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易激综合征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易激综合征其发病多与情志因素有关,肝气郁滞、肝脾不和,久病伤肾是主要病机,IBS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尤以肝的功能失调最为密切。临床常见证型:肝气乘脾型、脾虚肝旺型、肝脾不和,寒热夹杂型。治疗上应从肝论治,参以他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与治法,明确本病以肝郁脾虚为本,并在此基础上易损及心、肾。缕析肝郁脾虚证验方抑肝扶脾汤的组方配伍、炮制原则,阐释其治疗要义,并举肝郁脾虚、肝脾及心、肝脾及肾三则案例以示临床应用。[结果]肝脾不和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且肝脾损伤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其中肝郁脾虚者肝气较旺,脾气亦亏虚,往往病情更加缠绵。抑肝扶脾汤针对肝郁脾虚而设,治疗突出抑肝与扶脾并重,适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由验案可见,肝脾及心治兼宁心安神,肝脾及肾治兼温补脾肾,其目的均为平衡肝脾。[结论]抑肝扶脾汤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有效验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70例成人腹腔动脉的分支,并予以分型。以腹腔动脉发出的胃在动脉、肝动脉和脾动脉为基础,将其分为三主支型与二主支型。Ⅰ.三主支型共65例,占92.86%。该型又分为四个亚型,即胃—肝脾动脉干型(60%),肝脾胃动脉干型(24.29%),脾—胃肝动脉干型(7.14%),肝—胃脾动脉干型(1.43%)。Ⅱ.二主支型共5例,占7.14%。此型又分成三个亚型,即肝脾动脉干型(5.71%)、胃脾动脉干型(1.43%)和肝胃动脉干型。本文未见有肝胃动脉干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多发性硬化肝肾阴虚型与脾肾阳虚型患者的质子共振波谱分析及弥散张量成像差异.方法 对45例多发性硬化(MS)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肝肾阴虚型(28例)及脾肾阳虚型(17例),并比较两型患者之间发病年龄、复发次数、病程长短、扩展伤残等级(ED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磁共振、质子共振波谱分析及弥散张量成像差异.结果 两型患者发病年龄、病程长短、复发次数、ED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病灶位置、病灶强化反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脾肾阳虚型的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比值趋向低于肝肾阴虚型,表示脾肾阳虚型的轴索损伤趋向明显;肝肾阴虚型胆碱/肌酸(CHO/CR)比值趋向高于脾肾阳虚型,表示肝肾阴虚型的髓鞘脱失趋向明显.脾肾阳虚型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比值趋向高于肝肾阴虚型、各向异性(FA)比值趋向低于肝肾阴虚型,表示脾肾阳虚型白质纤维束损伤趋向明显,两者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发性硬化肝肾阴虚型与脾肾阳虚型患者之间可能存在质子共振波谱分析及弥散张量成像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铅中毒的中医证型及各证型在不同年龄及不同血铅水平的分布。方法借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轻度儿童铅中毒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中医临床证型,探讨不同中医临床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儿童轻度铅中毒的中医证型可见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肺脾气虚、肝肾阴虚、无症状型等。在6岁以下铅中毒幼儿组中,肝脾不和最常见,湿热内蕴、脾胃虚弱和无症状型次之。在6岁以上铅中毒儿童组中,肝脾不和最常见,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次之。Ⅱ-A级铅中毒患儿中,中医证型排列由高至低分别为: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脾胃虚弱、无症状型、肺脾气虚、肝肾阴虚。Ⅱ-B级铅中毒患儿中,中医证型排列由高至低分别为:肝脾不和、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无症状型、肝肾阴虚、肺脾气虚。结论各中医证型在儿童不同年龄和不同血铅水平的分布不同,肝脾不和是儿童轻度铅中毒的主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应用干扰素是针对病因的治疗,骨髓抑制严重限制了干扰素的临床应用。根据中医肝脾相关理论,将干扰素骨髓抑制分为肝气郁结、肝气横犯脾胃、肝脾两虚、湿热蕴脾、中虚肝寒五个证型进行肝脾同治,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CT定量检测的方法,探讨CT定量诊断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6例脂肪肝病例,中医证型分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肝肾不足、湿热内蕴型,分型后做肝脏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肝、脾CT值,以肝与脾CT值比值进行中医证型的定量分析。结果脂肪肝中医证型与脂肪浸润程度关系密切,五个证型之间弥漫型和局灶型脂肪浸润的构成比及肝脾CT值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弥漫型、轻度脂肪浸润多见于肝郁脾虚型。