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交通警察工作倦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交通警察工作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79名交通警察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进行测试。结果交警职业倦怠中情绪枯竭维度、玩世不恭维度、成就感低落维度评分分别为1.90土1.18、1.84±1.18、3.00±0.89。男性交警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程度高于女性警察;年轻的、警龄短的交警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比年龄大的警龄长的交警严重;未婚交警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程度高于已婚警察;学历高的交警个人成就感低;外勤警比内勤警工作倦怠严重。结论交通警察工作倦怠状况不容忽视,男性、年轻、警龄短、未婚、外勤的警察应列为预防和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医护人员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70,自引:2,他引:70  
目的:考察医护人员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和工作倦怠问卷MBI-HSS对218名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工作家庭冲突对情绪衰竭方差变异量的解释增加了37%;对情感疏远方差变量的解释增加了18%;对个人成就感方差变异量的解释增加了12%。结论:降低工作家庭冲突能有效地预防和矫治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外向型企业员工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状况。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工作满意度量表(GJS),对201名外向型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1工作倦怠在单位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满意度在性别、工龄、文化程度和单位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男性员工在工作倦怠方面低于女性,在工作满意度方面高于女性;3工作2~4年的员工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工作2年以内和4~6年的员工;4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大专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员工。结论企业要特别关注女性员工工作倦怠问题,提高工作2年以内和4~6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边检基层民警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H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33名边检基层民警进行测量。结果1边检基层民警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低下较严重,去人性化中等;2人口统计学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3工作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因子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的相关均非常显著(P<0.01),个人成就感因子与SCL-90的抑郁和敌意因子相关显著(P<0.05)。结论边检基层民警的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包括3个因子),对北京市某大型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随机抽取10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工作倦怠的调查。结果护龄6~15年的工作倦怠发生率最高,为48.89%(χ2=7.891,P=0.048);夜班护士的工作倦怠发生率为42.47%,高于白班护士;大专以上者情绪衰竭明显(t=2.044,P=0.043);病房护士的去人格化倾向评分显著高于非病房(t'=2.792,P=0.007);男性个人成就感评分较女性高(t'=2.343,P=0.023)。而不同部门、性别、不同婚姻状况、职称、受教育程度者的工作倦怠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加护理工作时间和班次对工作倦怠的发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236名药房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平均分为2.47;女性药房工作人员在个人成就感低上的得分明显低于男性(t=-2.479,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药房工作人员在情绪疲惫(t=3.563,P0.05)、去个性化(t=2.149,P0.05)和个人成就感低(t=3.083,P0.05)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的药房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的药房工作人员在个人成就感低上的得分明显低于10年以下(F=3.526,P0.05)。结论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较低,性别、学历和工作年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嘉定区社区女性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及探索影响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Job Burnout,MBI-GS)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上海嘉定区417名社区女性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户籍上,社区女性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平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情绪衰竭及玩世不恭平均得分高于医生(t=-3.659,P0.05)。工作年限11~20年的医护人员玩世不恭平均得分高于工作年限≤5年和≥21年的医护人员(F=3.355,P0.05)。已婚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平均得分高于离婚/丧偶医护人员(F=3.101,P0.05)。中级及以上职称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平均得分高于初级医护人员(F=-2.350,P0.05);(2)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均与健康状况、收入状况及人际关系状况呈显著负相关(r=-0.270,-0.291,-0.165,-0.174,-0.265,-0.131;P0.01);成就感低落与收入状况及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31,-0.162;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入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及工作年限能有效预测社区女性医护人员情绪衰竭程度(β=-0.320,-0.247,0.191;P0.01)。收入状况能有效预测社区女性医护人员玩世不恭程度(β=-0.338;P0.01)。社会支持总分及收入状况能有效预测社区女性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程度(β=-0.045,-0.172;P0.05)。结论 :社区护士、已婚、工作年限11~20年、中级及以上职称的社区女性医护人员更易出现职业倦怠,应密切关注。职业倦怠与收入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工作年限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警察工作倦怠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 了解警察工作倦怠的现状。方法 采用 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 -服务行业版 ( MBI-HSS)对 2 5 2名警察进行了调查。结果  1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 ,男性警察情绪疲惫程度高于女性警察 ( t=2 .2 3 ,P<0 .0 5 ) ,同时体验到更多的个人成就感 ( t=2 .92 ,P<0 .0 1 ) ;年龄大的警察情绪疲惫 ( F=1 1 .97,P<0 .0 0 1 )和去人性化程度 ( F=3 .89,P<0 .0 5 )比年轻警察严重 ;警龄长的警察情绪疲惫 ( F=9.5 3 ,P<0 .0 0 1 )和去人性化程度 ( F =3 .3 9,P<0 .0 5 )比年轻警察严重 ;已婚警察情绪疲惫 ( t=3 .81 ,P<0 .0 0 1 )和去人性化程度 ( t=3 .3 9,P<0 .0 0 1 )高于未婚警察 ;大专以下学历警察的去人性化程度比本科以上学历警察严重 ( t=1 .99,P<0 .0 5 )。2一线单位警察的情绪疲惫比后勤机关警察严重 ( t=2 .2 7,P<0 .0 5 )。3日工作时间在 8小时以上的警察情绪疲惫程度越高 ( t=-4.1 1 ,P<0 .0 0 1 ) ,个人成就感越强 ( t=-2 .1 1 ,P<0 .0 5 )。结论 警察的工作倦怠程度较高 ,男性、警龄长、已婚、在一线单位工作和日工作时间长的警察应列为预防和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我国警察为被试,探讨工作倦怠及其与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和身心健康的关系。方法:用修订后的MBI-HSS以及其他有关问卷对4855名警察进行网上调查。结果:①高工作要求或者缺乏工作资源都会导致个体的情绪衰竭,缺乏工作资源是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主要原因;②工作倦怠会导致个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也会导致个体产生离职想法;③高工作要求和缺少工作资源通过倦怠的某些维度导致个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和产生离职想法,同时,高工作要求可直接导致身心的不健康,缺乏工作资源可直接导致个体产生离职想法。结论:工作要求和缺少工作资源引起警察的工作倦怠.而工作倦怠又会导致个体身心健康问题以及离职意向。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辞职意向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中小学教师辞职意向的一般特点及其与职业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辞职意向调查表和Maslach倦怠量表调查了717名中小学教师。结果:有25.10%的教师存在中等程度辞职意向,5.58%的教师存在高度辞职意向,中学教师的辞职意向高于小学教师(t=3.48,P〈0.01),高学历教师高于中低学历的教师,教龄15年以下的教师高于教龄21年以上的教师,年龄34岁以下的教师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程度越高,越容易辞职;个人成就感越低,越不容易辞职。职业倦怠对辞职意向的预测力达16.5%。结论:职业倦怠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辞职意向的重要因素。年轻、高学历、有竞争力的教师更倾向于辞职。  相似文献   

11.
