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唾液酸(SA)是细胞膜的成份之一。由于癌变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癌症病人血清总呼液酸(TSA)含量明显增高。本对194例癌症病人检测血清TSA,并与110例非癌病人作对比观察.以探讨TSA检测在癌症诊断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在多种肿瘤中有较高检出率,因而被广泛应用,而糖链抗原199(CA19—9)是由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胃肠道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本文对29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进行CEA和CA19—9测定,分析探讨其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唾液酸(Sialic acid)是广泛分布的糖蛋白中的一种糖类物质,是细胞膜糖蛋白寡糖链分枝末端的一种结合糖。有人曾报道在癌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含量比正常人高。国内已有人应用血清唾液酸测定,作为癌症患者的一项检测指标。我们对我院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血癌、肺癌与非癌症患者和正常人进行血清唾液酸水平的测定分折,报告如下:一、对象1.正常人:本院献血员100例。  相似文献   

4.
李琰  王瑞 《河北医药》1997,19(2):109-109
血清总唾液酸(Total sialic acid简称TSA)是一种糖类物质,多数唾液酸与糖蛋白及糖脂结合,存在于真核细胞表面,癌变细胞此类糖蛋白和糖脂脱落增加,故引发血清中唾液酸含量增高,F-8836即为一种检测血清TSA的专用试剂,它是成都军区总院在Katopdis、Horgan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研究成功的一种通过血清学化学比色来检测恶性肿瘤的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费低廉、检测“广谱”性等优点,对诊断恶性肿瘤有较高价值。本文采用此方法评价了血清TSA测定对肺部恶性疾病辅助诊断价值。TSA数值在分光光度仪上以吸光度(A)表示。 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血清总唾液酸水平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琰  王瑞 《河北医药》1997,19(3):168-169
血清总唾液酸(Total sialic acid简称TSA)是一种糖类物质,多数唾液酸与糖蛋白及糖脂结合,存在于真核细胞表面,癌变细胞此类糖蛋白和糖脂脱落增加,故引发血清中唾液酸含量增高。F-8836即为一种检测血清TSA的专用试剂,它是成都军区总院在Katopdis、Horgan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研究成功的一种通过血清学化学比色来检测恶性肿瘤的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费低廉、检测“广谱”性等优点,对诊断恶性肿瘤有较高价值。本文采用此方法评价了血清TSA测定对肺部恶性疾病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72-4、糖链抗原19-9和癌胚抗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以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本院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法对120例确诊为胃癌的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记物糖链抗原72-4、糖链抗原19-9和癌胚抗原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100例非肿瘤患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结果胃癌组患者糖链抗原72-4、糖链抗原19-9和癌胚抗原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21.2%3、6.5%和49.5%,特异性分别为92.37、0.5%和100.0%。3种标记物联合检测可使检测的敏感性增加到81.2%。与手术前相比较,患者手术后糖链抗原72-4、糖链抗原19-9和癌胚抗原的水平显著性下调(P<0.01,P<0.05)。结论糖链抗原72-4、糖链抗原19-9和癌胚抗原在胃癌的临床诊断中敏感性较低,三者联合使用可显著增加临床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和糖链抗原72-4的关系以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我院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法对120例确诊为胃癌的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72-4、糖链抗原19-9和癌胚抗原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选取了同一时期来我院的100例非肿瘤患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胃癌组患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和糖链抗原72-4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49.5%、36.5%和21.2%,100%、70.5%和92.3%分别为特异性。相比较手术前,手术后患者显著性下调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和糖链抗原72-4的水平。结论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和糖链抗原72-4在胃癌的临床诊断中敏感性较低,三者联合使用可显著增加临床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妇科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 (SA)水平 ,探讨其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了 2 4 0例妇科肿瘤患者血清 SA水平 ,其中子宫肌瘤 6 8例 ,子宫颈癌 35例 ,子宫内膜癌 17例 ,良性卵巢瘤 37例 ,卵巢上皮癌 4 1例 ,卵巢癌术后化疗者 2 8例 ,卵巢癌复发者 14例 ,结果 :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 S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妇女和子宫肌瘤组 (P <0 .0 1) ,卵巢癌患者血清 SA值明显高于健康妇女和良性卵巢瘤组 (P <0 .0 1)。结论 :测定妇科肿瘤患者血清 SA水平可作为监测妇科肿瘤和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539例正常人,27例胸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2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01)和胸部良性疾病组(P<0.01)。血清唾液酸的含量对肺癌的诊断阳性率为85.73%。同时对72例住院的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唾液酸的含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治疗过程中,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与无变化和恶化患者相比,血清唾液酸的含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P<0.001),并与病情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故血清唾液酸含量的测定不仅可作为肺癌诊断指标,同时可作为治疗过程中疗效的动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血清唾液酸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法对6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部良性疾病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进行血清唾液酸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唾液酸水平为(568±62) mg/L,肺部良性疾病组和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唾液酸水平分别为(639±92) mg/L和(813±218)mg/L,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唾液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1);根据健康对照组的检测数值,唾液酸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Cut-off值为695 mg/L,敏感度为69.00%,特异度为88.90%.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腺癌、鳞癌、鳞腺癌和未分化癌各25例.其中腺癌组、鳞癌组、鳞腺癌组和未分化癌组血清唾液酸水平分别为( 845±91) mg/L、(782±91)mg/L、(794±126)mg/L和(831±113) mg/L,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的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各组织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之间的血清唾液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血清中唾液酸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筛查、诊断、术后疗效评估及监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发病72 h内的脑梗死发病患者,在相同的基础上,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和对照组(胞二磷胆碱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血浆C反应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6,(2):310-312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用于治疗脑外伤癫痫患者症状控制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脑外伤癫痫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2.41%(P<0.05),临床癫痫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脑外伤癫痫患者,能有效控制症状的发作,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丽敏  牛秀英 《天津医药》1998,26(11):691-692
糖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_(19-9))属单唾液酸Lewis~a(Sialosyl le~a)血型抗原,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自1981年Koprowski建立了CA_(19-9)的放射免疫检测法后,近年研究表明CA_(19-9)是一种有高度特异性的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血清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PHC)最常用指标,但仍存在假阴性问题。本文检测了62例肝病患者血清CA_(19-9)含量,并与血AFP比较,探讨CA_(19-9)对PHC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兰庆  邱方  张德忠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123-1123
血清唾液酸(SA)是一种糖类物质,位于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上的糖链的末端,参与受体的组成、调节细胞和细胞粘附,是细胞膜上负电荷的来源。目前,血清SA水平与心血管等疾病的关系已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笔者旨在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SA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血清和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相关糖链抗原242(CA242)和组织多肽抗原(TPA)及联合检测对诊断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2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及2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及胸腔积液进行检测. 结果: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三项肿瘤标志物平均含量均高于其它良性疾病患者(P<0.01).胸腔积液中三种标志物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0.05).联合检测两项及三项阳性者均使血清和胸腔积液诊断肺癌的特异性得到提高.肺癌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三项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Ⅲ期、Ⅳ期患者均高于Ⅰ Ⅱ期患者(TNM分期).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的标志物有助于诊断肺癌合并胸腔积液;CA242和TPA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肺癌诊断.  相似文献   

