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到重庆工作后,我失落了好一阵子。那段日子,我总是失眠,躺在床上想女儿:她现在干什么呢?饭菜吃得顺口吗?天热她能受得了吗?是不是想家也睡不着呢?这些问题,女儿虽然在电话里已经与我确定了无数遍,可夜深人静时,牵挂还是像青藤般在我心中蔓延。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吃过黄豆芽、绿豆芽,可是您吃过发了芽的花生吗?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发芽的花生是不能吃的。但近年来,市场上有人在卖发了芽的花生,还比普通花生卖得贵,且买的人还不少,老板说什么“发了芽的花生更有营养”。花生发芽后真的会更有营养吗?会不会有毒呢?  相似文献   

3.
巧夸父母     
正偶然听到同事大刘给他母亲打电话:"妈,我这次回去你还给我做糖醋鱼吧,你的手艺没人比得上,我一辈子都吃不够。上次你给你孙女织的小帽子,她特别喜欢,还跟同学炫耀说她有个心灵手巧的奶奶……"大刘在电话里不吝对母亲的赞美之词,他母亲听了一定心花怒放,我都听到电话里她不停的笑声,肯定连嘴都合不拢了。挂了电话,大刘说:"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得哄着,夸  相似文献   

4.
张念华 《健康文摘》2007,(11):27-27
在日常饮食中,“吃得潇洒”和“吃得健康”两者之间时常是有矛盾的——有的东西好吃、想吃,但是不敢多吃,因为多吃了对身体有害。人们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又给各种食物贴上“好的”或者“坏的”标签。比如,土豆、花生、巧克力这样的食品在你想吃的时候,是不是会有些顾虑?你对它们的“坏印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有益?有害7想吃就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思 《药物与人》2009,(3):66-66
在日常饮食中,“吃得潇洒”和“吃得健康”两者之间时常是有矛盾的——有的东西好吃、想吃,但是不敢多吃,因为多吃了对身体有害。人们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又给各种食物贴上“好的”或者“坏的”标签。比如,土豆、花生、巧克力这样的食品在你想吃的时候,是不是会有些顾虑?你对它们的“坏印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6.
最近,广州某公司一位名叫尤丽的白领丽人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这位尤女士在电话里忧心忡忡地说.她是个新婚不久的女子.正在梦寐以求“BB”(孩子)时,前几天检查得知不幸患上了沙眼:她要问的是.沙眼是否是眼睛里进了沙子造成的?有什么危害?另外。她听人说,女性得了沙眼病对生育有影响.会影响优生优育,是这样的吗?目前。她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生活与健康》2012,(1):49-49
精神病院里电话突然响起,女护士连忙拿起了电话。电话那边问:“小姐,你可以帮我去查一下2房3床的病人在吗?”  相似文献   

8.
《中国健康月刊》2005,(1):106-107
最近,湖南一位名叫李利芳的女读者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这位李女士在电话里说,前日,她的一个女朋友来访,看了看她的面相,笑着问她是否经常偏头痛?她一惊,急忙问女朋友是怎么知道的,女朋友说看她鼻梁上的前额有皱纹,再结合她在公司做秘书工作的缘故,所以就揣测出来了。她认为女朋友在瞎猜,难道真能从脸面皱纹上看出毛病?  相似文献   

9.
她没想到,两个那样相爱的人,一旦放进婚姻里,竟然也矛盾重重。她看到他牙杯上留下的白色痕迹,看到从被子里突然掉出来的一只臭袜子,看到他穿着皱得像抹布一样的衬衫就要陪她逛街,恨得直咬牙。他也快被她逼疯了,床不就是睡觉的地方吗?为什么非得洁白平展一个褶皱都不许有?不就是吃顿饭吗?菜要洗5遍,米要淘8遍,都饿得前心贴后背了,这饭还要不要吃了?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果果在妈妈肚子里的第98天,3个月过去了,能感觉到果果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因为你很淘气经常扯妈妈的肚子。是不是空间太小了,你在抗议?我很幸运有了你,你在前3个月里让妈妈吃了不少苦,恶心,起夜,肚子疼,坐骨神经痛,晕,还有胸闷……但是妈妈挺过来了。多少次妈妈鼓励自己多吃点,只要妈妈吃了,果果就能得到营养。  相似文献   

