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网络游戏动机问卷、网络游戏自我效能问卷对520名大学生游戏者进行测试。[结果]网络游戏成瘾者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网络游戏自我效能水平;不同动机水平、不同网络游戏自我效能水平上,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逃避归属和自我肯定及网络游戏自我效能是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结论]大学生的网络游戏自我效能和游戏动机是影响其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都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开展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分别抽取成都市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各15所共计6216名学生,进行网络使用情况及导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学生的上网率为85.1%,网络成瘾率为6.2%;网络成瘾与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成绩、父亲职业、父母离异、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有关;网络成瘾学生经常感到孤独、觉得学习压力大。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既有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也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和性格特征有关,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进行全面干预,有效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对徐州市在校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有效调查3 404份。结果:中学生上网者中有上网成瘾现象的占10.83%,上网成瘾有性别差异,男性更易成瘾;年龄越小接触网络越容易成瘾;上网的主要地点是家庭和网吧;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态度对中学生上网成瘾也有影响;网吧和学校的监管不严也易导致中学生上网成瘾。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者比例较高,严重影响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应积极采取长效的、综合的防范措施,预防和控制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2 234名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数据库进行录入。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通州区中学生网络成瘾自报率为10.6%,男生、女生网络成瘾自报率分别为14.2%和7.4%,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2,P0.05)。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学习成绩、学习压力严重、失眠、抑郁等5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网络成瘾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应针对各影响因素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综合防治,以降低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清  余强  冯欣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1392-1393
网络游戏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网络游戏,而诱发产生对网络游戏的心理迷恋,追求虚拟快乐的一种冲动与控制失序行为,会伴随产生与网络游戏使用相关的耐受性、戒断、强迫行为以及相关生活问题〔1〕。网络游戏成瘾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而且易给社会带来危害。有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而荒废学业、离家出走甚至因痴迷网络游戏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报道较多〔2〕。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对520名大学生进行网络游戏成瘾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长宁区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对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干预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多阶段整群抽取的4所中学的初二、高一年级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导致成瘾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学生上网率为83.37%,平均网龄为3.07年,网络成瘾率为6.80%。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成员间关系、学校教育中的一些因素、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和目前的网络环境有关;在个性特质方面,网络成瘾与性别、自控力、学习成绩与压力、和同学相处有关。网络成瘾学生在自信、对他人怀疑、抑郁、社交恐惧、孤独和焦虑等心理因子的评分上同非成瘾组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与学生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关联,需要建立起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密切合作的综合干预模式,才能有效抵御网络成瘾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7月10日发表的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1 308篇,最终纳入分析32篇,样本量约14万人,收集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26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合并OR=1.782,95%CI:1.277~2.286)、感到孤独(合并OR=1.588,95%CI:1.262~1.915)、饮酒(合并OR=1.558,95%CI:1.428~1.698)等17个因素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女生(合并OR=0.516,95%CI:0.401~0.630)、家庭结构(合并OR=0.604,95%CI:0.277~0.930)、学习成绩较好(合并OR=0.727,95%CI:0.627~0.827)等4个因素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有自杀...  相似文献   

8.
