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的创建与管理模式,为麻醉期恢复患者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方法我院从2009年3月起创建麻醉恢复室并加强管理,为手术患者提供麻醉恢复期护理服务。结果自创建麻醉恢复室后共为436例手术患者提供麻醉恢复期护理,及时发现出现麻醉并发症的患者62例,其中高血压7例,疼痛18例,肺通气不足12例,心律失常10例,低血压6例,低氧血症9例;在发现患者并发症后均给予有效处理,患者并发症均顺利缓解。结论创建麻醉恢复室并实施有效管理,可及时发现麻醉恢复期患者的高血压、疼痛、低血氧症等并发症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能够为手术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可加快手术患者的周转,大幅增加手术间利用率,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外科治疗中插管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恢复74例甲亢患者全麻下行手术治疗后麻醉恢复室内留治时间,生命征情况,麻醉拮抗剂的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4例患者经恢复室处治后平安返回病房,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延迟(1.35%);2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31.08%):其中切口出血2例(2.7%);甲状腺危象2例(2.7%);呼吸困难2例(2.7%);躁动17例(22.97%).结论:甲亢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麻醉恢复室的管理应建立专科病种的处理规范,避免病情复杂化.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减少并发症,便于连台手术的衔接,我院建立了一个拥有6张监护床位的麻醉恢复室和较完整的管理模式,对所有全麻病人及部分区域麻醉手术病人实施手术后监护。从2000年1月~2006年1月,对10992例手术病人实施麻醉恢复期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后并发症2275例次,取得了很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探索麻醉恢复室安全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本院麻醉恢复室所收治的5 156例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记录、分析,统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麻醉恢复期患者发生并发症1 093例(21.20%),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441例(8.55%),循环系统并发症504例(9.77%),神经系统并发症25例(0.48%),其他123例(2.39%)。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观察,针对患者的不同护理需要,与其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将并发症的危险程度降低,保证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5.
周俐伶  唐延先 《重庆医学》2008,37(16):1836-1837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post anaesthetic care unit,PACU)的管理问题.方法 将本院2004~2007年8月收治的356例PACU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探讨.结果 麻醉恢复室的并发症与患者年龄不同,手术不同,术中的处理以及术前的并发症不同与恢复室并发症的发生有关.结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手术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大,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所以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麻醉恢复室的护士在麻醉恢复期间对患者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是关系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安全回到病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需求.方法 对600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情况进行观察总结,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以帮助患者在恢复室的平稳过渡.结果 与结论针对患者情况预见性地给予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可较好地预防或减轻麻醉恢复期间相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麻醉恢复室接收的5060例全麻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记录,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小儿组、成人组及老年组,统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各年龄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恢复期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1297例(25.63%),其中循环系并发症548例(10.83%),呼吸系并发症490例(9.68%),神经系统并发症192例(3.80%).结论:应制定个性化的麻醉和复苏方案,以减少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并分析麻醉恢复室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以期指导临床质控及提高护理水平提供有益数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476例患者术中及恢复室内并发症并进行评估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恢复室并发症因年龄不同,分布也不同,且相同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也有差异.术中处理及术前并存相关系统疾病也与恢复室内并发症发生相关.结论麻醉恢复室医师及护士宜在整个恢复室期间对病人负责,应依据不同年龄、不同病人实施重点不同的治疗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11174例手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监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术病人在麻醉恢复室中监测治疗的意义.方法:对11 174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病例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留置恢复室的时间、带管转科、手术切口疼痛以及其他身体不适等情况.