11.
周淼 《药物与人》2012,(4):70-70
晓婷最近在坐月子,她非常喜欢吃水果,可是婆婆却说水果太冷了,不能吃。于是,晓婷只能把苹果啊草莓啊都放微波炉里转一下,但她不确定这样吃是否健康,加热后的水果还有多少营养?  相似文献   

12.
同书 《大众健康》2009,(10):19-19
也就是一个月前吧。有一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妹妹的电话,把我吓了一跳。 她在电话里忍不住悲痛地哭泣:姐,我得了子宫癌了。医生说要立即手术。我当时猛地一听,也有些慌神了。我只知道,她因为“月经不调”,一直在看妇科,怎么一下就成了“子宫癌”呢?妹妹今年才36岁,现在就切子宫,早点吧?  相似文献   

13.
《健康大视野》2009,(16):72-73
1.有一天,你接到一个客户打来电话,告诉你她的计算机不能上网了,请你分析,造成她网络故障的原因主要在哪里?请详细叙述你针对每一个故障是如何排除的。答:他不懂网络是主要原因,要不就是电信的问题,至于故障排除就不用问我了,不关我的事。  相似文献   

14.
常怡勇 《健康》2011,(3):13-13
2005年11月加拿大魁北克地区15岁的少女克里斯蒂娜·戴福士在昏迷九天之后死亡。她是一位严重的花生过敏患者,在昏迷之前曾经与男友接吻,而男友在那之前曾经吃过带有他生酱的面包。克里斯蒂娜的死因被确定为"残留在男孩口中的花生成分引发过敏",最终要了她的命。也许你不相信,但花生确实是一种威力巨大的过敏性食物。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的一个上午,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柳树湾村村民赵立明突然接到一个来自新疆伊宁市的陌生电话。电话那端,一位自称名叫魏万方的亲切地问小赵:“你是不是魏岭乡煤山上‘赵商户’(当年对经商人的尊称)的后代?”赵立明说:“就是,你有什么事?”接着,魏万方在电话里说,他今年已经85岁了。  相似文献   

16.
一枚钻戒     
毛利 《健康》2013,(3):72-73
小津参加完一场同学的婚礼后,感到自己迫切需要跟人交流一下感受。她迅速拨通男友的电话。他正在另一个城市出差,没空陪她参加那场温馨愉快的婚礼。他们打算半年后结婚,目前刚开始看婚纱、订酒店。男友在电话里"喂"了一声,小津沉吟了一下,她本想从"今天吃得很好"开始说起,但脑海中新娘无名指上那枚一克拉的钻戒先从她嘴里"滑"了出来:"亲爱的,你知道吗,我同  相似文献   

17.
一位护士长,某天去上班,手机忘在家里。两个小时后她回家,发现手机上竟然有47个未接电话。谁打的?全部是患者。4年前,这位护士长自愿向社会公开手机号码,免费接受患者咨询。这4年里,她每年至少接到2万多个患者打来的电话。  相似文献   

18.
化君 《青春期健康》2014,(11):24-24
以后的日子,我会让母亲在我温暖的手心里,一点点变老。就像我在母亲温暖的手心里,一点点长大。 上班的时候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说,她去了我儿时念书的学校。 她怎么想起去那里了?不等我问,母亲说:"小时候送你上学时一会儿就到了,如今那条路咋变长了,歇了几歇才走到。"母亲的话让我想起张小娴《楼梯是长还是短》里的一句话:楼梯没有变长,是祖母变老了。  相似文献   

19.
章翔 《健康生活》2011,(10):59-59
前些年,杨澜曾经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一位名叫杨娟的女士前不久给编辑部打来电活,这位杨女士在电话里苦恼地说道,她自今年2月份怀孕后,除了恶心、欲呕以及泛酸等反应,眼睛也经常胀痛,连看东西都模糊,这是怎么回事?要紧吗?眼睛会不会瞎?眼睛胀痛导致她整天胡思乱想,甚至恐嗅不安。杨女士说.她真想将孩子流掉.不要孩子了,做个“丁克家庭”多好。现在,她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