16.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胃肠道肿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林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19-132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242(CA242)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厢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系统检测CEA、CAl9-9和CA72-4,应用ELISA检测CA242。对30例健康成人和60例不同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进行测定。结果胃癌和大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和CA242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癌组CEA、CA19—9和CA242浓度显著高于胃癌(P〈0.05),而CA72.4浓度显著低于胃癌(P〈0.05)。肿瘤标志物对乳头状腺癌和粘液腺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管状腺癌的检出率(P〈0.05)。四种肿瘤标志物组合检测后,对胃癌的敏感性较单项显著提高(P〈0.05);对太肠癌敏感性较单项CA19-9和CA72—4显著提高(P〈0.05)。结论四种肿瘤标志物对于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不同肿瘤标志物组合后可以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单检和联检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EA、CA199、CA72-4的含量,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单个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胃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72-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和单独检测相比,敏感度和准确性均显著提高。结论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我国已上市的有C-12多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法),可以检测血清样本中的12种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铁蛋白(Ferritin)、生长激素(HGH)、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前列腺特异  相似文献   

19.
唾液酸(Stalic acid,SA),又名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ANA),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是细胞膜的组成成份之一,除了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外,其余均与糖蛋白和糖脂,主要为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g)结合,后者即为脂质结合唾液酸。SA在血液、粘液及乳汁中存在较多,也广泛分布于各实质脏器及组织内。为了探索血清唾液酸(TSA)测定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1989年至1990年,我  相似文献   

20.
<正>胃癌是一种恶性消化系统肿瘤,常规的诊断方法为:腹部B超和CT,而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1])。近年来,胃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也被判定为诊断和监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进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效合理化方案。其中,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