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粪便量少且干结。便秘的病位主要在大肠,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原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饮食内伤,身体虚弱,阳气不足,阴血亏虚。其病机是大肠失于濡润,传导功能失调,故取大肠募穴天枢与大肠俞,配大肠下合穴上巨虚,以疏通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自可复常。曲池、合谷泻大肠腑气以泄其热,取腑会中脘通降腑气,肝郁气滞,泻行间以疏肝气,补脾俞胃俞,扶助中气,脾胃气旺自能生气化血。诸穴配合使大肠传导功能正常,便秘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2.
黄鹏  刘长玉 《吉林中医药》2012,32(10):984-985
刘长玉教授认为,临床辨治老年性便秘要兼顾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不可妄加攻伐.老年人,阳气亏虚,阴液亏少,阳衰气弱则推动无力,阴亏血少则肠道失润,发为便秘.老年性便秘与肾关系尤为密切,临证以“肾为胃之关”为理论基础,肾阴充足则大肠濡润,大便排泄通畅,命门火充则蒸化津液,大肠传导有力,其中大肠的排泄糟粕作用是“肾开窍于二阴”的功能基础及外在表现,故临证时以治肾为要,阳气虚衰则温肾益精,阴液不足则养阴补肾,所谓“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  相似文献   

3.
老年便秘证治浅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静 《光明中医》2004,19(3):31-32
便秘属大肠病变,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便秘主要是由肾阳虚衰,阴寒凝滞胃肠;脾肺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血阻阴亏,肠道无以滋润和积热伤津,导致胃肠燥热。肾阳虚衰,阴寒凝滞:肾主二阴、司:便,其对大肠传导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肾之阴阳相互维系来实现的。老年肾亏或久病伤肾,阳气不足,温煦无权,寒自内生,凝结肠胃,传导无力,津液不行,而引起排便困难。《景岳全书·秘结》篇云,“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阴结也”。说明由于阳虚,气不得行,阴寒凝于下焦而引起的肾虚便秘。临床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或但…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便秘,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虚血弱,脏腑功能衰退而致大肠传导不利,津液不足之故,此为虚证之病机。具体言之,老年人多因肾气不足,气血两虚,津液枯少,致脾失健运,大肠干涩,传输无力而发为本病。就临床实际而言,虚证为多,实者也非鲜见,虚中挟实者尤为多见。故有学者认为,老年便秘之因有三:一为阳气不足,阴精衰少,传导失司;二为肺失肃降,腑气不行;三为湿浊阻滞,气机郁闭。临床常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气滞之分。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精血阳气亏虚,气化失常是老年人夜尿增多症的基本病机。气化失常,津液排泄障碍又可加重脏腑损伤,久病及肾。肾中真阳乃人生立命之根本,内阳外阴为人体阴阳的本体结构,昼日阳气出于阴,生发在外,内阳相对不足,以致肾中阳气不足,蒸腾气化功能下降,内外不得相顾;而夜间阳藏于阴,阳气回归本位,肾阳充足,则膀胱气化增强,津液故能出,因而夜尿增多。其病位虽在膀胱,但最终责之于肾中阳气不足和气化功能失调。治疗上当遵循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的原则,施以扶助阳气,宣畅气化。肾阳得充,气化功能趋于正常,昼日仍有充足的阳气在内行使蒸腾气化之能,自然津液通达,夜尿减少。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大量与便秘诊治相关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文献报道,并结合临床实际,探讨便秘产生的病因病机与肝脾肾肺功能失调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药治疗便秘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研究发现,肝脾肾肺的功能失调是便秘的根源。便秘的病机是肝失疏泄、肝不藏血,肾之阴阳失调,肺失宣肃,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肝不藏血致体内气机失调、津液不足而形成便秘;肾内蕴元阴元阳,肾之阴阳失调使人体内各脏腑之阴阳均出现不足,从而产生便秘;脾主运化,其功能失调会使体内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输布失常而产生便秘;肺失宣肃致气机的升、降、出、入异常,也和便秘的形成有关。对于便秘的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运用疏肝气、调肾阴阳、健脾气、协调肺之宣肃为法。  相似文献   

