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杨超   《健康文摘》2008,(5):19-19
“夫妻癌”是近几年逐渐被医学界观察到的一种现象,100对死亡夫妻中有5对因癌症死亡。其祸根在于:夫妻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长期紧张、焦虑等。数据虽微,警示意义却极大。  相似文献   

2.
夫妻癌是近几年逐渐被医学界观察到的一种现象,100对死亡夫妻中有5对.其祸根在于:夫妻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长期紧张焦虑等.数据虽微,警示意义却极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夫妻双方同时或先后患癌症者有增多的趋势,人们一般称其为“夫妻癌”。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有一对共同生活了36年的夫妻,当61岁的丈夫因胃癌忽然病倒后,仅仅5个月后,61岁的妻子也是因胃癌接踵倒下了;一为62岁的教授1989年被确诊为肝癌,一年后其妻子也被确诊为乳腺癌……有记者到上海癌症患者俱乐部摸底,从会长沉重地递过来的一份统计材料上看到了写着密密麻麻的70多对夫妻的名字,这些夫妻,双双被癌症狠狠地击中了。"夫妻癌",这一不争的事实,近年来还有增多的趋势,以60岁以后最多见,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目前的科学已…  相似文献   

4.
《健康必读》2007,(10):33-33
"夫妻癌"是近几年逐渐被医学界观察到的一种现象,100对死亡夫妻中有5对同因癌症死亡。其祸根在于:夫妻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长期紧张焦虑等。数据虽微,警示意义却极大。  相似文献   

5.
"夫妻癌现象"病因和预防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 10多年来 ,报刊常报道夫妻双方同时或先后患同一组织器官或不同组织器官的癌症 ,被称为“夫妻癌现象”,并对之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据笔者所知 ,散在民间未被列入病案统计、分析、讨论的病例还不少。“夫妻癌”的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与夫妻共同生活的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接触致癌物质及病毒细菌的相互传染有关。除白血病、消化道癌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外 ,其他癌症则被认为绝大多数无血缘关系 ,与遗传因素无关〔1~ 6〕。有的学者认为可能存在脱落癌细胞相互种植问题。长期共同生活的夫妻 ,当一方确诊为癌时 ,另一方应被视为“…  相似文献   

6.
王定珠 《健康博览》2009,(11):53-54
这是一对都患了癌症的夫妻.他们同甘共苦。坚强抗争.遏制了凶恶的癌魔。生命得以延续.并仍有较高的生活质量。这对夫妻的事例告诉患癌症的朋友。不要怕。采用科学的手段仍然有战胜癌症的机会。同时也提示。夫妻癌现象值得重视。是癌症预防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脂肪肝专家称:脂肪肝是中青年男性健康的头号健康杀手。据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50倍。我国30~40岁的中青年男性中.有四分之一患有脂肪肝。  相似文献   

8.
控制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已刻不容缓 常听到有人问,都有哪些不良生活方式是引发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事实上,不良或不健康生活方式有许多,不妨先理解这样一个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生活活动形式,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夫妻癌"是指丈夫(妻子)得了癌症,妻子(丈夫)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也会被查出患了癌症。医学上将夫妻一方患癌另一方也患癌症的现象称为"夫妻癌","夫妻癌"既可同时发生,也可先后出现,其患癌部位可相同也可不同。近年来,"夫妻癌"现象有上升趋势。为什么没有相同遗传基因的夫妻会先后患上相同或不同的癌症?癌症会不会传染?  相似文献   

10.
《长寿》2005,(11):6-6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而60%取决于自己。这段话鲜明地告诉我们,制约人健康和寿命的因素中大约有40%是我们个人无法改变的,而60%的因素却取决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否科学。电就是说,大头儿还在个人这儿。世界卫生组织说的这段话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经过几代顶级医学专家调查和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1.
谷峰 《家庭医学》2006,(21):35-35
健康包括个人健康、家庭健康和社会健康,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健康。家庭健康不仅是个人身心安宁、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源泉,而且还是社会健康的基石和保证。一个不大健康的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健康家庭里,他(她)的健康状况可望逐步改善;相反,一个健康者若长期生活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里,则他(她)的健康状况会每况愈下,甚至会导致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师在生活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教师预防疾病,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不良生活方式问卷,对某高校23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缺乏认识者占35.15%;膳食不平衡者占53.39%,很少吃或不吃早餐者占15.48%;吸烟者占12.55%,经常大量饮酒者占8.79%,两种嗜好均有者占7.53%;基本不锻炼或偶尔锻炼者占79.07%;每天睡眠时间〈6h者占15.48%,面临家庭问题者占52.77%;有健忘、注意力下降、失眠等心理不良主诉者较多。结论高校教师不良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包头市社区居民不良生活方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的老龄化及与社会心理、行为因素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趋增多 ,使疾病的致死致残率逐年增加。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每天平均有 1 3万人死于慢性病 ,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 3 4 [1 ] 。而慢性病的发病往往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 ,有研究显示 ,人类的疾病大约 5 0 %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2 ]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包钢医院于2 0 0 0年 4~ 1 0月对包头市 9个社区居民进行了随机…  相似文献   

14.
孙洪文 《长寿》2005,(11):7-7
何为健康?为什么要培养健康意识?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好状态。”培养健康意识正是为了使自己达到这种“完好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师在生活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教师预防疾病,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不良生活方式问卷,对某高校23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缺乏认识者占35.15%;膳食不平衡者占53.39%,很少吃或不吃早餐者占15.48%;吸烟者占12.55%,经常大量饮酒者占8.79%,两种嗜好均有者占7.53%;基本不锻炼或偶尔锻炼者占79.07%;每天睡眠时间<6h者占15.48%,面临家庭问题者占52.77%;有健忘、注意力下降、失眠等心理不良主诉者较多。结论高校教师不良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不良生活方式癌症发生的元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汉 《医药与保健》2006,14(11):28-29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生活方式相关。前两者我们不能改变,但后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牢牢把握的。有研究表明不良生活方式是癌症的元凶,如果人们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习惯,则可以有效的预防癌症,降低癌症的发病率,达到健康长寿。生活方式致癌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7.
邢志和 《长寿》2005,(11):8-9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应该是老年人健康的行动指南。反之,一切与此背道而驰的做法均属于不良生活方式。下面我们就列举种种不良生活方式,以提醒广大读者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8.
杨波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56-3657
目的探索不良生活方式与癌症发生的相关关系,为预防癌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总结出和癌症发生高度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结果人类40%癌症是由包括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食入高脂低纤维素饮食,喜食油炸,薰制食品,腌制蔬菜可增加大肠癌,胃癌,食道癌等的发生机率。长期大量吸烟可导致肺癌发生率增高,大量饮酒可导致肝癌发生率大大增加。结论提出癌症一级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减少致癌、促癌因素,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小玲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66-176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的发病率成倍上升。据统计,目前25%的城市居民和9%的农村居民患有各种慢病;18岁及以上居民由于慢性病造成的寿命损失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慢病导致的死亡在全死因中比例中已由1990年的76%升至2002年的82.4%。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者约1.6亿,患病率为18.8%;糖尿病2000余万,患病率为2.3%;  相似文献   

20.
简敬之 《长寿》2005,(11):6-6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了。有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人群疾病的病因正按生活方式、行为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划分,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几乎占到60%。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因生活方式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目前在发达国家占总死亡人数的7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