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静脉点滴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14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分级评分、脑血管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但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优于对照组的82.5%(P0.05);两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梁红霞  ;刘培智 《河南中医》2014,(9):1843-1844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加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均给予大秦艽汤加味治疗。结果:痊愈52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大秦艽汤加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及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14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6%,对照组有效率81.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加味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将46例面瘫病患者以大秦艽加味治疗。结果:总疗效率为95.6%。结论:大秦艽汤加味治疗面瘫病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思光 《河南中医》2013,33(6):849-850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予西地兰、酚妥拉明口服治疗;治疗组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昂丹司琼治疗眩晕痰浊上蒙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本病患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昂丹司琼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8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昂丹司琼治疗眩晕痰浊上蒙证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证的疗效.方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证属痰浊内蕴型者100例,并与眩晕停、苯海拉明治疗60例作对照,对总体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证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对高血脂症、内耳眩晕症、植物神经性眩晕、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以及原因不明证属痰浊内阻型眩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血塞通注射液、西比灵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聪明汤加味.两组均14日为1个疗程.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3.3%,2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TCD检查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秦艽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疟药+甲氨蝶呤+金制剂),治疗组采用大秦艽汤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秦艽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药物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源性眩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结合针刺综合治疗可以提高颈源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且的:观察温胆汤加味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010年10月共收治眩晕症治疗组(采用中药)72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嗪)72例两组。结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6.1%,对照组有效率7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胆汤加味治疗眩晕能迅速缓解病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大秦艽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秦艽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疟药+甲氨蝶呤+金制剂),治疗组采用大秦艽汤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秦艽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相似文献   

14.
周新蓉 《四川中医》2014,(2):106-107
目的:观察平眩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以平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1例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73.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眩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泽泻汤加味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泽泻汤加味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口服泽泻汤加味,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眩晕、头痛、恶心、耳鸣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改善LVA、RVA、BA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在改善LVA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LVA、BA方面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 泽泻汤加味能有效改善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症状、脑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蓝燕红  侯利春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233-1234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气虚痰阻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气虚痰阻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日1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睡前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次,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陈汤加味(黄芪、白术、半夏、陈皮、石菖蒲、升麻等,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7%,对照组76.09%;治疗组复发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气虚痰阻型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椎病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针灸疗法,对照组35例予静脉输液血塞通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有较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与针灸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内服大秦艽汤加针刺阳白、地仓、颊车、合谷等穴;对照组用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地巴唑,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8、4.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大秦艽汤与针灸结合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疗效肯定,其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老年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口服滋阴补肾汤治疗;对照组45例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6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眩晕可改善脑供血,改善微循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玉龙  王平  王志红 《光明中医》2014,29(2):311-313
目的 观察圣愈汤加味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圣愈汤加味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均以6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各组患者DHI评分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和两个疗程后DHI评分及总体疗效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和两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DHI评分及总体疗效愈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组均具有时间依赖性和高度安全性.结论 圣愈汤加味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