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食管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g DG  Wang S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932-2934
目的探讨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66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分析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食管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8.5%(32/66)、6.1%(4/66)。淋巴结转移者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61.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3.3%)(χ^2=5.055,P=0.025);晚期(Ⅲ~Ⅳ期)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69.2%)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35.0%)(χ^2=7.392,P=0.007);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甲基化与食管癌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ASSF1A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取40例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ASSF1A的mRNA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结果 RASSF1A mRNA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表达缺失率分别为77.5%(31/40)、2.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均未发现甲基化,而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为67.5%(27/40)。所有甲基化的食管癌组织RASSF1A mRNA表达缺失。结论食管癌的发生与RASSF1A基因表达缺失有关联,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RASSF1A基因表达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Zhang SL  Li N  Ma L  Jiang 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1):2916-2919
目的 探讨RASSF1A 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6例子宫颈癌组织、3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和20例子宫颈正常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HPV-16感染情况。结果 正常宫颈、CIN和子宫颈癌组织中的RASSF1A mRNA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0%(0/20)、22.2%(8/36)和50.0%(28/56)。晚期(Ⅲ~Ⅳ期)宫颈癌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缺失率(82.4%)明显高于其在早期(Ⅰ-Ⅱ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35.9%)。子宫颈鳞癌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缺失率(63.3%)明显高于其在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缺失率(34.6%)(P〈0.05)。子宫颈癌组织低分化组的RASSF1A mRNA的表达缺失率(70.8%)明显高于其在中、高分化组(37.5%)中的表达缺失率。子宫颈癌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缺失与HPV-16感染呈负相关(P〈0.05),且这种关系在子宫颈腺癌中表现的更加明显。结论 RASSF1A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组织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在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在45例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表达率在食管癌中为66.6%(30/45),而癌旁组织中为24.4%(11/45),差异有显著性(P〈0.05).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S期激酶相关蛋白2的高水平表达促进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将可能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MP-9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黏膜组织,表达量分别为71.0%、54.8%、4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χ^2检验,χ^2=6.876,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基序逆向诱导半胱氨酸丰富蛋白(RECK)基因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采用χ^2检验,χ^2分别为7.458,11.737,3.916,P均〈0.05)。结论MMP-9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且RECK的低表达可能是癌变早期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基质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方法:用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41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MMP-2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MMP-2 mRNA的表达率(25/41)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15/4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癌组织MMP-2mRNA的表达率(15/19)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率(10/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侵及浆膜层者的表达率(13/18)高于未侵及浆膜层者(12/23),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MP-2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在食管癌中的异常表达及二者对其发生、发展的作用。方珐:应用免疫组化法对54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MMP10、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研究与病史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MMP10在食管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5.19%(19/54),而食管癌旁正常组织为阴性表达。FHIT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缺失率为72.22%(39/54),明显高于食管癌旁正常组织中缺失率12.96%(7/5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10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697),与P—TNM分期呈正相关(r=0.85).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表达(P〉0.05)。FHIT基因缺失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病史长短、吸烟、饮酒、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MMP10在食管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而FHIT基因存在较高的缺失率,且二者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提示MMP10、FHIT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53和P21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8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53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率84.21%(32/38),癌旁组织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胃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别具有显著性(χ^2=55.27,P〈0.05)。胃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52.63%(20/38),癌旁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89.73%(34/38),胃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别有显著性(χ^2=12.546,P〈0.05)。胃癌组织中P21与P5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率为47.36%,但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P53和P21蛋白表达异常与胃癌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RASSF1A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探讨RASSF1A在BT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鼠抗人RASSF1A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检测8例正常膀胱组织及3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RASSF1A蛋白表达。结果:RASSF1A蛋白的表达率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为100%(8/8),在膀胱癌组织中为24.3%(9/37)。两组间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表浅型(Ta—T1)组表达率为25%(4/16),浸润型(T2-T4)组表达率为23.8%(5/21),二组中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Ⅱ、Ⅲ级表达率分别为27.3%(3/11)、22.22%(4/18)、25.0%(2/8)。该三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SSF1A基因的失表达或低表达,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关,而与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该基因有望作为早期诊断膀胱肿瘤发生的肿瘤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lrigl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3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lriglmRNA的表达情况.