近年来已证明某些EOC组织能分泌多种激素并具有多种激素受体,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证明EO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激素及其受体关系密切.随着对EOC与激素及其受体的深入研究,激素辅助治疗可能会带来卵巢癌治疗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既往大多数被诊断为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患者都尝试了初次减瘤术后联合化疗。然而,对于无法进行初次减瘤术的晚期EO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间歇性肿瘤减瘤手术是一种替代治疗方法。目前对于EOC新辅助化疗又存在新的争议,对影响治疗的基因突变进行基因检测是所有EOC女性的治疗标准。使用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贝伐珠单抗和(或)靶向同源重组缺陷药物的维持治疗在EOC的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EO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上皮性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70%就诊时为晚期。初始经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70%左右的患者在经过一段缓解期后会出现复发[1]。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根据无铂治疗间期(platinum-free interval,PFI),将从初次铂类化疗结束到复发PFI超过6个月以上患者称为铂类敏感复发,反之为铂类耐药复发[2]。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癌症作为"慢性疾病",并基于此将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9.
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占贸巢恶性肿瘤的85%-90%,5年生存率仅25%-30%左右。近年来已证明某EOC组织能分泌多种激素并具有多种激素受体,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证明EO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激素及其受体关系密切。随着对EOC与激素及其受体的深入研究,激素辅助治疗可能会带来卵巢癌治疗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皮性卵巢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皮性卵巢癌因难以早期发现而导致病死率高。有效的早期筛查或治疗都应基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详细了解。传统观点认为,卵巢癌的所有亚型都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OSE),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对BRCA基因突变且罹患隐匿输卵管癌患者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上皮性卵巢癌可能起源于输卵管伞部。研究OSE和皮质包涵囊肿(CICs)模式、两条通路模式和卵巢癌起源于输卵管模式这3种上皮性卵巢癌可能的发生发展途径,以期为早期诊疗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