杨梅  王永刚  蒋立新  李玥  潘瑞胤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85-2086
目的.研究深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情况和网络成瘾的原因。方法应用自制量表调查深圳市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3.42%。性别、家庭情况、孤独、郁闷、看电视时间、做功课时间和上网时间等因素与网络成瘾有关。结论家庭和学校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关心中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家庭环境,关注学生成长,及时排解学生的烦恼和忧郁,合理建议或安排学生的看电视和上网时间,减少网络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系统分析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 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7月10日发表 的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1 308篇,最终纳 入分析32篇,样本量约14万人,收集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26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 (合并OR=1.782, 95%CI:1.277~2.286)、感到孤独(合并OR=1.588,95%CI:1.262~1.915)、饮酒(合并OR=1.558,95%CI:1.428~1.698)等 17个因素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女生 (合并OR=0.516,95%CI:0.401~0.630)、家庭结构 (合并OR=0.604,95% CI:0.277~0.930)、学习成绩较好 (合并 OR=0.727,95%CI:0.627~0.827) 等 4 个因素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结 论: 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有自杀意念、感到孤独、不良生活习惯和上网习惯等有关,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全 面关注,加强引导和预防中学生出现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情况及网络使用行为特点,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阳市3 571名中学生进行网络成瘾倾向问卷调查。结果 贵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6.9%,男生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22.1%)高于女生(11.7%)(χ2=55.338,P=0.000);上网年限越长、频率越高、每次上网时间越长者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越高,上网年限>5年、频率>1次/d和上网时间>9 h/次者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分别为23.1%、32.8%和48.5%;上网地点在网吧和上网目的玩游戏者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1%和23.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在网吧上网、上网玩网络游戏、每周上网次数≥1次、上网时间≥1 h/次是网络成瘾倾向的危险因素,上网获取信息是网络成瘾倾向的保护因素。结论 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需引导其改善网络使用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天津市中学生上网目的及网络成瘾倾向的流行现状并进行分析,以便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天津市河北区14所学校3054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长时间上网报告率为17.85%(男生22.16%,女生14.33%);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0.71%(男生13.56%,女生8.38%),男高于女,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上网目的前4位分别为网络游戏、在线音乐视听、即时通讯(QQ/MSN)、网络聊天。结论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双重的,有赖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空间,建立一个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家庭关怀和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的特征,为其家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1450名中学生被试完成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的评定。结果发现有112名中学生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其中男生80名,女生32名。网络成瘾组中67.9%家庭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积极的应对维度分(1.38±0.68)低于非网络成瘾组(1.75±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P0.01)。家庭功能越好,积极应对维度分越高,严重家庭功能障碍组的积极应对维度分明显低于另外两组(F=6.05,P0.01)。结论在对网络成瘾中学生进行干预时,应充分考虑到家庭因素,着重培养情感交流的能力,促进家庭的适应性及变通性;同时要加强应对困难的培训,提倡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廖小春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22-1124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疗效。方法将284例网络成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综合干预治疗(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环境干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疗法(心理干预)治疗网络成瘾各142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其疗效,并分析两组差异。结果两种疗法均能有效的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但组合干预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心理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疗法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效果可靠,方法可行,值得在我国中学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郑州市城区高中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家庭环境若干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随机调查郑州市城区6所高中800名学生,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自编网络使用调查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郑州市城区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0%,成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方面有显著差异,且成瘾者家庭环境量表三因子分均与非成瘾者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多因素有关,改善家庭环境有利于降低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郑州市中学生上网情况。[方法]2008年,在郑州市城区和3个县随机抽取7 787名中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7 787名学生,上过网的6 151名,占78.99%。上网率,高中生与初中生分别为82.67%、73.52%(P<0.01),男女生分别为85.45%、73.49%(P<0.01),城区与乡村学生分别为89.65%、62.09%(P<0.01)。在6 151名上网学生中,有网络成瘾行为倾向的533人,占8.67%。诊断为网络成瘾行为倾向者所占比例,高中生、初中生分别为10.11%、6.25%(P<0.01),男、女生分别为12.86%、4.51%(P<0.01),城区与乡村学生分别为9.25%、7.32%(P<0.05)。[结论]郑州市中学生上网率较高,网络成瘾行为倾向率一般。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化州市中学生对网瘾综合征(简称IAD)知识的认知程度,以便为更好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9~11月,对化州市城区4所中学1018名高二级学生于干预实施前与实施健康教育后3个月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018人,各项网瘾综合征知识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中学生对网瘾综合征知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山东省医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4所本科院校1 00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和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其进行匿名测评.结果 山东省医学生网络成瘾率为4.76%.网络成瘾组和非网络成瘾组在性别、学习成绩、月均网费、上网途径、是否玩网游、对网络色情的态度、浏览网站类型、上网目的几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玩网游(OR=6.451)、上网目的为购物(OR=4.275)、学习成绩差(OR=2.138)、男性(OR=1.927)为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上网目的为娱乐(OR=0.466)、上网目的为浏览信息(OR=0.448)、用手机上网(OR=0.416)、主要浏览休闲娱乐网(OR=0.415)是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结论 医学生网络成瘾状况需要引起重视,要根据其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取113名中学生唾液,做尼古丁代谢产物可地宁浓度测定。同时对21名吸烟学生唾液可地宁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可见,不吸烟者可地宁值与吸1~5支/周者的可地宁值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每周吸6支以上者的可地宁值。采样前最后1次吸烟支数、采样时距最后1次吸烟的时间及采样时距最近1次吃、喝的时间是影响本次吸烟者唾液可地宁检测结果的因素。以上结果提示,测定唾液可地宁时应考虑到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唾液可地宁值作为判断中学生吸烟与否的指标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