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了解介入治疗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05例,分析介入治疗围术期中医证候及分布规律,四诊指标变化情况,证型相兼、虚实的变化规律。结果冠脉介入治疗后气虚证增加,血瘀证、寒凝证减少;介入治疗后胸痛、胸闷、脉涩等均显著改善,神疲乏力、纳食减少、脉细等显著性增加;术前实证所占比例最大,术后本虚标实证所占比例最大。结论介入术对冠心病辨证分型的影响为介入治疗后气虚证增加,血瘀证、寒凝证减少,提示应充分关注介入治疗后补气活血、标本兼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病窦综合征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调查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2007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确诊病窦综合征并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共12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天采集四诊资料,填写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辨证。结果:128例患者中,术前心气不足型30例、脾肾阳虚型28例、心阴亏虚型22例、心阳瘀阻型28例、痰浊痹阻型20例,术后心气不足型12例、脾肾阳虚型24例、心阴亏虚型33例、心阳瘀阻型25例、痰浊痹阻型34例。患者术前术后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术前以心气不足、脾肾阳虚、心阳瘀阻为主,术后则以心阴亏虚、痰浊痹阻为主,其中以心气不足型较术前明显减少,心阴亏虚型与痰浊痹阻型较术前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大肠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深入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预测疾病和证候的演变趋势,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辨析、把握证候特色的同时,探索证候临床诊断、疗效评价的标准化,从而提高中医药诊疗体系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并为病证结合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5):970-975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规律,为深入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疾病和中医证候的演变趋势,为指导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300例妇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的三级及以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归纳中医证候要素,总结腹部手术围手术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共性证候特征表现为:术前多为虚实夹杂,术后早期以气虚气滞致腑气不通为主,术后第3 d左右开始出现以脾胃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的证候表现。且疾病病种与围手术期证候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针对病证结合分布规律的系统深入研究,将为临床诊治与围手术期中医药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证候的变化与转归又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临床诊治基于整体观念,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改善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手术为西方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联合手术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观察疾病围手术期证候变化,不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能够切实评价临床干预手段的有效性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现以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骨伤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五个方向,分别论述疾病围手术期证候的虚实变化情况,对手术干预方式与证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启发,为中西医结合证候研究提供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中医证候与发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探讨ACS证候的影响因素.结果 吸烟年限、心衰病史与血瘀证候有关;体质量指数、西方饮食方式与痰饮证候有关;高血压家族史、合并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与阳虚证候有关;劳累与气虚证候有关.结论 影响因素与ACS证候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241例,根据其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并进行中医证候要素分类,使用多因子降维法(MDR)模型筛选出影响ACS预后的具有交互作用的中医证候要素,并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结果 241例ACS患者中血瘀证最为常见213例(88.4%),其次是气虚证、阴虚证、痰浊偏寒证、痰浊偏热证、阳虚证、气滞证;经GRACE危险分层,高危患者21例(8.7%),中低危患者220例(91.3%);应用MDR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2.480+1.969(血瘀+痰浊偏寒+阳虚),发生不良预后危险的比数比例为7.167(OR=7.167,95%CI:1.583,32.441)。结论 ACS患者主要证候要素为血瘀和气虚,出现阳虚+血瘀+痰浊偏寒证的ACS患者较不出现的患者6个月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可能性的百分比要高。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488-2491
目的:揭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相关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其临床治疗和相关科研实践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其中医证素、证型规律。结果:共纳入73篇文献,总病例数95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证候分布以心血瘀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气阴两虚血瘀、痰瘀互结、心气不足、气滞血瘀、气滞心胸等为常见证型,多见证素为血瘀、痰浊、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为本虚中首位,阴虚、阳虚次之;标实中以血瘀为首,气滞、痰浊次之。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梗的虚实夹杂证候明显较不稳定心绞痛增多;同时急性心梗中瘀血、痰浊证素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多于不稳定心绞痛。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本虚标实为其病机,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最为常见。而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虚实夹杂证候及瘀血、痰浊证素都随之增加,提示中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在标本兼顾的基础上尤其应该注重对瘀血、痰浊证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北京地区汉族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医微观辨证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研究证候因素在病变支数上分布情况以及各证候因素的Gensini积分差异。结果:ACS中医证候因素分布与冠状动脉造影有关(P〈0.05)。8个证候因素在冠脉病变支数情况上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7),不同证候因素的Gensini积分不同(P=0.001)。随着寒凝、血瘀的出现,冠脉病变范围和程度趋于严重。从本虚角度考虑,随着气虚、阴虚、阳虚病变程度逐渐加重。结论:ACS中医证候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分布和Gensini积分值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病变血管数、血管狭窄程度和临床严重程度 (Braunwald积分 ),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在给 70例 ACS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之前,进行中医辨证并作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 Braunwald计分,记录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变血管数和血管狭窄程度.