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通过文献复习对病种质量管理、单病种限价、按病种收费以及临床路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行政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加大基于DRGs的病例组合付费制研究、确立单病种质量评价指标、重视单病种住院费用分析、加大单病种成本测算研究和科学推行临床路径6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增生钬激光剜除术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成本控制管理指标的分析.评价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应用于临床管理的效果。方弦收集整理2006年7月-2008年6月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钬激光剜除术患者的信息,以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将实验组(应用单病种临床路径和医疗成本控制管理组)及对照组(未应用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管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患者与未应用这一方式的患者之间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应用于前列腺增生钬激光剜除术.可以明显促进持续性质量改进(Cu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基础上,合理的单病种付费标准制定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实际发生的病种平均费用、临床路径下病种费用与病种成本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临床路径通过降低住院日、规范诊疗行为,有效地控制了不合理的医疗费用。结论病种付费标准的制定应以临床路径为基础,以社会平均的项目成本计算病种成本,以此成本作为病种付费的制定标准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按单病种支付标准控制住院费用的试点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医保病人按单病种付费后对控制住院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对8种常见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的试点工作,并进行试点前后及与同种疾病自费病人的费用对照比较。结果:对8种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后,7种疾病的住院总费用控制在医保规定的定额范围以内。结论:试点期内按单病种付费后可使住院费用控制在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5.
常熟市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按病种付费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单病种付费实施前后医疗费用做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住院单病种付费对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有一定效果,但需要建全监督机制,应结合相应的管理办法对其加以补充和完善,以加强控制费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按单病种限(定)额付费和按项目付费方式下4种疾病的住院总费用及费用结构情况,探讨医疗费用控制方法.方法 从武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中抽取2009-2012年4家医院胆囊结石、急性阑尾炎、慢性支气管炎和剖宫产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出院病人费用资料,将资料按照单病种限(定)额付费和按项目付费分为A、B两组,分析比较两组医疗费用情况,主要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结果 A、B两组4种疾病各自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和日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胆囊结石、急性阑尾炎和剖宫产的药品费、检查费和手术费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4个病种4年的平均住院费用增幅分别相差0.9%、2.1%、8.6%和0.7%.结论 A组4种疾病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B组,且前者各病种平均住院费用的增幅小于后者;有3种疾病的药费占总费用的比例最高,另外手术费和检查费所占比例也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支付方式对住院分娩服务费用的影响,以及是否可以降低个人自付费用。方法: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以按项目付费为对照组,分析按人头付费、单病种付费一剖官产控制、单病种付费在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前后对不同分娩方式分娩费用的影响。结果:按人头付费和单病种付费可以有效降低顺产的住院分娩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但按人头付费对剖宫产的住院分娩费用无影响。结论:支付方式改革确实可以控制医疗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但同时必须注意服务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按病种付费对中医优势病种住院费用的影响,为中医按病种付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某中医医院实施按病种付费的高位肛瘘患者住院费用数据,经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匹配后,进行双重差分(DID)回归分析,探讨按病种付费对中医优势病种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实施按病种付费后,高位肛瘘患者住院总费用下降了1067.63元、自付费用下降了656.66元、住院天数缩短了5.54天、西药费增长了406.55元、中成药费下降了126.80元。结论:在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过程中,应加强医保监督,持续完善、更新中医信息系统,扩大按病种付费的中医优势病种范围,突出中医临床路径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某三甲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7个有代表性单病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历史对照法选取单病种6865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路径组)和6902例非临床路径管理(非路径组),对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费用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评价。结果路径组与非路径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抗生素费用比较.P均〈0.05,2组在3项评价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个单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可以降低住院费用及抗生素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法(DRGs)制定单病种住院患者的费用标准,为推行按病种付费改革提供定价参考。方法:筛选2009—2013年共42 217份肺癌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法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决策树模型进行DRGs分类,并计算标准费用和超线费用。结果:是否手术、是否首次住院、是否医保这3个变量被纳入分组规则,共形成7个DRGs组合,计算得出的标准总费用对实际付费总额的解释效果达到77.87%,10.76%的线外病例消耗掉了32.31%的医疗资源。结论:制定更合理的费用支付标准及逐步建立疾病诊断相关组法的结算方式是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临床路径推算单病种限价收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人民群众"看病贵"的呼声,很多地区和医院都采用单病种限价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单病种限价即平常所说的按病种收费,这是很多国家用来控制医疗成本的一种医疗付费方式.