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琦  郭雯  胡涛 《中国校医》2020,34(12):934-935
目的 观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诊断肾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疑似肾癌患者,均进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并比较肿瘤分型符合率。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为74例阳性,6例阴性;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为72例阳性,8例阴性;特异性为66.67%,灵敏度为94.59%,准确度为92.50%;以病理为“金标准”,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与病理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Kappa=0.531);肿瘤分型总符合率为97.30%。结论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灵敏度、准确度较高,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在肾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肾癌诊断中螺旋CT的使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8例小肾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螺旋CT平扫及实质期、皮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其术后病理情况。结果病灶平扫显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52例,等密度16例;增强扫描皮质期46例小肾癌病灶出现明显强化,22例病灶为轻中度强化。结论螺旋CT能够检出小肾癌特征性改变,从而为小肾癌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卵巢实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卵巢实性肿瘤临床病例。36例均行CT扫描,术前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①恶性卵巢实性肿瘤19例,CT表现:14例为双侧卵巢病变,直径3 cm~15 cm不等,肿瘤边缘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实性成分呈不规则,增强后囊性成分不强化,而实性成分呈不规则、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见周围脏器受压移位或直接侵犯征象,伴有胸腹水,少数病例见明显增粗弯曲的肿瘤血管;恶性组织肿瘤标志物检测指标比良性组织明显升高。②良性肿瘤17例,CT表现:肿瘤多为单侧附件区中等大小、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楚,密度较低且强化不明显,部分病例见钙化灶,伴少量的腹水,对周围组织无侵犯征象;良性组织中仅3例肿瘤标志物检测指标升高。③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对卵巢实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是62.24%,螺旋CT检查对卵巢实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是69.12%,螺旋CT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的敏感性为76.23%。结论:螺旋CT扫描对大多数卵巢实性肿瘤具有定位和定性的诊断价值,少数肿块缺乏CT特征表现,CT定性诊断困难,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实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肾癌常见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肾癌患者52例,术前均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综合分析常见肾癌亚型的CT特征及强化特点。结果 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多呈混杂密度,不均匀强化;嫌色细胞癌多低密度,均匀强化。透明细胞癌以坏死最常见,乳头状癌以囊变最常见,透明细胞癌血管丰富,恶性度高,较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假包膜。平扫时CT值表现为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增强扫描时透明细胞癌在三期扫描中CT值最高,嫌色细胞癌次之,乳头状细胞癌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肾癌常见亚型中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诊断肾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阑尾形态、大小、位置及盲肠周围改变进行观察、分析,并把CT征象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7例中有50例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正确,CT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增大/壁憎厚伴粪石(85%),间接征象包括阑尾周围炎(81%)和阑尾盲肠周围脓肿(21%)及盆腔积液/积气(1 5%)。有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T表现无异常征象。结论:急性阑尾炎的MSCT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气体对比剂、脂乳性对比剂、水对比剂对胃癌多层螺旋CT成像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9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多层螺旋CT检查中对比剂不同将患者分为气体对比剂组29例、脂乳性对比剂组24例及水对比剂组40例,3组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检查前分别服用气体对比剂、脂乳性对比剂及水对比剂。比较3组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统计CT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3组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中胃扩张充盈效果、胃壁结构层次显示效果、病灶细节显示效果以及伪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手术病理检查为标准,3组患者多层螺旋CT病理分型结果的正确率分别为72.41%、83.33%、77.5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多层螺旋CT临床分期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多层螺旋CT检查中使用脂乳性对比剂效果略好于其他两种对比剂,但并无明显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周围型肺癌增强扫描肿瘤边缘血管束、边缘密度改变及肿瘤类型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增强CT扫描征象。每例分别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分别测量平扫及增强扫描癌肿边缘的CT值。结果周围型肺癌增强扫描边缘血管束增粗迂曲,癌肿增强边缘密度与肺癌转移有关,腺癌发生转移机率高于鳞癌。结论从周围型肺癌CT增强扫描征象可以预测肿瘤发生转移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杨捷 《医疗装备》2021,(3):24-2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和肝血管瘤(LH)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4例PHC和31例L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PHC和LH的诊断符合率及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PHC和LH图像特征的差异性。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PHC和LH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18%(31/34)、93.55%(29/31),且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46);PHC和LH图像的边界、类型、形态、密度、强化等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PHC和LH的诊断价值较高,并可有效鉴别PHC和LH。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多层螺旋CT平扫、动态增强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CC的CT表现。结果 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大片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不清。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1例病灶周围胆管扩张。9例病灶局部肝包膜凹陷,6例肝叶萎缩。CT增强动脉期无明显强化5例,边缘不全环形强化5例,边缘不全环形强化并病灶内斑片状强化3例;门脉期及延迟病灶由周边向中央呈渐进性、向心性轻中度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延迟强化是ICC的重要特征,结合其他一些CT征象,可与其他肝内肿瘤或非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38例CT影像表现,统计直肠癌局部影像特点、邻近组织侵润情况及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38例患者中癌灶为腔内肿块15例,腔内肿块伴有肠壁增厚12例,肿瘤突破浆膜层并周围组织侵犯7例;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或伴有远处转移4例。所有病例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为81.5%(31/38)。