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DNA ND1基因中T3394C突变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无血缘关系的225例T2DM患者和19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DNA进行PCR扩增并直接测序确证。结果糖尿病患者组中检出T3394C突变8例(3.56%),正常对照组检出1名(0.5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DNA T3394C突变可能与本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炳峰  牛琦  陈晓婷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916-1917
目的:分析线粒体肌病患者骨骼肌线粒体DNA的突变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线粒体22个tRNA基因,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PCR产物进行突变筛选,出现异常峰型的tRNA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突变位点.结果:例1 tRNA-Val基因发生A1625G纯合突变,例2tRNA-Val基因发生A1625G/A杂合突变,例3tRNA-Arg基因发生A10411C/A杂合突变.结论:线粒体DNA中的tRNA基因突变是线粒体肌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云南大理白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A3243G突变和NADH脱氢酶亚单位1(ND1)基因G3316A突变的频率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随机挑取的云南大理白族无血缘关系的185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和150例健康个体(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进行线粒体基因A3243G和G3316A点突变筛查,并采用χ2检验,比较线粒体基因突变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从而得出大理地区白族人群2型糖尿病与线粒体基因A3243G、G3316A点突变的相关性。结果在糖尿病组中A3243G点突变频率为0.54%(1/185),在正常对照组未检出该位点突变;在糖尿病组中G3316A点突变频率为1.62%(3/185),正常对照组中该位点突变频率为0.67%(1/150)。突变频率在两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大理地区白族人群2型糖尿病与线粒体基因A3243G和G3316A点突变均无相关性,可能不是该地区白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常见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16189T/C变异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和该基因变异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聚和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155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和164例同期住院患者及部分病例组人员爱人(正常对照组)的线粒体基因16189T/C突变情况进行筛检,并比较两组的一般状况和部分代谢指标。结果:①得到3种酶切图谱:229bp纯合未切开,代表基因序列中无限制酶切位点,发生了T/C突变;229bp和166bp杂和切开;166bp纯合未切开,代表基因序列中含有限制酶切位点,未发生了T/C突变;所得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②mtDNA16189T/C变异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32.26%,在对照组中占15.24%,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2型糖尿病患者中mtDNA16189T/C变异组HomA值(13.26±13.47)高于非变异组(5.97±9.47),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2型糖尿病中mtDNA16189T/C变异组和非变异组在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hC-肽、诊断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脂、微量蛋白尿、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t=-1.17~2.01,P=0.04~0.84)。结论:尚不能认为线粒体基因16189T/C变异引起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但该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加重2型糖尿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 3537A/G、5351A/G位点突变与中国北方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部对象均来自大连市,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大连地区2型糖尿病家系调查收集的患者61例,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患者497例及国家"95"攻关"中老年糖尿病普查"大连地区散发患者56例.另选国家"95"攻关"中老年糖尿病普查"中糖耐量正常的344人作为正常对照.在6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34名非糖尿病对照群体中检测线粒体DNA 3537A/G、5351A/G位点的突变情况.在测序基础上,从线粒体DNA中排序选择2个有较高可能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候选SNP,然后使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线粒体DNA 3537A/G、5351A/G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突变频率分别为2.0%和2.6%,在对照人群中则分别为2.1%和4.2%,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按照体质量指数和血压进行分层之后,发现5351A/G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突变频率为1.61%,在肥胖的对照中频率为15.38%,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_(Fisher)=0.02,OR=2.76);但是A 3537G在各组中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DNA ND2基因5351A/G可能与中国北方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A3243G突变糖尿病家系的基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认一个由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A3243G点突变引起的母系遗传糖尿病家系,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53例无血缘关系的有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片段(nt3153-nt3551)进行点突变筛选,然后对筛选到的A3243G异质性突变样本作DHPLC分析确认。