对不同中医证候间的 Braunwald积分、病变血管数积分和血管狭窄程度积分及其相关性统计处理.结果 70例 ACS患者各中医证候组之间的 Braunwald积分有显著差异,其中阳虚及兼证者最高;而各证候间的病变血管数积分和血管狭窄程度积分相近.患者病变血管数积分、血管狭窄程度积分与临床严重程度 Braunwald积分间亦无相关关系.结论中医临床证候分型较之冠状动脉造影,能更为确切地表现和预测 ACS的临床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脂及载脂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2年1月一2008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29例A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血脂、载脂蛋白浓度及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痰瘀内结证组患者TC与气虚血瘀证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热结血瘀证组患者ApoAl浓度及HDL-C浓度最高,LDL-C浓度最低,其ApoB/ApoAl与气虚血瘀证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与痰瘀内阻证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TC/HDL-C、TG/HDL-C及LDL-C/HDL-C比值与其它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TG、LDL、TC/HDL-C、TG/HDL-C、LDL/HDL及低HDL与痰瘀内结证有关,高ApoAI、HDL-C及低ApoB/ApoAl、LDL-C、TC/HDL-C、TG/HDL-C、LDL-C/HDL-C与热结血瘀证有关.ApoB/ApoAI、TC/HDL-C、TG/HDL-C、及LDL-C/HDL-C对ACS中医证型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所反映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患者采用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9例(39.73%),双支病变9例(12.33%),三支病变35例(47.95%)。冠状动脉窄狭程度:轻度54支,中度38支,重度31支,完全阻塞29支,总计病变血管数为152支(69.41%),无病变血管数67支(30.59%)。中医辨证分型表明:具标实征象者73例(100%),其中血瘀征象者73例(100%);兼痰浊者39例(54.4%);兼气滞者16例(21.0%);兼容凝者7例(9.6%)。具有明显本虚征象者63例(86.3%),其中气虚者57例(78.1%);阳虚者18例(24.7%);阴虚者28例(38.4%);阳脱者5例(6.8%)。73例冠心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其中以舌质的血瘀表现较为突出。80.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74.0%的患者存在口唇、齿龈颜色暗红、紫暗或淡暗现象。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瘀证候积分的相互比较,表明寒凝血瘀和阳脱血瘀为血瘀重症,气滞血瘀和阴虚血瘀为血瘀轻症,阳虚血瘀、痰浊血瘀和气虚血瘀的血瘀程度亦较重。寒凝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最多,气滞和阴虚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较少,气滞和阴虚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阳脱和阳虚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较重。结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血瘀症候积分值越大,血瘀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型与IL-18、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医辨证分型与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对1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采用临床调查的方法,分析其中医证型与IL-18、Hs-CRP的相关性.结果:瘀血痹阻型与痰浊闭阻型组的IL-18、Hs-CRP水平偏高,且与其他各证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之瘀血痹阻证、痰浊闭阻证与IL-18、Hs-CRP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医辨证分型与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观察组100例ACS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脉瘀阻证、痰热血瘀证、痰浊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痰阻证和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对照组30例为健康人。分别检测血清CRP及MMP-9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比较,CRP、MMP-9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血清CRP、MMP-9水平与ACS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判别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医辨证分型,初步探讨冠心病发生的病机.方法:通过系统聚类法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结果:患者介入手术前后均以气虚证、血瘀证及痰浊证多见.结论:气虚痰瘀在冠心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气虚、血瘀、痰浊贯穿于冠心病的始终,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6.
张玲端  王颖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05-110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关系.方法 将184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阴阳两虚、阳虚寒凝四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气滞血瘀型血浆HCY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气滞血瘀型血浆HCY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HCY水平异常增高是急性心肌梗死超 急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患者血浆HCY及LDL-C水平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可作为中医证型气虚血瘀型的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为其分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0例Ms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痰瘀互结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入院当日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清HS-CRP、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测量血管内径及IMT.结果 MS各证型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程度依次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MS患者颈动脉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升高程度在中医各证型中依次为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结论 Hs-CRP、IMT水平可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邓铁涛教授的经验,建立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标准,对161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2周进行辨证分型.结果CABG术前患者以气滞血瘀证最多见(46.0%),其次为痰浊闭塞证(24.8%)、阴血虚证(13.7%)及阳气虚证(15.5%).术后则以痰浊闭塞证最多见(35.9%),其次为阳气虚证(30.8%)、阴血虚证(21.2%)及气滞血瘀证(12.2%).结论CABG术前患者多属本虚标实,证型以气滞血瘀为多见;CABG术后患者属虚实兼见,证型以心气不足,心阳亏虚为主;痰浊为术后主要致病实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