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缓慢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解放军302医院重型肝炎患者,治疗组41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重型34例),单纯对照组37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重型32例)。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均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日本KURARAY公司产的KM-8900型人工肝治疗仪进行人工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好转率51.22%,高于对照组(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很好的纠正电解质紊乱,清除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氨,而对照组则不能(P<0.01);治疗组治疗用血浆量及废弃血浆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总胆红素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48h后总胆红素“反弹”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缓慢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延缓治疗后胆红素“反弹”,提高治愈好转率,且安全可行,操作简单,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持续缓慢血液滤过透析(CHDF)方法治疗重型肝炎并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探索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7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35例,在采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增加CHDF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电解质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前精心准备,治疗中熟练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术后正确护理是促使患者的肾功能明显好转、保证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49-4750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间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磷(P)、尿素氮(BUN)水平,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超滤脱水量(U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P、BU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降低,MAP相对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F明显优于对照组。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疗效较好于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的水平在糖尿病患者的循环和组织中明显增高,其结果将引起各种组织的病理改变,最终导致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近年来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人的循环和组织中AGE水平亦明显增加,其程度甚至高于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提示AGE可能参与了CRF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规律血液透析(HD)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CRF患者同时进行AGE检测,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我护理在血液透析滤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血液透析滤过综合了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优点 ,通过弥散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和对流高效清除中分子物质 ,它具有很高的总清除率 ,现已成为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的重要疗法。对血液透析滤过患者自我护理进行指导有助于帮助患者适应现状 ,延缓病情进展。因此 ,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已成为专科护士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对 10例血液透析滤过患者进行了自我护理指导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慢性肾衰患者 10例 ,男 8例 ,女2例 ,18~ 70岁 ,平均 44岁。血液透析滤过时间 6个月以上 ,均置动静脉内瘘管 ,病情稳定后继续行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按二阶段设计,比较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溶质的清除情况.结果: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种治疗均能有效清除K、BUN、PO4及β2-M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较普通血液透析较好地清除BUN、PO4及β2-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P=0.010),但两种治疗对白蛋白的影响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较好的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率,可以改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的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30例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例,每周用F60高通量透析器做血液透析滤过1次,用F6透析器做血液透析2次.对照组15例,每周用F6透析器常规血液透析3次.所有患者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均为500 ml/min,血流量220~250 ml/min,每次4 h.所有患者均观察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β2-微球蛋白(β2-M)、血磷下降情况,并且观察透析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急性并发症、副反应.结果 2种透析方法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β2-微球蛋白(P<0.001),血磷(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法安全、经济、有效,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的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30例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例,每周用F60高通量透析器做血液透析滤过1次,用F6透析器做血液透析2次。对照组15例,每周用F6透析器常规血液透析3次。所有患者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均为500 ml/min,血流量220~250 ml/min,每次4 h。所有患者均观察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β2-微球蛋白(β2-M)、血磷下降情况,并且观察透析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急性并发症、副反应。结果2种透析方法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β2-微球蛋白(P<0.001),血磷(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法安全、经济、有效,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及对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本院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100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hD组(A组)和hDF联合HD组(B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甲状旁腺激素(PTh)、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FGF23、PTh水平低于hD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比较无差别,治疗后,HRF联合HD组的血尿素氮(BUN)BUN、血清肌酐(SCr)低于hD组,GFR水平高于hD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HRF联合HD组的IL-18、IL-6和hs-CRP水平低于hD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无差别,治疗后,HDF联合hD组的生活质量高于hD组.[结论]HDF联合hD对慢性肾衰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FGF23、PTH、BUN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影响——附8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慢重肝)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记录87例慢重肝患者(A组)在应用血浆置换及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并与94例行血浆置换联合内科综合治疗的慢重肝患者(B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改善100%(87/87),低钾血症复常率为80%(33/41)、低钠血症复常率为93%(27/29),肝性脑病清醒率55%(12/22);B组则相应为48%(45/94)、7%(3/42)、7%(2/30)和20%(5/25),2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近期有效率、近期生存率分别为80%、48%,B组为47%、3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良反应以血浆过敏反应为主,均未发生低血压、肺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浆置换及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可有效纠正慢重肝患者的电解质紊乱,保持内环境平衡,且能提高其近期生存率和肝性脑病清醒率,为慢重肝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HBV基因型和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的特点。