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CMBI)对646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医生中有31.6%轻度倦怠,36.4%中度倦怠,7.7%重度倦怠;各维度,34.1%情感衰竭,48.1%人格解体,45.4%成就感降低。男性医生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比女性更严重,而成就感更高;职称方面,初级职称医生职业倦怠更严重;内外科医生情感衰竭比精神科严重,而较之其他科室,外科医生成就感更高,精神科更低。结论医生职业倦怠现状严重,防治工作应关注男性、初级职称的医生,并针对不同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五人格因素与企业职工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与大五人格问卷调查了506名某企业职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因素所解释的工作倦怠的方差变异量,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三个维度分别为28%、24%和17%。具体而言,宜人性是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的有效预测因子;责任感是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的有效预测因子;情绪稳定性是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的有效预测因子;而外向性和开放性两个维度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大五人格因素能够有效预测企业职工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分布情况和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防控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对西安市二级及以上精神病专科医院347名医务人员整群抽样调查,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定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和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情感衰竭(20.50±7.60)分,人格解体(9.93±4.94)分,成就感降低(24.65±6.04)分。倦怠检出率:轻度倦怠162人(46.69%),中度倦怠131人(37.75%),重度倦怠42人(12.10%)。男性在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女性(t=-2.99,P0.05);各年龄段间人格解体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91,P0.01);护士在情感衰竭(F=3.49,P0.01)、人格解体维度(F=4.22,P0.01)得分与医生和医技人员有统计学意义。医生客观支持得分与护士、医技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3,P0.01),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与人格解体呈显著负相关(r=-0.16~-0.22,P0.01),与成就感降低呈显著正相关(r=0.18~0.22,P0.01)。结论: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显著,男性和护理人员突出,需要增加社会支持以改善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状况,探讨社会支持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为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和社会支持问卷(SRRS)对342名河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总体检出率达到75.5%,其中.轻度倦怠为35.4%,中度倦怠为32.2%,高度倦怠为7.9%。情感耗竭与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成就感降低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人格解体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相关不显著。分层回归显示,主观支持对情感耗竭、成就感降低预测作用显著,支持利用度对成就感降低预测作用显著。结论应关注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关爱。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倦怠状况及二者间关系。方法:对47名精神科男护士和53名女护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精神科男护士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和饮食睡眠因子得分均高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3.707,P0.05);(2)精神科男护士在去人格化上的得分高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34);在职业效能上的得分低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8,P=0.004);(3)精神科男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和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94~0.653,P0.01);去人格化除敌对因子外,与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0~0.496,P0.05);职业效能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障碍、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65~-0.427,P0.05)。结论: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护士,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女护士;男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情绪智力、大五人格与行政管理干部工作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行政管理干部工作倦怠的特点及其与情绪智力、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通用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及大五人格量表对湖南省302名行政管理干部进行测评。结果:该群体有57.3%的人存在工作倦怠状况,且主要表现为无效能感。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大五人格所能解释的工作倦怠的方差变异量,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无效能感分别为16%、17%和21%。而在引入情绪智力后,所能解释的总方差变异量又分别提高了2%、5%和7%。结论:大五人格、情绪智力因素能够有效的预测行政管理干部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和症状自陈量表(SCL-90),以528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情绪衰竭维度与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的相关最高。(2)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进入了心理健康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三者都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情绪衰竭维度解释率最高。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的职业倦怠维度对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段江英    李燕琴 《医学信息》2019,(3):143-144,147
目的 了解肿瘤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2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五所三级医院肿瘤外科432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Maslach编制的职业倦怠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外科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2.68%,其中轻度倦怠占37.92%,中度倦怠占42.28%,重度倦怠占19.80%。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中,情感耗竭得分(27.42±12.99)分,去人格化得分(8.12±7.94)分,低个人成就感分得(30.2±11.71)分,均属于高度倦怠,且分别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年龄、长期轮值夜班影响护士的职业倦怠。结论 肿瘤外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引起重视,通过改善夜班工作模式,年龄层级培养加强护士降低职业倦怠感的发生,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