实行按病种收费,医院必须运用临床路径管理思维详细设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包括常规诊疗、手术方法、手术中使用的材料、住院时间等细节,病人在治疗前就可对治疗中要做哪些检查,该用什么药物一目了然,并比较费用高低选择合适的医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医保与非医保住院病人单病种住院费用的比较,探索医疗保险供、需、保三方及相关政策对单病种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基本医疗保险的整体效率及经济效益,为控制医保住院费用过快增长提出相关对策,为实施单病种付费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湛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83 607例出院病人的病案首页资料及住院费用资料,选取住院构成前10位的病种进行研究,最终选择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支付费用的7个病种进行分析,采用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医保与非医保病人的单病种住院费用及医保支付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医保组与非医保组次均住院费用的横向比较发现,同一年度、同一病种,医保组病人的次均住院费用普遍高于非医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种医保组与非医保组次均住院费用的纵向比较发现,2组病人单病种次均住院费用均有逐年上涨的趋势,但医保组住院费用增长幅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各病种次均住院费用与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支付定额标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本医疗保险刺激了医疗需求,减缓了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影响较大,医院应加强各病种的成本核算,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县级医院城镇职工医保住院统筹支付费用逐年增长的压力,为深入剖析其中不断上涨的原因,对不同类型常见单病种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并分析三种不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下,相同疾病和治疗方式患者住院费用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三种医保的住院费用、次均费用、次均药品、次均"三费"等均存在差异.建议医院应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就医、降低住院率,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并结合按病种付费管理,降低次均费用,建立临床科室医保员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医保管理考核办法,从而减轻城镇职工住院统筹支付超支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广西合浦县按病种付费试点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按病种付费方式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运行的效果,探讨其实行的可行性和条件.方法:选取广西合浦县实行按病种付费和按项目付费下合作医疗开展情况做对照分析.结果:病种选择较为合理,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总体有所下降,部分病种费用降低.讨论:按病种付费对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有一定效果,但在执行过程当中,应该让医院也承担费用风险,同时合管办既应加强对医疗服务的审查,又应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5.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单病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10个单病种临床路径与成本控制绩效分析,评价患者的满意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10个单病种的统计信息,以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将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组)和对照组(未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的患者与未应用这一方式的患者之间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成本控制模式应用于临床管理,可以明显促进CQI(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并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医疗保险实行单病种定额结算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医疗保险实行单病种定额结算的经济效果。方法:调查了5种病种860例医疗保险病例.根据其结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病种结算组和按项目结算组,统计分析各组的医疗费用支出、治疗成本和效果,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单病种结算组的人均住院床日、人均医疗费、人均个人负担额、总成本和成本-效果比均低于按项目结算组,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认为单病种定额结算方案相对于按服务项目结算方案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单眼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单病种平均成本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眼科1年的成本、收入及患者住院费用,试构建单眼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单病种平均成本。在合理诊疗的前提下,控制住院过程的每个诊疗环节,可以降低单病种的平均成本,增加科室收益。药品和材料消耗是住院费用的主要部分,合理地降低药费和材料比例是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按病种付费和适合我国国情的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的付费方式。  相似文献   

18.
医疗保险患者三个病种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影响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市两所医院3年中3个病种的所有医疗保险病例,共647例,对于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医院、住院天数、是否手术、药费比例及全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是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缩短住院天数、降低药费比例是控制费用的关键。结论 应制定科学的单病种诊疗常规和费用标准,加快和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试行某些单病种付费的基础上,实行按病种付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控制病人住院费用和住院日的效果。方法利用病案首页关键信息与医保结算费用,对按病种分值付费实施前后的住院费用、住院日、费用结构、城乡或职工医保病人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病种分值付费后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均比实施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费用结构中药品费、耗材费、其他费均下降,技术劳务费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可有效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促进结构费用优化,但在职工医保病人控费方面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床路径与以人为本的成本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单病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床路径与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成本控制绩效指标的分析,评价单病种临床路径和DRGs成本控制应用于临床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乳腺诊治中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信息,以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将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和DRGs成本控制组)和对照组(未应用临床路径和DRGs成本控制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和DRGs成本控制管理的患者与未应用这一方式的患者之间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单病种临床路径和DRGs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以明显促进CQI(ContinuousQuality Improvement),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