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浓缩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诊断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蛋白组分分析在肾损伤中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用乳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78例肾损伤患者非浓缩晨尿高、中、低分子尿蛋白水平,并与肾活检病理学结果比较。结果根据尿蛋白水平及变化特点归纳为肾小管性蛋白尿、白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混合性性蛋白尿4类型,每种升高的尿蛋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诊断肾损伤程度、性质、部位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结论非浓缩晨尿蛋白组分分析是评价肾脏功能、筛查或诊断肾脏疾病的敏感、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尿蛋白电泳在小儿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蛋白电泳在小儿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对642例肾病患儿24 h尿液或晨尿进行尿蛋白电泳分析,统计其尿蛋白电泳结果的构成比,并对其中54例有同时进行肾病理活检确诊的病例进行比较,计算两者间的符合率.结果:根据尿蛋白电泳图谱,蛋白尿可区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单纯白蛋白性蛋白尿及未检出蛋白尿,其构成比分别为67.9%、0.9%、15.0%、11.4%和4.8%.其中54例有同时进行尿蛋白电泳及肾病理活检确诊者,两者间的符合率为94.4%.结论: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法敏感性好、快捷简便,并能通过SDS-AGG尿蛋白电泳图谱,提示小儿肾病的病变部位及损害程度,与肾病理活检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76例尿蛋白成分与病理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成分与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关系。方法:76例肾病患者均接受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对病理改变进行评分,采用散射比浊法行尿蛋白成分分析,检测患者的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各种肾脏病中以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最低而尿β_2微球蛋白浓度最高。轻微病变性肾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最高而尿白蛋白浓度也最高。结论:各种肾脏病患者病理类型不同尿蛋白成分也有差异,对尿蛋白成分的分析可以评估肾脏病理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目的 尿液中各种蛋白质进行分离,用于区分尿蛋白类型。方法 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进行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对86例肾脏疾病患者尿液样本(其中16例经病理活检确诊)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尿蛋白电泳剖象可以区分为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混合性、溢出性及生理性蛋白尿。16例经肾活检患者尿标本,其中肾小球蛋白尿12例,混合性蛋白尿3例,1例生理性蛋白尿。结论 本法具检测敏感性好,诊断符合率高,方法简便,省时,经扫描后可获半定量结果,胶片易于保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患者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模拟两者定量关系,并通过ROC曲线分析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诊断肾病综合征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正相关(R2=0.880,P0.001),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745.4 mg/g即相当于肾综范围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 g);与24小时尿蛋白比较,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对肾病综合征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85.6%)和特异性(93.8%)。结论: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相关,同时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具备方便、准确等优势,在慢性肾脏病临床诊治中应该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尿蛋白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普通AGE检测305例患者尿蛋白,其中112例做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两者进行比较,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诊断分析。结果:普通AGE图谱可分为五种类型,对应于SDS-PAGE的四种蛋白尿类型,分别为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和溢出性蛋白尿。结论:普通AGE能很好地判断肾小管性蛋白尿,较好地判断大部分肾小球性蛋白尿和混合性蛋白尿,很好地判断溢出性蛋白尿。  相似文献   

7.
一、诊断标准 临床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为:糖尿病患者有持续蛋白尿(多次尿总蛋白定量大于0.5%克/24小时,临床尿蛋白定性阳性)。尿蛋白排出量介于正常人和临床糖尿病肾病之间者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总蛋白定量为0.15~0.5克/24小时,尿白蛋白排出率为15~200微克/分。诊断糖尿病肾病时应排除可导致尿中白蛋白升高的其它因素。IDDM和NIDDM肾病的诊断标准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在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等。方法选取2017年4月16日至2018年4月16日该院210例疑似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肾活检穿刺、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形态检测。以肾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结果 210例疑似肾病患者中,肾组织活检确诊200例,尿红细胞形态检测诊断准确率为74.50%,尿蛋白定量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6.00%,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为98.00%,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尿红细胞形态检测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分别为74.50%、25.50%、70.00%、30.00%;尿蛋白定量检测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分别为76.00%、24.00%、60.00%、40.00%;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分别为98.00%、3.00%、90.00%、10.00%。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二者单独检测,误诊率、漏诊率低于二者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病患者实施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测,能够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晨尿总蛋白与尿肌酐比值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方法对480例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的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晨尿总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并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GFR≥10 ml/min患者的晨尿总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相对于24 h尿蛋白定量为0.5 g/24 h、1.0 g/24 h、2.0 g/24 h及3.5 g/24 h的诊断界点。结果 GFR≥10ml/min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晨尿总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高度正相关(r=0.853,P<0.01)。晨尿总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应24 h尿蛋白定量为0.5 g/24 h、1.0 g/24 h、2.0 g/24 h及3.5 g/24 h的最佳诊断界点分别为0.46、1.05、2.08及3.16g/gCr。结论在GFR≥10 ml/min的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晨尿总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MS患者138例(MS组)和非MS患者95例(对照组),MS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MS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检测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MS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而增高.