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性治疗17 例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资料表明:输血后血小板升至最高值时间平均13d 。显效占41 .18 % ;好转占52 .94 ,无效占5 .88 % ,总有效率94 .12 % 。输血前后血小板计数表明:输血前平均33 .1 ×109/L,输血后平均107 ×109/L,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1) 。  相似文献   

2.
用F-800型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对989例健康人进行了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结果PLT男性200.6~312.6×10 ̄9/L,女性192.8~294.6×10 ̄9/L,P<0.05,MPV男性8.5~10.9fl,女性7.63~10.57fl,P>0.05,PDW男性9.73~11.07fl,女性9.72~10.88fl,P>0.05。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增多症一663例病因分析(MulakkanD,etal.ClinicalPediatrics.1994,7:340-343)血小板增多症定义为BPC>500×10 ̄9/L或更高。作者通过663例1~16岁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病因分析得出,其病因依...  相似文献   

4.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5例临床分析杨力群,葛明,沈德炜,王立琴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儿科250001本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5例中,男9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1.5:1。发病年龄最小为生后1天,最大为7岁,以新生儿居多,占53.3%。血小板计数≥400/...  相似文献   

5.
应用血小板生成素(TPO)对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治疗,其中4例为慢性再障,1例为重型再障Ⅰ型。TP0剂量4000U/次,每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用5~12周。结果5例再障和治疗前相比,血红蛋白上升29g/L~57g/L,血小板上升30×109/L~58×109/L,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对TPO治疗再障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88年4月至2000年元月,采用紫癜汤为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下同)慢性型患者57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57例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均未经过激素治疗。其中男25例,女32例;年龄26岁~35岁者21例,36岁~45岁33例,46岁~56岁3例;复发1次者17例,复发2次或2次以上者9例。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30~50)×109/L,血色素 60~90g/L;血小板寿命在24小时以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成熟障碍,很少见到血小…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M—CSF)治疗儿童急淋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选择住院化疗患儿,用rHuGM—CSF皮下注射,每次150μg,每日1次,连续2~3次。用药后取静脉血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6例急淋患儿,用药后白细胞均增加,增幅>05×109/L4例,>01×109/L2例,6例中有5例血小板增幅>20×109/L。提示用rHuGM—CSD治疗小儿急淋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效,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范社红  周凯 《中原医刊》1999,26(11):62-6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少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反复发作的波动性神经症状和体征、发热及肾脏损害。具有前三项者称为三联征,合并有后二项者为五联征。我院从87年12月至98年10月,共收治7例TTP。本文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20~55岁,平均33岁。五联征者5例,符合三联征者2例。Hb40-100g/L,血小板计数1-5~9.0×109T/L,体温高达40℃。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头痛、抽搐、昏迷…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2年至1997年共收治结肠癌210例,43例合并阑尾炎,其中10例被漏诊。现就其漏诊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68岁,平均43.7岁。本组10例均有右下腹疼痛,其中8例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4例,发热2例。10例均有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10例中血红蛋白减少3例(80~100g/L),白细胞升高8例(10×109/L~19×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0.82~0.93)。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血小板/白细胞比值在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出血中的价值。方法比较56例不同出血程度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白细胞比值。结果Ⅰ°、Ⅱ°与Ⅲ°出血间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3.46±25.05)×109/L、(52.23±23.09)×109/L和(39.08±18.24)×109/L,方差分析表明Ⅰ°与Ⅱ°出血间及Ⅰ°与Ⅲ°出血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与Ⅲ°出血间差异无显著性;Ⅰ°、Ⅱ°与Ⅲ°出血间血小板/白细胞比值分别为11.91±6.77、5.39±3.20和2.55±0.92,方差分析表明各个出血程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人为设定一血小板/白细胞比值(7.14)并观察不同出血程度组中低于该比值的检出率,发现在Ⅱ°与Ⅲ°出血组检出率分别为70.59%和100%,而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检出率却分别为58.33%和61.54%,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不同出血程度间血小板/白细胞比值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以血小板/白细胞比值来预测大出血的发生具有早期、准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31例均为住院病人,多为感冒后发病,均有乏力、疲劳、头晕等症状,多次外周血检查白细胞总数少于4.0×109/L,中性粒细胞数目少于2.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数目(0.5~1.0)×109/L6例,(1.1~1.5)×109/L16例,(1.6~2.0)×109/L9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3个月~63岁。1岁以内7例,2~10岁11例,10~20岁4例,20岁以上9例。发病2天以内就诊3例,3天至1周就诊25例,1周以上就诊3例。伴随发热症状14例,伴随咳嗽、喘等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12.
病儿,男,11岁。因右侧睾丸肿痛、皮肤出血点1d入院。入院前7d曾患流行性腮腺炎。查体:T37℃,R26min-1,P80min-1,BP12/8kPa.神志清,精神好,四肢可见散在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侧腮腺无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min-1,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右侧睾丸肿胀约4cm×3cm大小,触痛。实验室检查:Hb119g/L,RBC4.2×1012/L,WBC8.0×109/L,中性粒细胞0.589,…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4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进行了心电图观察,以探讨其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21~79岁,平均49.7岁,其中>45岁24例,≤45岁22例。所有病人均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断标准。46例病人中出血量>2000mL者17例,1000~2000mL者29例。血压<10.7/8.0kPa者26例,≥10.7/8.0kPa者20例。血红蛋白<60g/L者27例,≥60g/L…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3年1月~2001年1月采用中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疗效可观。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均符合我国统一的ITP诊断标准,选择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65岁,平均年龄17岁,血小板<25×109/L7例,25~50×109/L19例,51~99×109/L6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病情、病程与治疗组大致接近,经均衡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按照辨证…  相似文献   