结论 CT定量诊断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相关,肝脾CT值比值可以成为区分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客观性指标,用来判断各证型脂肪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CT定量测定的方法,探讨CT定量诊断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例脂肪肝病例,中医证型分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肝肾不足、湿热内蕴型,分型后做肝脏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肝、脾CT值,以肝与脾CT值比值进行中医证型的定量分析。结果:脂肪肝中医证型与脂肪浸润程度关系密切,五个证型之间弥漫型和局灶型脂肪浸润的构成比及肝脾CT值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弥漫型、轻度脂肪浸润多见于肝郁脾虚型。结论:CT定量诊断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相关,肝脾CT值比值可以作为区分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客观性指标之一,判断各证型脂肪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相关性及预后。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64例,参照相关诊断分为痰瘀阻络型(31例)、脾肾两虚型(33例),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性别、血生化等一般资料,评估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脾CT之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评分(NFS),并测量肝纤维化四项、踝肱指数(ABI),行上腹部CT。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脾肾两虚型和痰瘀阻络型HOMA-IR值明显升高;脾肾两虚型HDL值、LN值、肝脾CT比值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及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痰瘀阻络型比较,脾肾两虚型HA、肝脾CT值之比明显降低、HOMA-IR、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肝脏脂肪浸润,其中脾肾两虚型患者易进展出现肝脏纤维化,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徐峰教授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与方法,以及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其认为肝脾不和是目前高血压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临床上常因情绪问题引起肝气郁结及肝气上逆,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治疗肝脾不和型高血压要谨记以调整肝脾病理状态为主要原则,顺应肝脾之间的生克关系,改善肝脾之间的乘侮关系,辨证施治,以疏肝平肝、健脾为法进行药物的加减。同时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善,避免情绪的异常波动,加强日常脾胃的养护,以此预防肝脾不和型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肝脾相关理论以及辨证论治方面论述了肝脾同调法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体会,并举典型病案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1 5 0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 ,观察肝肾阴虚型、阴虚肝旺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阴虚精亏型在性激素水平上的差异。结果 :1雌激素 ( E2 )、促卵泡生成素 ( FSH)、促黄体生成素( LH)、睾酮 ( T)水平及 LH/ FSH值在各证型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2阴虚肝旺型及阴虚内热型 E2 水平均较脾肾阳虚型显著降低 ,P<0 .0 5 ;3阴虚肝旺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阴虚精亏型的 E2 水平均较肝肾阴虚型显著降低 ,P<0 .0 1 ,而前者的 LH、LH/ FSH均较后者显著升高。说明肝肾阴虚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有的早期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显像仪测定147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流速、脾静脉血流流速,并检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相关指标.结果:不同证型(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无显著性差异;患者门静脉流速、流量,血瘀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P<0.05;脾静脉内径,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血瘀证比较P<0.05,与脾肾阳虚证比较P<0.01;脾静脉流速,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与湿热内蕴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静脉流量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比较P<0.0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与Ⅲ型前胶原,肝肾阴虚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P<0.05.在Child-Pugh分级中,C级脾肾阳虚证发生率最高,A级肝气郁结证发生率最高.