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比较3种组织中ragl与GAPDH条带的灰度值之比,半定量分析Irigl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6例食管癌组织中有15例(42%)lriglmRNA检测到阳性表达,21例(58%)lriglmRNA表达缺失,其阳性表达率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92%)和远癌组织(100.0%,P〈0.05);癌组织中lriglmRNA表达水平(0.76±0.22)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0.89±0.33)和远癌组织(1.13±0.40);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lriglmRNA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增加(P〈0.05),但lriglmRNA表达缺失与食管癌临床分期(TNM),淋巴结有无转移和病理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rigl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和低表达,提示Irigl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RASSF1A和FGF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RASSF1A和FGF3蛋白在80例食管鳞癌及20例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率81.25%,食管正常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FGF3阳性表达率93.8%,正常粘膜组织阳性表达率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SSF1A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病理分期及食管鳞癌浸润深度相关(P〈0.01);FGF3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浸润深度相关(P〈0.05);两者表达皆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民族、性别分型无关(P〉0.05)。RASSF1A与FGF3表达呈负相关性,r=-0.419,P〈0.01。结论RASSF1A和FGF3可以成为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喉鳞状细胞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ASSF1A基因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癌旁组织及4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表达情况。结果: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和48份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分别有34例(70.83%)、11例(22.92%)和6例(12.50%)发生了甲基化, 喉癌组织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外周血(P<0.05)。在48例喉癌组织中27例(56.25%)不能正常表达RASSF1A蛋白,而相对应癌旁组织中仅有8例(16.67%),喉癌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程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34例喉癌组织中共有25例(73.53%)呈弱阳性,而7例未发生甲基化的喉癌组织中为1例(14.2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发生有关,有望成为喉癌诊断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测定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组织HIF-1α、VEGF表达水平.对比分析HIF-1α、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切端中的表达以及HW-1α和VEGF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含淋巴侵犯)、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5.88+1.12,在食管切端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4.76±1.2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4);VEGF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12.79±2.51,在食管切端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92±2.2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0);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质阳性率50%(21/42),明显高于正常切端组织的14%(6/42);VEGF蛋白质阳性率76%(32/42),明显高于正常切端组织的33%(14/42).HIF-1α mRNA、VEGF mRNA表达趋向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别P=0.073、P=O.063).HIF-1α蛋白质表达在胞核和(或)胞质中,HIF-1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淋巴侵犯、肿瘤组织分化相关(分别P=0.013、P=0.028).但没有发现HIF-1α mRNA与VEGF蛋白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肿瘤组织中HIF-1α除蛋白质水平受缺氧调节外,还可能存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节;通过对HIF-1α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表明HIF-1α亦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HIF-1α与VEGF有可能作为反映食管癌诊断及进展的生物学指标,成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RASSF1A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5例膀胱TCC及其相应癌周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膀胱TCC及18例癌周正常组织中RASSFI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癌周正常组织相比,60.0%(27/45例)的膀胱TCC组织中发现RASSF1A mRNA表达异常下调。RASSF1A蛋白在膀胱T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8%,明显低于癌周正常组织中的83.3%(P<0.05)。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间RASSF1A mRNA表达异常和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RASSF1A的失表达可能参与膀胱T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FEZ1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FEZ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FEZ1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EZ1蛋白在低分化食管癌细胞株EC-1和高分化细胞株EC9706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FEZ1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0%,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86.0%)(P=0.000);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FEZ1 mRNA的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加(P=0.007),并且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EZ1蛋白在食管癌低分化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低于食管癌高分化细胞株,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结论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FEZ1基因的失表达,其缺失与食管鳞癌的分化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和NF-κB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20例食管鳞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TLR7和NF-κB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食管鳞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TLR7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1)食管鳞癌组织中TLR7和NF-κB mRNA的表达量为(0.72±0.59)、(0.69±0.3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45±0.36)、(0.47±0.16),其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鳞癌组织中TLR7和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7.6%(68/90)、75.4%(67/9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8.9%(17/90)、33.3%(30/90),其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7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蛋白(p65)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食管癌组织中TLR7和NF-κ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9,P=0.014)。结论 TLR7可能通过上调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程序性死亡4基因(Pdcd4)的表达,探讨Pdcd4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4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包埋的17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4的表达水平,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Pdcd4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Pdcd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明显高于食管鳞癌组织中的47.2%(P<0.01)。Pdcd4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在高分化食管鳞癌的阳性率为71.4%,中分化食管鳞癌的阳性率为43.4%,低分化食管鳞癌的阳性率为30.2%,高分化鳞癌中Pdcd4阳性率高于中分化及低分化癌(P<0.01);中、低分化食管鳞癌中Pdcd4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dcd4阳性率在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和N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cd4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