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VEGF、ENS、MVD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S)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子宫腺肌病(A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AM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ENS的表达及MVD值。结果VEGF、ENS、VEGF/ENS、MVD在AM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P〈O.05);VEGF、ENS、VEGF/ENS、MVD在对照组中的表达均为分泌期高于增殖期(P〈0.05),在位内膜中VEGF、Ⅵ1GF/ENs、MVD的表达仍为分泌期高于增殖期(P〈O.05),但ENS在增殖期与分泌期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去周期性(P〉0.05),异位内膜VEGF、ENS、vEGF/ENS、MVD在增殖期与分泌期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失去周期性变化(P〉0.05);VEGF、vEGF/ENS与MVD分别呈正相关(r=0.36、r=0.43,P〈0.05),ENS与MVD的表述呈负相关(r=0.22,P%0.05)。结论VEGF、MVD、ENS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在位内膜中呈高表达,提示局部血供丰富和新生血管形成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KD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方法,检测11例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腺肌病组)及30例非内异症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内膜组)中VEGF受体KDR的表达差异。结果 (1)腺肌病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KDR受体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1%、76.67%。(2)腺肌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在增生期、分泌期阳性表达强度分别为(++)和(+++),较正常内膜组相应时期的(+~++)和(++~+++)有一定增高。结论 腺肌病组中KDR受体的明显表达可能与KDR受体参与腺肌病血管生成,促使子宫内膜侵入基层生长有关;也提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基层与卵巢激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及痛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45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36例异位内膜及28例对照组子宫内膜MMP-3的表达。结果MMP-3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O.05)。MMP-3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增殖期和分泌期的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MMP-3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呈正相关(r=O.557,P〈0.05)。结论MMP-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及其痛经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在位和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凋亡及Bcl-2的调控作用。方法子宫腺肌病(简称腺肌病)27例,对照组(肌瘤组)32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位和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Bcl-2的表达;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断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测定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数(凋亡细胞数/10个高倍视野)。结果腺肌病组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的凋亡数较其在位内膜均显著降低(腺体细胞P〈0.001,间质细胞P=0.001)。两组在位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中Bcl-2表达均呈周期性变化,其染色强度增生期均显著高于分泌期(P〈0.05)。腺肌病组异位腺体和间质细胞中Bcl-2染色强度均高于其同期在位内膜,(P=0.035,P=0.016)。腺肌病组内膜细胞凋亡数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与在位内膜相比,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细胞凋亡显著减少。Bcl-2可能是抑制腺肌病内膜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芳香化酶P450在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病变内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P450arom)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腺肌病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病变内膜中的不同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Ⅰ组)、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Ⅱ组)、子宫内膜增生症内膜(Ⅲ组)、正常子宫内膜(Ⅳ组)四组不同内膜中P450arom的表达。根据阳性率和表达强度进行量化评分(免疫组化评分)。结果 ①P450arom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在位、子宫内膜增生症内膜中均阳性表达,但在正常子宫内膜无表达,P450arom在异位子宫内膜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在位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P〈0.05);异位子宫内膜病灶周围肌肉组织中也有P450arom表达;②P450arom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雌激素限速酶P450arom是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增生症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激素,局部分子水平代谢紊乱可能导致疾病发生。②内膜P450arom检查不能作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方法,但可作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ng-1和Ang-2在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异症组)和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腺肌病组)在位内膜及26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Ang-1和Ang-2在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质。Ang-1在内异症在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2在内异症和腺肌病在位内膜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ng-1和Ang-2的高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和雌激素受体(ER)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表达、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收集51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取其在位内膜为研究组A,异位内膜为研究组B,同期30份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内膜腺细胞中GnRHR与ER的表达,根据阳性率和表达强度进行量化评分(免疫组化评分),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研究组AGnRHR与ER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研究组B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A及正常子宫内膜中,GnRHR表达有周期性,分泌期显著高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研究组B中增生期与分泌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GnRHR