结果:11 136例(99.66%)病人生理体征稳定,PARS评分达8分以上后安全转回病房;38例(0.34%)危重病人生命体征指标不能维持正常,保留气管插管转送重症监护室(ICU)继续治疗;10 168例患者留置麻醉恢复室时间60~ 90 min,1 006例患者留置麻醉恢复室时间90~ 240 min;1 590例患者上呼吸机30 min后拔管,102例患者上呼吸机60 min后拔管,38例患者带管转ICU;2 392例患者在恢复室因手术切口疼痛静脉给镇痛剂,1 743例给予镇痛泵镇痛治疗;11 174例术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6 807例次,主要有术后急性疼痛、留置尿管不适、寒战、心律失常、低氧饱和度血症、呼吸抑制、恶心呕吐、高血压、低血压以及拔管后呼吸抑制等.结论:手术后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呼吸、循环功能很不稳定、意识恢复尚不完善,在麻醉恢复室的监测和治疗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度238例全麻下甲状腺手术麻醉恢复室内留治时间,生命体征情况,麻醉拮抗剂的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38例患者经麻醉恢复室处理后无一例死亡,全部安全返回病房,有10例发生并发症,出血1例,声音嘶哑3例,呼吸困难3例,术后躁动3例。[结论]甲状腺术后恢复室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如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腭裂修补术后创面易发生肿胀、渗血或出血,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及麻醉意外,给麻醉恢复期管理造成一定难度。本院近年来对328例腭裂修补术患者在麻醉术后恢复室管理,减少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闭金玉  植思霞 《吉林医学》2014,(14):206-207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患儿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麻醉恢复室298例患儿术后复苏监测和护理。根据患儿特点,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患儿正常体温、及时处理苏醒延迟、做好患儿安全防范和心理护理。结果:及时发现患儿麻醉恢复期间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结论:加强麻醉恢期监测和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危害,使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保证全身麻醉患儿围麻醉期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全麻恢复期病人寒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麻醉复苏室出现寒战的全麻恢复期病人40例,应用小剂量氯胺酮0.3~0.5mg/kg治疗,观察患者寒战缓解的情况。结果 87.50%的患者寒战消失,无氯胺酮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治疗全麻恢复期寒战,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术后复苏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2156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术后患者清醒时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为全麻患者术后清醒时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记录2156例全麻术后患者清醒时烦躁、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处理及护理体会.结果 有9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约4.42%,术后患者烦躁有54例,低氧血症(Sa02<90%)有26例,低血压5例,高血压4例,心律失常1例.结论 应密切观察全麻术后恢复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和血压,确保病人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相似文献   

15.
朱庆容 《中外医疗》2012,31(31):143+145-143,14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醉恢复室安全管理中实施。方法麻醉恢复室患者10 876例安全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结果全部病人在麻醉恢复室经过严密监测和护理,均安全转出麻醉恢复室。结论麻醉恢复室作为连接手术室与各外科病房的桥梁,通过引入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大大降低了患者麻醉并发症,提高了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1,(5):539-540
<正>麻醉后恢复期是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高发期。随着麻醉技术的提高,术后苏醒期患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提高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ost  相似文献   

17.
郑海霞 《大家健康》2014,(9):124-12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13年1月-6月对980例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恢复顺利,并平安返回病房,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术后恢复室护理安全,并采取恰当防护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孙艳  张雪芹 《吉林医学》2012,33(18):400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护理问题。方法:对1 000例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实施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并对其恢复期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恢复顺利,并平安返回病房,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术后恢复室护理安全,并采取恰当防护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董学芹  曹观海 《中外医疗》2011,30(2):151-151
为保障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参照美国采用的先进护理管理模式创建麻醉恢复室。本院也创建了完整的护理管理模式,并且建立了麻醉恢复室,具有监护床位10张,对所有接受全麻厦区域麻醇手术的病人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老年人全麻开胸术后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全麻术后入恢复室符合低氧血症22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1例病人经过积极有效处理后低氧血症得以纠正,1例转入ICU继续PEEP呼吸支持治疗.结论 严密监测、早期的诊断、保持术中通气良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术后充分的复苏和止痛以及做好保暖措施是防治老年人开胸术后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关键,也是使病人安全渡过全麻恢复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