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评估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已临产初产妇,根据产妇意愿分为3组,A组在产程潜伏期宫口开至(1-2 cm);B组产程活跃期(宫口开至3 cm以上)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镇痛;C组未用分娩镇痛。分别观察VAS评分,产程时间,催产素加强宫缩时间,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及分娩过程出血量和不良事件。结果①A组VAS评分在潜伏期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在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A、B组VAS明显低于C组(P<0.05);②3组产程进展无明显差异(P>0.05),催产素使用率A、B两组明显高于C组(P<0.05),A、B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③3组分娩方式比较A、B两组的剖宫产率低于C组(P<0.05),A、B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围生儿结局及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有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麻醉联合用药在妇产科剖宫产中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剖宫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行单一药物麻醉术后镇痛,治疗组实行麻醉联合用药术后镇痛.结果 治疗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联合用药用于剖宫产是安全有效快捷的术后镇痛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减轻或消除产痛及其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作为研究组,在宫口开大2~3cm时,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及布比卡因子以蛛网膜下腔阻滞,并于同期选择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的初产妇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疼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胎儿及产后出血率。结果 研究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研究组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宫颈扩张速度快,剖宫产率下降,但阴道助产率增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产科,可达分娩镇痛,并有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对胎儿无不利影响,但其镇痛时间持续较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氯普鲁卡因与吗啡配伍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需要术后镇痛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子,一组给予布比卡因与吗啡镇痛方法,一组给予氯普鲁卡因与吗啡配伍镇痛方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各个时点的VAS评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比卡因与吗啡组与氯普鲁卡因和吗啡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麻木感布比卡因与吗啡组高于氯普鲁卡因和吗啡组(P<0.05).结论 氯普鲁卡因与吗啡配伍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产科无椎管内麻醉及无阴道试产禁忌证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50)产妇给予0.5 mg/L舒芬太尼联合0.1%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单次用药1.5 ml,硬膜外自控镇痛持续剂量5 ml/h,锁定时间15 min.Ⅱ组(n=50)产妇给予0.1%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单次用药1.5 ml,硬膜外自控镇痛持续剂量5 ml/h,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分娩镇痛效果,于分娩镇痛开始后10(T1)、30(T2)、60 min(T3)及120 min(T4)记录产妇镇痛评分(VAS评分),记录镇痛泵的进药容量、总按压次数(D1)/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2)值.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行血气分析,记录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新生儿出生后连续5d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及测定新生儿黄疸指数、体质量及血糖.结果 两组产妇T1~T4时点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D2比值在T1、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T3、T4时点Ⅱ组高于Ⅰ组(2.5±1.0比1.5±0.9,2.8±1.2比2.1±0.6,均P<0.05).镇痛泵的进药总量Ⅱ组也高于Ⅰ组[ (21.2±3.1) ml比(12±4.5) ml,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d内的NBNA、黄疸指数、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幅度及血糖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5 mg/L舒芬太尼联合0.1%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新生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罗丹尖 《医学信息》2009,22(9):1964-1964
布比卡因以其强效和长效等特点,临床上常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本院将布比卡因与地塞米松配伍用于硬膜外手术后镇痛,并对其镇痛时间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吗啡配伍咪唑安定用于术后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吗啡配伍咪唑安定术后镇痛能解除病人的术后疼痛,而且能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但随着术后镇痛的普及应用,其并发症及副作用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不同配伍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副作用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12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和麻醉方式的不同,将12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是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的是基于蛛网膜下联合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麻醉时间。结果观察组用药明显比对照组少,麻醉持续的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子宫全切术中基于蛛网膜下联合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所获效果良好,对于患者所产生的干扰小,用量小且手术不良反应也比较少,提升了麻醉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对产程及新生儿出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55例初产妇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选择同时期分娩的55例初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产程、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等出生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产程时间镇痛组较对照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率镇痛组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缩短产程,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对新生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产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组(A组,n=30例)与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组(B组,n=30例)。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关腹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25%左旋布比卡因(A组)或0.125%布比卡因(B组)5ml,再用2ml/h微量止痛泵持续硬膜外输入镇痛药。A组术后硬膜外维持用药为0.125%左旋布比卡因100ml配伍芬太尼0.5mg,B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0.125%布比卡因100ml配伍芬太尼0.5mg,两组术后镇痛时间均为48h。记录术后6h、12h、24h和36h的镇痛、镇静、运动阻滞、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程度(Ramesay评分)和运动阻滞情况(MB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镇痛期间两组病人均能安静合作。镇痛期间两组病人心率、血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125%的左旋布比卡因配伍0.0005%的芬太尼行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循环影响小,副作用少,适用于产科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1.
