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天津市宁河区医院2018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9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根据根管填充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的填充程度为适当填充,B组为超量填充,C组为欠量填充。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B组为41.9%,C组为43.3%,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B组为16.1%,C组为20.0%;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A组牙疼痛率为3.2%,B组为19.4%,C组为16.7%,A组牙疼痛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适当填充可提高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于丹 《智慧健康》2022,(24):137-140
目的探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7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A组行欠量根管填充治疗,对照B组行超量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行适量根管填充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疼痛发生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3.44±0.34)分低于对照A组(4.28±0.46)分、对照B组(4.7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发生率4.65%低于对照A组21.43%、对照B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A组80.95%、对照B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间疼痛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采取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在疗效上存在差异性,以适量根管填充治疗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发生率与疼痛感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患者采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进行充填对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进行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患者共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132例患者分成恰填组、欠填组和超填组三组,每组均包括44例患者,对恰填组进行恰当充填,欠填组填充物进行欠缺填充,超填组填充物超出根尖孔,并探讨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恰填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相比欠填组高出13.63%,相比超填组高出18.18%,P<0.05。恰填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发生率为6.82%(3/44),明显低于欠填组和超填组,P<0.05。结论:在对牙体牙髓患者进行根管填充时,恰当充填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疼痛发生概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收的7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均采用根管填充进行治疗,共治疗患牙120颗。将120颗患者基于治疗后X线片显示的填充程度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每组患牙40例,观察组1为欠充治疗,观察组2为适充治疗,观察组3为超充治疗,观察这三组患牙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2中治疗显效27例、治疗有效10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观察组3中治疗显效16例、治疗有效1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0.00%(28/40);观察组1中治疗显效13例、治疗有效10例,总治疗有效率为57.50%(23/40),三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体牙髓患者采用根管填充进行治疗时,采用适充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5.
《rrjk》2017,(16)
目的 :研究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牙体牙髓病治疗的患者共99例,按照患者接受治疗后根管填充的不同程度把所有的患者分成欠充组、适充组、超充组,每组的人数都为33例。最后再比较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超充组的治疗有效率为48.5%,疼痛发生率为27.3%;适充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疼痛发生率分别是87.9%和9.1%;欠充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疼痛发生率分别是33.3%和21.2%。差异都是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根管填充程度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结果起到不同的作用,通过对三种填充程度的比较发现,适充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高,疼痛发生率比较低,因此适充法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最合适的方法,治疗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根管填充程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1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例,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1例,三组患者分别采用欠填充方法、适填充方法、超填充方法,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总有效率、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C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影响,其中适填充方法疗效好、疼痛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孟娜 《中国校医》2019,33(4):312-313
目的 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不同程度根管填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恰填组、欠填组、超填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根管填充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价及生活质量。 结果 恰填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欠填组及超填组,VAS评分低于欠填组及超填组,生活质量优于欠填组及超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欠填组与超填组疗效、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管恰当填充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可缓解患者疼痛感,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陈芳川 《中国校医》2013,27(12):912-912,915
目的探讨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临床治疗效果,为一次性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诊断为牙髓坏死、急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者108例(120颗患牙),随机分成2组,一次治疗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多次治疗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总结分析2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短期临床效果。结果一次治疗组患者术后13牙出现疼痛,多次治疗组患者术后14牙出现疼痛,2组患者疼痛牙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半年,一次法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多次法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术后疼痛以及短期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牙体牙髓牙周病应用激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牙体牙髓牙周病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激光治疗干预。比较两组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水平、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出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治疗在牙体牙髓牙周病的运用中临床价值确切,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的疼痛感,还能及时改善病症,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激光治疗方案对牙体牙髓牙周病变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方法:观察组所有病例来自2017年4月~2018年10月到本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牙周病变患者,共48例,选择同期来本院口腔科接受牙体牙髓牙周病变治疗的另外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确保两组调查对象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根管治疗联合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激光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治疗患者为4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治疗患者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存在不良反应12例,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比较,观察组为(1.25±0.13)分,对照组为(2.71±1.04)分,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牙体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治疗时,通过激光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根管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的总体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疼痛的缓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90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45例。传统组应用传统根管治疗,干预组则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牙体牙髓疾病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治疗过程疼痛评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牙体牙髓疾病治疗效果高于传统组,P<0.05;干预组治疗过程疼痛评分短于传统组,平均治疗时间长于传统组,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虽然治疗时间有所延长,但效果肯定,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一次性根管填充疗法在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1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定义接受多次性根管治疗术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疗法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42±1.1)d,明显短于对照组(1 1.3±3.2)d(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填充疗法在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3年3月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研究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两组患者的根管填充疗效、综合疗效、各项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根管填充适充率和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与多次根管治疗疗效差异不大,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用药时间及治疗时间均较短,且患者疼痛感更轻,临床适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整理我院牙体牙髓病患者的资料,探讨分析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医治的牙体牙髓患者120例,根据对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牙体牙髓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牙体牙髓炎患者则进行复方阿替卡因进行麻醉,后对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8.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进行麻醉,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还能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提高治疗效率,临床效果较好,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3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比较临床上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牙科2011年07月至2014年04月收治的212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临床上常规的多次根管进行治疗,观察组112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进行治疗,分析和比较,临床上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106/11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00%(83/100),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牙髓根尖周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运用于穿孔修补和根尖屏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根管穿孔或根尖敞开患者52例,根据单双数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穿孔修补和根尖屏障。参照组患者给予氢氧化钙糊剂填充,研究组给予三氧化物聚合体填充。比较两组3m、6m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三氧化物聚合体是一种良好的牙体填充材料,应用此材料填充的穿孔修补及根尖屏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情况,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治疗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合理的选择。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110例(120颗患牙)根尖周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一次性组和多次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一次性组为90.3%、多次性组为94.8%,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组与多次性组患者填充中适充、欠充和超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和复诊次数均明显低于多次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根尖周炎感染患者应用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治疗是可行的,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和复诊次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值得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永康 《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33-133,135
目的探讨用口腔根管治疗技术治疗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为了使120例有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者得以康复.通过根管治疗技术对120例牙口腔牙髓及根尖周疾病患者,共164颗患牙进行治疗,分析用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例如:治疗成效、根管填充水准。结果在根管治疗15d后,有134颗患牙治疗成功,概率:81.71%;有30颗患牙治疗失败,概率:18.29%。在治疗365d后,有133颗患牙治疗成功,概率:81.20%;有31颗患牙治疗失败,概率:18.90%。治疗15d和治疗365d的成果相比,并无统计性的差异.P〉0.05,因此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口腔根管治疗技术治疗牙髓及根尖周类口腔疾病的临床效果不仅好,而且成功率高,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根管显微镜技术同时结合超声技术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西区友谊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牙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治疗组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牙体牙髓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