结论:M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技术对93例肾脏疾病患者的蛋白尿进行分析。结果 93例肾病患者尿蛋白电泳中,肾小球性蛋白尿50例,肾小管性蛋白尿6例,混合型蛋白尿9例,白蛋白尿24例。结论 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的检测对明确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性质、来源及各种蛋白的含量,判断肾脏损伤类型及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取材简便,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蛋白电泳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患者肾损害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检测SLE患者非浓缩尿蛋白成分.结果 42例SLE患者检出,生理性蛋白尿1例、肾小球性蛋白尿25例、肾小管性蛋白尿2例、混合性蛋白尿14例.白蛋白的百分比升高与病情轻重呈负相关(r=-0.674)P<0.01,Ig、转铁蛋白的百分比升高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r=0.635,r= 0.724)P<0.O1;并且白蛋白的百分比升高与疗效之间呈正相关(r=0.526)P<0.01,Ig、转铁蛋白的百分比降低与疗效之间呈正相关(r=0.812,r= 0.725)P<0.01.结论 尿蛋白SDS-AGE电泳对SLE患者肾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肾间质病变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有肾间质病变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n=22)与无间质病变患者(n=29)分别进行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IgG、尿白蛋白、尿微球蛋白统计分析.结果有间质病变组的肾功能比无间质病变组的肾功能明显下降(P<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IgG、尿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间质病变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功能及尿蛋白有重大影响,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马俐儒  陈文 《临床荟萃》1998,13(1):19-21
在肾脏病领域中,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都有大致相仿的临床表现,而其病理改变各异。无症状性蛋白尿伴血尿就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改变。本文分析了10年来我科肾活检患者中32例无症状性蛋白尿伴血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科于1985~1996年共进行各科疾病的肾活检490例。其中无症状性蛋白尿伴血尿患者32例占6.5%,全部病例均属在普查中或其它疾病的检查中偶然发现。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如:浮肿、高血压。均以持续性蛋白尿为主,间断出现血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蛋白电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尿微量白蛋白(mAlb)定量为15~300 mg/24 h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电泳并记录干化学尿蛋白、尿糖、尿隐血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资料.同时对1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尿蛋白电泳.结果 尿蛋白电泳结果显示48例患者中肾小管性蛋白尿8例(17%)、肾小球性蛋白尿36例(75%)[包括单纯白蛋白性肾小球性蛋白尿32例(67%)、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4例(8%)]、未检出尿蛋白条带4例(8%).各组间尿蛋白扫描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未检出尿蛋白条带.8例肾小管性蛋白尿中有2例mAlb结果≤30 mg/24 h.肾小管性尿蛋白百分比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300).结论 肾小管损伤在早期DN中占有相当比例,使用尿蛋白电泳结合尿mAlb检测可减少早期DN肾小管性蛋白尿漏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尿中肾小球源性及肾小管源性蛋白尿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脏损害情况.方法: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4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并与4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结果:55%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尿微量蛋白阳性,肾小管源性蛋白尿较肾小球源性蛋白尿更多见.对照组有15%患者出现轻度蛋白尿,且有明确的肾损害因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损害较常见.联合检测多种尿微量蛋白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栓调节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的关系。方法:纳入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00-01/2004-12住院的型糖尿病患者68例。于次晨8时收集血浆及24h尿标本,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无白蛋白尿组(<30mg/L)2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299mg/L)21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00mg/L)24例。纳入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同2型糖尿病患者一样收集血液及尿液标本,检测4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参与者知情同意。用SPSSforwindow11.5统计软件作回归线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68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分别为(13.35±4.2),(15.45±5.4),(190.5±18),(555±21)mg/L;血栓调节蛋白分别为(12±4.7),(21±5.2),(45±4.5),(75±5.5)μg/L。②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978,P=0.022)。③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无蛋白尿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与尿蛋白排泄率及血小板计数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含量水平呈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之前就已可能存在微血管病变。因此,早期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有助于延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诊断中尿蛋白的意义以及输白蛋白对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肾病综合征患者28例,均行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血脂、转氨酶、乙肝病毒、丙肝抗体检测,以及肝、脾B超检查,并在输白蛋白前、后分别进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 严重低白蛋白血症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输白蛋白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2.39±0.53)、(4.22±0.80)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9,P<0.01);89.29%(25/28)的患者伴有血中IgG降低,随肾脏病治疗尿蛋白的减少、血浆白蛋白逐渐回升而恢复正常;病理类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占34.04%(10/27).结论 对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但尿蛋白定量未达到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如能排除肝脏合成白蛋白障碍、肠道丢失、摄入减少以及吸收障碍,并在输入蛋白负荷后尿蛋白明显增多,仍可诊断肾病综合征,且按肾病综合征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蛋白质分子量不同,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对尿蛋白进行电泳,以判断肾脏疾病的受损部位及病变程度。方法采用法国Sebia公司HYDRASYS全自动电泳分析仪对104例肾脏疾病患者尿液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根据尿蛋白电泳图谱扫描测定,104例尿蛋白电泳显示10例为生理性蛋白尿,37例为肾小球性蛋白尿,12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45例为混合性蛋白尿,其中20例同时做肾活检,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8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SDS-AGE尿蛋白电泳结果与肾活检结果基本相符。结论琼脂糖尿蛋白电泳技术简便快速,无创伤,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肾脏损伤部位分析,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