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期应用口服药物对患者带来的危害中除了肝肾功能损害以外,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也较常见。近年来,有关口服药物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口服降糖药物、激素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质量下降,同时,二甲双胍还会造成维生素B_(12)吸收不良,引起患者巨幼细胞性贫血和肠道功能紊乱等。甲状腺激素治疗会引起患者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和营养不良。非甾体抗炎药物会引起机体的胃肠道反应、肝脏损伤,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
环氧化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00多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 anti[ CD2 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被用来治疗风湿性疾病和解热镇痛,阿斯匹林是经典药物之一.但直至今日,我们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适应证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合理用药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但仍会间断发作,因此需要终身治疗和预防。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认识到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为有效的抗炎药物,而吸入途径的糖皮质激素在哮喘长期防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较差,存在诸多问题,现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干眼症的发病率较高,常规治疗以眼药水或泪液替代品为主,目前仍在广泛应用。近年来新的治疗方法往往针对干眼症的病因,而不是单纯地缓解症状,抗炎药物能够抵制干眼症炎症因子,常用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环孢霉素A、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神经生长因子可有效抵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干眼症状,而相关制剂还在研制过程中。中医药在干眼症的治疗方面存在独特的优势,讲究预防为主,辩证施治。展望未来,中西医结合将是治疗干眼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的炎症及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降低,进而引起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失调的症状。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复杂,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近年来,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性因子的高表达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抗炎药物延缓或阻止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帕金森病中的炎症机制以及抗炎药物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支架置入能使狭窄的血管得以重建,大脑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效防止脑缺血及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少等特点,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方法。但目前血管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仍影响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支架置入损伤血管壁从而激活一系列的愈合过程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原因,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药物洗脱支架通过局部输送针对支架置入后局部炎症的抗炎药物,以达到增加疗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埃索关拉唑组、法莫替丁组和铝碳酸镁组,对照组单独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余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服奥美拉唑20 mg 1次/d;埃索美拉唑20 mg 1次/d;法莫替丁20 mg 2次/d和铝碳酸镁500 mg 2次/d.分别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对各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埃索美拉唑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背景: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之一,常伴有关节软骨的损伤,其原因是膝关节内环境的紊乱.目的:评价组织工程半月板在半月板构建中的生物支架材料的性能,以寻求合理的半月板替代物.方法:以"组织工程;半月板修复;生物材料支架;运动性半月板损伤"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the meniscus repair,biological material scaffold; athletic meniscal injury"为英文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94-01/2009-12)和Pubmed数据库(1994-01/2009-12),纳入30篇运动性半月板损伤和组织工程半月板相关的文献.对半月板组织的特征、半月板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以及细胞因子在组织工程半月板构建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半月板修复相比,组织工程化半月板具有无抗原性,来源不受限制,可按预先设计塑型,具有生命力等许多优点.但是组织工程化半月板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如何模拟体内环境,在体外成功构建半月板组织,如何提高支架材料的应用性,研制具有与正常人体半月板组织相接近的力学性能的支架材料是一个半月板修复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62岁.因左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2年就诊.2年前因下坡时扭伤左踝关节,外院诊断为左踝关节扭伤,经制动、理疗、外敷药物等治疗无好转.半年后诊断为左踝滑膜炎,予关节腔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及中药等治疗,症状仍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
张融 《临床医学》1996,16(5):41-42
由于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D)对前列腺素(PG)合成的抑制作用及可能对肾功能的影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肉眼血尿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症状,目前尚无特效对症治疗措施。持续血尿会加重肾组织损伤,影响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和对治疗的配合程度,而影响到疾病的转归。自1992年起,我们对  相似文献   

11.
