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素片联合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IBS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素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白术芍药散加味每日1剂(60ml)。对照组59例,单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素片,每次3片,每日3次,治疗2、4周后,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5%,对照组78.0%(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4%,对照组86.4%(P0.01),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素片联合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IBS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我们于2001年6月~2002年10月,对门诊符合IBS诊断的63例患者,应用匹维溴胺(商品名:得舒特,荷兰苏威杜法制药厂产品)单独或联合丽珠肠乐(双歧杆菌,珠海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产品)进行治疗,并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得舒特(匹维溴铵)单独使用及联合丽珠肠乐(双歧杆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IBS患者63例,按年龄、性别、病程基本匹配原则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有可比性。联合用药组为观察组,单独用药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得舒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匹维溴铵、双歧三联活菌和氟西汀合用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 (IBS) (便秘型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2例难治性IBS(便秘型 )患者予以匹维溴铵 5 0mg ,每日 3次 ,双歧三联活菌 2 0 ,每日 2次 ,氟西汀10mg ,每日 1次 ,共 8周 ,治疗完成后连续随访 12周。结果  62例中 5 8例完成了随访 ( 93 5 4% )。腹痛、腹胀缓解率为 79 3 1% ,便秘完全缓解 17例 ( 2 9 3 1% ) ,部分缓解 3 2例 ( 5 5 91% ) ,不缓解 9例 ( 15 5 1% )。心理障碍完全缓解 2 2例 ( 3 7 93 % ) ,部分缓解 3 0例 ( 5 1 72 % ) ,不缓解 6例 ( 10 3 4% )。结论 匹维溴铵、双歧三联活菌和氟西汀合用治疗难治性IBS(便秘型 )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及对肠道菌群指标影响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符合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终观察组纳入56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联合针灸疗法;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肠道菌群状况及随访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的78.18%,复发率3.57%低于对照组的10.91%(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腹泻型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大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泻型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便秘型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及对照组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大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便秘型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仅涉及了较为常见的菌种类且数量有限,而更详实的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与性格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 ,在我国约占人群的 15 % ,占消化病门诊患者的 1/3~ 1/2。目前IBS的病因不清 ,为探讨性格与IBS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182例IBS患者的性格进行了问卷调查 ,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 1)IBS组 :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的IBS患者共 182例 ,其中男 87例 ,女 95例 ,平均年龄 ( 36 9± 2 3)岁。腹泻型IBS(D IBS) 99例 ,便秘型IBS(C IBS) 83例。诊断采用罗马Ⅱ标准。 ( 2 )对照组 :为我院工作人员和实习学生共180例 ,其中男 90例 ,女 90例 ,平均年龄 ( 35 3± 6 5 )岁。2 .…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肠嗜铬 (EC)细胞及其合成和储存 5 羟色胺 (5 HT)的功能变化。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诊断的 5 0例IBS患者 ,依其分型标准区分为腹泻型及便秘型。取IBS患者肠镜活检标本行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部分活检标本电镜下观察EC细胞形态及功能。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均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腹泻型、便秘型IBS与对照组比较 ,分泌 5 HT的EC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分别为 15 .90± 5 .0 9,14 .73± 2 .73和 7.2 7± 2 .5 0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BS组EC细胞内合成的 5 HT增加 ,电镜显示肠道EC细胞功能活跃。结论 IBS患者肠黏膜EC细胞功能活跃 ,提示其大量合成并分泌的 5 HT可能在IB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部痛觉功能区域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BOLD fMRI)技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患者颅内痛觉功能区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并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2 0 0 2年1月~2 0 0 4年2月期间,参照罗马II诊断标准纳入6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10例正常志愿者,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4例,男19例,女2 5例。年龄3 4~73岁,平均年龄5 3 0 7±8 44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 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 1~74岁,平均年龄46 2 2±14 64岁。直肠注气试验记录感觉阈值和感觉评分;功能性磁共振(fMRI)分析直肠扩张3 0ml、60ml、90ml和12 0ml时颅内痛觉功能区扣带前皮质(ACC)、脑岛皮质(IC)、额前皮质(PFC)及丘脑(THAL)的激活面积和强度。