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探讨0.22%罗哌卡因配伍3μg/ml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自愿接受术后硬膜外镇痛的1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成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组(A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B组)两组,每组50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均使用镇痛泵,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 0.22%罗哌卡因配伍3μg/ml芬太尼用于剖官产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较单纯罗哌卡因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管建民 《医学信息》2010,23(15):2894-2895
目的观察探讨0.22%罗哌卡因配伍3μg/ml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自愿接受术后硬膜外镇痛的1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成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组(A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B组)两组,每组50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均使用镇痛泵,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2%罗哌卡因配伍3μg/ml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较单纯罗哌卡因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比重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的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根据ASA标准将60例Ⅰ~Ⅱ级产妇随机分为重比重组和等比重组各30例。重比重组于L3~L4椎间隙腰穿,针斜面朝头侧,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混合液)1.8 mL,注射速度为0.2 mL/s,等比重组注入0.5%等比重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 mL加0.9%生理盐水1 mL混合液)1.8 mL,注射速度为0.2 mL/s。分别于注药后2、5、10、15、20、25、30 min记录镇痛平面和下肢运动阻滞程度。结果等比重镇痛与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短于重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镇痛满意率和麻醉阻滞平面明显低于重比重组(P〈0.05),两组的麻醉并发症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重比重布比卡因更适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4.
高雁华 《医学信息》2008,21(3):249-25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下肢手术患儿,术毕经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药物用0.075%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0.5μg/ml,先给予负荷量2~4ml,持续背景输注量2~4ml/h,PCA量为每次0.5~1ml。全程镇痛72h,以VAS法评估镇痛效果,Bromage改良法评估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观察术后患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优良率达93.3%,仅有2例中度疼痛。无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事件发生,大约在3.5h左右下肢运动阻滞消失。30例患儿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平稳。结论0.075%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0.5μg/ml,用于小儿术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背景:蛛网膜下腔给药是脊髓损伤动物实验中常用的干预方式,但目前缺乏可与缓释/控释剂型配合从而减少给药次数、避免蛛网膜下腔内置管的一次性较大剂量蛛网膜下腔内给药的方法.目的:探索一种对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可以一次性较大剂量给药的蛛网膜下腔注射方法.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脊髓损伤组采用NYU(New York Uni...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对大鼠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组、CCI假手术组、实验组和空质粒组.CCI组和CCI假手术组,用于观察疼痛持续时间;实验组和空质粒组分别于CCI术后第15天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和空质粒pcDNA3.1(+).测定各组注射质粒前后CCI模型鼠双后肢热痛阈(PWTL),观察纳洛酮对镇痛效应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灌流液中脑啡肽(L-ENK)的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两组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变化.结果:CEI术后7~33 d,术侧PWTL明显低于对照侧.空质粒组注射前后热痛阈未见明显变化;与空质粒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后的第3天产生明显的抗伤害效应(FTWL升高),持续镇痛长达18d,且镇痛效应能被纳洛酮翻转.实验组脑脊液灌流液L-ENK含量显著高于空质粒组.与空质粒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脊髓背角NR2B阳性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能够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热痛敏行为.  相似文献   

17.
罗剑波 《医学信息》2008,21(5):682-684
目的 观察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胆囊切除手术后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采用传统肌注哌替啶方法镇痛.Ⅱ组保留硬膜外导管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记录术前、术毕、术后8h、16h、24h、32h、.40h各时点血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各时点的镇痛效果.以及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头晕等指标.结果 通过观察,术后Ⅰ组血压、心率与术前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Ⅱ组与Ⅰ组相比较除术毕外,术后Ⅰ组血压、心率明显增高(P∠0.05).通过术后各时点VAS观测,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人上腹部手术后应用PCEA不仅镇痛效果确切,而且可抑制高血压病人术后内皮素(ET)的进一步释放.从而确保了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的稳定,预防和减少了高血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A和DS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SAH患者行MRA、DSA检查,了解其发病原因。结果:MRA检出率92.3%(24/26),准确率46.2%(12/26);DSA100%(32/32)。结论:MRA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筛查,DSA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操作复杂,花费高,出现副作用的机会高于MRA。  相似文献   

19.
杨春英  袁兴秀 《医学信息》2008,21(6):956-95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镇痛泵产妇采用定时开放尿管的观察.方法 将120名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后6小时开始每3小时定时开放,对照采用传统方法即术后持续开放至拔管,分别观察拔管后第一次排尿的时间及排尿情况.结果 从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比较观察组先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为拔管后排尿情况观察组成功排尿100%,对照组成功率93.3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有4例失败.结论 使用镇痛泵产妇术后采用定时3小时开放放尿一次,可有效的减少排尿困难.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