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和术后病理的对照一致性较高,术前螺旋CT增强扫描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许银实  赵志梅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520-4524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中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肾癌中的表达以及MVD与CT征象的关系. [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肾细胞癌41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VEGF的表达水平和MVD.螺旋CT检查用东芝AsteionMSCT机.观察CT图像上肿瘤大小,有无坏死、液化、囊变,强化峰值,肿瘤边界,有无肾周脂肪浸润、淋巴结肿大,静脉侵犯,邻近器官侵犯或/和远处转移等,并与免疫组化结果相比较. [结果]①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41例肾细胞癌的检出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100%,分期准确度为94%;②41例肾细胞癌中PCNA、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5.6%;MVD为87.80±38.91条/视野.③ PCNA、VEGF的阳性表达与℃T图像上肿瘤直径,瘤体坏死、液化、囊变,增强程度,肿瘤边界,肾周脂肪浸润,淋巴结肿大,静脉侵犯,邻近器官侵犯或/和远处转移有关,同时与MVD有关(P<0.05);④肾细胞癌的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97,P<0.01). [结论]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肾细胞癌进行较准确的术前诊断,是肾细胞癌可靠的检查方法.②肾细胞癌的部分CT征象与PCNA、VEGF的表达和MVD有关,提示肾细胞癌的部分CT征象可间接反映肾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与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三期或四期CT增强扫描,结合高压注射器技术进行多期CT增强。结果:螺旋CT多期增强检查使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和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螺旋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尤其在早期肝癌诊断,动脉期扫描可得到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燕 《药物与人》2014,(6):77-77
目的:探讨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接受诊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0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研究其经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强化形式。及其特征。结果:接受诊治的患者中28例肝细胞癌,25例肝血管瘤,17例胆管细胞癌。15例肝转移瘤,15例肝脓肿;患者的肝细胞癌动脉期的病灶强化,其密度比正常肝实质高,典型血管瘤的表现主要为平扫呈现低密度,而胆管细胞癌的动脉期未出现强化,患者三期扫描以慢进慢出呈现出来.肝转移瘤的CT扫描以牛眼征较为常见。结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效果显著,能够通过对各种疾病CT表现特征,再联系临床资料基础上可以有效评估病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选择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分析不同诊断方式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虽然高于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漏诊率与误诊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与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总满意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选择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是可行的,与MRI相比临床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对比低剂量与薄层扫描螺旋CT在检出肺结节中的检出率,为肺结节的诊断提供有效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50例肺结节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0例肺结节患者分别行低剂量与薄层扫描螺旋CT检查,采用双盲法对结节数目、大小及结节的细节征象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剂量的检测方法均检查出68枚结节,低剂量CT扫描检查对分叶征、毛刺症和胸膜凹陷征、钙化、空洞及支气管气像与薄层扫描螺旋CT扫描无明显差异,两种检出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讨论:低剂量与薄层扫描螺旋CT对肺结节的部位、形态、密度及边缘周围征象检查均有作用,两种剂量检查的细节征象无明显差异,适合肺结节的临床鉴别,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为肺结节的准确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进行诊断的CT表现与相关病理特征。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通过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肝癌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平扫与三期扫描的方式,分别将扫描时间设定为动脉期25秒,门脉期75秒,延迟期为5分钟。对于增强扫描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对其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1.5ml/kg,注射速率为2.5ml/s。将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分析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意义。结果 92.3%的患者其动脉期CT扫描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高密度,而门静脉期则有65.2%的患者肿瘤部位呈现低密度,24.4%的患者呈现高密度。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与三期扫描,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小肝癌患者肿瘤部位的血供与其他临床特点,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总结本组11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胆管细胞癌CT特点:①肿瘤以单发为主,大多位于肝左叶。②肿瘤内或周围可见到扩张的胆管,其中以延迟强化区内见到扩张的胆管为其典型表现。③增强扫描,大部分肿瘤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到肿瘤不均匀强化,其中坏死区无强化。小部分肿瘤动脉期有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动脉期肿瘤强化不明显,至平衡期肿瘤对比增强逐渐明显是典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影像诊断要点,其他征象如肿瘤周围扩张胆管、肿瘤包埋胆管、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等均有一定诊断价值。术前CT多数能诊断,疑难者可MRI检查或穿刺活检,多种检查联合可做出正确诊断。胆管细胞癌需与肝细胞癌、肝脓肿、血管瘤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CT征象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例FN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4例患者的CT征象与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病灶内均有分叶状团块,呈现孤立结节。采用 CT平面扫描发现,多发生在肝部边缘,再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发现11例患者病灶的实质部位都有明显均匀强化的迹象;病理显示特征,11例 FNH患者都没有包膜,且内增生的肝细胞形成了(1-2)层细胞厚的肝板,中央瘢痕由纤维结缔组织和厚壁畸形血管构成。结论利用CT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准确显示FNH患者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并且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增强CT扫描应用于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30例甲状臃肿瘤患者,这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经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验确诊,对这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强CT扫描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接受增加CT扫描进行诊断,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为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判断肿瘤分期。结果:36例患者中升结肠15例,横结肠7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9例。病变CT表现为病变段肠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或环形增厚,管腔内外软组织肿块,局部管腔不规则狭窄,增强扫描病变部位明显不均匀强化,可见周围浸润及转移征象。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能够较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与周围结构关系、有无邻近器官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对结肠癌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