结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湿热内蕴证和肝气郁结证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不外乎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药物损伤等方面.中医将肝硬化归属于胁痛、鼓胀、积聚等范畴,临床证型主要分为气滞湿阻、湿热内蕴、寒湿困脾、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脾血瘀.其中,气滞湿阻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为A级;湿热内蕴、寒湿困脾为B级;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脾血瘀为C级[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常规易测检验指标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相关性。将我院收治的168例慢性乙肝患者按中医分型标准分为湿热中阻型48例、肝郁脾虚型38例、肝肾阴虚型18例、脾肾阳虚型34例、瘀血阻络型30例。分别对5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TBIL、ALT、AST。同时,检测5组患者的血清HBV-DNA阴性率。结果:在AST指标值上,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在ALT指标值上,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在TBIL指标值上,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P0.05)。HBV-DNA阴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结论:探讨常规易测检验指标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对为乙肝中医证型的分型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乙肝中医诊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肝肾阴虚型甲亢和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分析,阐述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的物质基础。[方法]将正常人、甲亢和甲减患者血清用亲和层析法除去其中的高丰度蛋白质,再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不同组样品蛋白质组的变化,所获的差异蛋白质用质谱进行鉴定。[结果]与正常人相比,肝肾阴虚型甲亢患者血清中RBP和TTR的表达量降低,而IGF-2、FDA-C、NF-κB及PTP表达量升高;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TTR表达量升高,NHE-1、ZAG、UCH、IGF-2和MHC–II蛋白则表达量下降。肝肾阴虚型甲亢和脾肾阳虚型甲减相比,ProapoA-Ⅰ和TTR表达量降低,而NDU、SCDH/SCR、PK、Cyt P450蛋白、IGF-2和IRF-5表达增加。[结论]肝肾阴虚型甲亢患者机体代谢活跃,而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则机体代谢减低,合成代谢的速度分解代谢的速度。肝肾阴虚型甲亢血清IGF-2表达升高,脾肾阳虚型甲减则正好相反,说明血清IGF-2具有成为中医辨证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彭学钱  王三虎 《中医学报》2016,(12):1826-1829
肝癌并发低血糖的病因为肝病及脾,导致脾主运化功能失常,精微不足。该种传变属肝病传脾中的肝虚传脾,临床以虚证多见,可分为肝脾气血俱虚证、肝脾阳虚证、气虚阳脱证三个证型,分别以养血补肝,益气健脾;暖肝补虚,温中健脾;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为治法。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硬化腹水按中医辨证分为肝脾郁滞、肝脾湿热、肝肾阴虚3型。采用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清热利湿、滋肾养肝、利水消肿方法。以金铃子散合失笑散、茵陈五苓散、一贯煎合二至汤加减进行论治,并配合保肝、补钾、利尿及支持疗法。通过临床50例观察,结果表明对肝肾阴虚型、肝脾湿热型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失,腹水消除,肝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证素特点,分析DILI患者中医证素的分布特点,以及DILI各分型的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方法将103例DILI患者分为肝细胞损伤型、胆汁瘀积型和混合型,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频次、频率的描述分析。结果 103例DILI患者病位证素前五位顺序为脾、肝、胆、胃、肾;病性证素前四位顺序为湿、火热、气虚、气滞。以DILI不同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主要病位证素顺序为脾、肝、胆,病性主要证素顺序为湿、火热、气虚;胆汁瘀积型患者病位证素顺序为脾、肝,病性主要证素顺序为湿、气虚、火热、气滞;混合型患者病位证素顺序为肝、脾、胃,病性主要证素的顺序为湿、火热、气滞。结论 DILI的核心病位多与脾、肝、胆,与胃、肾相关。其病理演变多以湿、火热、气虚、气滞为主。其三种分型中,肝细胞损伤型病位多在脾、肝、胆,其病理演变多以湿、火热、气虚为主;胆汁瘀积型病位多在脾、肝,其病理演变多以湿、气虚、火热、气滞为主;混合型病位多在肝、脾、胃,其病理演变多以湿、火热、气滞为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肝脾损伤认识的提高和B型超声、CT等影像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闭合性腹部损伤部分肝脾破裂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而治愈[1].我们两院1995~2005年行非手术治疗肝脾破裂5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