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成年人感染性腹泻病例的季节分布等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2014-2017年22家上海市成人腹泻病监测点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例进行主动监测,通过访谈形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间隔抽样采集病例的粪便标本。由监测点医院所在区CDC开展12种细菌和5种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特征,采用集中度值及圆分布方法分析不同病原感染性腹泻的季节分布特征。结果 2014-2017年,上海市腹泻病综合监测系统共监测≥ 18岁成年人腹泻病例96 067例,共采集9 573例病例的粪便标本,标本检测阳性率46.44%。流行特征上,成年人感染性腹泻共有夏、冬季2个发病高峰,夏季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感染为主,冬季以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为主。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均有季节集中倾向(雷氏检验P<0.001),细菌感染季节性强于病毒感染。病原学检测显示病毒感染占比达60.19%,病原谱分析显示前5位优势病原依次为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结论 上海市成年人感染性腹泻门诊病例以病毒感染为主,主要为诺如病毒,发病具有季节性,呈现夏季的细菌感染高峰和冬季的病毒感染高峰。对腹泻病开展持续监测可掌握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及流行趋势,进而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于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在江苏省苏州市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各选择一所医院建立临床监测哨点,以临床就诊的<5岁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V抗原,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RV毒株进行血清型与基因型的鉴定。结果 (1)两地区RV感染均呈现明显的秋冬季节性,但季节高峰有所不同,高峰季节的感染率可达50%~80%;(2)两地区腹泻患儿R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腹泻患儿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47.28%和30.38%,门诊腹泻患儿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8.39%和14.77%;(3)两地区RV的感染率均表现出年龄分布的不同,以6~35月龄组较高,无性别差异;(4)苏州市的两个流行高峰均以G3型为主,其次是G1型;马鞍山市第一个流行高峰以G1型为主,第二个高峰则以G3型为主;两地区流行株的G/P组合型与国内外有所不同。结论 婴幼儿RV腹泻在地区、时间以及病毒流行株分布等方面各有不同,提示RV感染的监测工作对其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贵阳市夏秋季腹泻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细菌病原分布.方法 对2010 年6~11 月贵阳市6 所监测哨点医院的腹泻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学分型的方法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气单胞菌等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434 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1∶1;高发年龄为0~岁(75.81%),腹泻病例主要集中在7~10 月;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明区(207/434)和云岩区(51/434).434 例腹泻标本共检出48 株病原菌,平均检出率11.06%(48/434);其中以沙门菌、气单胞菌为主,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志贺菌、结肠弯曲菌,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志贺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是2~岁,达42.31%;病原菌以0~岁较高,占56.25%(27/48).大便性状以水样便为主,占78.80%(342/434),而粘液便病原检出率明显高于水样便和稀便(x2=30.89,P <0.01).结论 贵阳市夏秋季腹泻人群以0~岁的婴幼儿为主,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明区和云岩区,病原菌依次以沙门菌、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志贺菌为主,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有效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2015年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分布特征,为病毒性腹泻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5年1—12月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监测患儿粪便标本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21份检测标本中,杯状病毒检出率最高,达到33.02%;其次为轮状病毒,为20.87%。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以G[9]型为主,占79.10%;P基因型检测中,以P[8]型为主,占80.60%。分别对4种腹泻病毒感染的不同性别、不同城乡分布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杯状病毒中的诺如病毒是导致呼和浩特市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2015该地轮状病毒的主要流行株为G[9]P[8]。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南京某高校一起以腹泻症状为主的暴发疫情,查找病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疫情。方法确定病例定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标本、饮用水样、食堂餐具及工作人员手等的涂抹样标本,进行细菌和病毒检测。采取包括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宿舍和食堂全面消杀、健康教育及加强卫生管理等综合措施。结果该疫情共176例病例,均为学生,罹患率1.34%;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水样便居多,部分病例伴呕吐和发热,符合病毒性腹泻症状;176例均为轻症病例,临床病例170例,实验室诊断6例。该疫情历时19d,发病人数第14d达高峰,男性多于女性,分布于全校的16个学院的21个宿舍楼,未发现相对聚集现象。实验室检测3份咽拭子和3份肛拭子诺如病毒Ⅱ型阳性。结论本起疫情可能为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据此采取了及时和必要的处置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感染性腹泻在深圳地区的流行现况及病原谱分布的特点,给临床对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及血清学分析的方法对检出病原体进行鉴定分型,并用胶体金方法检测轮状病毒.结果 感染性腹泻检出率为67.98%,主要的病原体是大肠埃希菌、轮状病毒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分别为67.61%、15.93%和9.03%;大肠埃希菌则以肠毒素型和肠致病型为主.