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联合羟氯喹、白芍总甙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症状的疗效.方法:35例患者服用羟氯喹片(0.1 g/次,每日2次)、白芍总甙胶囊(0.6 g/次,每日2次)及中药(黄芪、党参、白术、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知母、玉竹、黄精、小胡麻、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水煎服,1日1剂),连服3个月.结果: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唾液流量测定、Schirmer's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联合羟氯喹、白芍总甙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燥漱方联合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病例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就诊的pSS患者60例,给予燥漱方含漱联合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疗程1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欧洲抗风湿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评价口干、眼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每次0.2 g,每日2次。治疗组另给予养阴通络方,每日1剂。对照组另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每次0.6 g,每日2次。两组均服药3个月。治疗前后用滤纸的润湿长度评价眼干程度,用糖块含化时间评价口干程度,并检测血沉(ESR)、γ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糖块含化时间、滤纸润湿长度、ESR、γ球蛋白及Ig G、Ig A、Ig 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除滤纸润湿长度外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口干、眼干症状,可能与降低ESR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周峰  陈虎  曾静 《新中医》2019,51(3):213-216
目的:探讨生津润燥养血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口腔干燥综合(pSS)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p SS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津润燥养血颗粒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应用Schirmer试验、唾液流率、眼干口干症状评分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 (IgG)]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左、右眼泪流量、唾液流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左、右眼泪流量、唾液流率较治疗前升高(P 0.05),研究组左、右眼泪流量、唾液流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眼干和口干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眼干和口干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眼干和口干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ESR、CRP、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ESR、CRP、Ig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ESR、CRP、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9.69%,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4.69%,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津润燥养血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pSS可显著改善口干、眼干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滋阴生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阴虚津亏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西药对照组予硫酸羟氯喹口服,0.1 g/次,2次/d;中药对照组予滋阴生津方中药汤剂,1剂/d;针刺对照组予针刺治疗,5次/周;针药治疗组在中药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4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评分、唾液流率、泪流量、免疫球蛋白G、血沉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ESSPRI评分、免疫球蛋白G水平、血沉水平及中医证候口干、眼干、咽干、干咳、手足心热、皮肤干燥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针药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唾液流率、泪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针药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针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的60.00%(P0.05)、中药对照组的76.67%(P0.05)、针刺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针刺联合滋阴生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口干眼干症状,并降低免疫球蛋白G与血沉的水平,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或单用中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武剑 《江苏中医药》2007,39(2):23-24
目的:观察中药增液布津合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症状积分、血沉、免疫球蛋白以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应用增液布津合剂治疗pSS23例,观察比较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清sICAM-1、血沉、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增液布津合剂治疗pSS的总有效率为87.0%。能明显降低口干、眼干等主要症状积分以及血清sICAM-1、血沉、免疫球蛋白水平。结论:增液布津合剂治疗pSS安全有效,且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自拟清燥汤联合羟氯喹、来氟米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干燥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清燥汤联合羟氯喹、来氟米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羟氯喹、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口干、眼干、疲劳等症状)改善情况,对血沉、C-反应蛋白、IgG、唾液流率等检查项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进行复查并做详细记录.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详细记录.结果 治疗6周后,治疗组在口干、眼干、疲劳等症状改善及血沉、C-反应蛋白、IgG、唾液流率等指标上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已达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多项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清燥汤联合羟氯喹、来氟米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7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益气生津散治疗,对照组服用羟氯喹(HCQ)作对照研究。结果治疗2周后益气生津散治疗组患者口干、眼干症状即有改善,治疗4周后口眼干症状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益气生津散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生津散治疗可以较快改善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口眼干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养阴益气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36例和对照组(硫酸羟氯喹)34例,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口干、眼干、疲劳症状积分、唾液流率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口干、疲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动态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益气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有效,较硫酸羟氯喹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口干及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生脉饮加减方联合羟氯喹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1年12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羟氯喹;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减方,均治疗1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干、眼干症状及ESR、CRP、IgG,Schirmer试验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饮加减方联合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比单用羟氯喹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口干、眼干症状,显著降低炎症指标,提高泪液流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一贯煎加味联合常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证型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一贯煎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8周两组的临床症状,如口干、眼干、疲劳及滤纸试验(Schirmer)等改善情况,对血沉(ESR)、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等检查项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眼干、疲劳等症状及Schirmer实验、ESR、IgG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加味联合常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酸甘生津汤联合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服用酸甘生津汤、羟氯喹、白芍总苷,对照组服用羟氯喹、白芍总苷。