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双向牵引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和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双向牵引床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84~2001年应用颈椎双向牵引技术治疗9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5例新鲜脱位均能复位,87例陈旧性病例中有7例未经前路松解术而能复位;72例须经前路松解后再牵引能缓慢复位,有8例仍不能复位。结论 颈椎双向牵引技术是对颈椎单向牵引的进一步革新和完善,牵引功效明显优于单向牵引,适应于经单向牵引无效的寰枢椎骨折脱位。  相似文献   

2.
床旁快速牵引复位在治疗颈椎脱位关节突交锁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床旁快速牵引复位在治疗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中的作用,以期找到快速牵引的适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4年3月颈椎外伤致关节突脱位交锁术前行颅骨牵引快速复位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双侧关节突脱位交锁21例,单侧关节突交锁12例。常见脱位节段:C4,4 8例、C5,6 15例和C6,7 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床旁颅骨牵引快速复位法,牵引复位成功者均采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复位失败者行颈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双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者牵引复位成功率为85.7%,单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牵引复位成功率为16.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例患者获平均21.6个月(13~36个月)随访。随访病例中植骨融合者均获骨性愈合,颈椎序列良好。结论床旁颅骨快速牵引复位法适用于双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双侧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可先行颅骨快速牵引复位,复位后行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单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宜行后路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3.
颈椎脱位复位后继发脊髓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颈椎脱位复位后继发或加重脊髓损伤14例。其中发生在颅骨牵引后9例,手法复位后4例,手术复位后1例,复位前神经功能正常5例,有轻微损伤9例,复位后发生全瘫7例,有感觉无运动7例,本文讨论了继发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  相似文献   

4.
颈椎双向牵引手术床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制颈椎双向牵引手术床,以解决上位颈椎骨折和脱位单向牵引不能解决的问题。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颈椎双向牵引手术床治疗上位颈椎骨折和脱位90例,其中新鲜骨折脱位12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78例,结果:12例新鲜骨折脱位均达解剖复位,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可复位者5例,不能复位者经口前路减压松解术后,再行双向牵引而复位者67例,未复位者6例,结论:头颈双向牵引对新鲜寰枢椎脱位可达到解剖复位,对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中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经口前路松解再行牵引而复位,解除颈髓压迫收到了满意疗效。缓慢持续牵引复位可防止脊髓危象,减少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84年到1997年诊治的31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中,其中有5例虽经X片所示,颈椎骨折伴严重脱位,但并没有脊髓损伤体征,仅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这5例“幸运型”下颈椎损伤,经颅骨牵引复位均成功,恢复良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下颈椎脱位患者早期复位结合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颈椎骨折脱位早期行闭合复位(颅骨牵引复位和在全麻下行闭合牵引复位)以及前路开放撬拨椎体复位,并予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结果闭合复位成功54例,其中颅骨牵引复位33例,全麻下闭合手法牵引复位21例;在前路手术中牵引下行旋转撬拨复位成功10例。48例患者获8~30个月随访,颈椎复位完全,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脱出,神经损伤均有恢复,脊髓F ranke l分级平均提高1级。结论早期复位结合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椎小关节突脱位闭合复位前后椎间盘和脊髓的损伤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颈椎小关节突脱位闭合复位前后椎间盘和脊髓的损伤变化。方法:16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患者,7例单侧小关节突脱位,9例双侧小关节突脱位,在X线透视下行颅骨牵引闭合复位,并于复位前后进行神经功能和颈椎MRI检查,比较椎间盘脱出和脊髓实质损伤的变化。结果:16例均闭合复位成功,复位前5例有明显椎间盘脱出,4例有椎间盘撕裂,7例无明显椎间盘损伤。复位成功后,4例椎间盘脱出仍存在,大小无变化;1例原脱出椎间盘明显缩小,无新椎间盘脱出发生。14例复位前后脊髓信号无变化,2例复位后出现MRI T2加权高信号增强。16例复位后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结论:颅骨牵引闭合复位不会诱发或加重椎间盘脱出,进而造成继发性脊髓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种早期经后路切开复位完成下位颈椎稳定手术的方法,以解决合并关节突绞锁、骨折的颈椎骨折、脱位复位的问题。方法 14例合并关节突绞锁、骨折的颈椎骨折、脱位病人,其中6例前后路手术一次完成,后路手术切开复位,前路椎闻植骨,钛合金自锁钢板(CSIJ)内固定;其余8例先行后路切开复位、棘突间钢丝内固定,择期行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4例脱位颈椎全部达到解剖复位,使脊髓受压迫状态解除,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提高l~2级。结论 合并关节突绞锁、骨折的颈椎骨折、脱位早期切开复位是可行的,对解除脊髓的压迫状态,挽救脊髓残留的神经功能,促进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9.
陈旧性颈椎小关节脱位的稳定性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12月~1993年12月治疗12例陈旧性颈椎小关节脱位,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37.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3.7个月。脱位节段为C3,41例,C4,54例,C5,64例,C6,73例。单侧关节脱位7例,双侧关节脱位5例。入院时检查有脊髓和神经根症状5例,仅有神经根症状5例,无脊髓和神经根症状2例。治疗方法是在关节突切除、植骨融合的基础上,分别在椎板或棘突上用钢丝固定4例,用Luque棒固定1例,前路松解加后路椎板成形减压1例,不作内固定而在术后持续颅骨牵引6例。平均随访3年2个月,比较4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发现术后采用持续颅骨牵引的复位效果较好。其原因可能是手术切除了交锁的关节突后,持续的颅骨牵引可使已瘢痕化的脱位椎骨间连接逐渐松动,趋于恢复到正常的颈椎轴线,并在这个过程中复位的椎骨间发生融合,稳定了脊柱  相似文献   

