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8例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原发病以淋巴瘤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以持续高热(100%)、肝脾肿大(83%)、出血症状最多,血清LDH显著增高,肝功损害,血清铁蛋白异常增高,甘油三酯增高,三系细胞减少,凝血功能异常、骨髓中可见噬血现象。予以联合化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激素冲击治疗等有一定疗效。死亡7例,存活1例。结论:成人HPS病因多以淋巴瘤为主,临床过程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联合化疗、大剂量IVIG、激素冲击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例成人HP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以发热(100%)和脾肿大(89.7%)最常见。实验室指标以血清铁蛋白≥500 μg/L(100%)、两系以上血细胞降低(96.6%)最为常见。感染组和风湿免疫组患者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时间为未达到和190 d),肿瘤相关组HPS预后最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30 d)。单因素分析示Fbg<1.5 g/L、PLT<40×109/L和LDH≥2 000 U/L的患者预后明显更差(P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PLT<40×109/L是影响本组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不良因素(P=0.011)。  结论  HPS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因多种多样;Fbg<1.5 g/L、PLT<40×109/L和LDH≥2 000 U/L患者预后不佳,需尽早行系统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3.
4.
魏文新  周睿 《现代肿瘤医学》2015,(14):2058-2060
目的: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的临床症状特征、实验室检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进行细胞形态学、临床症状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3个病例,1名为3岁男孩,另两名分别为20岁男性和17岁女性,持续高热而住院,体温>38.5℃,均可触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其中20岁男性患者腰腹部可见水泡并伴有胸腔积液;3岁男孩有水样便;17岁女性全身有红疹。骨髓涂片均可见巨噬细胞。结论:该病特异性检查指标少,与别的疾病容易混淆,易造成误诊。加强对其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转归等资料。结果:存活21例,死亡25例,死亡组肝、脾肿大比存活组明显(P<0.05),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铁蛋白(SF)、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年龄、发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肝脾肿大、PLT降低、FIB降低、SF升高、ALT、LDH升高的患者预后不佳,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预后的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8月至2020年07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共70例,根据不同预后分为生存组(53例)和死亡组(17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生存患者相比,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死亡患者存在更显著的血小板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以及更高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结论:血小板≤50×109/L及血清铁蛋白>1 500 ng/mL是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临床表现复杂,常有多脏器受损表现,病情进展迅速。全文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0例HPC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预后进行分析,19例以发热为首发临床表现。2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及免疫学方法确诊。随访19例,17例生存期〈6个月。  相似文献   

8.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文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11):1042-1046
由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的征象可一过性见于感染症、代谢病和恶性疾患等基础疾患,但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增殖所引起的,若不能控制由此导致的高细胞因子血症及继起的过度炎症反应,适时治疗乃会陷入极其严重和危险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lymphoma-associatedhemophagocytic syndrome,LAHS)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临床较为少见。LAHS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为提高对LAHS的认识,现将我院近5年所诊断的9例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的102例HPS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肿瘤相关性HPS最多见,共42例(41.18%).噬血细胞综合征2004诊断标准中各指标符合率分别为:发热100%(102例),脾大79.41%(81例),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81.37%(83例),高三酰甘油血症38.24%(39例),低纤维蛋白原血症53.92%(55例),铁蛋白升高99.02%(101例),骨髓噬血现象76.60%(72例).用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清蛋白水平与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清蛋白水平与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S可由多种病因所致,肿瘤相关性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发病年龄、血小板计数、清蛋白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伴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就诊的30例伴HPS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的50例不伴HPS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作对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生存情况。