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简易面罩供纯氧在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早孕并要求使用无痛人流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简易面罩组麻醉前预先使用简易面罩给患者供吸纯氧3~5min(氧流量5L/min)后,才开始静脉推注麻醉药品,并完成手术麻醉。常规组患者保持自然呼吸,常规静脉推注麻醉药品SpO2<95%时给予头后仰托下颔处理,SpO2<90%时给予人工面罩加压给氧辅助呼吸至正常范围。结果简易面罩组SpO2均在95%以上,而常规组有10例SpO2在95%以下,5例SpO2在90%以下。结论简易面罩供纯氧可提高无痛人流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术前预吸氧结合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和使用内镜面罩给氧的方法,对老年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本院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老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鼻导管吸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麻醉开始3~5 min面罩预吸氧,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结合检查过程中使用内镜面罩吸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情况、低氧血症及呼吸暂停发生情况。结果:两组SpO_2均于胃镜检查1 min时降低,随后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前采用面罩预吸氧3~5 min,可有效提高机体氧储备能力,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结合使用内镜面罩给氧可明显减轻和预防静脉麻醉引起的呼吸抑制,降低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无痛消化道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内镜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已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但在操作中由于内镜本身的局部刺激和患者生理反应的个体差异,可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感,部分患者常因此拒绝检查或不能接受复查.少部分患者因此有诱发心肌梗塞、脑卒中、反流误吸、肠穿孔等危险.因此,能使患者在无痛情况下完成较复杂的消化道内镜操作已在许多内镜医师中达成共识。我院近几年应用丙泊酚麻醉无痛消化道内镜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给氧方式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品  田玉科  张毅 《四川医学》2005,26(10):1080-1081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给氧方式.方法 200例无痛胃镜病人,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根据给氧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Ⅰ组,静脉麻醉前后面罩均给氧,氧流量4~5L/min;Ⅱ组,鼻导管给氧,氧流量 4~ 5L/min;Ⅲ组,不给氧,但SpO2下降至93%及以下时用面罩给氧;Ⅳ组,高频喷射通气,驱动压力1kg/cm^2,频率100次/min.记录病人麻醉前,麻醉后2,4,6,8,10min时的呼吸次数及SpO2.结果麻醉后2,4,6min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 P <0.05),8min后呼吸频率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2min有一明显降低( P <0.05),50例中有9例需改行面罩给氧.Ⅲ组SpO2在2,4,6,8min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 P <0.05),50例中有23例病人因SpO2低于93%而需改为面罩给氧.Ⅰ、Ⅳ组病人麻醉前后SpO2均在正常范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不给氧不可取,用鼻导管给氧存在一定风险,而用麻醉机面罩给氧和进行高频喷射通气给氧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雪影 《医学文选》2013,(6):772-773,771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且准确率较高的检查手段.有研究结果显示[1],常规胃镜检查使患者焦虑、紧张,可诱发咽喉和上消化道的痉挛,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无痛胃肠镜检查就是借助麻醉技术,进行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整个过程受检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克服了传统内镜操作过程中患者紧张、恶心、疼痛等缺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2].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共为12 806例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或在无痛内镜下进行内镜手术治疗,对在麻醉苏醒期出现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提高护理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老年肠镜检查中联合静脉应用异丙酚、芬太尼、阿托品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62例选择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在肠镜检查前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芬太尼、阿托品,进入镇静3级~4级后行肠镜检查,设中青年麻醉对照组及老年常规检查对照组,观察检查过程中患者反应,监测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麻醉药物总用量,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虽有一过性氧饱和度降低(P<0.05),但可自动恢复或经面罩给氧恢复,BP、HR等生命体征平稳,对无痛技术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老年患者在严密观察下行无痛肠镜检查安全、舒适、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施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90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在地佐辛加丙泊酚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分别采用鼻导管给氧(鼻导管组)、内镜面罩吸氧(面罩组)和双管喉罩控制通气(喉罩组),比较三组患者SPO2下降的例数和低于85%的次数,麻醉时间和检查时间,术后由手术医师评价麻醉满意度。结果面罩组和喉罩组患者在出现SPO2降低的发生率与鼻导管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P<0.01),SPO2降低发生率面罩组和喉罩组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出现SPO2≤85%次数面罩组和喉罩组也明显低于鼻导管组(P<0.05);面罩组和喉罩组的麻醉时间和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鼻导管组患者(P<0.05);术者满意度面罩组和喉罩组显高于鼻导管组(P<0.05,P<0.01)。结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双管喉罩控制通气,提高老年患者检查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气道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呼吸管理模式。方法200例无痛胃镜病人,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镇痛,依给氧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Ⅰ组,不给氧;Ⅱ组,鼻导管给氧;Ⅲ组,面罩给氧;Ⅳ组,高频喷射通气。记录病人麻醉前,麻醉后2、4、6、8、10min时的呼吸次数及SpO2。结果麻醉后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8min后呼吸频率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2min有一明显降低(P<0.05),其中9例需行面罩给氧。Ⅰ组SpO2在8min内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有23例病人因SpO2低于93%而需面罩给氧。Ⅲ、Ⅳ组病人麻醉前后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用麻醉机面罩给氧或进行高频喷射通气给氧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科采用面罩加压给氧的方法治疗气胸性肺不张3例,均收到满意疗效.其中例1为女性,49岁;例2为男性,29岁;例3为男性,23岁.均为不明原因左侧或右侧自发性气胸,外科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2天后仍发现患侧肺部呼吸音微弱或不存在.X线示患侧肺不张,患者呼吸气促等症状无好转.于是我们在手术室用麻醉机进行面罩加压给氧给予治疗.方法为:病人平卧,水封瓶置放地板上,并鼓励病人作深慢呼吸,扣紧面罩作吸气末加压给氧,让患者呼吸2至3次然后进行加压给氧一次,直至水封瓶上引流管无气泡逸出,仅存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为止,加压次数大约20次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创新》2015,(29):49-51
目的:探讨高龄慢阻肺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应用多功能内窥镜面罩给氧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慢阻肺稳定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组(A组)和鼻导管组(B组),每组33例。两组均进行胃镜检查,A组使用多功能内窥镜面罩给氧,B组使用双孔鼻导管给氧。观察比较两组给氧前(T0)、麻醉后进镜前(T1)、胃镜取活检时(T2)及检查结束退镜后(T3)4个不同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胃镜总检查时间,Sp O2<90%、Sp O2<80%的次数及中断检查情况。结果:两组各时段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2、T3时Sp O2均高于B组,A组出现Sp O2<90%及Sp O2<80%次数均少于B组,A组中断检查情况优于B组,A组总检查时间短于B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内窥镜面罩在高龄慢阻肺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缩短检查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辅助用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