7.
论五脏与血     
血液循行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现象,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是五脏调控的结果。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对血的生成及运行起主导作用;肝主疏泻,以气为用,司人体气机之畅达,关系到血的运行及调节;脾为气机之枢,气机升降运转正常则血能和利;肺主一身之气,主治节,一方面辅佐君主之官治理调节全身血液,另一方面肺主要通过对气的治理调节以实现对血液运行的治理调节;肾阳的激发与封藏构成阴阳之道,共同对肾纳血起调控作用。心、肝、脾、肺、肾在血液循行中功能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了血液循行的正常运行,从而维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老年功能性便秘由于老年素体亏虚、劳倦过度、饮食调摄失宜以及七情之变等多种病因,使得营阴受损,肠道失濡,导致肠道失司,排便异常。脾阴为诸阴之首,脾胃与肠腑,气机升降相合;补脾阴,濡五脏,通大肠,把握了机体一身阴阳之根本,契合中医药法治疗的整体性。现代研究从SP、VIP及细胞凋亡等方面探讨了从脾阴虚治疗老年便秘患者的物质基础,并总结了从脾阴虚治疗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其产生的直接病因是饮食失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气机郁结;素体阴虚,劳欲过度。气阴两虚、燥热内盛是致病的关键,以气阴两虚、精气亏耗终致阴阳两虚为本,燥热内盛、痰瘀阻络、血滞脉内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脏腑阴虚为本,脉络瘀阻为标,二者互为因果;其病变主要在肺、脾、肾三脏,且三脏常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以阳气虚为根本,气不摄津,致使津液、精微随小便而失;津涸液干,则口渴多饮;精微随尿而失,则尿甘、肌瘦,反馈性地或由阴虚胃火亢盛引发多食。阳气虚,阴精失,而使阴虚成,燥热生;经脉失养,气机不畅,则瘀血停;最终致阴阳俱虚。因此,糖尿病之治,不能舍阳而重阴,虽有阴虚,其治之法亦须阳中求阴或阴阳兼顾。  相似文献   

11.
罗宏 《光明中医》2008,23(11):1750-1751
目的: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病,在成人中慢性肾炎比急性肾炎多见,可以发生于不同年龄,以青中年多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为基本特征,多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血尿”范畴,本文目的即谈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论治。方法:1.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为主要诱发因素,风邪、水湿、湿热、湿毒等外邪乘虚侵袭人体,阻遏气机,气化失常而发病。(2)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基础,病久阳损及阴,气病及血。水肿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功能的失调有关。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临床上还要注意气、血、水三者的关系,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血不利则为水”说明血能病水,水能病血,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则可产生水肿。水肿消退阶段,其病机可出现肺脾气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且以脾肾两虚为基础,由阳损及阴发展变化而来。2.辨证施治:可以按水肿阶段与水肿消退阶段分别予以辨证治疗。结果:辨证水肿阶段治疗:宣肺利水、健脾利水、温肾利水、行气利水。水肿消退阶段治疗:补益肺脾、健脾固肾、温补脾肾、阴阳两补、气血双补、气阴两补、滋养肝肾。结论:慢性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以脾肾两虚为基础,由阳损及阴发展变化而来。治则当宣肺利水,候标解而从脾肾论治以固本。  相似文献   

12.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笔者试结合临床体会,谈谈阳虚便秘从脏治。阳气的基本生理功能为推动、温煦作用。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五脏,尤其是肺、脾、肾脏关系甚为密切,任何一脏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排便功能而致便秘。1 肺气虚脏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肺位在上焦,为阳中之阳,但与下焦的大肠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灵枢》四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胃口,上隔属肺”。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肺气虚弱,气虚推动无力,则大便难涩难行,正如朱丹溪云:“肺气不降,则大便难以传送”。临床上患者…  相似文献   

