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曼氏血吸虫对多种氨基酸的吸收情况。小白鼠感染曼氏血吸虫尾蚴5~6周后处死,由左心室灌注pH7,35的Krebs-Ringer-Tris(KRT)缓冲液,自肝静脉收抗成虫,保存于37.5℃含有20%牛胚血清及抗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的致病性作者曾与同事们对湄公血吸虫进行过啮齿类宿主的实验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虫对易感哺乳类有高度的致病性。湄公血吸虫在小鼠和田鼠的潜伏期较日本血吸虫长1~2周(需5~6周),在第8周出现严重病变。根据成虫与虫卵计数感染的成功率是高的,70~75%的尾蚴达到成熟,虫株毒力强。感染4对虫体的小鼠于10周内死亡,一对虫即可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体内体外试验法观察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卵的作用。 30只DDD株小鼠,每鼠经皮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0条,于感染后7周进行试验。吡喹酮混悬液的剂量为100mg/kg,在1天内共灌服4次,并设不服药小鼠作对照。两组小鼠于服药后1天和1、2、4和8周,每组各解剖3鼠,观察肝移和门静脉内的虫数,以及每鼠肠壁内计数900个虫卵,观察卵谱变化。结果:感染小鼠灌服吡喹酮后虫体肝移率达100%,而对照组为0~15.4%。小鼠于服药后1天,成熟虫卵减少,新近排空的卵壳增加;1周后,成熟虫卵增加,以后减少;2周后,近期死卵比例最高,其后逐渐减少,而钙化虫卵则持续增多。对照鼠在相应时间内未  相似文献   

4.
感染日本血吸虫动物组织内不同时期免疫物质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和小鼠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周起,在肝、肠组织内即存有虫卵抗原;感染后8~16周抗原水平达高峰;16周后抗原水平渐趋下降。家兔和小鼠在感染后6周起,均于肝组织内测出了IgG抗体;感染后8~16周抗体达高峰;20周后抗体水平下降,肝组织内虫卵肉芽肿病变也减弱。组织内虫卵抗原和抗体的动态变化与组织内虫卵肉芽肿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表明血吸虫卵抗原是肝组织虫卵肉芽肿病变的致病因子。肝组织内抗体水平的消长,也与感染动物组织内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的在于观察用吡喳酮治愈对牛血吸虫具有自然获得性抵抗力的牛的可能性。实验共用自然感染牛血吸虫5~8年的牛12头。这些牛经抗血吸虫病治疗后,在3周内作粪内血吸虫虫卵计数5次,其中半数牛用吡喹酮25mg/kg治疗两次,间隔期为3周,于第2次治疗后7周,与另外来自非流行区的同龄的6头牛同时感染,每头牛在2周半内经皮攻击感染1~3次,接种牛血吸虫尾蚴共为70,000条。于攻击感染后16~18  相似文献   

6.
鉴于已往实验证明对血吸虫卵壳的酚氧化酶的抑制剂是对体内血吸虫卵产生卵壳的有效阻断剂,这些药物可能有化疗价值,因此本文对该类药物之一的四乙秋兰姆化二硫(disulfiram)进行了实验。按0. 3%比例放入饲料中,饲喂感染150条尾蚴的小鼠。将实  相似文献   

7.
作者利用感染动物肠管组织内的日本、埃及和曼氏3种人体血吸虫虫卵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虫卵经过一系列处理和临界点干燥后,样本镀金300~400(?)厚,以 Jeol-JSM-u_(?)型扫描电镜的1,000倍放大率观察覆盖于卵壳表面的微细结构。观察结果发现:3种人体血吸虫卵的形状大多数是卵圆形的,而日本血吸虫卵更接近圆形。3种人体血吸虫卵都有微棘覆盖;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的虫卵微棘基本相似,而日本血吸虫的微棘  相似文献   

8.
用波多梨各株曼氏血吸虫尾蚴30~40条感染CBA/J雄性小鼠,8周与20周后取鼠脾细胞作研究。感染后20周的小鼠脾脏细胞,经刀豆素A(ConA)、或者曼氏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作用48小时,用丝裂霉素(Mc)处理,充分洗涤,然后与正常小鼠或感染后8周小鼠的脾脏细胞共同培养3~5天。在收获细胞前8小时,各加入0.5μCi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其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用改进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对植物血凝素(PHA)、血吸虫成虫抗原(AW)的应答能力。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20d内,对PHA的应答能力基本正常,而33d后对PHA的应答能力减弱。小鼠感染血吸虫后其淋巴细胞对AW的应答能力在2周内(淋巴结淋巴细胞)和6周内(脾淋巴细胞)应答正常,之后,分别于3和8周开始应答能力减弱,14周后的应答能力均恢复正常。上述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淋巴细胞对PHA和AW的应答能力可能存在暂时性免疫抑制现象,特别是在感染早期抑制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酚酶活性抑制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雌虫酚酶活性被抑制后对其产卵的影响.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d后,按500mg/(kg*d)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基硫脲,感染后第45d剖杀小鼠,观察感染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雌虫子宫及小鼠肝脏中虫卵的数量及形态结构.结果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雌虫子宫内虫卵数及每克肝组织虫卵数均明显减少.虫卵形态表现异常,主要是缺失硬化的卵壳结构.结论日本血吸虫雌虫酚酶活性被完全抑制后,雌虫不能产卵;不完全抑制则只能产生无正常卵壳的异常虫卵,证明具有活性的酚酶是虫卵正常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提示血吸虫酚酶有可能作为抗血吸虫病的一个新靶位.  相似文献   

