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质代谢异常与慢性肾小球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脏疾病可以导致脂质代谢异常,而脂质代谢异常也可导致慢性肾小球损伤。本文从慢性肾脏疾病时脂质代谢异常及其机制、高脂血症引起肾小球固有细胞损伤及其机制、LP(a)与肾小球损伤等三方面综述了脂质代谢异常与慢性肾小球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包括出现尿蛋白、尿沉渣异常、肾小管损害、组织学检查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有肾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 ml/min)≥3个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Zhang等[1...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两大综合征,都表现为肾功能损伤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目前研究发现,AKI和CKD关系密切。AKI的发生可导致CKD的发生、发展,而患CKD者其AKI风险明显增加。AKI和CKD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进展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由各种原发性疾病(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进展性的疾病,肾功能逐渐丧失。肾脏有滤过功能,重吸收功能,以及维持人体机能稳定的内分泌调节功能。终末期的慢性肾病会导致体内积聚过多的液体、少尿、电解质紊乱,进而危及生命。CKD的病因复杂,常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也常常继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病、各种血液疾病及肿瘤,红斑狼疮等[1]。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疾病可以导致脂质代谢异常 ,而脂质代谢异常也可导致慢性肾小球损伤。本文从慢性肾脏疾病时脂质代谢异常及其机制、高脂血症引起肾小球固有细胞损伤及其机制、LP(a)与肾小球损伤等三方面综述了脂质代谢异常与慢性肾小球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表现为不可逆的肾衰竭、心血管疾病(CVD)和夭折[1].根据美国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CKD是基于肾损伤的证据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而与病因无关[2].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慢性肾脏疾病 (CKD)是常见的临床疾病 ,其病变常逐渐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 ,导致慢性肾衰竭(CRF)。CKD进展机理十分复杂 ,早期表现可为肾组织局部炎症 ,随后出现肾脏固有细胞的表型转化 ,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 ,细胞外基质 (ECM)成分分泌及降解异常 ,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 /或肾间质纤维化。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这一过程 ,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调控网络并恶性循环 ,加重上述病理变化[1] 。疾病过程中伴随的高血压、蛋白尿、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血流动力学或代谢异常也加重肾脏损伤 ,进一步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CKD)多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而蛋白尿有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之别,即蛋白质丢失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还是近端肾小管对滤过蛋白质重吸收不足.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而非肾小球性蛋白尿白蛋白只是次要成分.蛋白尿是足细胞受累相关肾脏病的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足细胞是肾小球上"章鱼样"高度特异性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  相似文献   

9.
目的足细胞对于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稳定性极为重要。足细胞的损伤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和相关肾脏疾病的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足细胞损伤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多种肾小球疾病的始动因素之一。本文主要针对足细胞EMT的定义、具体表现、诱导因素、发生机制及相关肾小球疾病及其防治进行综述,以期阐明足细胞EMT最近研究进展,为相关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慢性肾脏疾病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一般认为,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通路.足细胞又称为肾小球上皮细胞,其足突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余年来的研究已证实,足细胞损伤是肾小球硬化的初始事件[1].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尿蛋白的病理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CKD包括各种慢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尽管这些疾病的病理特征各异,但是,在疾病的早期,CKD患者大多以尿蛋白为肾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因此,尿蛋白的定量监测与分析对于临床观察并判断早期CKD患者肾损害的程度及其预后尤为重要。病理性尿蛋白是指尿中排泄的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这些尿蛋白是CKD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减退的临床特征,所以,称之为“肾小球源性尿蛋白”和“肾小管源性尿蛋白”。实践表明,将尿蛋白作为中药治疗的靶点是临床上处理CKD患者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疾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蛋白尿是大多数肾脏疾病的共同表现。对于绝大多数肾小球疾病而言,蛋白尿不仅是肾小球滤过膜严重受损的证据和结果,同时又是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罪魁祸首,它贯穿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以至向终末期肾衰竭进展的整个过程,并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评估肾脏功能的一种更敏感指标-胱蛋白C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常用肾小球滤过率来评估肾脏功能,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非糖化碱性蛋白,分子量(Mr),13,359道尔顿等电点(PI)9.3.CysC是直接基因产物,各组织的生成率恒定;几乎全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由近曲肾小管重吸收并分解代谢,血清/浆CysC浓度是良好的GFR提标.另外,尿CysC是一种低分子蛋白,理论上可作为肾小管功能不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CD2AP与慢性肾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尿蛋白排泄增加,肾脏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发生.近年来随着慢性肾脏病尿蛋白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开展,已经发现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在慢性肾脏病蛋白尿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往认为血管基膜是主要的滤过屏障,目前认为足细胞裂孔隔膜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主要因素,有多种重要的足细胞相关蛋白与其功能密切相关[1],CD2相关蛋白(CD2 associated protein,CD2AP)为其中重要蛋白之一,研究发现CD2AP 不仅参与T 细胞的活化,而且对肾脏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其异常表达可能是引起人类肾脏疾病的诱因之一[3],本文拟针对CD2AP 的结构特征,其表达异常与慢性肾脏病足细胞病变及蛋白尿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蛋白尿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重要原因,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血浆中小分子蛋白异常增多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Tamm—Horsfall蛋白增加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其中,肾小球性蛋白尿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其发生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近年来,人们不但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球基底膜(GBM)在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而且还陆续发现nephrin、podocin、CD2AP(CD2—asax-iated protein)、α—actinin-4、TRPC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6)、Densin及MAGI-1(membrane—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 inverted 1)等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m,SD)分子与蛋白尿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或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R60 ml/min)超过3个月的疾病[1]。2012年通过对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采取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CKD的患  相似文献   

17.
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几乎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通路[1],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TIF以肾小管萎缩及消失、肾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为特征[2].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中,肾间质纤维化都可作为肾功能恶化的一个十分准确的预测指标,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比肾小球硬化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更为密切,故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病程渐进且不可逆。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CKD的发病率为10.8%, 我国CKD患者超过1亿,且患病率逐年上升[1]。据美国KDIGO指南标准[2],将CKD定义为各类原因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超过3个月,包括肾脏病理损伤或血、尿、影像学检查异常;或连续3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在60 ml·min-1·1.73 m-2以下。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包扩两层含义,一是指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伴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二是指GFR≤60 ml·min-1·1.73 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根据GFR水平,慢性肾脏病可分为五期,CKD5期即为终末期肾病(ESRD),需肾脏替代治疗。CKD合并心房颤动在临床上常见,其发生率约19%~24%[1]。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出现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下降,临床上表现为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损伤(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或GFR60 ml·min~(-1)·1.73 m~(-2))持续3个月以上,有或无肾脏损害的证据~[1]。慢性肾脏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发展缓慢和功能不可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