13.
肝以阴血为体,阳气为用,肝之阴阳协调对调控女性月经周期阴阳节律及“心-肾-子宫”生殖轴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肝之阴阳失衡可干扰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转化与“心-肾-子宫轴”交互作用,从而导致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经后期阴血失充,经前期阳气不足,经间期阴阳转化不利为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补肝体、助肝用、解肝郁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重要方法,调复肝“体阴用阳”之性在推动调周法与调轴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辩证统一进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气虚便秘表现为虽有便意,临厕却无力排出,用力则出现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神疲倦怠等症状,常并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该病老年人多发,在青年人群中也可见。气虚性便秘属中医"气秘""虚秘"范畴。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大肠之气才能随之而降。由于老年患者病程较长,肺气不足导致不能正常肃降,致大肠传导无力、失于润养,引起阴血津液不足和阳气虚衰,最终大便秘结。组方:白术60克,白芍50克,炒莱菔子30克,甘草30克。  相似文献   

15.
重用白芍治便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重用白芍治便秘肥城市中医院(271600)刘洪明便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大肠的传导,必赖津液的濡润和阳气的推动。大肠津液充足,气机调畅,运行有力,大便的排泄则正常。肝主疏泄,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肝的疏泄功...  相似文献   

16.
妇人本体属阴,以血为本,因其经、带、胎、产、育都以血为用,故常阴血耗损,阴液不足而阳热有余。《灵枢·五音五味》篇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也。”凡阳盛之体,或过食肥甘厚味,以致肠道积热,或于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导致肠道失润。阴血,源于脾胃,贮藏于肝,下根于肾,依气而周流全身。若阴血有亏,或脾胃受伐,生化输运失司,肠道失养,更行干槁;或肝失储藏,气机疏泄不畅,传导失职,糟粕内停;或下元受亏,肾阴肾阳挫动,大便排出困难;或气生乏源,阴阳互动失节,大肠传送无力,引起便秘。这些因素均为妇女容易产生便秘的病理…  相似文献   

17.
严俨 《江苏中医药》2007,39(6):13-15
肝脏具有主疏泄的功能,对大肠传送糟粕的运动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肝之主升主动,与大肠之主降主动,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参与人体正常的通便功能.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则气的升发就显不足,气机的疏通和调畅就受到阻碍,大肠气机的正常运行也会受到影响,而出现传导不利,大便秘结的临床症状.肝气郁滞、肝血亏虚、肝阴不足、肝风内动、肝火炽盛、肝胆湿热、肝血瘀积等与便秘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毅 《中医研究》2000,13(6):2-2
祖国医学认为 ,气是构成人体形体结构和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以阴阳而论 ,气属阳 ,气分为阳气和阴精 ,气中起温煦推动作用者为阳气 ,具有滋养濡润作用者为阴精。阳气不仅是物质而更多的是对脏腑功能的概括 ,“阳在外 ,阴之使也 ;阴在内 ,阳之守也” ,即是这种体现。笔者试就中医阳气的分层谈点个人认识。以五脏而论 ,各脏分阴阳 ,而以肾阳为本 ,生理上均以阳气行事。如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保证了血循常道、脉搏正常 ,保证了心火将精微物质化赤为血。肺主治节、主一身之气 ,赖肺阳温煦 ,不受外寒、内饮等侵袭。肝之体阴用阳 ,肝阳旺…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糖尿病中医不同证型与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关系.将63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并与38例正常组对照,比较各组血、尿β2-MG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尿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组血β2-MG高于阴虚热盛组(P<0.01),气阴两虚组与阴阳两虚组血β2-MG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组较阴虚热盛组高.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和病情的加重,其β2-MG升高.提示β2-MG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正>功能性便秘(FC)是指非器质因素及药物因素引起的便秘,常合并腹胀、腹痛及腹部包块,甚至大便失禁,是儿童中最为常见的的排便障碍。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上虽可见多种证型,但笔者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若饮食调摄不当,感受外邪,久病不愈,则易造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脾胃升降失常,浊阴不降,影响大肠气机,致传导功能低下,糟粕内留,滞热消耗脾阴,大肠津液亏虚,则大便干燥而致便秘,便秘日久,更易损伤脾胃,故脾虚气弱型便秘较常见。中医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