结果腹泻型IBS患者排便急迫和疼痛阈值显著低于便秘型患者和正常志愿者(P <0 0 5 ) ;腹泻型IBS患者在直肠注气90ml和12 0ml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高于正常志愿者(P <0 0 5 ) ;便秘型IBS患者直肠扩张12 0ml时额前皮质、右侧丘脑兴奋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 <0 0 5 ) ,腹泻型IBS患者直肠扩张12 0ml时右侧脑岛皮质、额前皮质和右侧丘脑的兴奋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 <0 0 5 ) ;所有IBS患者直肠扩张90ml时脑岛皮质、直肠扩张12 0ml时脑岛皮质、额前皮质和丘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止泄方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水平、IB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及直肠最大耐受阈值的影响。[方法]依据自愿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4例腹泻型IBS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接受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健脾止泄方。进行疗效评价,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NPY水平,统计IB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并对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双歧杆菌/肠杆菌值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5-HT、CGRP、SP、NPY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5-HT、CGRP、SP、NP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B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IB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双歧杆菌/肠杆菌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双歧杆菌/肠杆菌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泻型IBS临床治疗应用健脾止泄方与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治疗方案,有利于增进疗效,合理调节血清5-HT、CGRP、SP、NPY水平,IB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下降明显,且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双歧杆菌/肠杆菌值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
周连鸿 《胃肠病学》2002,7(1):35-35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是建立在症状基础上的,而不是通过客观的病理或生化等检测手段来完成。其诊断标准是根据专家意见达成共识而确立,带有经验性的成份较多,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不断地修改。完善的过程。2000年公布的最新罗马Ⅱ诊断标准,其要点为:1.一年内至少应累积3个月有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下列异常中的2项指标:①排便后腹痛缓解或消失;②排便频率异常(即>3次/日或<3次/周);③粪便性状异常(干硬或稀便)。2.将IBS分为腹泻为主型和便秘为主型。3.需排除组织结构或生化异常对症状的解释。IBS的症状虽缺乏特异性,但在…  相似文献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干预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针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可能的发病因素实施干预,探讨微生态制剂及抗抑郁药对腹泻型IBS(IBS-D)的交互治疗作用,研究IBS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2006年11月门诊和住院IBS-D患者92例,均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并经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其中63例随访时间按规定要求完成.患者按用药分为以下4组:单用匹维溴铵(商品名:得舒特)组14例,匹维溴铵+微生态制剂(商品名:培菲康)组22例,匹维溴铵+多塞平组12例,匹维溴铵+微生态制剂+多塞平组15例.用药前后4周分别进行肠道菌群检测、SCL-90精神评分、IBS症状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各组患者IBS肠道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十分明显,且对5种肠道益生菌及精神症状均有明显影响.双歧杆菌、多塞平对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肠球菌的调整作用明显(P<0.05),联合干预作用更显著.多塞平、双歧杆菌对躯体化、抑郁焦虑等症状作用明显(P<0.05),联合效果更佳;微生态制剂和抗抑郁药在降低肠球菌、肠杆菌及调节精神的交互作用明显(P<0.05).结论 IBS患者脑-肠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支持脑-肠互动在IB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与P物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Dong WZ  Li ZS  Zou DW  Xu GM  Zou XP  Zhu AY  Yin N  Gong YF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9):611-614
目的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 (MC)、P物质 (SP)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探讨其在IBS内脏高敏感性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黏膜标本取自 2 2例腹泻型IBS患者、2 0例便秘型IBS患者和 19例正常人的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乙状结肠 ,应用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MC和SP、SP受体 (SPR)进行染色 ,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黏膜SP含量 ;采用石蜡连续切片观察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SP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关系 ;采用原位包埋法透射电镜观察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关系。结果 IBS患者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MC明显增多 (P <0 0 1) ,乙状结肠MC无明显变化 ;IBS患者MC存在显著变异 ;IBS患者肠黏膜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表达增强 (P <0 0 1) ,其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与MC靠近或毗邻 ,有些存在“膜膜”接触 ,增强的阳性纤维强度、面积与MC的面积、密度密切相关 ;部分MC呈SPR免疫反应阳性。结论 MC、SP及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相互作用在IBS内脏高敏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沙必利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传递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小肠传递时间 (SBTT)的影响。方法 应用乳果糖氢气呼吸试验方法 (HBT)检测 18例便秘型IBS患者应用西沙必利前后SBTT的变化。