10.
颅骨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评估在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时的疗法。方法对21例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先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复位成功后维持颅骨牵引,择期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9例于复位成功后,再次行MRI检查。结果21例均闭合复位成功且无神经功能恶化。术后MRI示:6例椎间盘突出中,有2例自动回纳,4例不变;3例椎间盘损坏中,有2例不变,另1例变为椎间盘突出。结论对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大重量牵引加手法复位法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大重量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29例。结果 27例复位成功,2例(均为不全瘫)改为手术切开复位棘突缠绕固定。出院时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5例,C级8例,D级7例,2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均为A级患者。神经功能平均改善1~2级,病情稳定。本组治疗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大重量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具有复位成功率高,费时短,安全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应用短节段固定使难复性下颈椎脱位复位稳定的方法。方法 2003年5月~2004年4月我院采用单节段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脱位的患者15例,所有的患者外伤超过4周,有Facet关节交锁,牵引难以复位。我们通过后路关节突松解,棘突间用爱昔康1号线紧缩。前路椎间撑开人工骨植入,AO板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后路关节松解,前路椎间撑开植入人工骨,均得到满意的复位和良好的颈椎序列。结论 通过后路关节松解联合前路椎间撑开复位使颈椎得到复位和序列。  相似文献   

13.
颈椎小关节突脱位闭合复位前后椎间盘和脊髓的损伤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颈椎小关节突脱位闭合复位前后椎间盘和脊髓的损伤变化。方法  16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患者 ,7例单侧小关节突脱位 ,9例双侧小关节突脱位 ,在X线透视下行颅骨牵引闭合复位 ,并于复位前后进行神经功能和颈椎MRI检查 ,比较椎间盘脱出和脊髓实质损伤的变化。结果  16例均闭合复位成功 ,复位前 5例有明显椎间盘脱出 ,4例有椎间盘撕裂 ,7例无明显椎间盘损伤。复位成功后 ,4例椎间盘脱出仍存在 ,大小无变化 ;1例原脱出椎间盘明显缩小 ,无新椎间盘脱出发生。14例复位前后脊髓信号无变化 ,2例复位后出现MRIT2 加权高信号增强。 16例复位后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结论 颅骨牵引闭合复位不会诱发或加重椎间盘脱出 ,进而造成继发性脊髓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颈椎脱位的闭合复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85年5月~1996年3月,我们经治34例单纯颈椎脱位患者,30例行Crutchfield颅骨牵引闭合复位,20例成功,占66.6%。在成功组中,牵引重量最大为18kg,无一例出现神经损害加重。不全瘫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尸体头颅标本测定,Crutchfield颅骨牵引承受的最大抗拨出力为60.3kg,在治疗颈椎脱位时,颅骨牵引是安全有效的闭合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渐进性大重量牵引在下颈椎脱位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渐进性大重量牵引对下颈椎脱位前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38例下颈椎脱位患者入院后行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难以复位者辅以小关节突切除,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牵引复位成功36例,2例复位未成功者均伴有小关节突交锁,先行小关节突切除,再行前路植骨融合后钢板内固定。