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症状、体征、唾液流率实验、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甘生津汤联合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化瘀法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0.2g 2次/日,治疗组口服健脾益气化瘀自拟方联合硫酸羟氯喹0.2g 2次/日治疗。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口干、眼干、关节痛症状积分,RF,ESR,hs-CRP,Ig G,眼滤纸试验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效率(73.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气化瘀法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能有效改善口干、眼干、关节痛等临床症状,降低Ig G、RF及炎症指标,缓解病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芪地益气润燥汤配合口服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给予口服芪地益气润燥汤剂配合口服白芍总苷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口干、眼干症状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1例中显效8例(25.81%),有效20例(64.51%),无效3例(9.68%),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后患者口干、眼干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自拟芪地益气润燥汤配合口服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湿润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燥湿互结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SS燥湿互结证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化湿润燥方与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疗程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症状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燥、疲乏、肢体疼痛症状,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指标(ESSDAI)及免疫炎症指标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SPRI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口干、眼干、总体干燥、疲乏、肢体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口干、总体干燥VAS评分更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ESSDAI评分均下降(P<0.05,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M(IgM)下降(P<0.0...  相似文献   

16.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患者按积分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 ,分别采用清开灵注射液和生津口服液治疗 ,观察两组在口干、眼干、唾液流率、施墨氏试验、血沉、A G、免疫球蛋白、唾液Na ;唾液SigA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各项指标上均有改善 ,但清开灵组优于对照组 ,尤以血沉 ,唾液Na 、口干、眼干治疗前后有极显著的差异 ,Hb、IgA、IgM、IgG、唾液流率、SigA、施墨氏试验、角膜荧光染色。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是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就诊的46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艾拉莫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的眼干、口干、雷诺现象以及关节痛等症状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的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G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艾拉莫德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艾拉莫德,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流津润燥浓煎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津亏失布证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标准治疗:白芍总苷600 mg,每日2次。试验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流津润燥浓煎剂,每次30 m L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只标准治疗,服药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综合评价两组口干眼干改善疗效;并进行Schirmer试验及唾液流率测定;观察中医证候评分,血沉、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在8周结束时口干眼干改善综合疗效试验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6,P0.05)。两组口干眼干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试验组治疗8周时差值大于对照组,两组8周时差值(95%CI)为1.71分(-0.37~3.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唾液流率及Schirmer试验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8周时差值大于对照组[两组8周时差值(95%CI)分别为2.74 m L/15 min(0.49~4.98)、0.13 mm/5 min(-0.92~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试验组治疗8周时差值优于对照组[两组8周时差值(95%CI)为1.71分(-1.40~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出现尿路感染,试验组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 标准治疗联合流津润燥浓煎剂对p SS津亏失布证患者的口干眼干综合疗效比单纯标准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引火汤治疗阴虚津亏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口服强的松、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引火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类风湿因子(RF)变化及中医症候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ESR、RF及IgG水平(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RF及IgG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火汤治疗阴虚津亏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口干眼干主观症状,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51-755
目的 :观察润燥解毒汤治疗女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女性干燥综合征患者67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治以中药润燥解毒汤,对照组治以硫酸羟氯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干眼问卷调查(DEQ)评分、干燥综合征主观症状报告指数(ESSPRI)、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干燥综合征疾病损害指数(SSDDI)、血清学指标及安全性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2.3%,对照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口干、眼干、舌象、脉象)评分、ESSPRI、DEQ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ESSDAI、SSDDI、血清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G、补体C3、球蛋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安全性相当。结论:润燥解毒汤能明显改善女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口干、眼干的临床症状及舌象、脉象,减轻患者的干燥、疲劳及肢体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