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皮层梗塞后的神经组织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1)
胎脑细胞匀浆或组织块移植是治疗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新手段之一。至今,已在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方面作了大量试尝,新近,也开始用于治疗遗传性舞蹈病。在帕金森病的治疗方面,已取得功能改善的疗效[1,2]。神经移植是否能使大脑... 相似文献
2.
3.
帕金森病的神经组织移植和基因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该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黑质 -纹状体多巴胺系统进行性变性 ,使得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 ,从而出现震颤、僵直、运动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和立体定向手术 ,但两者均属对症性 ,不能阻止或延缓病理过程和病情发展 ,以致中晚期病人致残而生活不能自理。 70年代开始的神经组织脑内移植治疗 PD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被认为是治疗 PD比较有效的办法 ,但受到供体的来源、伦理道德、免疫排斥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等问… 相似文献
4.
神经组织移植与脊髓损伤的再生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2):113-115
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与功能修复研究已进行了近百年。早期的研究大多限于观察轴突断端的生长。1928年,Cajal 等研究证实,在脊髓损伤的数天内,可见轴突有新芽(Sprouting)再生,但未见轴突的延长生长,新芽的最终结局仍是变性消失。此后,又有许多学者重复了有关脊髓损伤再生的研究,结论是: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能力极其有限,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再生,也难以延长穿越损伤部位的瘢痕组织。这种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5.
徐慧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4,(3)
第五届国际神经组织移植会议在今年6月25~29日在法国巴黎南郊Ecole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近300人。在神经组织移植方面较有名的A.Bjorklund、S.Dun-nett及F.H.Gage等出席了大会,法国当地组委会主席M.Peschanski自始至终主持并安排了这次会议。 会议的安排十分紧凑,每天早上9点开会,至下午7时、8时方告结束。由于巴黎要9~10时才天黑,因此,晚饭后稍稍和其他学 相似文献
6.
神经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PD)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近年来已较广泛地在国内外开展,许多研究表明神经组织移植可有效地减轻某些PD的症状和体征而无明显副反应。人们最初设想移植组织可能存活、生长并整合于宿主纹状体内,产生多巴胺(DA)而起治疗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神经组织移植后PD症状改善的机理并非如此。近年来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至今尚无统一认识。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对神经组织移植治疗PD的机理研究现状作一概述,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神经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开展,并对移植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本文就神经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机理,适应症、移植部位及手术方式等方面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背景:了解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以及各种组织支架的特性与优势,对于修复方法与材料的合理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总结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或异种神经移植在面神经缺损中的应用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组织工程支架,神经移植,面神经,修复”或“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nerve transplantation,facial,repai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1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面神经缺损后立即直接缝合神经的断端是最好的修复方法。自体神经移植受神经移植体来源之限,常造成供区失神经支配;以及产生束外有髓和无髓轴突无规则生长会导致神经纤维错向再生,造成严重的联带运动的不足。异体或异种神经移植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处于动物实验的研究阶段,尚难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颅脑外伤神经组织的替代和修复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本文将人类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大鼠颅脑损伤的模型中,观察是否有治疗效果。方法 人类神经干细胞取自3-4月胎儿海马,体重为300-370g的大鼠制成脑损伤模型,伤后24小时将神经干细胞用立体定向注射法注入双侧顶叶皮层,伤后1周动物运动功能评分后,处死取脑,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伤后1周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组与损伤组相比呈现出明显的运动功能改善,一部分移植顶叶的干细胞呈Tubulin(+)、GFAP(+),表明它们分化成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另外我们观察到治疗组伤区皮层的正常神经元增多,且坏死及凋亡的神经元减少。结论 社会干细胞是细胞移植治疗颅脑损伤的一种良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1.
神经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工程近年来不仅在软骨、骨、皮肤、肌腱、血管组织等方面取得了蓬勃发展,而且随着可降解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神经组织工程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神经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细胞因子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种子细胞种子细胞的培养是组织工程的基本要素,细胞主要来源于自体、同种异体、异种组织细胞等。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主要为雪旺细胞和神经干细胞。1.雪旺细胞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是周围神经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细胞,是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种子细胞。SCs在周围神经修复中起着… 相似文献
12.
周围神经组织工程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神经损伤以后的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自体神经移植的方法进行修复。但自体神经移植会造成供体功能丧失,且修复长度受限,大小难以匹配,可能形成神经瘤等.这些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目前提倡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开发能修复、维持和改善组织功能的替代品。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旨在为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供体,其核心是建立由生物材料和种子细胞构成的三维神经导管。 相似文献
13.