结果 30例伴HPS的T细胞淋巴瘤组患者表现为高热100.00 %(30/30)、脾大96.67 %(29/30),两系以上血细胞减少93.33 %(28/30),骨髓噬血现象86.67 %(26/30),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00.00 %(30/30),高三酰甘油血症46.67 %(14/30),低纤维蛋白血症60.00 %(18/30),铁蛋白升高93.33 %(28/30)及肝损伤86.67 %(26/30),以上指标与50例不伴HPS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11、22.50、36.05、64.20、21.82、5.31、16.54、26.82、46.43,均 P<0.05)。但浅表淋巴结肿大比例的发生率却不高,仅有33.33 %,这使对原发病的诊断造成比较大的困难。治疗上主要以CHOP方案或依托泊苷+地塞米松的联合化疗,虽然能使症状和实验检查指标得到改善,但中位数生存时间仅20 d。伴与不伴HPS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5,P<0.0001)。结论 伴HPS的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常伴有多脏器受损的表现,联合化疗可使疾病暂时缓解,但总的生存时间短,预后差,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学特点。方法 对该院111例MDS患者与56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随访观察。结果 111例MDS患者中有9例并发AID(8.1 %),56例AA患者中有2例并发AID(3.6 %),并发的AID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6.4 %)与白塞病(18.2 %)多见。5例患者AID发病在前,4例患者MDS和(或)AA与AID同时发病,2例患者MDS发病后3年并发AID。结论 MDS和(或)AA与AID具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1988年1月至2006年 4月诊治的24例W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WM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且并发症多,故误诊率高。1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7例达部分缓解,1例无效,1例失访,2例死亡。疗程最长达12年。结论 WM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体重减轻、神经系统症状及肝、脾、淋巴结大。自身免疫现象是其显著特征。化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预后较差,病程长短不一。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肺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9例肺ME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29例患者占同期新诊断肺癌的0.16%(29/18,021),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45岁(10岁-79岁);高级别肺MEC 17例,低级别12例.6例患者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检测均未检测到突变.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7例,非手术治疗12例.中位随访时间35(5-114)个月,至随访结束,17例患者已死亡.全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5%、51.2%和39.4%,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结论 肺MEC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组织病理,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病理级别以高级别为主,其预后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有望改善肺MEC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IV阴性浆母细胞淋巴瘤(PB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搜集1997年1月1日—2020年3月30日本院及其他文献报道的HIV阴性PBL病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对筛选的临床特征、分子病理、治疗以及预后相对完整的病案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60例患者,平均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风湿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以减少伴风湿病的恶性肿瘤的漏诊。方法选取以风湿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副肿瘤风湿综合征患者2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拟诊风湿性疾病类型和原发肿瘤类型。结果风湿症状以多关节肿痛、肌肉疼痛最为常见,抗核抗体阳性率为28.6%,抗体滴度均较低且未见特异性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为14.3%。28例副肿瘤风湿综合征患者中可见到多种风湿病表现,初次诊断以骨关节炎(8例)和骨质疏松(5例)居多,骨质增生、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各2例,硬皮病、风湿性多肌痛、缓和性对称性血清阴性滑膜炎伴可凹性水肿、纤维肌痛综合征及痛风各1例。罹患肿瘤中以血液系统肿瘤为主,为15例(53.6%),实体瘤共13例(46.4%)。结论多种恶性肿瘤可出现风湿病表现,对于风湿病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效果差者,即使有抗体阳性,也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副肿瘤风湿综合征可为隐匿性肿瘤提供早期诊断的临床线索。  相似文献   

17.
宫颈微偏腺癌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198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1例MDA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宫颈腺癌治疗患者的4.O%。临床主要特征为水样或黏液样白带(61.9%)和不规则阴道出血(42.9%)。治疗前仅5例(23.8%)初次宫颈活检诊断出MDA。14例患者经过2~5次宫颈活检或锥切才最终确诊,确诊时间1—25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临床分期:ⅠB期4例;ⅡA期2例,ⅡB。期5例;ⅢB期8例;外院治疔后无法分期者2例。11例ⅡB期以上者行根治性放化疗,全部肿瘤未控于7~26个月死亡;8例Ⅱ。期以下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有5例术后辅助放化疗,术后随访12~97个月,无一例死于本病;2例外院全宫双附件切除术后患者,1例阴道残端复发后行放疗肿瘤未控死亡,1例经补充手术及术后放疗无瘤生存。结论MDA常规活检诊断率低。早期患者应尽量采用根治性手术,对晚期患者实施放化疗效果差。及时确诊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