本组病例前路手术均获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脱落等现象。结论采用大重量颅骨牵引,难以复位者辅以小关节突切除,复位后行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脱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脱位手术人路及术式的前瞻性选择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外伤性颈椎脱位采用不同的人路及术式手术复位。结果62例中54例获得随访5~24个月,术后颈椎生理曲度、脱位椎间高度、颈椎的稳定性恢复良好。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钢板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功能有1~2个级别的恢复。结论前一后一前联合人路手术适应证最广,对于难复性颈椎脱位的治疗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新鲜脱位可有如下选择:术前牵引复位者可选择单纯前人路:术前牵引不能复位且MRI确定无椎间盘组织突人椎管者可选择后一前人路;单纯后路固定临床应用的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颅骨牵引复位的方法.方法 对48例急性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双侧37例、单侧11例)行颅骨牵引、颈椎屈曲位渐进性增加重量持续牵引,在C型臂X线机下适时辅以手法复位.结果 复位成功43例,5例未成功复位.复位后脊髓损伤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无加重表现.结论 急性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采取屈曲位渐进性增加屈曲角度及牵引重量并适时辅以手法复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月~12月,对38例颈椎严重骨折前脱位伴不全瘫患者,采用仰卧位牵引下上头颈胸石膏固定,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14~58岁。其中车祸伤26例,高处坠落伤12例。寰枢关节前脱位5例,齿状突骨折并向前移位12例,C2-7颈椎骨折前脱位21例[1]。治疗方法38例患者均先采用常规坐位牵引下上石膏,术后均X线片显示颈椎复位不良,而改用仰卧位牵引下上头颈胸石膏固定。1.牵引 颈椎骨折前脱位患者的治疗,需卧床行颅骨牵引术2周。上石膏时,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头颈胸部悬空。将一条长85cm,一端宽5cm另一端宽10cm…  相似文献   

19.
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的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64例,男48例,女16例,年龄18-52岁,平均31岁,单侧小关节突脱位19例,双侧小关节突脱位45例。采用Gardner颅骨牵引在X线透视监视下行闭龄18-52岁。平均31岁,单侧小关节突脱位19例,双侧小关节突脱位45例,采用Gardner颅骨牵引在X线透视监视下行闭合复位,牵引重量从4.5kg始,每间隔15-30min增加2.5-4.5kg,至每位成功为止。结果 64例中,60例复位成功,4例不成功,成功率为93%,复位牵引重量为18-40.5kg。平均27.5kg。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7例神经功能正常者复位后均无损伤,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4例不成功者中,1例系呼吸困难。1例系关节突骨折,1例系陈旧性脱位,1例因不能耐受大重量颅骨牵引而终止复位,结论 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可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且不会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牵引复位前路减压固定或前-后-前路联合复位固定治疗下颈椎新鲜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22例。结果植骨均在3~5个月内融合,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4级。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及关节突交锁的治疗关键是复位、减压、固定。前后路手术可及时复位,解除椎管压迫,使受伤节段脊柱达到即刻稳定,方便护理,有利于加强功能锻炼和脊髓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