15.
对5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使用刺五加治疗6~9个月,出院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痊愈43例,恢复7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未复发50例(92.6%)。平均12.5天全部病例血小板(BPC)升至100×109/L。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1岁。主因皮肤出现出血点,经血增多4年,加重1个月第二次住入我科。贫血貌,全身皮肤出血点,以躯干为主。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后无压痛。腹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触及。4年前第一次住入我科。WBC(6 3-6. 8)X109/L,LGB(60-64)g/L,BPC(12-20)X109/L,骨髓粒系增生尚可,红系增生明显,巨核细胞不少,血小板罕见。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予强的松60 mg/d,10天后 WBC14.6X109/L,HGB107g/L,BPC84X109/L…  相似文献   

17.
某患,女,53岁,5年前因脾脏肿大就诊,诊断为“原发性脾功能亢进”并行脾切除术,以后发现血小板数增高,大于1000×109/L,骨髓穿刺结果为骨髓增生度Ⅱ级,巨核细胞数明显增多,70枚/片,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给予马利兰及羟基脲治疗有效,血小板波动在300~600×109/L。近1年出现对马利兰及羟基脲产生耐药现象。入院2个月前血小板数明显上升,高达1030×109/L,并出现癫痫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2min,伴尿失禁。做脑CT、脑血流图及脑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经HA方案化疗及…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由于易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时易误诊,现总结分析我院1992年~1998年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白血病10例,探讨有关问题,以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8例,女2例,年龄16~65岁。发病到确诊时间半月以内3例,半年以上1例。首发症状:上腹不适9例,食欲不振10例,腹痛7例,黑便4例,呕血2例,腹泻1例,发热3例。外周血常规Hb45~145g/L,RBC(1.8~5.4)×1012/L,BPC39×109~90×109/L,WBC2.4×109~…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种新的胸腺因子(HF)治疗45例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分别为(41.08±18.32)x109/L与(96.22±51.72)x109/L有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为84.4%(显效42.3%,良效17.7%,进步24.4%)。结果显示HF是一种治疗ITP有效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0.
小儿感染性疾病与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小儿感染性疾病时白细胞和粒细胞数目的变化与致病原体有关。细菌性感染常导致白细胞总数升高,常>10×109/L,其中又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病毒性感染则少有白细胞数目的升高,白细胞分类中粒细胞也无升高。但是病毒感染导致白细胞减少至4×109/L以下,粒细胞也减少至“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程度,则不是很常见。为探讨小儿感染性疾病与粒细胞减少症的关系,我们回顾了过去1年里收入我科治疗感杂性疾病的患儿中伴有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1997年6月~1998年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