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儿童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家庭健康指导,治疗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措施,治疗1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动作、精细运动、言语能力、适应性、社会交往等各项指标发育商(DQ)值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治疗组各项DQ值均明显好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观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及时有效地干预治疗,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的预后改善明显,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贾晓  张倩 《现代保健》2009,(12):9-10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将98例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结果治疗组中,患儿在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测试和发育商(DQ)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神经行为及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105例HIE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干预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所有病例均于出生3、7、12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检测。结果干预组发育商(D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率高,后遗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HIE患儿早期给予持续的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智力发育,改善预后,减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丹皮酚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HIBD组、HIBD+Pae组,分别以免疫组化和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脑皮质活性Caspase-3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坏死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大脑皮质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HIBD+Pa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与HIBD+Pa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BD+Pae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坏死率低于HIBD组(P〈0.01)。结论丹皮酚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乙型脑炎4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将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85例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分组征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对治疗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400mg/(kg·d)],连续治疗5d;纳洛酮每次静脉输注(0.01~0.02)mg/kg,每天1~3次,连续治疗5d~7d。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法治疗(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抽搐时间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对两组患儿随访半年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遗留神经精神症状体征.且脑电图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异常)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乙型脑炎,可通过不同环节,共同阻止脑部病变的进一步发展,较快纠正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恢复意识、减少病残、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为目前治疗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小儿哮喘缓解期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分析本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必可酮气雾剂、氨茶碱口服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疗程为半年,分析两组患儿的随访结果和临床效果。结果经半年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果中,治疗组患儿停药1年后,其复发率为22例,占44%,对照组患儿停药1年后,其复发率为32例,占64%,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均发作次数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停药2年后,其复发率为25例,占50%,对照组患儿停药1年后,其复发率为39例,占7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停药2年后,两组患者复发人数和次数均提高,但治疗组升高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缓解期的治疗中,以西药辅以中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远期疗效,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研究咳安口服液合并重组人干扰素α-2b(干扰素)治疗小儿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患儿采用咳安口服液合并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非那根止咳糖浆和干扰素治疗。每天观察并记录患儿症状、体征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7%,对照组为86.0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咳安口服液合并干扰素治疗小儿合胞病毒肺炎效果肯定,适宜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神经元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把实验分成两部分:①观察缺氧缺血后3、7、14、28天各组的体重变化以及各组28天内生存率;②观察缺氧缺血前2h,缺氧缺血后2、12、24h,3、7、14、28天各时间点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Bax、Bcl-2蛋白的表达。每组实验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参附预处理组(P组)、参附治疗组(SF组)。结果:SF组和P组较C组Bax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而Bel-2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生长发育和生存情况明显好于C组。结论:参附改善了新生大鼠HIBD后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其生存率;可明显下调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神经元Bax蛋白表达及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作业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9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综合作业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康复治疗2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Barthel指数评定分值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预后比较,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67%和97.96%,优于对照组的56.52%和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综合作业训练,临床疗效肯定,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谢湘平  唐特  杨侃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126-112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脑钠肽(BNP)改变的l晦床意义。方法将本院儿科120例HFMD患儿按卫生都《手足El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分为普通组(78例)和重症组(42例),选择同期本院60例健康体检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对象血清BNP水平,比较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d后的BNP水平变化情况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BNP水平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组患儿血清BNP水平稍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中治疗2d后BNP水平仍升高者住院时间长、呼吸机例数及预后逊于BNP下降组(P〈0.05)。结论BNP可作为HFMD病情判断的客观指标,动态观察BNP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模式。方法:选取140例中重度HIBD患儿,以出生顺序半随机分成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早期干预组采用不断评估-干预的程序由医生和家长共同完成训练计划至2岁,医生制定训练计划,培训家长并对每个患儿进行评估。家长负责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具体训练计划的执行。采用生长发育指标、临床、CT资料和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6月、12月、18月、24月龄时的DQ、M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临床和CT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采用医生和家长合作模式进行的早期干预治疗是可行的,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HIBD患儿的后遗症,减少伤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早期综合干预对不同类型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窒息、高胆三类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三类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干预组出生后即从产科和新生儿科开始建立专科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两组婴幼儿进行智能监测。结果:①1岁时干预组三类高危儿的语言、个人社交和总发育商(DQ)均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干预组的适应行为DQ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组三类高危儿的个人社交、语言和总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应行为DQ均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干预组的大运动DQ、窒息干预组的精细动作DQ均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P<0.01);早产干预组的精细动作、窒息干预组的大运动、高胆干预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了高胆儿的大运动DQ外,三类高危儿对照组5个能区和总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三类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到1岁时可与正常儿童相近,尤其在语言和个人社交方面,三类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秀兰 《现代保健》2013,(22):67-68
