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帕菲临床应用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帕菲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主要成分为多西他赛,多西他赛可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间期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诺维本是一种新型阻止细胞分裂的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微管蛋白/微管的动态平衡。诺维本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主要使分裂期微管崩解,仅在高浓度下影响轴突微管,对管蛋白螺旋化的作用低于长春新碱,通过阻断GZ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进入间期或分裂后期的细胞死亡。本药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禁用于妊娠期、哺乳期及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1临床资料近期,我科应用诺维本治疗2例癌症患者。例1,女性,71岁。右下肺腺癌伴胸膜、纵隔两肺及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例2,女性,56岁。乳腺癌术后右侧胸腔…  相似文献   

3.
微管蛋白在巨核祖细胞向血小板发育成熟的过程中通过对有丝分裂的控制和原血小板的形成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在血小板中微管蛋白参与维持血小板骨架的完整,并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参与血小板形态的改变.一些以细胞有丝分裂为靶向的抗肿瘤新药正试图有针对性地减少对微管蛋白的影响以减轻药物对血小板生成的抑制作用.临床上一些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由于...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抗微管药物[1].它通过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微管装配与微管稳定的作用,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主要毒副作用除与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有相同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等外,早期影响其应用的最大问题是过敏性休克.2005年1月~2007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3例患者在首次使用紫杉醇静滴化疗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现就其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注硫酸镁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春瑞滨为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商品名盖诺,它通过阻止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和诱导微管解聚,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由于其神经毒性较低、抗肿瘤效果明显,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疗效较好,因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  相似文献   

6.
正多西他赛为半合成的紫杉醇类似物,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间期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作用。可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或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1]。顺铂主要作用靶点为DNA,作用于DNA链间及链内交链,形成DDP-DNA复合物,干扰DNA复制而起到抗肿瘤作用[2]。两者作用机制不同,联  相似文献   

7.
2例多西他赛过敏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蓉 《天津护理》2009,17(2):70-71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临床应用于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和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多西他赛为A26细胞生长抑制剂,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间期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作用。可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常用给药方法为多西他赛75mg/m2溶于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60min。  相似文献   

8.
特素是我国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新药。它是从紫杉醇树皮中分离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二萜类天然化合物。该药能在癌细胞分裂时与细胞微管蛋白结合,促使细胞中微管稳定和聚合,阻断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联合其他常  相似文献   

9.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它通过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合,使游离微管蛋白显著减少,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1-3].作者选用江苏连云港产的艾素(即多西他赛)加用氟尿嘧啶(5-Fu)及顺铂联合应用治疗胃癌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相关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例紫杉醇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易 《上海护理》2006,6(1):68-69
紫杉醇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从而诱导肿瘤细胞调亡[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紫杉醇、顺铂作为一线治疗卵巢癌。紫杉醇除了与常用抗肿瘤药物有相同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等以外,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1.
诺维本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通过阻滞微管蛋白的聚合形成微管和诱导微管的解聚,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是抗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1〕。近年来,已应用于临床,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为50%。由于诺维本的毒副反应甚大,对静脉有较强...  相似文献   

12.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紫杉醇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通过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裂期间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作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13.
紫杉醇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抗微管药物。它通过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微管装配与微管稳定的作用,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主要毒副作用除与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有相同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等外,早期影响其应用的最大问题是过敏性休克。2005年1月-2007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3例患者在首次使用紫杉醇静滴化疗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现就其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长春瑞滨,又名去甲长春碱、诺维本、盖诺,是人工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肿瘤新药,抗癌活性高,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对卵巢癌、恶性淋巴瘤、头颈部肿瘤、食管癌也有较好疗效。主要通过干扰微管蛋白聚合和诱导微管解聚,抑制有丝分裂中期  相似文献   