11.
作者研究和阐述了曼氏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8周肉芽肿T细胞及20周肉芽肿T细胞的特征。将7~8周雌性CBA/J~k小鼠皮下注射25条曼氏血吸虫Puerto Rican株尾蚴。感染8周或20周后杀死小鼠取出肉芽肿肝脏,加入肝素,RPMI 1640 10u/ml,匀浆,低速离心10~15秒,沉积物中收集肉芽肿。T细胞表型特征由0.04%叠氮钠,4℃处理,0.2%IV型胶原酶建立膜标志,用免疫荧光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均为6~8周龄的雄性仓鼠,各组动物感染尾蚴的数目如下埃及血吸虫组每鼠感染尾蚴200条;曼氏血吸虫组Ⅰ每鼠感染尾蚴100条;曼氏血吸虫组Ⅱ每鼠感染尾蚴80条;间插血吸虫组每鼠感染尾蚴200条;梅氏血吸虫组每鼠感染尾蚴70条;日本血吸虫组每鼠感染尾蚴50条。用该药不同剂量、疗程及不同途径给药的方法,对感染的仓鼠进行治疗。在开始治疗2~3周后剖杀,灌注冲洗计算虫数,并仔细寻找肝、肺及肠系膜血管内的血吸虫,还取含卵的肝组织作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日本血吸虫卵卵壳及环卵沉淀物的超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从家兔肝组织内用不同方法分离出来的日本血吸虫卵表面及侧刺上,均存在网样纤维基质。经透射电镜证实纤维基质是卵壳的延伸物。综合透射与扫描电镜的观察,在网样纤维基质下面的微棘实际呈圆锥体形。日本血吸虫卵卵壳是双层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对血吸虫有效的药物对童虫无效或效果很小,而硝基乙烯呋喃(SQ18,506)对曼氏和日本血吸虫在感染后56天内任何时期给药都可有效。6~8周的雌性小白鼠,感染10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分为治疗组和不给药的对照组。将硝基乙烯呋蝻悬浮在0.5%阿拉伯胶液中,用胃管给药;或悬液在25%甘油中作肌肉注射。对照组在感染后10周内进行解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制备氯磷酸二钠脂质体(LE-Cl2MDP),选择性剔除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中Kupffer细胞,研究抑制Kupffer细胞功能对日本血吸虫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包裹CL2MDP;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3组:PBS组,日本血吸虫感染组,日本血吸虫感染联合LE-Cl2BMP组;对于联合组,小鼠尾静脉注射LE-Cl2MDP(0.1mL/10g),每周2次,连续6周;感染后第12周,剥杀小鼠,留取血清及肝脏,用于细胞因子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过LE-Cl2MDP处理后,日本血吸虫感染肉芽肿周围Kupffer细胞细胞明显减少;无论是感染第8周,还是第12周肝组织中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同时降低感染第12周小鼠血清IL-10水平,LE-Cl2MDP组为(42.6±10.4)pg/mL,感染组为(67.4±12.9)pg/mL(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LE-Cl2MDP剔除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抑制了肝组织中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主动免疫诱导保护性免疫力的持续时间.方法实验组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NP30 10 μg/鼠,主动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末次免疫后8、12、16、20、24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尾蚴感染后40 d行足垫试验.结果 NP30末次免疫后8、12、16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减虫率为21.43%~41.16%,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足垫试验结果显示8、1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P30主动免疫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持续约4个月;足垫试验结果与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日本血吸虫尾蚴(菲律滨莱特株)250、500及1,000条,分别皮下接种新西兰兔,感染前及感染后的8个月内每2~3周采血。各项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细胞压  相似文献   

18.
据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编码卵壳前体蛋白的一段230bp的序列设计PCR引物,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m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相应的基因片段、然后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一系列引物,用5’RACE和3’RACE法扩增出该基因cDNA的5’和3’端,再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全长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大小为423bp的片段。经序列分析推断该基因片段为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卵壳前体蛋白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对相应基因组区段测序证实该基因没有内含子(GenBank登录号:AF519182)。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c(+)中,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融合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20.9 kD。Real-ti me PCR结果显示该蛋白在尾蚴感染宿主后第23d即卵壳形成时高表达。利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血清对该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在预测位置出现了明显的识别条带,说明该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抱雌沟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Dot-ELISA检测早期感染钉螺体内血吸虫抗原,并以镜检为对照。钉螺感染后,逐周取样30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3wk后,钉螺血吸虫抗原的阳性率为70%。以后逐周增加,5wk为83.33%,8wk为96.67%。提示该法似有早期鉴别阳性钉螺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血吸虫童虫对过氧化氢介导的杀伤作用较敏感。本文报道感染曼氏血吸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无论经过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刺激,均能降低过氧化氢的杀虫作用。作者用CD-1雌性小鼠采集腹腔渗出细胞(PEC),其中有的鼠未感染,有的感染曼氏血吸虫达8~10周,或在采集前5及4天分别腹腔注射BCG或3%Brewer's巯基乙酸酯(THGL),所得的腹腔渗出细胞分别为U-PEC、S-PEC、BCG-PEC和FHGL-PEC。S-PEC含10~20%嗜酸粒细胞,BCG-PEC含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