方法套式PCR扩增HBVDNAS基因后作序列分析。结果5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1例(2%),C基因型43例(86%),BC混合基因型6例(12%);各基因型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B、BC混合基因型S基因第139位、140位、146位、167位、170位、176位、191位、248位、254位、328位、337位、377位核苷酸与C基因型S基因第145位、157位、203位核苷酸各有聚集性改变,其中139与140位、145与146位有联合改变,并导致相应氨基酸的置换。结论无锡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多见于C、BC混合基因型,C、B、BC基因型核苷酸呈多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SBP 46例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3例)。治疗组UTI 10万U/d静脉滴注,每天3次,疗程10 d,对照组不使用乌司他丁,抗感染、护肝治疗相同。测定两组患者入院后住院第1、3、7、14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TNF-α)和治疗10d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肌酐(Cr)、尿素氮(BUN)等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第1、3天及第14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第7天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肝肾功能指标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例并发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死亡2例,对照组1例并发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5例发生肝肾综合征,死亡3例。结论乌司他丁治疗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SBP能减轻肝、肾炎症损伤,降低肝肾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Ⅰ组为治疗组,对2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采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Ⅱ组为对照组,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仅采用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3个月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 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统计学分析Ⅰ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均值差异,计算两组的有效率和病死率(有效判定标准:TB il<60μmol/L,PTA>40%),对两组有效率和病死率差异进行χ2检验。结果Ⅰ组治疗后TB il显著降低,与Ⅰ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PTA显著升高,与Ⅰ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有效率显著高于Ⅱ组(χ2=13.66,RR=0.03,P<0.01),I组病死率显著低于Ⅱ组(χ2=16.90,RR=10.11,P<0.01)。结论拉米夫定能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血液滤过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人工肝辅助装置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其中治疗组42例,中期18例,晚期24例;对照组33例,中期14例,晚期19例。2组病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相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日产KM-8800血浆交换仪并联用JUN-500血液透析滤过仪进行人工肝治疗,观察治疗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42例患者中20例治愈或好转,另有6例经治疗后维持到接受肝移植手术,有效率61.9%;对照组33例中6例治愈或好转,另有1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有效率21.2%明显低于治疗组P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与2009年6月-11月收治的46例进行比较,分析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CHB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施CNP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提高,而住院时间和1年随访复发率均较之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应用CNP可以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满意度,并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hemodiafiltration,CHDF)治疗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81例随机分2组,A组87例内科综合治疗+PE+CHDF,B组94例内科综合治疗+PE,比较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结果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在近期有效率、意识转清率、改善电解质等方面有差异(P〈0.01),A组优于B组,在降低胆红素(TBIL)、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PrA)及白蛋白(ALB)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内科综合治疗+PE+CHDF能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近期生存率和意识转清率,可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持内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Cytokines are known to play critical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tokines and treatment responses to drugs for CHB is not clearly defined yet. We measured the serum cytokine levels of interleukin (IL)‐1α, IL‐1β, IL‐2, IL‐4, IL‐6, IL‐8, IL‐10,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terferon‐γ,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macrophage/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o elucidate the cytokine expression patter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responses to lamivudine. Methods: Fifty‐eight specimens from 27 CHB patients and 98 specimens from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tested for 12 kinds of cytokines.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s: before treatment, ongoing treatment, duringmaintaining remission, and patients with viral breakthrough owing to resistance against lamivudine. The Evidence Investigator (Randox, Antrim, UK), a protein chip analyzer, was used to quantify serum cytokines. Results: Among 12 cytokines, IL‐6, IL‐8, IL‐10, and TNF‐α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ce against lamivudine compared with patients maintaining response. IL‐8, IL‐10, and TNF‐α levels also weak to moderate correlated with ALT and HBV‐DNA concentrations. Conclusions: Serum cytokine levels would reflect the pat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the individual treatment phases and may become useful indices in monitoring the treatment response of CHB. J. Clin. Lab. Anal. 25:414–421, 2011.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6月收治的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腹部症状、疲乏、全身症状、活动、情感功能和焦虑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和适度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