结果 便秘型IBS患者和正常人 (对照组 )的SBTT分别为 ( 10 9.5± 2 5 .4)min和( 83.8± 2 2 .5 )min (P <0 .0 1) ,应用西沙必利后 ,患者的SBTT缩短为 ( 86 .6± 2 7.9)min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西沙必利有明显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可用于便秘型IBS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和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根据粪便类型不同将IBS分为腹泻型(diarrhea-predominant, IBS-D)、便秘型(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BS-C)和交替型(alternating, IBS-A)。鉴于IBS亚型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的差异,不同IBS亚型对治疗的反应是不同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固本涩肠方对IBS患者炎症细胞因子(IL-17、IL-10、TNF-α)和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 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在我院进行的一项为期2个月的平行、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于2020年4月和2021年8月,招募了88例年龄在18至70岁之间的女性和男性IBS患者。IBS的诊断依据罗马III诊断标准。受试者按照1∶1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固本涩肠方)和安慰剂组。干预组和安慰剂组患者口服3袋/次/天固本涩肠方或匹配的安慰剂,持...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直肠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 ,发病率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且迄今尚不完全清楚 ,治疗困难 ,因而引起广泛重视。为进一步探讨内脏运动和感觉异常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本研究用电子恒压器和消化道灌注测压设备 ,研究IBS患者直肠运动和感觉功能改变 ,并分析这些改变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一、对象与方法(一 )研究对象 腹泻型IBS患者 2 5例 ,均为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本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 ,按照罗马Ⅱ诊断标准入选[1] ,经血常规、粪常规、大便细菌学检查、血清生化检查及腹部超声、结肠镜检查排除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活动期UC(寒热错杂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1.0g/次,4次/d,口服。观察组予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甘草泻心汤,对照组予以单纯的甘草泻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B)与大肠杆菌(E)的比值]数量及肠黏膜屏障指标[血清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并评估肠镜下肠黏膜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及B/E比值明显上升,大肠杆菌数量下降(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2组血清D-乳酸和DAO指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大(P0.05);同时2组肠镜下肠黏膜评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甘草泻心汤治疗UC患者可纠正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并可修复肠黏膜屏障,改善肠镜下肠黏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探讨IBS的发病机制。[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选取腹泻型、便秘型及混合型IBS患者各20例,另选健康人20例作对照组,观察各组粪便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细菌比例和菌群培养检测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腹泻组菌群密集度明显降低(P0.05),且菌群多样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亚型IBS患者革兰阳性杆菌菌群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明显升高(P0.05),且腹泻组与便秘组、混合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别(P0.05);腹泻组、混合组革兰阳性球菌、大肠杆菌比例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腹泻组与便秘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别(P0.05);混合组肠球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IBS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均有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型、便秘型及混合型IBS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以腹泻型最为明显,菌群失调应该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通常由肠道功能异常引发,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胃道紊乱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IBS一般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失衡,特别是双歧杆菌失衡,在IB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双歧杆菌能够抵抗肠道病原菌的定植和入侵、增强肠道上皮的屏障作用,其代谢产物还能够增强肠道的防御作用.在IBS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通常明显减少,这提示增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可能在治疗IBS中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双歧杆菌与IBS的关系,探讨了双歧杆菌在辅助治疗IBS的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肠吉安干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国外判断肠易激综合征 ( IBS)临床疗效主要通过患者自己填写调查表 ,不单纯局限于对肠道方面的症状改变的调查 ,而且注重治疗对精神心理及整体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 ,全面分析药物疗效。本文采用 IBS- QO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of life questionnaire)自评问卷对中药肠吉安干预腹泻型 IBS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初步观察。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入选标准参照文献 [1 ],年龄 1 6~60岁 ;最近 1年内有结肠镜 (钡剂灌肠 )检查史 ;符合 IBS罗马诊断 标准。排除标准 :便秘型 IBS;有器质性肠病当前诊断和病史 ;目前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改变及其与腹痛症状的相关性.观察IBS患者肠黏膜神经纤维密度和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的异常.方法 实验组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来本院消化科就诊且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腹泻型IBS(D-IBS)和便秘型I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