目的:探究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呼吸暂停的早产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患者进行呼吸、体温、喂养、膝部按摩、预防感染等护理方法;对照组50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病率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病率低,身体青紫、肌张力低下、心率变慢、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降低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呼吸、体温、喂养、膝部按摩、预防感染等护理方法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幼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C组)、假手术组(SH组)、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EG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采用经典的Rice法制作HIBD模型,ZC组不做任何处理,EGb组模型建立后即可腹腔注射银杏内酯B 10 mg/kg,每日1次,连续注射10天,NS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共10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脑皮质MMP-2、MMP-9的分布及表达。结果:NS组与ZC组相比,MMP-2、MMP-9在大鼠脑皮质层表达明显增加(P<0.01),MMP-2在第4天表达最为明显,MMP-9在24 h时表达最为明显;EGb组与NS组各个时间段相比,MMP-2、MMP-9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EGb可减少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MMP-2、MMP-9的表达,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社区开展的早期婴幼儿教育和服务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社区干预研究的方法,将359名新生儿及其家庭作为项目对象。在婴儿满月时进行基线调查,干预组随之接受以婴幼儿养育和智力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干预活动。在婴儿6月龄和12月龄时进行随访调查。婴儿智力测量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验”量表。结果两组婴儿的性别和出生过程中的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婴儿基线调查时智力指数(MI)得分分别为98.26分和101.79分,发育商(DQ)得分分别为94.50和99.36分。干预组婴儿6月龄和12月龄随访MI得分较基线的增值分别为6.07和8.86分,高于对照组的增值(-2.46分和1.05分);干预组6月龄和12月龄随访DQ得分较基线的增值分别为12.94和11.24分,高于对照组的增值(-0.18和0.34分)。MI及DQ得分6月龄及12月龄的组别×时间的交互项(干预作用),均高于基线。结论社区早期教育和服务促进了婴儿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幼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诊断早干预的DST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婴幼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进行常规干预的38例患儿设为对照组,根据DST评估结果进行早期细节化干预的38例患儿为观察组,将两组患儿的干预总有效率和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的D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干预后不同时间段的DQ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诊断早干预的DST应用价值较高,根据其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医按摩法在促进早产儿脑损伤的神经发育方面是否存在优势,能否进一步的确立中医在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中的重要地位。 【方法】 对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病例8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早期干预治疗(中药浴水疗、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试验组加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对照组加婴儿抚触,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Ⅱ及Gesell发育商数(DQ)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大运动(DQ)发育商均数及GMFM 的B区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几项两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I及PDI治疗前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在改善脑损伤患儿的大运动功能,尤其在坐位方面比婴儿抚触具有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时脾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变化及外源性褪黑素(MT)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用7日龄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生理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HIBD组)、MT治疗组。建立新生鼠HIBD模型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脾脏组织,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对脾脏中TNF-α、IL-6、褪黑素受体1(MT1)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假手术组脾脏TNF-α、IL-6、MT1的mRNA表达在24 h内均无显著变化,与生理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BD组和MT治疗组TNF-α的mRNA表达在2 h升高,8 h达到高峰,随后下降,24 h内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MT治疗组在24 h内各时间点TNF-α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HIBD组(P<0.01)。HIBD组脾脏中IL-6的mRNA表达在8 h开始上升,24 h升高更显著。MT治疗组中脾脏IL-6 mRNA的表达在24 h内不断升高,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HIBD组(P<0.01)。脾脏中MT1的表达在HIBD组未见明显变化,而在MT治疗组,MT1在2 h较HIBD组明显下降(P<0.01),在4 h降至最低,8 h开始回升。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脾脏TNF-α,IL-6的表达上调,而褪黑素可以抑制TNF-α的表达而增加IL-6的表达,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脾脏褪黑素受体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而外源性褪黑素对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压氧早期干预对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0月湖北省中山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早期均给予常规3项支持和3项对症治疗,并使用脑活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2疗程。新生儿期采用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对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各测1次行为神经评分(NB-NA);随访12个月期间复查颅CT、观察运动发育情况、测查Gesell智能发育商。结果:82例患儿坚持随访12个月。①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8.8±2.3,34.6±2.2,P0.01);②治疗组脑发育不良发生率为7.14%(3/4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10/40),P0.05。③两组智能发育商得分:治疗组动作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106.8±10.3,89.8±11.1,P0.01),应物能明显提高(102.3±11.6,87.7±11.9,P0.01),应人能明显提高(105.6±11.4,90.2±11.3,P0.01),言语能明显提高(98.8±11.9,91.6±10.3,P0.01)。结论:高压氧早期干预治疗能促进脑发育,提高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和智能发育商,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I)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eIF2α(p)、ATF4的影响。方法:参照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将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对照组(C)和参附治疗组(SF),每组按术后观察时间点不同进一步分为HI后6、12、24和72 h 4个亚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变侧大脑皮质eIF2α(p)、ATF4水平。结果:C组和SF组eIF2α(p)、ATF4表达水平均较S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IF2α(p)、ATF4在HI后12 h达到高峰。HI后6、12、24、72 h SF组eIF2α(p)、ATF4表达水平均低于相应时间点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BD后大鼠病变侧大脑皮质eIF2α(p)、ATF4水平明显升高,SFI下调HIBD新生大鼠eIF2α(p)、ATF4的水平,SFI对新生大鼠HIBD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