结论 深圳地区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轮状病毒的感染主要集中在7-11月份,副溶血弧菌的感染亦在7-10月份较为流行,肠道致病菌所致的腹泻全年发病率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为全面了解中国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的流行情况、疾病负担以及流行毒株特征,促进RV疫苗的开发和应用,对1979~2005年公开发表的关于RV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和综述。结果显示,在全年开展RV腹泻监测的医院中,住院腹泻患儿RV检出率中位数是46%,门诊腹泻患儿RV检出率中位数是29%,而社区腹泻患儿RV检出率只占10%。中国RV腹泻以秋冬季为流行高峰,主要流行时间从10月~次年2月。总体上流行株以G1血清型为主,2001年以后则以G3型为主。P基因型则是以P[8]型为优势株。中国RV毒株G-P组合型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提示了长期开展RV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深圳市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今后开展科学防控及探索研究方向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上报的RV 腹泻病例信息和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哨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深圳市2010-2015年共报告轮状病毒腹泻113 823例,逐年发病率为150.17/10万、186.55/10万、147.08/10万、298.82/10万、146.76/10万和149.76/10万,平均为179.86/10万,2013年为最高峰。疫情每年约10月开始上升,11-12月为发病高峰;具有明显地区聚集特征,宝安、龙华等流动人口聚集的郊区高发,南山、福田等市区以及东部沿海大鹏新区低发;以男性为主,占61.8%;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占83.2%。实验室病原学哨点监测阳性率月度分布趋势与疫情流行趋势一致;2011-2015年P基因型以P8为主,G血清型逐渐经过2011年G9为主,演变为2012年G9、G1和G3三足鼎立,至2013年高峰期以G1为主,2014年后又以G9为主。 结论 2010-2015年深圳市轮状病毒腹泻疫情总体平稳,但G血清型流行株的变化与疫情大幅波动有关。应加强流动人口聚集地区轮状病毒腹泻防控工作,重视轮状病毒分型监测和免疫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无锡市腹泻病门诊病例流行特征、病原谱构成,探讨感染性腹泻症状监测在暴发疫情的早期预警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52家覆盖无锡市、县、乡三级医疗系统的感染性腹泻症状监测哨点医院,开展常年腹泻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相关监测数据每周在线录入网络平台;同时收集同期肠道传染病周报告发病资料,分析监测数据与肠道传染病流行趋势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7月—2013年12月无锡市腹泻病例门诊就诊比例平均为0.71%(180 015/25 409 440);发生高峰存在7—9月夏季和10—12月秋冬季2个高峰,0~4岁年龄组腹泻病例门诊就诊人数最多,占门急诊就诊人数的56.07%(100 930/180 015)。监测结果显示,全市腹泻病例门诊就诊比例分布与甲乙丙类肠道传染病疫情趋势吻合度较好(r=0.414,P0.01),但从时间趋势比较未见明显提前。病原学监测结果表明,细菌阳性率8—9月份较高,病毒阳性率在每年的1—5月和10—12月较高,细菌以副溶血性弧菌(0.94%)和沙门菌(0.80%)为主,病毒以诺如病毒(12.70%)和轮状病毒(8.02%)为主。结论无锡市感染性腹泻症状监测结果能有效反映全市肠道传染病疫情变化趋势,细菌和病毒高发季节不同,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秋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顺义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构成、流行特征及主要致病菌的血清型分布,为本地区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顺义区2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的方法 进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66份标本中共分离到71株致病菌,检出率为19.13%,阳性率居首位的是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占47.89%,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分别占26.76%和25.35%。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以产毒大肠埃希氏菌(ETEC)为主,沙门氏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和山夫登堡沙门氏菌为主要流行血清型。检出率以6-10月份较高,青年组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结论 顺义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以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为主,应在高发季节有针对性的加强主动监测,有效防控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探讨该疾病在我省的流行趋势、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分析,采用移动平均曲线方法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07-201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的发病率为109.46/10万;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1.35∶1;职业以散居儿童、农民、学生为主;移动阈值分析结果提示,2013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在以往发病的基础上会持续增加,并维持较高的发病水平。结论近年来,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需加强腹泻病的日常监测和腹泻病病原检测工作,积极做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防治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上海市金山区2006-201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金山区2006-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0年金山区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冽1599例,年发病率在38.10/10万~56.95/10万之间,呈单峰状分布;20 ~ 49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62.39%,病例以工人及农民为主;病例集中分布于6-10月份;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58.53%,其中副溶血弧菌及沙门菌感染分别占有明确病原体诊断病例的72.72%和25.71%.