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0例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BiPAP治疗,观察通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BiPAP治疗可迅速提高哮喘患者PaO2和PEF值,并能有效地降低PaCO2,改善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无气压伤等普通呼吸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BiPAP,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通气,提高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0例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BiPAP治疗,观察通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BiPAP治疗可迅速提高哮喘患者PaO2和PEF值,并能有效地降低PaCO2,改善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无气压伤等普通呼吸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BiPAP,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通气,提高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1例重症哮喘患者,使用经鼻或面罩进行BiPAP,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O2)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经BiPAP治疗4h和24h后,患者HR、RR、SO2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BiPAP是治疗重症哮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BiPAP通气治疗心脏手术后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28例术后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同时予(面罩 BiPAP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征象、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BiPAP治疗后,试验组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 对心脏手术后重症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性 BiPAP面罩通气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创性鼻 (面 )罩双水平正压通气 (BiPAP)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 16例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 ,加用BiPAP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 ,并测定皮氧饱和度 (SPO2 % )、血气指标和呼吸流量峰值 (PEF)等。结果 通气治疗后 ,1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血气指标pH ,PaO2 ,PaCO2 ,SaO2 等与治疗前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应用无创性BiPAP治疗重症哮喘 ,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6.
覃云  吕庆胜  彭义广 《吉林医学》2008,29(19):1664-1665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性气道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S/T—D30型呼吸机,经鼻罩正压通气,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经皮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和PEF等,并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参数(pH除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应用无创性气道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可迅速提高哮喘患者的PaO2与SpO2和PEF值,并能降低PaO2,改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BiPAP呼吸机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46例患者经鼻面罩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变化及临床情况的变化.结果 46例中,好转44例(96%),患者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临床情况改善.1例因病情加重改为有创通气.1例昏迷加重拒绝插管而死亡.结论 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衰疗效肯定.减少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将65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NIPPV)治疗,并与33例常规治疗者对比,监测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SpO2和脉搏(P)。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H无升高(P>0.05),PaO2,PaCO2,SaO2均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PaO2,PaCO2,SaO2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量变值小于观察组(P<0.05);且病死率明显降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可作为抢救急性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粟毅  吴亚梅 《重庆医学》2003,32(12):1692-1693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BiPAPViSION型呼吸机经鼻 /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治疗 2 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 ,分析其通气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的变化 ,并以同期同等病情程度 2 1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BiPAP治疗 4h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 ,呼吸频率由 (31± 5 )次 /min降至 (2 5± 4 )次 /min(P <0 .0 5 ) ,心率由 (1 32± 9)次 /min降至 (1 1 1± 1 3)次 /min(P <0 .0 5 )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CO2 分压 (PaCO2 )均明显改善 (P <0 .0 5 ) ,治疗总有效率为 1 0 0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效果好 ,并发症少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红星 《吉林医学》2013,(33):6999-6999
目的:探讨BiPAP正压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救治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符合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茶碱类药物静脉滴注,给予布地奈德及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同时应用祛痰类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行BiPAP呼吸机下通气治疗,即为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检测患者通气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的动脉血气情况。结果: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中途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48 h后pH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正压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情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经BiPAP通气治疗8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方法治疗8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血气指标及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对照组较前有改善,二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鼻)面罩BiPAP呼吸机对1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并与8例行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无创通气组动脉血pH、PaCO2在通气后有明显改善(P〈O.001),好转8例(8/10,80.0%),药物治疗组好转5例(5/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对COPD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有效,昏迷并不是经(鼻)面罩BiPAP通气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3.
熊明媚  杜岚岚 《中外医疗》2012,31(35):72-73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重症哮喘患者在给予解痉平喘、抗炎症介质、氧疗、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皆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意识水平、气道保护能力、血流动力学等差异,分别选择无创或有创通气。其中,16例患者选择美国泰科BiPAP425ST呼吸机,采取通过鼻罩或鼻面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余患者则选择美国泰科Puritan Bennett840呼吸机,通过经口气管插管,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22例重症哮喘患者在给予通气治疗4h后以及撤机后与治疗前的动脉血气结果作对比,其pH值与PaO2恢复正常,PaCO2下降明显,与治疗前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插管时间在1个星期之内,全部患者皆成功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生存率达100%。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尽早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可改善相关症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21例AECOPD呼衰并肺性脑病患者应用经(鼻)面罩(BiPAP)治疗,比较通气前、通气后2-4小时、通气后24小时的pH值、PaCO2、PaO2,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插管率.结果 BiPAP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疗效肯定,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减少插管率,基层医院可以作为对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重要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SpO2明显升高,呼吸频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无BiPAP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安全有效,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通气在临床上得到较广泛应用。并已取得较好疗效,高频通气是一种高频率、小潮气量、低气道压的机械通气方法,已广泛用于Ⅰ型呼吸衰竭及各危重患者抢救中,也已取得较好疗效^[1]。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7月对各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加高频通气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王国立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593-1594
重症哮喘是呼吸内科常见危急症,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需要积极治疗,随着无创正压通气(NIPPV)技术的进展,应用NIPPV治疗重症哮喘已成为可行的方法,笔者应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进行NIPPV,治疗重症哮喘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鼻面罩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46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血气及临床情况的变化。结果:46例中,好转44例(96%),患PaP2、S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临床情况改善;1例因病情加重改为有创通气;1例昏迷加重拒绝插管而死亡。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衰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吴旺业 《广西医学》2005,27(6):848-849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连接鼻面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3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用BiPAP呼吸机连接鼻面罩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h、6h和24h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2~6hPaO2、PaCO2、pH和SaO2升高;RR和HR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iPAP呼吸机接鼻面罩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过程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中pH值、PCO2、PO2、HC03^-、SO2%的变化,以评价该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后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经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再改用鼻导管给氧条件下观察患者上述指标。结果:40例患者在无创通气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带机后较带机前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