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COPD患者按受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51例患者(89.5%)经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PH值及氧分压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合并有冠心病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病情变化。结果 BiPAP通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尤其能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结论 BiPAP通气治疗是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且不会使冠心病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2003年6月-2006年10月本院呼吸科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气道正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4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6例,监测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结果46例中,43例治疗效果满意,顺利脱机。3例失败,其中死亡1例,为82岁高龄,合并心室纤颤抢救无效死亡;依从性差1例,经济拮据放弃治疗;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气管切开改为有创通气1例。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能迅速纠正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防止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无创正压通气比传统有创通气减少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经(口)鼻面罩的无创通气(NPPV)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我院3年来应用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呼吸衰竭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positiveairpressure,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型呼吸衰竭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治疗7天后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呼吸机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能明显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易操作,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及并发症的预防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3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并给予相应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P〈0.05);无一例发生明显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操作简单,创伤小,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无创正压通气(non -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NIPPY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48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在相关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44例患者经NIPPV治疗后症状和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有改善,无创通气时间5~9d,平均6.5d,均脱机出院,有效率达91.7%;通气2h后SaO2明显升高,PaCO2和心率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2例患者经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脱机成功,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双通道面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使用双通道面罩(试验组22例)或使用单通道面罩(对照组21例)进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4h,通过分析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动脉血气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其呼吸频率、心率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动脉血pH、氧分压(PaO2)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双通道面罩组pH增高和PaCO2降低均显著优于单通道面罩组(P〈0.05或P〈0.01)。结论经双通道面罩和经单通道面罩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面罩机械通气(FMMV)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经双通道面罩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FMMV可以减少CO2重复呼吸,更有利于降低PaCO2水平。  相似文献   

11.
郑泽辉 《华西医学》2010,(3):578-57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在行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的同时,分别予以持续静脉滴注尼可刹米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 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治疗6 h后,治疗组在收缩压、呼吸频率及心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H值对照组无改善,治疗组显著改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由(51.2±3.7) mm Hg上升至(82.3±5.7) mm Hg,对照组由(51.4±4.6) mm Hg上升至(66.7±8.3) mm Hg,治疗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由(78.9±10.0) mm Hg降低至(46.9±7.2) mm Hg,对照组由(78.6±6.5) mm Hg降低至(61.2±5.7) mm Hg,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救治COPD合并早期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细致周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偏远基层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成功率。方法总结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救治经验。入选病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诊治规范标准。结果在未行机械通气(MV)情况下救治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成活7例,死亡2例,成功率达77.7%。结论偏远基层医院可根据现有条件,在非MV治疗情况下,进行综合治疗成功救治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判断病情对于提高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的最重要原因,AECOPD所致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极高。加强对AECOPD的防治特别是提高机械通气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情况,观察上机前后指标改善、机械通气并发症及上机时间等。结果 上机治疗呼吸衰竭,缓解26例,成功率92.8%,上机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呼吸机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例,气胸2例,总发生率28.6%。结论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通气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正确的通气模式,合理的通气策略,设置合理的参数,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患者的疗效肯定[1-2].因此,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COPD合并呼衰患者中的作用和合理有效的通气方法十分重要.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08年8月本院收治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联合BiPAP通气,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吸人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氨溴索。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7d后动脉血气(PaOz、PaC02)、肺通气功能(FEVl、FEVl/FVC)、呼吸频率(RR)、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7d后,2组Pa02、PaCL)2、FEVl、FEVl/FVC、RR、MMRC、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时间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in岬联合雾化吸人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氨溴索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降低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常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抢救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机械通气并发症较多且费用大,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使用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已逐渐增多。本院2005年6月至2007年4月,对COPD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50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是救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方法相对简便,经济负担小,患者易于接受。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应用指征逐渐扩展,在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救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早期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冶疗价值。方法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7例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记录治疗前,上机后2h、1d、3d的pH、PaO2、PaCO2、SPO2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治疗后血气分析中的pH、PaO2、PaCO2、SPO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