结论 金山区2006 -201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集中分布在夏秋季,青壮年为其高危人群,副溶血弧菌是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西宁市肠道传染病流行状况和发病特征,同时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探讨肠道传染病的预警,以及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依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西宁市2005~2011年肠道传染病数据,用SPSS进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西宁市肠道传染病各年份、不同人群间发病有差异;主要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为主,两者占总发病数的85.42%;除1~2月发病水平较低外,其他月份发病率均较高,7~10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 10岁以下散居儿童为肠道传染病的高危人群,肠道传染病的控制可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为主进行相关性预防控制,托幼机构和小学是防控的重点场所;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可以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秋冬两季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季节,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发,可经粪-口传播,呈散发或小流行。该病发病年龄多分布于6个月~3岁,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感染、呕吐、腹泻"3大特征为主,且起病较急,常因脱水而引发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0~5岁婴幼儿腹泻病例的发病和感染现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因症就诊问卷调查、门诊和住院治疗等临床信息收录;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常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检测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8例婴幼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男性占66.20%(376/568),女性占33.80%(192/568);感染性腹泻占41.90%(238/568),非感染性腹泻占58.10%(330/568),不同性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症状有发热者占46.83%,呕吐者52.11%,有呼吸道症状者36.09%,有神经系统症状者3.17%,脱水症状者35.56%,各类症状感染与非感染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238例感染性腹泻病原(HRV)病毒占53.78%,沙门氏菌22.23%,痢疾12.61%,其他菌株11.34%;感染性腹泻以3~5岁年龄组为主,非感染性腹泻以0~2岁年龄组为主;季节分布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性腹泻季节分布轮状病毒(HRV)以3~4月份和11~12月份为主,沙门氏菌、痢疾和其它病原菌以5~9月份为主。结论0~5岁婴幼儿腹泻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以腹泻、发热、呕吐、脱水为主;感染性腹泻以轮状病毒(HRV)为主,其次是沙门氏菌和痢疾,发病高峰以夏秋季节为主。  相似文献   

16.
怀远县2005年学校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庆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33-534
目的了解怀远县学校传染病流行特点,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爆发流行。方法对怀远县2005年度传染病疫情小结与疫情年报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5年共报告爆发疫情11起,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爆发流行时有发生;发病病种以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主;发病时间以6-9月为高峰;发病学生以小学生为主;地区分布以农村为主。结论学校传染病爆发明显高于其他集体单位或聚集场所,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谱的构成和流行特征,监测病原谱变迁趋势,为本地区感染腹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2014年龙岗区两家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按照卫生行业标准WS 287—2008、WS 271—2007和WS 289—2008进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检测和诺如病毒等4种病毒核酸检测;对病原谱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血清型别构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 707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 361株致病菌,阳性率为20.29%;病原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631份标本病毒核酸阳性,以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引起深圳市龙岗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病原谱已发生变迁,应主动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黑龙江省1993-2008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截止2008年底全省累计发现HIV/AIDS共计838人。其中感染者571人,占68.14%;病人267例,占31.86%;死亡136例,占16.23%。根据流行特征,黑龙江省艾滋病流行可分为三个时期;即1993-1994年为传入期,1995-2000年为播散期,2001年以后为急速扩张期;从人群分布分析中,艾滋病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主要以20~50岁年龄组为高发;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恋感染者有上升趋势。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以大中城市为主。  相似文献   

19.
朱本浩 《健康生活》2012,(11):44-44,48
小儿秋季腹泻是指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儿腹泻,因多在秋季发病和流行,故称为"秋季腹泻"。临床多表现为腹泻、发热、不同程度的脱水体征。血常规检验一般无明显异常,大便镜检以脂肪球为主。本病属祖国医学"泻泄"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昆山花桥地区〈5岁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为推广轮状病毒口服疫苗及有效控制轮状病毒腹泻提供可靠资料。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10月,于花桥人民医院就诊的〈5岁的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分析其流行及临床特点。结果共检测标本112例,其中轮状病毒阳性50例;每年10—11月为发病高峰;12-24月龄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以水样腹泻、发热、呕吐为主;最常见的并发为呼吸系统症状。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昆山花桥地区〈5岁的婴幼儿腹鸡的重要原因,加强推广轮状病毒口服疫苗可有效控制及预防婴幼儿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