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差(值)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的874例患者中,男性410例,年龄范围为14~84岁,女性464例,年龄范围为12~93岁;肝、胆、胰、脾手术342例,胃肠手术249例,甲状腺手术和乳腺手术229例,肺、纵膈、食管手术23例,其他手术31例.麻醉选择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机械通气20 min后,经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美国Nova Biomedical公司StatProfile M血气分析仪),应用Philips MP20监护仪同步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结果:PaCO2显著高于PetCO2(P<0.01),两者之间差值为(4.88±2.13)mmHg(1 mmHg=133.322 Pa).其中40例患者PaCO2和PetCO2差值大于10 mmHg,14例患者PaCO2测量值小于PetCO2.结论:全麻下手术患者,PaCO2通常大于PetCO2.当心输出量降低和通气/血流比异常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往往低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个别情况下高估其变化,应予以注意(应监测PaCO2,以防止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不同疾病婴幼儿机械通气中的相关性.方法 58例1~36个月机械通气的婴幼儿按病种不同分为无心肺功能异常、各种原因导致肺部疾病两组.用主流式PETCO2监测模块于气管导管近端连续监测PETCO2,在呼吸机通气1 h后患儿安静状态下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即刻PETCO2,计算PaCO2与PETCO2差ADCO2,分别进行相关性统计处理.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1 h后第一组患者PETCO2为(34.32±4.62) mm Hg,PaCO2为(35.79±3.44) mm Hg,ADCO2为(2.50±1.02) mm Hg;PETCO2与PaCO2间相关系数r为0.819,P<0.01;第二组患者PETCO2为(36.3±5.1) mm Hg,PaCO2为(41.8±6.5) mm Hg,ADCO2为(4.17±2.11) mm Hg;PETCO2与PaCO2间相关系数r为0.605,P<0.05.结论 在婴幼儿各类疾病进行机械通气时,PETCO2与PaCO2均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PETCO2可粗略反映机械通气状态下PaCO2的变化,无肺部病变者二者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王洁  时兢 《医疗装备》2012,25(12):42-43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危重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60例,在0、1、3、12、24小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即刻PETCO2。结果:6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后0、1、3、12、24小时,PETCO2与PaCO2分别呈正相关(r=0.790—0.914,P〈0.01);随着病情改善,PaC02与PETC02之差(ADC02)随之也减少。结论:PETC02监测是属无创监测,可连续监测肺通气功能和肺循环功能,重复性好,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同步血的血气分析和PETCO2监测仪,对同一患者动脉血中的PETCO2及PaCO2进行测量,并对上述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同步的动脉血气分析值与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护仪监测值之差的平均值分别为(5.70±3.94)mmHg和(5.97±2.67)mmHg,相关性分别为0.587和0.735。结论排除影响监测设备的因素,PETCO2监测仪的监测值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罗朝清 《药物与人》2014,(9):158-158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是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通气监测重要指标,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现就我院近三年来在全身麻醉中应用PETCO2监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降低全麻并发症的发生率,了解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手术室需全麻患者426例。回顾分析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应用效果。[结果]共处理21例麻醉期间的异常情况,其中插管误入食道者3例,机械通气不足者3例,机械通气过度者4例,小气道阻塞者5例,连接处脱离、螺纹管扭曲及机械故障者3例,钠石灰耗竭者2例,恶性高热者1例。[结论呼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灵敏性高,能及时发现全麻期间呼吸功能不全及机械故障等异常情况,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相关性。方法3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插管后5min,气腹后5min、30min、60min,建立辅助切口前和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参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问(216.1±39.1)min,气腹时间(117.3±11.5)min。pH值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除气腹后5min外,其余各时间点均低于插管后(P〈0.01),在手术结束时pH值略有回升。气腹后各时间点的PETCO2和PaCO2均高于插管后(P〈0.05或〈0.01),随着气腹时间的延长,PerCO2和PaCO2逐渐增加,手术结束时略有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术中PETCO2和PaCO2相关性良好,在终止气腹的一段时间内,PETCO2和PaCO2的相关性最低。结论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不大,PETCO2和PaCO2相关性良好,但长时间气腹后PaCO2可能超过正常范围,术中有必要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相关性.方法 3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插管后5 min,气腹后5 min、30 min、60 min,建立辅助切口前和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参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216.1±39.1)min,气腹时间(117.3±11.5)min.pH值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除气腹后5 min外,其余各时间点均低于手插管后(P<0.01),在手术结束时pH值略有回升.气腹后各时间点的PETCO2和PaCO2均高于插管后(P<0.05或<0.01),随着气腹时间的延长,PETCO2和PaCO2逐渐增加,手术结束时略有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术中PETCO2和PaCO2相关性良好,在终止气腹的一段时间内,PETCO2和PaCO2的相关性最低.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不大,PETCO2和PaCO2相关性良好,但长时间气腹后PaCO2可能超过正常范围,术中有必要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胸段硬外麻复合全麻对单肺通气(OLV)病人肺内分流和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术中需要单肺通气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根据麻醉方式分为2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TLV)(S1),30分钟单肺通气(S2)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所有患者OLV较TLVPaO2明显下降。当组间比较,S1,S2,PaO2和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并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OLV动脉与肺内分流和氧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麻下不同通气模式对气管内异物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1~3岁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操作中行容量控制通气(VCV),操作后行VCV,n=20]、B组[操作中行压力控制通气(PCV),操作后行VCV,n=20]和C组(操作中行PCV,操作后行PCV,n=20),监测三组患儿操作中与操作后的平均气道压(P mean)、气道峰压(P max)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机械通气后1.5h的动脉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B组与C组的平均气道压(P mean)、气道峰压(P max)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明显低于A组(P<0.05);操作后,C组的平均气道压(P mean)、气道峰压(P max)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明显低于A、B组(P<0.05);术后1.5h与操作前比较,三组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均显著提高,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患儿在全麻下行纤支镜异物取出术中,选择PCV的通气模式比VCV更有利于降低术中气道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pET(CO2))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小儿非插管全麻患者,采用鼻氧管采气方法动态观察静脉全麻前、麻醉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波形变化,同时记录呼吸频率(RR)以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变化,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儿麻醉过程中SpO2均维持〉95%,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pET(CO2)增高有显著意义(P〈0.01),最高1例达8.7kPa(65mmHg)。