与ER在各组内膜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GnRHR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GnRHR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分泌期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期;推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可能通过其受体介导,对异位内膜细胞的种植和生长直接产生作用,在正常子宫内膜,则可能与受精卵着床及胚胎早期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检测正常子宫组织11份和子宫腺肌病组织33份蜡封包埋切片中TNFα与TGFβ的组织定位和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和子宫腺肌病组织中均存在TNFα与TGFβ的表达;正常子宫内膜腺体细胞中TNF-α与TGF-β表达强度分别高于子宫肌层和间质,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并呈周期性变化;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TNFα与TGF-β在原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并呈周期性变化;TNF-α与TGF-β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分别高于原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腺体表达强度分别高于子宫肌层和间质。结论:TNF-α和TGF-β的表达受卵巢性激素的调控;其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子宫腺肌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了26例正常人和3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分泌期及增殖期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结果 ①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呈高表达状态,正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VEGF的表达强度依次增强,以异位内膜分泌期VEGF表达强度最高;②VEGF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细胞浆中,散在在间质中。月经周期中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均呈周期性变化,分泌期强于增殖期,异位症内膜间质中VEGF表达无周期性变化,且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无显著性差别;③受体flk-1表达于异位内膜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异位内膜问质中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强度增强,微血管密度(MVD)增多,腺上皮VEGF的表达与问质中的MVD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腺上皮中的表达增强,间质中血管生成活动增强,血管生成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组织的表达 ,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管生成活性的变化。方法 手术切除子宫患者 62例 ,其中子宫腺肌病 3 2例 (腺肌病组 ) ,无症状子宫肌瘤 3 0例 (肌瘤组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腺肌病病灶 (包括异位内膜及其周围子宫肌层 )或肌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MPIAS 5 0 0彩色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腺肌病组子宫内膜腺上皮VEGF组织学评分 ,增殖期 ( 9 6± 1 4)分 ,分泌期( 11 7± 1 6)分 ;肌瘤组增殖期 ( 8 3± 1 7)分 ,分泌期 ( 10 2± 1 5 )分。两组分别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两组子宫内膜腺上皮VEGF组织学评分均于分泌期显著增加 (P <0 0 5 )。腺肌病组异位内膜腺上皮VEGF组织学评分 ,增殖期 ( 11 9± 1 8)分 ,分泌期 ( 13 0± 1 7)分 ,较在位内膜明显增加 (P<0 0 5 ) ,但无周期性变化。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周围子宫肌层VEGF组织学评分 ,增殖期 ( 9 5± 1 3 )分 ,分泌期 ( 8 7± 1 3 )分 ,较正常子宫肌层的增殖期 [( 4 8± 1 9)分 ]、分泌期 [( 4 5± 1 4)分 ]明显增加(P <0 0 1)。结论 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周围肌层VEGF表达显著增强 ,提示血管生成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许依群  金新娟 《生殖与避孕》2003,23(6):365-366,37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腺肌病中的组织定位和表达,以探讨VEGF与子宫腺肌病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中VEGF的表达。结果: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均有VEGF阳性染色。经计算机扫描图像处理,异位组织的腺上皮和间质VEGF表达高于在位组织的腺上皮及间质(P<0.05)。结论:高表达的VEGF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探讨NCAM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病标本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组织中NCAM的表达情况(分泌期与增生期各20期),并与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比较。采用0~10级NRS疼痛评价量表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程度进行评分,并与相应患者NCAM染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NCAM在4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及19例正常内膜腺上皮中均有表达,1例正常内膜无表达,间质中无表达。异位内膜组织中NCAM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位内膜组织分泌期NCAM表达含量高于增生期(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NCAM表达与患者痛经程度呈正相关(r=0.84,P0.01)。结论:NCAM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过程,并参与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发生发展,但具体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1(PLK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29例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2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中PLK1的表达。结果PLK1蛋白在内异症组增殖期异位(2.19±0.63)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1.78±0.59)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1.21±0.30)上的表达量(P〈0.05)。PLK1蛋白在内异症组分泌期异位(1.15±0.332)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1.00±0.33)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0.82±0.24)上的表达量(P〈0.05)。内异症组增殖期和分泌期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上PLK1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K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生存素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淼  王敏  任霞  杨秀丽  彭超  周应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3):213-215,198,I0002