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相对于糖皮质激素类甾体抗炎药(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SAIDs)而言,指一大类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非类固醇药物.它可以减轻或控制由非感染性炎症如痛经、盆腔炎所致的腰腹部疼痛、术后疼痛、关节或软组织的损伤性疼痛,但仅是一种症状性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已知术中痛干扰手术的正常进行,而严重的术后痛更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机能康复。"超前镇痛"正是基于手术前施加一定的镇痛药物,通过影响伤害性信号的产生,传递及调控等过程,以求达到减轻术中痛和缓解术后痛目的。目前临床麻醉中能用于"超前镇痛"的药物主要有局部麻醉类药物、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MDA受体拮抗剂和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其给药方式常涉及多模式镇痛理念。本文就"超前镇痛"研究进展和相关临床问题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溃疡患者64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年龄构成、心、脑血管病史、消化道症状、溃疡发生部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溃疡>60岁老人多见,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常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要症状;且胃溃疡发生率高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多位于胃窦部大弯侧。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很难通过数学分析方法求出或临床直接监测激光能量在生物组织内的传输规律,因此常常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预测.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激光光子在组织中的传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研究方法.目的: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组织中的光剂量数学模型,探讨激光照射对于肝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不同光学参数下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组织剂量数学模型,逐个计算大量光子迁移轨迹,统计嵌于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光子宏观能量分布.结果及结论:通过数学模型得到光损伤随组织深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的结果,且光子在组织边缘会形成第2个峰值.组织损伤是阈值过程,每条剂量曲线可被视为阈值曲线.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激光在肝组织中的传播,得到了激光光子在肝肿瘤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适量光照强度能引起浅薄全面的肿瘤组织光损伤,深层光损伤伴随正常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居民对非甾体抗炎药的认知及误用情况,引导居民更科学、更合理地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方法:采用量表调查方式对上海、北京、河南、山东、内蒙古五省的1503名普通居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目前非甾体抗炎药在我们国家部分地区的误用情况比较严重,居民对非甾体抗炎药的了解相对缺乏。学历、年龄及地区差异均会影响NSAIDs使用量,而且总体认知水平、使用剂量、年龄、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四项指标对NSAIDs使用危险评级影响较大。广大群众迫切希望能够获得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知识。结论:加强有关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知识的宣传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要更多关注高危与极高危人群对于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以减少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重视地区差异对NSAIDs使用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疗效肯定 ,应用广泛 ,但不良反应严重。为增强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多种相关学科从不同途径进行探索 ,在理论和新药开发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尤其在阐明了其抗炎镇痛作用是选择性作用于仅在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环氧酶 2(COX 2 ) ,而不良反应则归于对环氧酶 1 (COX 1 )抑制的理论以后 ,更是把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推向了新阶段。现将近年来用于临床的几种新的非甾体抗炎药物概述如下。1 氯诺昔康 (lornoxicam)是一种与吡罗昔康相关的新的昔康类衍生物 ,化学结构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神经移植可以通过不同桥接物来完成,各种周围神经再生桥接物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6/2002期间有关周围神经再生桥接物研究的相关文献,包括神经纤维组织桥接物、非神经纤维组织桥接物、人工合成材料等内容.结果对周围神经再生桥接物的研究目前仍以3大类为主①神经纤维组织桥接物主要有自体神经、异体神经和异种神经.自体神经移植仍是目前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粗大的、长段的外周神经移植物很难找到,且有供区神经瘤形成和运动、感觉障碍等并发症,造成新的神经损伤.异体和异种神经移植体,来源较自体广泛,不给患者带来新损伤,各种类型的神经段均可得到等优点,但存在宿主对移植体的免疫排斥反应问题.②非神经纤维组织桥接物自体非神经纤维组织桥接物来源广泛,其中静脉和肌肉研究较多.静脉桥接体桥接周围神经效果不及自体神经移植而优于肌肉、肌腱及硅橡胶,但由于缺乏促神经再生的活性因子,桥接较长的缺损时易于塌陷.③人工合成材料桥接物人工合成材料具有生理性好,无抗原性,无致癌性,植入体内异物反应小,桥接神经纤维的管腔不易塌陷,使神经近端再生的轴索可顺利的通过,减少瘢痕干扰,跨越缺损长入远端实现自然修复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论各种研究仍停留于动物实验阶段,目前临床治疗周围神经缺损仍以自体神经移植为主,临床新的治疗方法还有待学者再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背景:基因活化材料是新型的专为组织工程设计的转基因材料.目前基因活化材料技术在骨科主要用于骨折不愈合、软骨以及肌腱韧带损伤的修复.目的:分析目前基因活化材料在骨科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Gene-Activated-Matrix,GAM"英文检索词及"基因活化材料,组织工程,骨与软骨损伤修复,肌腱韧带损伤修复"中文检索词,检索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1999-01/2010-09相关文献128篇.纳入与骨组织工程及基因活化材料有关的基础性、前瞻性及临床性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保留其中的26篇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基因活化材料技术在骨科主要用于骨折、软骨以及肌腱韧带损伤的修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可利用基因活化材料修复关节软骨损伤,通过转基因的靶细胞持续大量分泌生长因子来修复损伤的关节软骨.目前,基因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因转染的安全性、基因表达的可控性、以及寻找合适的基因载体.同时,基因活化材料治疗为韧带和肌腱损伤愈合也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大量研究表明利用基因活化材料治疗在组织损伤修复方面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但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创伤、血栓形成、组织移植、断肢冉植、应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均可以引起肢体缺血,在血供完全恢复后,可出现比缺血时期更为严重的损伤.长期以来,解决缺血问题主要集中在尽早恢复血液供应,但却未注意到当缺血组织恢复血液循环后,虽代谢趋向正常,但组织损伤却仍在继续,并且有加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简称"亚甲炎",又称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巨细胞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有关[1],好发于40~50岁女性。呈自限性,伴甲状腺疼痛,以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病程迁延,5%~15%会发展为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2]。现代医学主要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