结论: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容易出现呼吸功能减弱,呼吸道不畅而导致CO2蓄积,鼻导管pET(CO2)监测可提高小儿非插管的安全性,建议将pET(CO2)作为小儿非插管全麻常规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评价通气功能最准确的方法是动脉血样的血气测定。其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一项重要指标,但是,此方法为有创操作,且只能间断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与PaCO2相比,具有无创、简便、连续等优点,在国内已日益普遍地成为监测呼吸功能的常规手段之一。但在小儿麻醉中,尤其是婴幼儿、新生儿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代替气管内插管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下用于妇科腹腔镜短小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全凭静脉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5例,其中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33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8例,不孕症腹腔镜检查、输卵管通液术14例。ASAⅠ或Ⅱ级,均为择期短小手术。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后、诱导置入喉罩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判断喉罩位置是否正确,手控或机控通气有无漏气,气腹前后气道峰压(Paw)、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潮气量(VT)等的变化及术后随访。结果 65例均置插喉罩顺利,手控或机控通气无漏气现象发生,Paw较气腹前有明显增高;PETCO2轻度增高,VT无明显变化,血液动力学指标基本稳定,麻醉苏醒平稳,术后随访无咽喉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喉罩通气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用于妇科腹腔镜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4.
邓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106-106,108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在ICU应用俯卧位通气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ICU治疗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均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应用仰卧位通气,观察组应用俯卧位通气,对两组通气24h心率、呼吸频率、动脉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通气24h心率、呼吸频率、动脉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以及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在ICU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俯卧位通气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提升,并使患者的呼吸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在治疗刺激性气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11例刺激性气体中毒致ARDS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变化。结果11例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2~4h后,治疗结束时,与通气前比较,患者血pH、PaO2、PaCO2、SPO2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机械通气对治疗刺激性气体致ARDS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可考虑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PPV)。如NPPV治疗失败,应及时转换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影响,探讨麻醉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SEA)和全麻组(GA)各21例,ASAⅠ-Ⅱ级,术中监测SpO2和PETCO2的变化。结果: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在气腹后20 m in其SpO2较气腹前明显降低,PETCO2较气腹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全麻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全麻方法较安全,CSEA有发生呼吸性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和全麻组(GA),监测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心率(HR)、血压(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和血氧饱和度(SpO2)无显著性差异,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SEA)在麻醉后和气腹后的HR、RR、BP值较麻醉前、气腹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循环波动较明显,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腹后明显升高;全麻组(GA)的各项指标稳定,气腹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适宜中短时间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但全麻时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稳定,长时间手术者以选用气管内全麻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Banin环路接合器联用Ohmeda Exce1210、110sE麻醉机的,晦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在紧闭循环、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气结果正常的情况下安装Bain环路接合器,行Bain环路机械通气。氧气流量为70mU(kg(体重)·min^-1)。结果:全部患者在应用Bain环路后15、30、60min PET CO2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患者体重的调节合适新鲜气体流量,Bain环路接合器联用Ohmeda Exce1210、110SE麻醉机临床应用可行,是较好的通气方式,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的监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食道端端吻合术中单肺通气(OLV)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本院20例食道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新生儿行食道端端吻合术中单肺通气(OLV)麻醉,术中监测ECG、SpO2、PETCO2、BP,记录术前、诱导后、OLV10 min、OLV 30 min、术毕HR、SpO2、PETCO2、BP.值.结果 20例患儿单肺通气后SpO2均有下降,单肺通气10 min后,10例患儿SpO2下降至90%以下,2例加用PEEP,PEEP为4 cmH2O后,SpO2≥95%,3例暂停手术操作,恢复双肺通气,待SpO2恢复正常后继续手术.与诱导后比较,所有患儿单肺通气10 min后,SpO2下降明显(P〈0.01),与OLV 10 min比较,OLV 30 min时SpO2明显升高(P〈0.05),与诱导后比较,PETCO2在单肺通气各时点显著下降(P〈0.05),在单肺通气过程中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加强麻醉手术中的监测和管理新生儿单肺通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气腹、体位改变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及术中机械通气,分别在麻醉后15 min、T位后15 min、平卧气腹后15min、过度通气后15 min、过度通气后30 min检测患者的MAP、HR、pH、PETCO2、PaCO2、Pa-ETCO2。结果MAP、HR与PaCO2在平卧气腹后15 min时较麻醉后15 min提高,过度通气后15 min与30 min较平卧气腹后15 min降低(P<0.05);pH在T位后15 min与平卧气腹后15 min较麻醉后15 min降低,在过度通气后15 min、30 min较平卧气腹后15 min提高(P<0.05);PETCO2、Pa-ETCO2在平卧气腹后15 min较麻醉后15 min提高,过度通气后15 min、30 min较平卧气腹后15 min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术中构建气腹、体位改变及高碳酸血症均会对循环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加强术中监测并科学调整呼吸机参数,以改善患者循环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