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医院8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前后顺序,将80例患者划分两个小组.比对组:实施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术,探究组:实施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机体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手术治疗安全性方面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起源于固有肌层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92例接受ESE和STER的固有肌层来源SMTs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SE组43例、STER组4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组完整切除率、残留复发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SE组手术时间短于STER组,住院时间长于ST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ESE组术中穿孔率9.30%(4/43),高于STER组的0%(0/49),穿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14~37个月,两组残留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间来我院就诊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54例,通过术后随访调查,观察所有患者的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内镜检查对于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效果良好;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实施,54例患者的食管平滑肌瘤得以有效切除,所有患者跟踪随访6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的手术创面均出现瘢痕样改变,提示创面的愈合状况良好,至6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得以治愈,无复发病例出现;仅6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均为创面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得以治愈,未出现食管狭窄、粘连、穿孔、创面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诊断滞后,80%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良机。食管支架置入是解除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的有效手段,内镜直视下置入食管支架具有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优点,我院自2004年5月开展此项目,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行比较,评价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5例经ESD治疗(ESD组)和45例经EMR治疗(EMR组)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局部复发率.结果 ESD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60.0%(15/25),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为48.0%(12/25),均优于EMR组的48.9%(22/45)和40.0%(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局部复发率为4.0%(1/25),明显低于EMR组的2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手术时间(64.3±27.1) min,明显长于EMR组的(27.6±14.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和EMR相比,病灶整块切除率及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不同内镜治疗方案下黏膜切除术对肠息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2例病例(肠息肉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观察组)治疗,比较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孟芸 《智慧健康》2023,(14):22-25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20年1月-2022年8月诊治的73例肠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内镜下电凝切除术,观察组37例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支丽丽 《现代养生》2022,(6):867-869
目的 分析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2021年1-12月收诊的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氩离子凝固术组;使用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1900例患者为黏膜切除术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氩离子凝固术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7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纳入本组研究,遵从随机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细胃镜下食管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的作用.方法 对2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超细胃镜下食管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体会加以总结.结果 2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细胃镜下食管记忆合金支架置人术是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并发症低、疗效好的重要方法,且较传统的普通胃镜痛苦小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内镜治疗术对食管黏膜下肿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食管黏膜下肿物患者共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食管黏膜剥离手术,观察组采取内镜下食管黏膜下肿物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应激水平、生存质量、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应激水平、生存质量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应激水平、生存质量均改善,而观察组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生存质量分别为(84.11±10.24)μg/L、(45.12±2.55)μg/L、(81.21±3.26)分,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生存质量分别为(54.12±3.21)μg/L、(32.21±2.10)μg/L、(91.21±4.21)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内镜下食管黏膜下肿物剥离术治疗对于食管黏...  相似文献   

12.
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消化道平坦型及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下诊断的黏膜平坦型病变和黏膜下肿物8例均使用Hook刀行ESD切除:(1)黏膜瘸变常规染色.黏膜下病变用活检钳推之有活动感.(2)在病变边缘做标志.(3)黏膜下注射使病变和固有肌层分离.(4)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5)剥离病变下方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Barrett's食管2例,胃平滑肌瘤1例,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乙状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并中-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直径类癌1例.直肠黏膜下平滑肌瘤2例.所有病变均得到病理证实.病变直径1.5~2.5 cm.所有平坦型黏膜病变基底及边缘完整.黏膜下病变包膜完整.7例成功切除,1例穿孔转开腹手术.[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消化道黏膜平坦型病变及黏膜下肿瘤可行、有效,切除病灶完整,但要开展黏膜下剥离术(ESD)应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早期结肠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结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EMR治疗,观察组采用ESD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病灶切除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统计两组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切除、整块切除及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uality of life-30,QOL-30)评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671)。结论与EMR比较,早期结肠肿瘤患者采用ESD治疗疗效确切,并可降低复发风险,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常廷民  李贞娟  张利利  李秀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95-2896,2898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治疗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比较120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和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以平滑肌瘤多见,而胃底、胃体部间质瘤多见,胃窦病变性质较为多样化。患者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较,食管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但胃窦部隆起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低。表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有较好的诊断和治疗作用。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不仅能为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提供有效的病理诊断,而且还能较好地切除病变组织,对食管胃黏膜下病变有较高的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15.
25例内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切除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内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切除术治疗25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人,根据复查内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将25例患者食管平滑肌瘤顺利切除,无穿孔及大出血,创面渗血8例,局部喷洒肾上腺素后止血;半年后,20例患者复查胃镜显示创面已愈合,未见平滑肌瘤复发.[结论]镜端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9,(4):441-442
目的探讨胃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与透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对食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胃镜组行胃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透视组行透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吞咽困难改善程度、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狭窄段直径、支架移位偏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支架脱滑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和透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狭窄均有显著疗效,前者的定位更准确,后者对于狭窄段的扩张效果更明显,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E)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消化道SMT超声内镜检查后,应用头端弯曲的Hook刀进行ESE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86例消化道SMT食管18例,胃34例,十二指肠5例,乙状结肠13例,直肠16例。超声内镜诊N62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23例位于固有肌层,1例位于直肠腔外。病变最大直径0.5~3.2cm(平均1.9cm)。79例病变成功完成ESE治疗,ESE成功率91.9%(79/86)。ESE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2例ESE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1例转开腹手术;所有病例未出现ESE术后出血。2例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2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ESE穿孔发生率4.7%(4/86)。结论:ESE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肿瘤和腔外病变,应慎行ESE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直径为2~3e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治疗的77例直径为2—3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MR治疗37例(EMR组)42处病灶,采用ESD治疗40例(ESD组)41个病灶。观察两组术中出血、穿孔发生情况,术后食管狭窄、复发情况。结果EMR组出血、穿孔发生率分别为7.1%(3/42)、0,均显著低于ESD组的24.4%(10/41)、17.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食管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复发率为14.3%(6/42),显著高于ESD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直径为2.3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方面ESD优于EMR,但ESD发生出血和穿孔的风险较高,二者在术后食管狭窄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乙肝的患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许多乙肝患者进入到肝硬化期,肝脏功能障碍导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症凶险性与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乙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针对该病症的治疗方法中,胃镜下套扎术由于具有术后并发症小、止血率高等优势,逐渐得到了医生的重视。由此,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胃镜下套扎治疗方法,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进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2014年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01例进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患者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饮食指导。结果:101例患者中1例贲门和1例食管黏膜下肿瘤分别因肿瘤与肌层紧粘连无法分离、穿孔大无法补修而转至外科行手术治疗,余99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术中穿孔6例,其中1例转科行手术治疗,5例内镜下行有效缝合。术中出血0~50ml不等,无术后出血。ESE治疗后住院约3~15天,10例失访,其余89例患者随访1~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可以提高消化道黏膜下内镜治疗术后的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