15.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它通过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合,使游离微管蛋白显著减少,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作者选用江苏连云港产的艾素(即多西他赛)加用氟尿嘧啶(5-Fu)及顺铂联合应用治疗胃癌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相关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贾雅丽  黄翠屏  王小婷 《全科护理》2009,7(29):2676-2676
紫杉醇是一种半合成的抗肿瘤药物,其抗癌机制通过直接作用于管蛋白微管蛋白的动态平衡,抑制管蛋白聚集,诱导微管解聚,使癌细胞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从而导致进入间期或下一分裂周期细胞的凋亡。该药抗肿瘤活性高、抗瘤谱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药对静脉血管的损伤是所有化疗药物中最强的药物之一,它可以在没有外渗的情况下引起血管内膜化学性损伤,造成广泛的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而且因为强大的毒性可产生坏死性反应。而一旦发生外渗,极易造成周围组织的发泡、坏死,出现严重后果[1]。我院2005年6月—2009年7月对223例肿瘤病人采用外周静脉输注紫杉醇。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23例肿瘤病人中,男135例,女88例;年龄29岁~78岁,平均63.5岁;肺癌27例,乳腺癌35例,食管癌13例,肺癌56例,肾癌26例,子宫癌18例,卵巢癌42例,其他肿瘤6例;104例病人共用紫杉醇358次。所有病人均为联合化疗,多为2种或3种化疗药物联合用药,除紫杉醇外,其他配伍药物为顺铂、氟尿嘧啶等。1.2血管选择穿刺前要首先选用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通畅的血管。应尽量不用手指、腕部、肘部等关节部位的血管,同时避开肌腱...  相似文献   

17.
诺维苯属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可通过阻滞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和诱导微管的解聚,干扰纺锤体的功能,使细胞分裂停止于中期.因此,诺维苯亦为抗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1].顺铂为无机铂的金属络合物,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抑制DNA合成[2].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毒副反应无影响,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由于二者存在一定的毒副反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微管是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部分,具有聚合和解聚的动力学特性[1].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组成[2].γ微管蛋白参与微管的组装,但并非微管的组分.微管的动力学特性使其在细胞有丝分裂起重要作用,其中β-微管蛋白的过表达是恶性肿瘤早期形成的关键[3].Warburg效应指肿瘤细胞在氧气即使充足时亦经糖酵解途径代谢,消耗大量葡萄糖产生乳酸,这种现象被也称为肿瘤的有氧糖酵解[4].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即是这一过程的限速酶.它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5].本文通过对比β-微管蛋白及M2型丙酮酸激酶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别,进一步探索这两种蛋白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分期的关系,寻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早期诊断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多西他赛类药物引起延迟性静脉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其作用机制是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作用和抑制微管解聚作用导致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因而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较广的抗肿瘤活性,临床应用广泛。2005年1月--2008年5月我科采用多西他赛为主联合化疗方案,对恶性肿瘤进行化疗,治疗顺利,疗效明显,但发生了迟发性静脉炎。现将迟发性静脉炎治疗及预防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植物提取药紫杉醇的抗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发现紫杉醇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显著的疗效,对其机制的认识有助于更好的临床应用。资料来源:本文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79-01/2006-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Chemotherapy,tumor,taxino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选取紫杉醇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相关文献。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基础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或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对资料进行初审,共收集到58篇关于紫杉醇与抗肿瘤的机制研究文献。20篇为随机对照研究,且基础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38篇为重复性研究或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①紫杉醇作为广谱抗癌药,对普通抗癌药物耐药的某些晚期肿瘤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对于多种临床恶性肿瘤疗效显著而用于临床。近年的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对卡伯肉瘤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对P388、P1534白血病有很高的活性,能抑制W256肉瘤、S180和肺癌的生长。②紫杉醇抗肿瘤可能通过调控微管动力学稳定机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调控免疫机制起作用。③一般认为紫杉醇的主要靶位点是微管蛋白/微管系统,它能促进微管聚合,抑制微管降解,使细胞分裂阻滞在G2/M期,能够诱导多种癌细胞的凋亡,而大量研究表明紫杉醇对微管系统的作用及对G2/M期的阻滞并不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唯一机制。④紫杉醇其药理作用新颖在于通过抑制微管蛋白和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动态平衡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①紫杉醇被认为是一种广谱抗癌药物,联合其他常用抗肿瘤药物,疗效可进一步提高,成为继环磷酰胺、阿霉素之后又一重要抗肿瘤药物。②可能有许多信号传导通路和机制参与紫杉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