目的了解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染色法(SP法)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22例)异位病灶、在位内膜及对照组(30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标本中生存素的表达并比较。结果生存素在研究组异位病灶中广泛表达,表达的强度显著高于其在位内膜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高于分泌期;研究组在位内膜的生存素表达也高于对照组内膜;无论是研究组在位内膜还是对照组子宫内膜中生存素的表达均不随月经周期变化。结论生存素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单纯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21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OPN、整合素αVβ3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异位内膜OPN的阳性表达率(73.21%)与在位内膜(70.00%)相似,与对照组(1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异位内膜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率(100.00%)与在位内膜(55.00%)及对照组(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异位内膜VEGF的强阳性表达率(76.79%)与在位内膜(60.00%)及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OPN、整合素αVβ3与VEGF在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96和0.568,P均〈0.01),OPN与整合素αVβ3呈正相关(rs=0.738,P〈0.01)。结论异位内膜细胞OPN、整合素αVβ3的高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的黏附和侵袭,并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共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与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钙黏蛋白(T-cad)、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与子宫腺肌病(AM)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子宫腺肌病(腺肌病组,4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囊肿组,45例)、子宫腺肌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组,45例)及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45例)T-cad与VE-cad表达,并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和合并组在位内膜T-cad的表达率分别是11.11%(5/45)、4.44%(2/45)和11.11%(5/45),与对照组(37.78%,17/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合并组腺肌病异位内膜、合并组卵巢异位内膜VE-cad的表达率分别为71.11%(32/45)、64.44%(29/45)、42.22%(19/45)和33.33%(15/45),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异位囊肿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71.43%,10/14)高于Ⅲ~Ⅳ期(3.23%,1/31;P〈0.05),而合并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25.00%,3/12)高于Ⅲ~Ⅳ期(0,0/33;P〈0.05);④T-cad与VE-cad在各组子宫内膜的表达无相关性(|r|〈0.3,P〉0.05)。结论 T-钙黏蛋白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低于正常内膜,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较正常内膜升高,可能与及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7.
p27kip1和ki-6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p27^kip1、ki-67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能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Ms组)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23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27^kip1、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异位内膜p27^kip1腺体胞质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明显增强(P〈0.05);异位内膜p27^kip1腺体胞核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明显下降(P〈0.05)。②正常子宫内膜与在位内膜腺体ki-67表达增生期显著高于分泌期(P〈0.05);异位内膜ki-67表达无周期性变化;异位内膜ki-67分泌期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在位内膜(P〈0.01)。③EMs组异位内膜p27^kip1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ki-67增殖指数反映了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异位内膜细胞增殖活跃,而p27^kip1表达下降,负性调节细胞增殖能力下调,p27^kip1和ki-67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离体内膜组织IL-6的分泌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体外培养EM患者(12例)的异位内膜细胞和在位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并与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作对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异位内膜细胞分泌IL-6的影响。结果:三种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明显不同。异位内膜细胞分泌的IL-6显著高于相应的在位内膜(P<0.01),而后者又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即IL-6分泌量异位内膜细胞>在位内膜细胞>正常子宫内膜细胞。TNF-α作用24h后可明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IL-6的分泌(P<0.01)。结论:异位内膜细胞可自主分泌高水平IL-6,TNF-α进一步诱导其分泌,与EM患者腹腔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EM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分泌IL-6的活性明显升高,可能导致其异位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IL-10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种植窗期的表达,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容受性下降的免疫学因素。方法:分别取子宫腺肌病、非腺肌病患者在自然周期种植窗期的内膜组织。子宫腺肌病患者18例,对照组16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内膜组织中IL-10的表达。结果:IL-10在腺肌病患者内膜腺体和间质的表达较非腺肌病患者减弱(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中具有妊娠保护作用的IL-10表达减低,推测IL-10的表达降低是导致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容受性下降的免疫学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缩宫素受体(OTR)在子宫腺肌症(AM)在、异位内膜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痛经之间的关系,研究OTR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腺肌症病灶组织、28例在位内膜组织中OTR的表达,并和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AM中OTR在腺肌症病灶中的表达(92.8%)高于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78.6%),P〈0.05,并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50%)。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在在位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增殖期高于分泌期;而异位病灶则缺乏这样的差异性。重度痛经组比轻度痛经组OTR的表达增高。结论 在AM中的在位及异位内膜中,OTR均有高表达,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OTR的表达与痛经症状相关,推测OTR系统与腺肌症相关症状痛经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