详细调查此突变糖尿病家系发病特征,并做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结果在53例样本中检测到1例A3243G突变,对其家系调查发现7例母系成员中5例患病(1男4女),患者多数伴听力损害,体重指数减低,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最终需用胰岛素治疗,呈母系遗传,发病年龄不等,平均32.75岁。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表明患者存在包括A3243G突变的共33个变异位点,但除A3243G突变外其余都不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位点,因此A3243G突变是与这个糖尿病家系发病有关的惟一的mtDNA突变。结论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A3243G突变是这个三代母系遗传糖尿病家系发病的原因,其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轻、不胖、母系遗传、耳聋发生率和使用胰岛素比率高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4例2型糖尿病伴耳聋患者行线粒体基因测序,明确线粒体基因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医院2014至2015年期间收治的4例有母系遗传糖尿病家族史伴耳聋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对线粒体3069~3842片段进行直接测序,有突变或有意义者行线粒体全基因(除D环区外)测序,以明确是否有线粒体基因突变。结果在1例患者中发现有T3535C同义突变,由稀有密码子突变为常用密码子。对此患者进一步行线粒体全基因测序(除D环区外),发现G9053A、T10609C、C10920T、G13759A、G13928C、A15326G共6个错义突变。结论本研究发现了6个线粒体错义突变,其中C10920T突变与患者母系遗传糖尿病伴耳聋临床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的药物性耳聋相关线粒体12S rRNA基因1494CT和1555AG突变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定点诱变克隆策略构建突变质粒DNA标准品;建立突变位点靶序列PCR扩增及HRM分析方法,并检测106例非综合征耳聋患者标本,以DNA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HRM检测方法能准确检出线粒体12S rRNA基因1494CT和1555AG突变,各基因型HRM曲线特征明显且易于分析判断;106例非综合征耳聋患者标本中检出6例1555AG突变,检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建立了药物性耳聋相关人类线粒体12S rRNA基因1494CT和1555AG突变HRM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人群筛查和临床常规分子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16189T/C变异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和该基因变异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聚和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155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和164例同期住院患者及部分病例组人员爱人(正常对照组)的线粒体基因16189T/C突变情况进行筛检,并比较两组的一般状况和部分代谢指标。结果:①得到3种酶切图谱:229bp纯合未切开,代表基因序列中无限制酶切位点,发生了T/C突变;229bp和166bp杂和切开;166bp纯合未切开,代表基因序列中含有限制酶切位点,未发生了T/C突变;所得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②mtDNA16189T/C变异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32.26%,在对照组中占15.24%,差异有显著性(P&;lt;0.05)。③2型糖尿病患者中mtDNA16189T/C变异组HomA值(13.26&;#177;13.47)高于非变异组(5.97&;#177;9.47),差异有显著性(P&;lt;0.05)。④2型糖尿病中mtDNA16189T/C变异组和非变异组在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hC-肽、诊断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脂、微量蛋白尿、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t=-1.17—2.01,P=0.04-0.84)。结论:尚不能认为线粒体基因16189T/C变异引起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但该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加重2型糖尿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国外有研究发现线粒体tRNAGlu基因mt14709T→C突变和tRNASer基因mt12258C→A突变可能与糖尿病发病有关,但该突变是否与中国人群糖尿病发病相关尚未见报道.调查该突变在中国人家族性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①实验对象:于2004-08/2006-05从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糖尿病家系库"中选取无亲缘关系的糖尿病家系先证者770例,另外选择同期该研究所收集的无亲缘关系的309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纳入对象均为汉族人,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合基因直接测序方法检测tRNAGlu基因mt14709T→C和tRNASer基因mt12258C→A突变.③实验评估:收集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在家族性糖尿病组中发现9例(1.17%)mt14709T→C突变,在正常对照组中发现5例(1.62%),两组间mt14709T→C突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348,P =0.56).两组均未发现mt12258C→A突变.②家族糖尿病组中mt14709T→C突变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之间临床特点(年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tRNAGlu基因mt14709T→C突变和mt12258C→A突变可能均不是中国人线粒体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原因,其中tRNAGlu基因mt14709T→C突变是中国人线粒体的一种基因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