神经系统损伤与再生修复的研究是当今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随着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材料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学方法为神经损伤的治疗带来了希望[1].组织工程的核心是建立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种子细胞的培养是组织上程的基本要素,细胞主要来源于自体、同种异体、异种组织细胞等.本文就近年来神经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验性脑死亡动物模型,首先借助箭毒使动物呼吸肌麻痹而导致心脏停搏,使脑血循环中断。用脑组织蒙受严重缺氧性损害的实验性病理资料对脑死亡的病理结构损害特点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31例鼻腔神经组织肿瘤临床与病理分析表明:该类肿瘤是鼻腔内比较少见的肿瘤,可见于各年龄组。病理分类:嗅神经母细胞瘤18例,黑色素瘤1例,脑膜瘤6例,胶质瘤4例,神经鞘瘤2例。良性肿瘤需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恶性肿瘤不需要手术彻底且术后加用放射治疗。对13例恶性肿瘤进行随访,其1年生存率(12/13)为92.3%,3年生存率(7/13)为32.8%,5年生存率(3/13)为23.08%。结合临床表现分 相似文献
16.
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开发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能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组织再生的各类新型的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及智能型材料,是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方向。
目的:总结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6.32数据库2001-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神经组织工程”和“tissue engineering,neural,neural stem cells,Schwann cell,biomedical materials,scaffold”,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123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组织工程修复神经研究方面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的基础研究,包括其来源、理化特性、与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相容性检测。所选用的36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述评、讲座,其余为基础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具有临床意义的突破。随着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材料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学方法为神经损伤的治疗带来了希望。②生物支架是对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仿生,起到细胞外基质替代物的重要作用,寻找再生能力强的种子细胞和适合细胞生存的生物材料为组织工程的核心研究内容。③研究表明,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来源广泛,明胶、胶原、聚乳酸杂化材料、壳聚糖及脱细胞细胞外基质等均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理化性能稳定,在组织工程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④在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尚未阐明和解决的问题。加强基础性问题的探索,系统地阐明组织工程化组织形成、成熟及体内转归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和内在机制,这对优化组织构建技术,加速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结论: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原癌基因bcl—2与神经组织程序化细胞死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建锋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1998,14(1):53-58
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是一个级联式基因表达的结果,而比bc1-2原癌基因在程序化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就近年来bcl-2基因在神经细胞的程序化细胞死亡中的作用、特点及意义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0,(1)
作者首次用人胚胎神经组织植入脑内以治疗精神分裂症获得成功。患者女性,22岁,在护士学校三年级时,忽然性格改变,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思想不集中,不能思考,淡漠,不能适应环境,且有被监视感。数月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反复行电休克疗法及大剂量安定药物,并在出院后继续服用。12个月后病情恶化,智力明显障碍,记忆力障碍尤甚,同时体重大增,诊断为燥狂征群,伴有周期性精神分裂症。乃再行电休克治疗后,又恢复原来的无欲状态及意识缺乏,伴有幻觉。因治疗无效,乃于1987年11月24日行脑移植手术。用Riechert-Mundinger 定向仪,X 线对比剂造影 相似文献
19.
变性纤维银浸染法在神经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银浸染法显示神经组织培养中的变性纤维。方法:取大鼠胚胎脊髓前角细胞(SAMNS)培养,5d后加入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MAN)病人血清,干预12h后用铜-银浸染法染色。结果:变性纤维呈黑色或棕黑色,正常纤维呈淡黄色。结论:银浸染法能识别神经组织培养中变性的纤维。 相似文献
20.
背景: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所需要的许旺细胞数量巨大。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正常人神经组织的缺乏,常选用大鼠、兔等动物神经组织分离许旺细胞进行培养,而作为异种细胞在临床的应用相对受限。
目的:体外培养人正常周围神经的许旺细胞,寻找一种最佳的获取、培养、纯化的方法。
方法:切取脑瘫患者周围神经缩窄术中的正常周围神经,以消化培养法为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许旺细胞。将神经组织剪成碎块,接种于含胎牛血清、胶原酶、Dispase酶的培养液中消化培养,离心,将组织块加入培养基中,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再移入有多聚赖氨酸的DMEM培养皿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当贴壁细胞覆盖培养皿达85%~90%即可开始传代培养。锥虫蓝染色对培养后的第 2,3,4,5,6,7,8,9,10天不同时间许旺细胞进行计数,并经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计算细胞纯度。
结果与结论:4 d后镜下可见基本为纯净的许旺细胞,密度在0.5×108 L-1以上。传3代后,许旺细胞计数可达到9×108 L-1以上;许旺细胞纯度达85 %以上。结果表明,以消化培养法结合差速贴壁方法培养许旺细胞所需时间短,可获得较高纯度的人许旺细胞,能够为进一步的神经组织工程提供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